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
昨日他家的小客栈来了三队旅客,将所有房间都住满了。
因此,今日不仅买的千张多,他还打算买些小米锅巴,这种小点心,希望那些客人喜欢。
嗯……就先买三斤吧。
今日小米锅巴的数量倒是和往常一样,因为有牛掌柜抄底,哪怕下着雨,秦劲也不怕卖不出去。
这就是有铺子的好处。
羡慕。
很快,秦安将牛掌柜的那份小米锅巴送了来,牛掌柜取走之后,秦劲又摆了会儿摊,将豌豆糕卖完,他收摊回家。
今日继续研究红薯淀粉。
另外一边,秦安出门之后,叶妙歇了会儿,便忍不住进灶房查看昨晚的那盆淀粉。
经过一晚上的沉淀,水和淀粉彻底分层,原本浑浊的水清亮了不少。
秦劲不在家,他便没有动这盆淀粉,而是又拿出几根红薯用擦子做成红薯浆,做实验嘛,肯定要多准备一些。
很快,安哥儿也回来了,他便让安哥儿过来帮忙。
等秦劲回来时,俩人已经搞出了一大盆红薯浆。
小夫郎如此配合,秦劲只用了四日,就做出了红薯淀粉以及红薯凉粉。
第033章 全家做凉粉
白色的红薯淀粉, 秦劲称之为红薯粉。
这是防止被人琢磨出做法,一般人听了这个名字,会认为是把红薯磨成了粉。
红薯凉粉, 其做法很简单,往红薯淀粉里加水搅拌, 让淀粉彻底化开。之后往铁锅里加水,水的比例要掌控好,一般来说, 是三碗清水一碗水淀粉。
水开之后, 将水淀粉倒入锅中搅拌, 等淀粉变成褐色且有些透明, 凉粉便做好了。
这种吃食放凉之后变得软软有弹性,因此秦劲称之为凉粉。
一斤红薯可以出二两红薯淀粉。
一斤红薯淀粉, 少则能做五斤凉粉,若是添的水多了,也能做六斤。
秦劲要按照六斤去做,不然的话, 利润太低。
一斤红薯两文钱。
五斤红薯才能做一斤红薯淀粉,也就是说, 一斤红薯淀粉的成本是十文钱,这还不算人工费,纯纯的原料费。
若是按照一斤淀粉五斤凉粉来算,那么一斤凉粉的成本价是两文。
太高了。
一斤豆腐的售价是两文钱。
而一斤凉粉的成本已达两文。
这么高的价格, 不好卖。
有千张在前,秦劲很想挣普通农户的钱, 他得了钱,普通小百姓得了美食, 一举两得嘛。
因此,他特意多添水,一斤淀粉做六斤凉粉,这种凉粉也就是软一些,没那么瓷实,但也能凉拌能爆炒,口感很好。
这么一来,一斤凉粉的成本就从两文降到了一文六厘。
若是售价三文一斤,那么每斤可以赚个一文四厘。
一日若做个百斤,那利润便是一百四十文。
当然,这没计算人工费和柴火费——虽说柴火是赵丰捡的,可赵丰的人工也是人工嘛。
但秦兵秦文秦力这三人没有人工费的概念,在这三人看来,若一日真能卖一百斤,那利润就是一百四十文。
捋顺了这些账目,秦劲让叶妙又做了一大盆炒凉粉,然后端着去了隔壁院子。
如今天短,黑的早,农家人的晚饭做得也早,他去时,王秀芹和宋来娣正在灶房做晚饭。
秦兵秦老头正领着秦方秦圆秦思在院子里的花生堆前摘花生。
这年头给玉米脱粒全靠人工,花生亦是如此。
不过,摘花生要轻松些,一手抓着花生秧另一手慢慢摘,不需要借助外力工具。
花生秧是个好东西,可以烧火,也可以喂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无奈娶了小夫郎后》 30-40(第7/31页)
花生更是好东西,可以榨油,也可以卖掉,价格比小麦都贵,和棉花一样属于经济作物。
秦兵家种的花生不多,留下十几斤当零嘴吃,余下的都拿去粮铺换钱。
这还是因为他家田地多,要是家中田地少的,比如说秦劲家,十亩地打的粮食勉强够自家人吃,哪有多余的田地去种什么花生。
秦兵见秦劲端着一个陶盆过来,便从板凳上起身:“你这又送了什么过来?”
