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70-8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势,也豁得出去,绝对能镇得住场子。

    他不在意周康宁的结巴,这又不影响管家。

    于是,他当日和稀泥,顺着周康宁的话语,不肯认下周康宁废了周耀祖一事。

    事后,又舍出去他这张老脸,与县令大人打了招呼,让周定连县衙都进不去。

    这事离奇,若真上了公堂,那周康宁可就要凶名远播,成为小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可。

    万万不可。

    不过,他虽保全了周康宁的名声,可看他家信恳这脚不沾地的性子,他想撮合两人,简直比登天还难……

    但他绝不会轻易放弃。

    上午时,周立特意向他澄清,当晚只是个意外,周康宁性子虽强硬,但并不极端,分得清轻重,得知这个真相,他就更中意周康宁了。

    拎得清,识大体,多好啊。

    他的确也不想选个只会拼命的二愣子。

    而且,周康宁识字!

    周康宁学完了《三字经》,已经开始学《论语》了,乖乖诶,乖乖诶!一个乡下小哥儿,能有这份学识,这多难得啊。

    一般富商人家的小哥儿,大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无奈娶了小夫郎后》 70-80(第3/34页)

    都是略识几个字,将来不影响管家即可。

    所以说,他对周康宁是一百个满意。

    越看越喜欢!

    可怎么撮合这两个孩子呢?

    愁啊。

    周康宁不知他已经被郭员外列入考察名单,完成了感谢郭员外这件大事之后,他当真是一身轻松。

    如今他爹一日是三十文的工钱。

    他哥一日是十五文。

    他一日是十二文。

    他们父子三人,一日就可以挣五十七文!

    一个月就是一千七百一十文!将近二两银子哇。

    干上一年,那就是二十两五钱。

    二十两五钱!

    如今他们父子三人的全部家底,加一起也才二十两出头,当然,要刨除那两亩地。

    他们父子三人若是在秦家待五年,那就能挣百两银子哇!

    有这么些银子,还怕他哥娶不着媳妇或夫郎吗?他之前定的二十岁让他哥娶亲的目标,绝对能完成!

    郭家庄那边已没了上等田、中等田,可五里沟这里有,五里沟没有大地主,官府手里还留有一些上等田、中等田,到时候将郭家庄的那两亩田地卖了,在五里沟这里重新置地。

    哪怕只买上五亩,但只要他们父子三人月月有工钱,那绝对有人愿意嫁给他哥!

    什么叫有奔头?

    他们眼下的日子就是有奔头!

    感谢郭员外。

    感谢秦东家。

    郭员外离得远,他只能日日在心中感谢,秦家离得近,他可以将谢意化为行动,干起活来,只要累不死,那就往死里累!

    咳,说实话,他算明白这个账之后,他心里可太虚了。

    叶哥一年不仅要给他们父子三人发二十两的工钱,还得管着他们父子三人的吃喝,虽说秦家生意好,可二十两银子也忒多了。

    这搁谁身上不心疼?

