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杞弄完水芹也泡进坛子里了,这才得空在屋檐下坐着歇息一阵。

    厨房里有鱼和熬的猪油,青螺跟肚紫小蟹浸在水里吐沙,院子里种了菜,木架上有四五个竹匾晒东西,枸杞黑木耳菌子还有药材,陆谷看着这一切或多或少都跟他有关,经了他的手,而他也能吃到用到,甚至还能拿这些去卖钱。

    从前吃不饱的时候他还记得,于是眼下饱足的日子越让他感激满足,干活从不嫌累,因为这些东西他也能分到一份。

    歇过后他到房里拿了针线篮子,上山这几天一直在忙,都没工夫做钱袋。

    能干绣活的人一般都手巧,陆谷就是这样,打小就不怎么会被晒黑,手指看着还算细白。但他的手跟只做绣活的人不同,常见伤痕或是划痕,毕竟常干活,手心里也并不细嫩。

    他一个人坐在院里绣东西没人打搅,一下午钱袋就出来了,小点的荷包也琢磨出绣个虎纹,好给沈玄青用。

    他以前绣香袋药囊的时候就知道城镇上的男人也会用花草纹,说是什么风雅,因沈玄青比旁人高大,陆谷能想到的,就是些狮子虎豹之类的花纹,绣花他也怕沈玄青不要。

    ——

    傍晚时分,沈玄青回来了。药炉上炖的鱼汤咕嘟咕嘟,厨房里也飘出菜香,而陆谷小心翼翼递过来的新钱袋,说是给他的,让他颇有些惊讶喜悦——

    作者有话要说:

    明晚九点双更~

    谨记谨记,山上和森林里的鸟雀不能随便打,违法的,用鸟羽做饰品好像也违法,这个我不是很了解,但最好大家不要去做,文里因为是古代背景,攻职业又是猎户,在山里碰到什么就打什么,有一定的随机性,因为架空原因跟现实也有一定出入,还请不要拿现实法律往文里套,感谢感谢。

    第34章

    沈玄青看着绣了狮纹的钱袋,比他以前用过的都精巧,而且还不小呢,装他手头那两三百铜板绰绰有余。

    农人贫苦,多是粗裳布衣,少有亮丽的颜色,他幼时家中尚可,但卫兰香绣活没陆谷这样好,给他缝的钱袋就只是针线缜密,这种东西既然自家能做,就没有在外边买的道理,再者他也不怎么讲究这些,能装钱就好。

    陆谷把钱袋给他之后,低着头不好意思道:“我去端菜。”

    厨房里饭菜已经好了,只等开吃。

    沈玄青从钱袋上移开目光,一天的劳累奔波在收到钱袋子后像是一扫而光了,这是他夫郎给他做的。

    他不自觉就露出傻笑,见陆谷端了东西出来,连忙将钱袋塞进怀中,殷勤上前,因心中那份惊喜激动让他抢了陆谷的话,说道:“我来。”

    那双灿如星辰的眼睛带着笑意看过来,叫陆谷微微有些慌乱,近来他知道了沈玄青长得俊,可没想到笑起来越发俊朗,让他都不敢多看,觉得会失礼冒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乖乖小夫郎》 30-40(第5/13页)

    待两人坐下吃饭,沈玄青脸上笑意不减,钱袋依旧在他怀里揣着,等下山后就把换的那二十两纹银用这个装好。

    家里常有人,把钱放在山下更安心些,省得上山下山还要来回揣。

    鱼汤鲜美,两人面前都有一碗,陆谷尝了两口,盐放的刚合适,他只炖了两条小点的鱼,还剩大的也已杀好了,用粗盐巴裹了,留着过两天能吃。

    河离得这么近,还只有他们两个人捕抓,一旦下了网,就几乎没有失手的时候,所以他俩在山上常吃鱼,啥东西吃多了就不爱,便隔一两天吃。

    沈玄青心思一直在怀里的钱袋上,那叫一个高兴,跟乐开花似的。只是他忽然想起来什么,筷子顿住,犹豫一下才问道:“在陆家的时候,这些东西你跟陆文都会做?”

