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天天都要让夫郎难过。

    他唇角一挑,蓦然换个话题道:“你知道深山的梅鹿、狍子?将鹿肉片成薄薄的一片,放进锅子里一烫,最鲜美软滑。或是抹上盐、辣椒往火上一烤,不腥不腻。还有那野兔、野山羊……”顾承武说完瞧夫郎的神色。

    果不其然,刚刚还因分别难过的江云,转眼就眼巴巴看着他,不自觉咽了咽口水。

    顾承武无奈失笑,总算是把人哄住了,可是现在该轮着他自己郁闷了。

    因着顾承武要离开半个月甚至更久,顾家难得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食。大饼馒头,扎实的白萝卜焖咸饭,干笋炒咸肉,一盆丸子烫菜汤。

    小栓子天不亮就来了,一路顶着风雪,在看到江云和张翠兰给他做的一身棉衣后,忍不住抹着眼泪,万分珍贵地穿上。

    到底是个孩子,再懂事又能成熟到哪里去?

    “这次上山带上大黑,有它在,总能快些回,”大黑是顾承武花费心力训练的,嗅觉体能机敏远远超出其它猎犬,他说要把狗带走,江云和张翠兰都没意见。

    出门的时候,天还是朦朦亮。江云跟着顾承武到门口,想把人送到山脚下才罢休。

    顾承武揉揉夫郎的头,垂眸道:“不用送了,你起的早,回去再多睡会儿。安安心心在家等着吃肉,别担心我。”

    江云抿着唇,嘴巴动了又动,到底没说什么,只点了点头。

    顾承武走后,江云站在院门口看着他的背影,直到消失在路的尽头才转身回房。

    走了一人一狗,偌大的院子顿时有些冷清,江云也没回房睡觉,拿了扫把把院子里外都扫了一遍,看上去干净又宽敞。后院的鸡咯咯咯叫,忙着下蛋、要吃饭,江云和了些米糠给倒进石槽里,几只三黄鸡尖嘴啄个不听。

    还没吃几口,便被气势汹汹跑过来的公鸡撵走,独占一口吃食。

    麻袋里的米糠见底,只够鸡再吃几天的,江云问张翠兰:“干娘,米、米糠在哪家买?”

    张翠兰坐在廊下缝旧衣服,年纪大了穿不上线,借着光找针眼道:“村长家就有,五文钱一大袋。”

    终于把线穿进去,张翠兰松口气继续道:“咱家没地,米糠这东西虽说不值钱,但家家户户都是要用的。也卖不出多少,还是有地才好啊。”

    农家人靠的就是那一亩三分地,有了银子虽然欢喜,倒底不如土地来的踏实。

    江云便想起刚嫁过来的时候,相公和干娘商量过买地的事,只是手上积蓄不多。大历朝人口多,土地划分管制严格。一亩上等水田要五两银子,旱田三、四两银子一亩,像一些荒田杂田就便宜了,五百文到一两不等。

    人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青苗村的日常生活》 50-60(第5/16页)

    都指着手上几块地吃饭,青苗村多数人家的地都是祖上积攒传下来的。能一口气拿出钱来买的,倒真没几家。

    没有地的人家,就是想养些鸡鸭猪也拿不出东西养,顾家便是如此,若想养牲畜也只能拿钱去买米糠。

    喂完鸡,江云拿了筐花生出来剥壳,剥完放在那里可以随时吃。张翠兰在一旁时不时聊起过年的章程,计划着月底就该早早置办年货了,又说起她娘家一些亲戚,到时候都是要走人户的。

    顾承武走后的冷清没持续多久,顾家再次来了客人。

    “云哥儿,我们来找你说说话,”周芝芝和玉哥儿是一起来的。

    江云赶紧放下筐子,走过去接他们,“玉哥儿,你、你爷爷终于肯放你出来了,”柳家对男娃小哥儿一视同仁,都得关着读书,江云每次找柳玉只能偷偷找。

    他没读过书,却知道读书才是好的,因此除了送吃的也不敢去打扰柳玉。

    柳玉被放出来,终于阴转晴,见了江云就扑上去抱住他:“你可不知道,这次还是托了芝芝姐的福,我才能出来一趟,可得趁着这次好好玩。”

    江云不明所以,看向周芝芝。

    周芝芝一笑,道:“说来话长,咱坐下说。”见张翠兰也在廊下,周芝芝喊人:“婶子早啊。”

    张翠兰笑道:“早听见你们几个小娃娃说话了,来了快坐下聊,婶子给你们拿吃的。”

