bsp; 季清月往袁铭身后移了移。
大约是这个举动让男人觉得自己吓到他们了,有些无措的挠了挠头。
“你们是谁?在这里干什么?”
袁铭对他拱了拱手:“这位兄台就是王大虎吧?我们不是有意打扰,在下袁铭,我的夫郎是柳姑娘的好朋友。”
一听柳姑娘三个字,王大虎的眼睛里便蹦射出异样的亮光,连忙打开篱笆门让他们进去。
袁铭和季清月稀里糊涂坐进了茅草屋里,也不怪他们,实在是王大虎力气太大了,拽着袁铭就走了进来,他们情急之下只能加快步子。
王大虎去给他们倒水了,袁铭回过神,目光开始在茅草屋四周打量。
他们坐在中间类似于堂屋的地方,两边各有一间房,中间用布帘挡着,王大虎去的是右边那间,应该是厨房。
堂屋里没什么家具,除了他们坐着的这套桌椅,墙上挂着几把弓,由大到小整齐排列着,下面的墙角摆着一些农具。
不一会儿,王大虎端着两碗水进来了。
“家里没有茶叶,就给你们倒了两碗糖水。”他去黝黑的脸上浮现了一点红色:“是柳姑娘叫你们来的吗?”
袁铭抿了一口糖水,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在王大虎急切又疑惑的眼神中,说道:“柳姑娘确实想见你,但是碍于规矩不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之绝宠小娇夫》 50-60(第3/12页)
这么做,我夫郎是他的好朋友,便提前来看看,毕竟你以后是要和柳姑娘相伴一生的人。”
他这句话实在是说到了王大虎的心坎里,小山一样的男人顿时就变得面红耳赤,急急跟季清月保证道:“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柳姑娘的,绝对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
他说的又急又快,直直冲着季清月的脸,又把他吓得一哆嗦。
袁铭不动声色的挡在了王大虎和季清月中间,说道:“柳姑娘说你头一次去提亲的时候,她爹娘并未答应,现在却主动找上门,是因为迁村的事?”
说起迁村,王大虎的情绪就有点低落。
虽然他只有一间茅屋,几亩薄田,但是很明显对这里很有感情。
据他所说,从几天前开始,每天都有很多镇上的人来找村长,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后来就渐渐传出镇守要让下石村的所有人都搬走的消息,人心惶惶。
为此,村长特意召开了全村大会,郑重声明他肯定不会轻易答应上面的要求,会为了家乡坚守到底。
但就在三天前,村长的口风发生了变化。
袁铭算了算日子,正好是庸王举行诗会的前一天,看来在和刘怀仁买地之前,庸王就已经做好了下石村人的思想工作。
或许,这正是庸王说服刘怀仁的手段。
毕竟刘怀仁善良又大义,这在十方镇并不算是秘密。
第053章 第 53 章
王大虎继续说着当时的情况, 这次村长没有召开全村大会,而是一户一户走到家里去游说。
村长最了解下石村的人,他们热爱家乡, 但在绝对的利益面前并不算什么,他自己就是这样的。
庸王提出的条件实在是太丰厚了, 下石村本就因地处贫瘠,全村上下只有一双手就能数得清的上等田, 对他们来说田就是命。
只要换个地方住,不仅能够拥有更好的房子,还能获得自己的田地,以后再也不用花高价去佃租地主家的田。
毫不意外的,王大虎心动了,除他之外的下石村的人都心动了。
袁铭认真听着他的话,默默地全都记在了脑子里,季清月还在这里,他不能拿出纸笔来暴露自己是金哥的身份。
“除了搬村得到的二十两银子和两亩地, 你什么都没了,如果你不娶柳姑娘,镇上很多人家都用不着这么多聘礼。”袁铭说道。
王大虎却坚定的摇头:“别人再好也是别人, 我只想娶柳姑娘一个人, 就算是之前什么都没有的时候, 也想努力一把, 更何况现在有机会了。”
听他这么说, 季清月的脸色有所缓和,看向王大虎的目光也变得和善了许多。
“我想知道你为什么会认定如言姐?如嫣姐说她根本就没见过你。”季清月问道。
王大虎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略带羞涩的说道:“柳姑娘是镇子上了名的豆腐西施,她不认识我, 但是我很早就知道她了。半年前我猎到一只鹿,去镇子上酒楼卖野物的时候,正好看见了柳姑娘。当时街上的人很多,匆匆赶路的人没注意到自己绊倒了路边卖野果的一位老奶奶,是刘姑娘弯腰将老奶奶扶了起来,还把他散落在地的野果也捡了起来。”
“只是因为这个?”季清月的语气中带着挑剔:“天下有善心的姑娘多了去了,改日你瞧见别的姑娘扶了老人或者帮了别人是不是又要移情别恋了?”