    正吃饭的陆谷茫然抬眼,还没反应过来他在问什么,因提到了陆家,他心中有些忐忑。

    “钱袋香囊这些。”沈玄青补了一句。

    原是这个,陆谷下意识点头道:“嗯,他也会做。”

    沈玄青听这话不太对劲,又问道:“那他常做了去卖,补贴家中?”

    陆谷一愣,放下筷子眉眼困惑,否认道:“他常常说要念书抄书,偶然做一两个,杜……”

    他停顿一下继续道:“杜荷花拿了他的,还有我做的那些一块儿去镇上卖。”

    在陆谷看来,陆文这样是绝称不上常做的。

    他在陆家的时候,陆文不理会他,在村里他俩很少有一起出门的时候,因那会儿性子闷不爱说话,杜荷花又挟制磋磨他,所以很少会跟村里人一起说闲话,也就不怎么知道杜荷花怎么跟外人吹陆文。

    而且就算他听到有人夸陆文,因心中卑怯就低头走了,人常说眼不见心不烦,他听不到也就不会难过。

    闻言,沈玄青眉头皱起来,当初媒婆告诉他陆文懂事贴心,不是什么活都不干的双儿少爷,原来都是假的,不过这也说得通了,若陆文真像媒人说得那样好,又怎会做出朝三暮四的事。

    对陆家人他心里越发厌恶,但在看到陆谷忐忑的神情后,油然而生的庆幸感让他舒展了眉头,幸好娶回来的是陆谷,而不是陆文这种小人。

    “无事,我就问一下,当初定亲的时候,杜荷花跟媒婆说荷包香囊是他做的,如今看来不是。”沈玄青简单说了几句,见陆谷怔愣,他犹豫着,又道:“你做的这些好,比我在镇上见过的都好。”

    陆谷一听杜荷花把他做的香囊安到陆文头上,心里自是别扭难受的,明明是他做的多。

    只是这委屈还没从心头泛起来,就听到沈玄青说他好。

    一个“好”字便让他羞涩低了头,又因夸奖心生喜悦,忍不住小声说道:“这个钱袋大,能装大钱和好多铜板,我还买了别的布头,再给你缝个小的钱荷包,能装散碎银子跟百十来个铜钱,出门能用。”

    前头在山下家里的时候,沈玄青瞥到陆谷的针线筐子,但没在意,他娘跟嫂子经常做些针线活,他以为陆谷也在做,根本没往别处想,眼下一听还要给他做钱荷包,糟心事一下被他撇远了,什么都不如自己夫郎给自己做东西来得高兴。

    “好,你做好了就给我。”他连连答应着,还跟怕陆谷不给一样认真叮嘱。

    “嗯。”陆谷点头道,还多问了一句:“那你有没有想绣的样式。”

    沈玄青开口:“你做什么我用什么,再说我也不懂这些。”

    闻言,陆谷想了下,那还是用虎纹好了,用别的总感觉不合适。

    虽说起了从前的糟心事,但不再提及后,这顿饭还是让人高兴的。

    ——

    秋风卷起地上黄绿的叶子,晌午太阳还挺大的,院落外的大篱笆圈里,毛茸茸的鸡仔鸭苗时不时叫几声,在里头啄草追虫子。

    陆谷今日把它们放了出来,自己拿着竹筐在院外摘花椒。

    怕鸭子在他看不到的时候顺着河游走,就没有放到水塘里,反正鸭子也吃小虫草叶,就跟鸡仔一起关在篱笆圈里了。

    秋花椒红了,鲜红椒麻,要趁着这两天摘完,不然太阳大把花椒晒干晒裂,掉到地上就不好捡了,卖得话也不值钱了。

    一串串鲜红的花椒掐下来扔进脚边快满的竹筐,他摘了一早上手又黑又脏,还带着一股子麻味,花椒树上又有坚硬的刺,手伸进去还得小心,不然扎一下还挺疼的。

    陆谷只有一个人,这两棵花椒树长得挺大,花椒不少呢,他如今才将将摘了有一半,照这样还得忙一下午。

    光摘下来还不算完,这几日太阳好的话还要晒两天,晒干了就能囤放起来,这东西不是菜,就算每顿都用也吃不了多少,若只有他跟沈玄青的话,一大竹筐可能吃到明年开春也吃不完,等过段日子下山,给家里背回去一筐。