    顾家和村长家走的近,柳家在村里又颇有威望,几家都是能聊的来的。

    周芝芝道:“我弟弟前儿说成了一门亲事,是本村的姑娘,人我瞧过了,是个善良老实的,娘家也有一门烧炭的手艺,两家都堪匹配。我爹娘已经过了帖子提了亲,日子就定在七天后,是个良辰吉日。”

    婚丧嫁娶都是大日子,尤其这样的喜事,叫人听了都开心,江云眼睛一亮:“恭、恭喜你。”

    他不会说漂亮的话,但每句话都是实心实意的。

    周芝芝道:“玉哥儿会写字会算账,我请了玉哥儿去给记账,除了这个,还想请你去掌勺。”

    江云愣住,不太相信指着自己:“我、我吗?”他顿了一下道:“可是,我太小了。”

    一般喜宴烧菜都是有经验的婶子嬷嬷们,江云只在自家做过菜,那样的大场面却没做过。

    柳玉在一旁道:“云哥儿做的东西我阿娘都夸呢,比镇上馆子做的都好吃,你要相信自己。”

    见周芝芝和柳玉都对他十分信任,江云也没再犹豫,点点头道:“好,我去、去帮忙。”到时肯定不止他一人,他便少说多做,遇见自己不会的菜也能跟着其他婶子学习。

    喜宴的掌勺夫郎按习俗,一天是一百文的工钱。周芝芝娘家也是村长,结的亲家家境殷实。

    为了表示对新媳妇的看重,连工钱都比别家喜宴多五十文。就指望请的人能用心用力把事情办实在了。

    江云暗搓搓给自己攒一笔小钱,等着来年买几只鸡崽鸭崽。

    张翠兰在一旁也听的乐呵,办喜宴那是大好的事情。云哥儿能被周村长家请去掌勺,这名声也算打到外村去了。

    想当初云哥儿被武小子娶回来,背地里遭了多少长舌妇的非议。如今时间久了,那些烂嘴巴的才被狠狠打脸。

    她家云哥儿又能做饭又能绣花,性格又好。就是打着灯笼,也再找不到这样的夫郎了。

    想起那些背地里嚼舌根的,张翠兰就气的不行。如今连周村长家都来请云哥儿,正好也让别人知道顾家还有这么一个能干的夫郎。

    江云不知道张翠兰心中所想,正想法子研究喜宴上的十大碗。十大碗中有哪些菜、几荤几素,那可都是规定好的。

    江云忐忑,怕自己给人办砸了,还坐在廊下找张翠兰问过有哪些菜,回忆起菜的做法,确定自己能做出来才松了一口气。

    第54章 第 54 章 烧喜宴

    甭管有钱的没钱的, 只要心疼自己儿女,三媒六聘必不可少。周家看重亲家儿媳妇,花了整整一两银子置办了一对大雁, 这是十里八村都没有的。

    天不亮,锣鼓队和炮仗队整装待发,还有接新娘子的骡车,排场可不小。周围村子能来看热闹的小哥儿姑娘都来了。

    看的脸上都是羡艳, 想着自己也能有这样的排场。邻近几个村子,除了周村长家, 也就上次顾家的排场能比上了,都不是她们能挑的人。

    青苗村离大河村挨的不近,走路也得一个时辰,江云被请去做掌勺,必须第一批到,做十几桌子的饭菜, 只是洗、切、腌就费功夫,别看工序不难, 弄完一晌午都去了。因是喜宴, 他就算在后厨也不能随意打扮。