“当然不会!”王大虎快速的看了袁铭一眼,说道:“二位感情这么好,想必肯定能明白我的感受,我之所以会因为那个小事喜欢上柳姑娘,仅仅是因为她是她,要是换了别人就不一样了。”
季清月一噎,这话实在没法反驳。
当初他也是这样,明知道自己和袁铭在各个方面并不相配,还是一头扎了进去,愿意为了他放弃一切,仅仅是因为那个人是袁铭,别的人都不行。
从王大虎家里出来,季清月重新趴在了袁铭的背上。
“我觉得这个王大虎不错。”季清月说道。
袁铭嗯了一声。
季清月继续说道:“他上面没有父母,虽然很多时候不方便,但对如言姐来说也少了公婆的麻烦,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王大虎长得高大强壮,又是打猎的好手,肯定能把如言姐照顾的很好。”
他像刘如言的娘家人一样,从各个方面评价着王大虎,袁铭没觉得不合适,甚至帮他一起挑挑拣拣,说了一路。
爬上马车,季清月的眼睛非常亮:“明天我就去跟如言姐说,王大虎人品可靠是个值得托付的,这样她也能少担心了。
袁铭看着他,没说行也没说不行。
和袁铭相处的久了,季清月也能从他的沉默中品出一些别的东西来。
于是他问道:“怎么了?夫君觉得我不应该跟如言姐说吗?”
袁铭说道:“我知道清清和柳姑娘感情好,十分担心她的前途命运,所以很能理解你想把这些都告诉柳姑娘让她安心的想法,你可以说但是不要掺杂太多个人情感。”
季清月一愣,盛满水色的眸子安静的看着袁铭。
“好吧。”袁铭败下阵来,把话说的更简单清楚一些:“我们只是见了王大虎一面,说话不超过半个时辰,所了解到的是很片面的,我不希望因为你的话让柳姑娘对未来产生了更多的期待。”
季清月不是傻子,相反他很聪明,只是很多时候都是单纯的,不愿意把人想的太坏,不愿意把事情想的太复杂。
这样的他和袁铭简直就是两个极端,袁铭从小到大走的每一步、认识的每个人都在算计,企图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很多时候他都觉得,上辈子那样一个满心满眼只有复仇的人会爱上季清月,就是因为他太单纯了。
季清月身上有很多他永远都不会拥有的品质。
“夫君的意思是,我只需要把我看到的听到的都告诉她,但对王大虎这个人不做评价。”季清月说道。
袁铭点点头。
见季清月紧皱着眉头,袁铭伸手在上面按了按,轻声说道:“每个人都有很多面,我们都不知道的柳姑娘和王大虎成婚之后,他们各自会变成什么样。我不希望当他们的婚姻一地鸡毛的时候,怪罪在你的身上。”
季清月下意识反驳:“如言姐不是那样的人。”
袁铭抿了抿唇,正要再说什么,就被季清月扑了满怀。
“我知道夫君是为我好,我很开心你为我想这么多。”他把头埋在袁铭胸前,声音有些闷闷的。
“以前从来没有人教过我这些,所有人都说我任性妄为,但是其实根本就没人告诉我怎么做才是对的。”
听他这么说,袁铭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
他紧紧抱着季清月的脑袋,嘴唇轻吻他的发顶。
“以后有我在。”
“嗯。”季清月闭上了眼睛,把他抱的更紧。
回到十方镇的时候,季清月已经睡着了,看到他眼角的泪痕,袁铭的心抽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之绝宠小娇夫》 50-60(第4/12页)
他没有叫醒季清月,轻柔的抱着他回到了房间。
第二天袁铭又去了山上,带着他已经写到一半的书稿,交给庸王过目。
庸王看完之后,啧啧感叹道:“不愧是只用一本话本就火遍全国的金哥,仅仅是一份稿子,就让本王心里痒痒的,想一口气全部看完。”