    因此,为防止叶哥和秦东家心中后悔,他铆足力气干活,唯恐会被赶走。

    叶妙不知道周康宁心中的小算盘,随着周康宁干的活儿越来越多,他阿爹就不怎么下地了,他阿爹也是闲不住的性子,几乎将家中一切家务全包了。

    像是磨面粉,捡柴,喂鸡、打扫院子等,他都不用沾手。

    他平日也就做个蛋卷,做个饭,而且做饭时不是有周康宁帮忙就是有他阿爹帮忙,另外洗一下他和他劲哥的衣服。

    他终于可以不用顾忌家中活计,轻轻松松的陪着他劲哥一起去大集上摆摊。

    但虽已入秋,日头却依旧毒辣,甭管是他劲哥还是他阿爹,都很少让他去。

    无所事事之下,他干脆拾起针线做衣裳。

    他们家的新衣柜,有一半位置都是空的,他要将衣柜填满。

    忙忙碌碌中,秋收到了。

    春玉米先熟,先收玉米。

    有周家父子三人在,今年不需要秦兵三兄弟过来帮忙,秦兵三兄弟比他们更忙,他们要收红薯。

    去年淀粉做得少,以至于家中生意彻底断了将近两个月,现在红薯终于熟了,秦兵三家憋着一口气,将小小年纪的思哥儿都带到了田地里,让他帮着捡红薯。

    李梅也将她娘家兄弟喊了来,好帮着自家收红薯。

    收回来的红薯太多,老院放不下,其中一部分就放到了安哥儿的院子里。

    从去年的情况看,只靠着一个石磨,有些耽误活计,毕竟三家一起做淀粉,有时候王秀芹和秦老头也会帮忙。

    今年秋收开始时,他们三家还凑钱买了头黄牛。

    今后有黄牛拉石磨,那效率要比去年高不少。

    等过了年,秦方就十五岁了,秦兵打算今年就让他帮着做淀粉。

    做淀粉的人太多,因此三家就又凑钱买了个大石磨。

    两个大石磨同时开工,秦兵三兄弟干劲满满,热火朝天,经常忙碌到深夜。

    秦劲家收完了春玉米和那一亩红薯,家中就没有急活儿了,秦劲就让周家父子三人去帮着秦兵三兄弟收红薯。

    三兄弟种的红薯太多了,而且,第一批红薯运送到老院后,他们就一分为二,一部分下地收红薯,一部分留在家中做淀粉。

    趁着天气好,气温高,淀粉干得快,他们要多多的做淀粉,不然入了冬,连日阴天,他们再想晾晒淀粉,那就得动用火炕。

    太奢侈了!

    周家父子三人去给老院帮忙,秦劲家就有些冷清了。

    下午睡醒之后,秦劲要么和叶妙一起扒玉米,要么和叶妙一起做淀粉。

    今年他们也要多存些淀粉。

    夏日的大拉皮可太美味了。

    而且,安哥儿今年没了田地,寻了个阳光充足的午后,他们夫夫套上牛车去谷家给安哥儿送玉米、红薯。

    不能只让安哥儿往他们家拎东西,他们是安哥儿的娘家人,得给安哥儿撑一下面子。

    到了谷家,安哥儿一脸憔悴,面色也有些蜡黄,这可将两人吓了一跳。

    叶妙让秦劲将牛车上的东西搬进院子,他自个儿拉着安哥儿快速进了屋子,小声询问他这是怎么了。

    “你和谷捕头吵架了?”

    “……没有。”安哥儿简直羞于启齿。

    这不秋收么。

    其实,秋收前衙役们就会与小吏一道前往各个村子核对粮食产量。

    谷栋身上也有任务,不算重,但是,等秋收结束后,谷栋就要真的忙碌起来,于是趁着现在还有空,谷栋就可着劲的折腾他。

    甚至还惦记着敞开屋门站在门口做!

    当然,此要求被他驳了回去,头顶有月亮呢,做什么做,若是被人瞧见了,他还活不活了,不要脸!

    于是谷栋就换其他花样折腾他。

    他脸色不好纯粹是做多了虚的!

    他到底是小哥儿,哪怕身子比女子强健些,可也远远比不得谷栋,这人一天到晚都有使不完的牛劲,精力好得令他害怕。

    叶妙听完他的解释,噗的乐了,也放心了。

    安哥儿日子是真好起来了。

    第072章 生不生?

    见叶妙乐了, 安哥儿有些不好意思,丢人。

    真的丢人。

    在心中狠狠骂了谷栋几句,恰好这时秦劲扛着麻袋进了杂物棚, 麻袋塞的鼓鼓囊囊,以至于系不了口子, 里面的红薯露了出来。

    他忙转了话题:“不用送这些,南哥和二哥肯定也会送。”

    “家里人少,吃的不多。”

    谷栋很快就要长期不在家, 除了他, 一个小一个老, 真吃不了多少。

    “他送他们的, 我送我们的,互不相干。”叶妙挽着他的手臂笑嘻嘻的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无奈娶了小夫郎后》 70-80(第4/34页)

    , 说完,眼睛盯着他的肚子:“你们这么恩爱,你肚子有动静没?”