    挑了较好的衣服穿上,又摸了口脂,显得更加娟秀清丽, 也算应个景。

    周芝芝和王山提前好几天回娘家帮忙, 江云则是约了玉哥儿,搭陈老伯的牛车去。出发时,牛车前挂了油灯照亮,天上还有稀稀拉拉的星子,月亮在云层里若隐若现。

    江云从家里带上一条兔毛毯, 把自己和柳玉裹在里面,靠在一起在路上打盹。

    再睁眼,是被鞭炮声吵醒的。

    “快快,到了到了,咱也下去凑热闹去!”柳玉还是第一次参加喜宴,上次云哥儿成亲他遗憾错过,这次可得玩回来。

    江云也睁开眼,欣喜看着前面放鞭炮打锣鼓的人,人多的都挤不下,瞧着就热闹。

    “这是要、出门接新娘子了,”江云是过来人有经验,云水县这边的习俗就是出门迎亲的时候放一次炮,接新娘子又放一次,接回来再一次。

    若是有钱的,一路洒些铜板糖果。家里条件一般的,也会洒些花生大枣。这时候就有爱吃甜嘴的小孩儿挤在路上捡,象征多子多福。

    柳玉拉着江云往人群里挤,从一群婆子夫郎腿边穿过,终于窜到前面。

    “咱也捡一些!”柳玉摩拳擦掌,和旁边的一个小胖子互相瞪眼,谁也不让谁。

    江云冲他一笑,小声道:“是给、小孩子的,小孩子捡才好,”小孩子来捡才能有多子多福的好寓意。

    柳玉道:“我也不大,我这么聪明伶俐,难道他们不想生个我这样的小哥儿?”柳玉觉得他自己说的很有道理。

    江云一愣,好像也有些道理欸。

    “出门接新娘子咯!”开锣的人一开嗓,锣鼓唢呐伴随鞭炮齐鸣震天响,花生瓜果走一路洒一路。

    柳玉跟一群小孩捡的欢快,甚至比谁捡的更多,谁也不让谁。

    江云脚边滚来一颗花生,他低头一看,是颗白白胖胖的大花生。江云弯腰捡起来,剥开壳,里面是两颗硕大的花生仁,长的像两个小娃娃一样。

    周芝芝和娘家嫂嫂忙着摆桌椅,等人都散开才看到江云在外面。她把凳子一放赶紧跑过去:“才刚跟我娘念叨你呢,就来了。快快,和玉哥儿进去吃一碗鸡蛋面,今天可有的忙。”

    鸡蛋珍贵着,也就是做饭的婶子们辛苦,才一人给打了一碗。

    江云被拉进厨房,里面已经有三个婶子在洗菜切菜,一个夫郎坐在灶台前烧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青苗村的日常生活》 50-60(第6/16页)

    ,都忙地抽不开身。

    “这小哥儿是哪家亲戚,怎么溜到灶房来了?”一个切菜的婶子嘀咕着,除了江云都是大河村的人,见了年轻的生面孔,都不认识。

    周芝芝拉着江云介绍道:“婶子阿嬷们,这就是我请的云哥儿,那菌子油就是他做的,我爹娘都说好吃呢,今天跟你们一起掌勺。”

    原来也是来做饭的,就是这年纪,也太小了,能做的好吃吗?她们这几个都是几十年做饭的老人了,有她们还不够,还要请个毛头小哥儿?

    都有些不服气,但连村长夫妇都说好吃,她们也不能反驳,不服气也只是放在心里。手上切菜咚咚咚的,势必不能被比下去。

    江云不是个偷懒的,灶房就是他擅长的区域,一进来就知道要做什么。

    “婶子,我、我来吧,”江云抿着唇,走过去小声道,切肉他是可以的,能把五花肉切的整齐厚薄均匀。

    那胖婶子看了她一眼,把刀紧紧握在自己手里:“你去烧火,切菜这不需要你。”

    江云虽然怯懦胆小,但看得懂脸色,知道这些婶子不接纳他。

    心里有些难过,默默坐到灶台后面去,和那个夫郎一起塞柴火。

    “你是哪家的小哥儿?村长家亲戚?”烧火的夫郎约莫三十岁,算的上是大哥哥了。见江云被使唤过来,主动问。

    江云小声道:“我、我是青苗村那边的,是芝芝请我来掌勺,”虽然被派来烧火了吧,难过的劲还没过。

    “那可有些远了,我是隔壁村的,我男人就是外面吹锣的,你叫我余哥儿就好。”

    余夫郎看了那几个婶子一眼,道:“她们都是做菜的老人了,十里八村小有名气的,就连镇上有的老爷都请她们。难免有些底气,你别生气。”

    江云摇摇头:“喜、喜宴最重要,”大小事他还是分得清的。

    余夫郎见小哥儿这么懂事,嘴角笑了笑,从锅里捞出一碗鸡蛋面端过来:“芝芝说特意给你留的,吃了吧,今天可有的耗。”

    鸡蛋面用白瓷碗装着,满满一碗,面上是金黄的煎蛋,几颗葱花小菜配上,又好吃又好看。

    还没吃完,切菜的婶子把炸好的酥肉条往他面前一放:“这个,给端到男人那几桌子去。”说完就匆匆忙忙回到案板边。

    江云捧着碗,鼓鼓的嘴顿了一下,压下眼帘乖乖上菜去。

    别的不说,碗里小酥肉炸的确实好,能看出外酥里嫩,散发出诱人的油炸香气,有加了胡椒的,也有裹了茴香的。

    吃饭都是男女分开,乡下不像镇上大户人家讲究,男女吃饭还得在不同房间。也就是分了桌子,女席大概有四桌。

    周芝芝和柳玉在交待记账的事,看到江云从灶房端菜出来,直接愣住了:“怎么是你在做这些。”

    江云小心翼翼放菜,笑了一下道:“人手不够,我上上菜烧烧火也是、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