袁铭说道:“王爷谬赞了。”
说着,他又从袖笼里拿出来另外一沓书页,呈到庸王面前。
“这是我要写在十日易读上面的版本。”
庸王对他投向了疑惑的目光,但还是接了过来。
这两版所写的故事内容大差不差,但是视角不同。前一份的视角是钦差,后一份的视角是危险守卫这本书的主角。
一个是身居高位者,一个是普通市井小民。
他们看问题的方式完全不同,即使是同一件事,所思所想亦是截然相反。
庸王抬起头,神色复杂的看着他:“有时候本王真想敲开你的脑袋看看里面都装了什么。”
“王爷不要吓唬草民,草民胆子很小的。”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他的表情丝毫未变,叫人完全看不出来半点害怕。
庸王笑了笑,不欲与他计较,将两份书稿都还给了他:“就照你说的写,两版就两版。”
袁铭点点头。
将书页收好之后,他没急着走。
庸王收回看向远处的视线,好整以暇的看着他:“有什么事吗?”
“草民斗胆,想知道王爷和刘老爷谈判买地的过程。”袁铭说道:“要从钦差的视角写故事,必然少不了对他的心理描写,草民不敢枉自揣测王爷的心思。”
“大胆!”小武低喝道:“王爷想什么岂是让大家都能知道的。”
庸王抬起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小武稍安勿躁。
“既然是本王叫袁铭来写这个简报,有些事情确实不该瞒着他。”
“你想知道什么?尽管问。”庸王道。
袁铭不卑不亢的拱手:“多谢王爷。”
一个多时辰后,庸王去后面的房间里休息了,袁铭依旧坐在凉亭里,整理零零散散的笔记。
看到纸叶上自己写上去的那些字,他的脑海中浮现的都是刚才庸王说这些话时候的画面。
第054章 离开
庸王说, 一开始韩怀英选了刘家准备用作祖坟的地,他是极度反对的。
刘家的地也许是最优解,但并不是唯一解, 不到迫不得已之时,他不想让别人为此付出牺牲。
但是下石村的人比想象中更固执一些, 他们的村长显然不是个目光短浅之辈,为了荫及子孙后代, 他一步也不肯退让,在高额补偿金和肥沃土地之间,他毫不犹豫的选了后者。
于是,韩怀英不得不再次找上庸王,将他的为难诉之于口。
庸王依然不答应韩怀英的提议,并且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然而就在这时,京城传来了一个重大消息,说到这里的时候, 庸王顿住了。
他没告诉袁铭这个消息是什么,只是告诉他突发变故必须速战速决,所以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征用了刘家的地。
袁铭想到这里, 思绪偏得更远了一些。
在翰林院当官的几年中, 他看完了本朝全部的大事件史, 轩宏五年, 能称得上大事的事件,唯有一件。
他的眸光一厉, 嘴唇翕动,前朝余党卷土重来, 十二月西北打响了第一战,之后的数十年间,边境都不太平。
袁铭清楚的记得,本国国力强盛,边境兵强马壮,持续了多年的混战,前朝余党却没有讨到半点好处,甚至连西北之外的其他城市都没有受到影响。
庸王的产业遍布全国各地、富可敌国,又不问朝政,怎么看也不像是会为了打仗而忧心的人。
所以,庸王口中那个变故,和袁铭记忆中的前朝暴乱应该没有关系。
不过袁铭觉得,刘家虽然贡献了祖坟,这桩生意却明显是稳赚不赔的。
作为补偿,庸王不仅换了同等大小的一座山头给刘怀仁,而且亲自题字送了仁善之家的牌匾,这在整个文州府都是独一份,即使刘家子孙时代经商,入不了士,也能因为这块牌匾扬眉吐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