    “没。”安哥儿轻轻摇头。

    他心中浮上一层阴霾。

    以那人的频率,成亲大半年, 他肚子竟一点动静都没,他身子该不会有毛病吧……

    “嗯……那你还是找大夫瞧瞧吧。我最近也被阿爹念叨呢。”叶妙道。

    赵丰觉得他迟迟怀不上, 是因为从前亏了身子,已决定若年前仍没怀上,就让他去看大夫。

    搞得他现在心里也毛毛的。

    唯恐他身子有问题。

    可他又不敢不避孕,万一真怀上了咋办?

    他和他劲哥蜜里调油的, 怀孕了,那就不能做那事了, 而且,以后就会有一个小娃娃始终跟着他们俩!

    还有, 他劲哥一直强调他年纪小,才十八,本身还是个孩子,不能再生个孩子出来,强调的多了,他也真不想生了……

    至少不想现在生。

    不过,他劲哥今年二十岁,翻了年也才二十一,可谷捕头今年二十五,翻了年就是二十六岁。

    二十六岁的男人,膝下无子。

    事情很严重的。

    安哥儿咬了咬唇,随后点头:“行。”

    已经有云哥儿了,所以,他迟迟怀不上,那只能是他的问题。

    正好这人明日才能回来,他今天就借着买菜的功夫,悄悄去看一下大夫……

    不,不行!

    就他这个鬼样子,还是别出门了,等身子恢复一些再出去。

    打定了主意,见秦劲搬完了红薯,又从牛车上拎下一个背篓,他就问:“背篓里是什么?”

    “凉粉和大拉皮。”叶妙道。

    “大拉皮?这个季节吃大拉皮,有些凉吧。”

    “大拉皮也能下锅炒的,不用担心你婆子和云哥儿吃不了。”叶妙道。

    “也能炒着吃?”安哥儿惊讶。

    “对,若是炒的话,口感和凉粉略有差别,但同样好吃。不过,若是与凉拌比较,那味道差了一层。所以,大哥他们不打算出售大拉皮,今年冬只出售凉粉。”

    大拉皮又不是卖不出去,没必要非得冬日出售。

    炒的味道不如凉拌可口,若是价格还是如夏日那么高,买家肯定会觉得亏,就算摆出来卖,销量也不会好。

    因此,冬日不卖大拉皮,只卖凉粉。

    “行,今晚我炒一下试试。开始做凉粉了,家里忙不忙?”安哥儿问。

    叶妙摇头:“不忙,春玉米和那一亩红薯都收回来了,劲哥都让宁哥儿他们仨去帮老院收红薯了。”

    “现在老院两个石磨一起开工,短短几日就已攒下二三百斤淀粉。吴老板都过来催了三次了,希望大哥他们能快些出售凉粉。”

    安哥儿闻言笑:“有些心急。”

    “可不是,除了他,其他菜贩也找上了大哥几人,想购买凉粉。”

    其实,去年就有其他菜贩找过秦劲,但当时秦劲已经把每日的份额都安排出去了,因此那些菜贩只能无功而返。

    今年秦家种了那么多红薯,一看便是要甩开膀子大干猛干的劲头,于是个别菜贩子比吴雷来得都早,想在今年冬日分一杯羹。

    但秦家现在的劲头,更多是冲着明年夏天的大拉皮去的,大拉皮卖得可好了,虽然包括郭员外在内所有人都觉得贵,但食客们一边喊贵一边买,光是方老板一人,拿的货就一日比一日多。

    因此,这个冬天,秦家最重要的任务是储存淀粉,其次才是做凉粉。

    今年的凉粉,和去年的量一样,一日二百多斤,多了没有。

    没办法,实在是凉粉的利润太低。

    一斤只能赚一文四厘,还得分成四份,一个月下来,也就挣个三两银子,太少了,人家秦书礼收一个学生,那就能得四两束脩呢!

    周立前几日说秦锦是个可塑之才,若是有心走科举这条路,明年可以去县城的私塾试试。

    秦锦这孩子,不仅背书背得快,周立讲解其意时,他理解得也快。

    可他平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