秦方秦圆秦思同时望了过来,三人眼睛都亮亮的。
自打他们四叔开始做小生意,时不时的就送吃食过来,每一样都好吃!
“好东西。”秦劲神秘一笑,端着陶盆直接进了灶房:“小方小圆过来,还有思哥儿,尝完了快去喊你们二叔三叔。”
“哎!”
秦方秦圆同时大声应了一句,一下子就从板凳上蹦了起来,急忙往灶房里窜。
秦思人小,跑得慢些,他进屋时,秦方秦圆俩人已经各捧着一个小碗吃起来了。
“思哥儿,快来。”秦劲对他招了招手。
他忙往前几步,这时他娘宋来娣递给他一个小碗,他低头一瞧,里面是一块一块的吃食,有些透明,油汪汪的,还缀着葱花蒜末,不怎么好看,但好闻极了,香气一个劲的往他鼻子里钻。
他伸出小手捧住小碗。
这时,秦方秦圆已经将他们小碗里的凉粉扒拉干净了,半大小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极大,这么一碗哪里够他们吃的。
不过,俩人抹了下嘴巴,又看了眼陶盆里又香又软的凉粉,他们和秦劲打了个招呼,恋恋不舍的跑出灶房。
有上次果丹皮在前,他们俩明白为何要去喊他们二叔三叔。
两人都有些兴奋,一路小跑着直奔秦文秦力家。
这个叫凉粉的东西,一点儿都不比果丹皮差呀!
另一边,王秀芹秦老头秦兵宋来娣也都尝到了凉粉的味道,也听秦劲说了来意。
这东西是红薯做的?
而且,一斤的成本是一文六厘?
一文六厘!
好家伙。
目瞪口呆都不足以形容他们的惊讶,这么好吃的东西,一斤的成本才一文六厘?
那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吃得起啊!
更令他们震惊的还在后边。
秦劲笑眯眯的又道:“这个红薯粉,我瞧着跟红薯干一样,应是可以保存一年,也就是说,这小生意咱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做。”
“能保存一年不坏?!”秦兵下意识反问。
刚收回来的红薯,若是保存不当,那一个月之内就能坏掉。
就算保存得当,那也只能保存到年后。
除非是擦成红薯干。
刚才他还在琢磨呢,这门生意应该跟果丹皮一样是有时节的,只能冬日做。
可谁知一年四季都能做?!
秦劲点头:“是的,红薯干都能保存一年,这个红薯粉肯定也可以。”
王秀芹喂的有猪,往年秦家都要把红薯擦成片,然后晒干,这种红薯干能保存到第二年冬天去。
此时他拿红薯干举例,顿时让在场每个人心头都火热了起来。
一年,一年啊!
那岂不是就跟张齐家的豆腐一样?
恰好,秦劲这时也拿豆腐举例。
“豆腐的话,县城里也有人卖豆腐,可这个凉粉咱们是独一份的。咱们不仅可以在村子里卖,还能去大集上卖,更可以去县城卖。”
“如同豆腐之于张家,木工之于何家,这个凉粉,只要咱们握好方子,那就可以世世代代做下去。”
“我今日没做豌豆糕,做了凉粉,一共十斤,拿去大集上买,三文钱一斤,光是陈掌柜就要了五斤,牛掌柜也买了一斤,还有我说的那个陈员外,也买走了三斤。”
“这东西新鲜好吃,真做出来,不愁没人买。”
“我还打算进城去那些饭馆酒楼试一试,若是这些地方肯收,那咱们家不说大富大贵,但肯定衣食无忧。”
一番话,说得几人不仅心里头热,整个人都开始热了,像是被架在了炭盆上,热得每个人都不由换了站姿。
秦兵更是原地转了两圈,呼吸也粗重了起来,黝黑的脸也跟喝了酒一样,红通通的。
这富贵来得太突然了,突然到他都不知该以何种神色来迎接。
莫名的,他脑子里闪过当初与秦力嘀咕着要供自家娃读书的画面。
也闪过朱二红来他家炫耀的画面,朱二红说秦书礼得砖窑东家看重一个月能挣二两多银子,当时朱二红伸着两根手指在空中挥舞,差点儿戳到他娘脸上去。
眼眶不受控制的红了。
挠了挠头,他走到秦劲跟前,抬起手重重的拍了秦劲两下:“小劲,干得好,干的非常好。我这个当大哥不如你,但你也姓秦,挺好。”
说到最后,他忍不住咧嘴笑了起来。
畅快!
虽不是他这个老大扛起了秦家脱贫的担子,但有什么关系,反正秦家再不是从前的秦家了!
秦兵的复杂心思,落在秦劲眼里,那就是激动的哭了,同时还有些惭愧,觉得当大哥的不如他这个做小弟的。
他忙道:“大哥,你可千万别这样说,这方子是我听来的,我为什么能听来?还不因为有你和二哥三哥在负重前行,不然我哪能去县城瞎逛?”
“所以啊,能有这个方子,咱们兄弟都出了力气!”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爹,娘,你们来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他又拉上了秦老头和王秀芹。
王秀芹也不理解大儿子的心思,但听见秦劲此话,她很是欣慰,欣慰到眼睛也发红。
她生秦劲时,秦兵都已十四岁了,秦劲比秦方才大了六岁,因此她难免溺爱了些,连带着秦兵秦文秦力也溺爱,小弟实在是太小了。
好在秦劲没有长歪。
并且今日还给全家寻了一个长期营生,更是不揽功,一直记着前面三位兄长的好,这叫她怎么不欣慰?
老天有眼,她秦家的苦日子终于到头了。
她笑着道:“小劲说的对,能得这么一个法子,你们兄弟四个都有功劳。都是一家人,别说那些客气话,趁着小文小力他们还没来,咱们来商量一下具体的章程。”
“好。”秦劲立马点了头,并把早就准备好的说辞讲了出来。
东阳县这边修房子,一般都是前后两个院子,前院住人,后院养家畜。
秦家亦是如此。
不过,秦家人多,所有人都住在前院,粮食以及家伙什没地方放,秦老头便又在后院盖了三间茅草屋。
分家后,这三间茅草屋就空了出来,粮食以及其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无奈娶了小夫郎后》 30-40(第8/31页)
杂物都放在了前院。
秦劲觉得,应该把做红薯淀粉的地点放在后院的那三间茅草屋中。
农家人喜欢串门,尤其是到了农闲时,都是街坊邻居,也不好将人往外赶,因此,把地点放在后院最合适了,就算有人来串门,也不用担心方子会被人瞧了去。
当然,做吃食生意,首先要确保干净卫生。
但后院养着鸡和猪。
鸡还好,味道不大,但猪圈的味道就大了。
因此,他建议在茅草屋前起一道墙,将之与猪圈隔开。
虽然这道墙挡不住猪圈的气味,但肯定比“凉粉是在猪圈旁边做的”令人安心。
秦兵想到之前去糖铺送果丹皮被牛掌柜检查的情形,便道:“干脆多起两道墙,将那三间屋子彻底围上,这么一来,后院就是两个院子了。”
他这话音落,秦老头摇头:“小劲不是说那个红薯粉需要晒吗?后院没地方晒,到时肯定要拿到前院晒,这么一来,还是会被别人瞧了去。”
他看向王秀芹:“娃他娘,要不,把猪弄到前边养吧。”
味儿是大了些,可乡下人,哪有那么多讲究。
再说天冷之后气味没夏天大,实在不行,今年过年将三头猪都卖了。
养猪一天三顿都得喂猪食,麻烦。
当然,这个念头秦老头只是想想,并没有说出口,这会儿还不确定凉粉是什么行情呢,先把猪养在前院再说。
秦劲想了想,同意了秦老头的意见。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