    之前有一次,他见纪秋月做饭的时候,把干花椒用油炸了,捞出后油就成了椒麻味的,烧热后刺啦一声淋在凉拌的菜上,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因想着早些干完这件事,陆谷一个人忙了整整一天,晌午啃了两个馒头就着酸水芹充饥,连晚饭都是简单饭,炒一碗青菜菌子,还有一盘之前没舍得吃的鸡蛋,跟杂面馒头一起闷在锅里,只等沈玄青回来后煮个米酒,倒些米酒添些水,烧开就能喝,比熬米汤快,不用架火操心。

    说是简单,也是比着之前的鱼汤辣炒兔肉而言,乡下人平常能吃个炒鸡蛋就很不错了。

    待沈玄青傍晚回来,他听见狗叫赶紧从西墙这一侧走出来,三条狗跑过来围住他,这段时日以来,连黑狗都跟他熟了,但因之前的事,陆谷还是最喜大灰。

    手上黑脏,他没在三个狗头上摸。

    沈玄青在院门口卸了沉重的大竹筐,见他还没忙完,也到西墙外边看了看。

    “不多了。”见花椒树上剩的不多,他干脆跟陆谷一起摘,等会儿吃饭也不迟。

    鸡仔在篱笆圈里叫,篱笆门关着,大灰还人立着站起来,前爪搭在竹篱笆上往里头看,这一看它似乎是放心了,下来后就恢复了沉稳,两条细犬本身就不是很笨,还会有样学样,也学着它往里头瞅一眼。

    陆谷跟沈玄青背对着它们,倒是没看到这一幕。

    沈玄青在山里跑一天,这一天没见陆谷了,回来也想跟夫郎说说话,想了个措辞就问道:“今天吃什么?”

    家常的话最好说也最自然,他回来陆谷很少询问都打到些什么,只好他问陆谷了。

    陆谷不问他他也不气恼,本就是个胆小的性子,而且每次他从竹筐里掏东西的时候,陆谷都会蹲在他旁边认真看着听着。

    一听还要煮米酒,沈玄青说道:“那你先去煮,剩下的我摘完背回去。”

    既如此,陆谷就听话先回去了,在院门口看到沈玄青的大筐子,他就想顺手提进去,可提了一下没提动,沉极了,只得作罢。

    等天色暗下来,陆谷煮好了米酒,又将饭菜端上桌,正要出去喊沈玄青吃饭就看见他背着花椒竹筐赶着鸡鸭回来了。

    一天的操劳在关上院门后得以歇息,陆谷手上的黑脏用野澡珠洗了好几遍都没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乖乖小夫郎》 30-40(第6/13页)

    下来,只能慢慢褪去,摘花椒就是这样,他也不着急,洗着洗着过几天就干净了。

    “河里鱼虾肥了,泥鳅也肥,我明天不出去,到河边撒网捞些鱼,再去抓些肚紫跟青螺,过两天带下山卖。”沈玄青说完吃了口炒鸡蛋,心里满足了,这次上山带的鸡蛋不多,已吃过两次,这次吃完该就没有了。

    一到这个时节,就有人说“秋风起,泥鳅肥,初冬泥鳅赛人参”(注),虽还没到初冬,但泥鳅这会儿已肥了,更者入秋后河鲜肥美,丰谷镇这几年还学着府城的人讲究“吃秋”,河鲜在镇上酒楼饭馆卖得好,何不趁这会儿卖些钱,肚紫跟青螺还挺贵的。

    沈玄青在山林子里每日奔波劳累,没马没车的,只靠两条腿到处跑走,时日一久,铁打的人都受不住,如今不用紧绷着挣钱,也想换个活计歇歇腿。

    还有一个则是他的私心,和陆谷似乎愈发熟悉了,可他只有晚上回来才能见着,况且旁人说得什么新婚燕尔,他是没体会过的,成亲好一阵日子才圆房,更别提其他,这心里难免就有些惦记,也想跟夫郎多待待——

    作者有话要说:

    注:“秋风起,泥鳅肥,初冬泥鳅赛人参”出自民俗谚语,并非原创。

    第35章 二更

    清晨露水很重,山林静谧,早起还有白茫茫雾气。

    待太阳出来后,薄雾消散得很快,院子里渐渐有了动静,陆谷跟沈玄青都起来了。昨夜烧了两大锅水,一前一后在浴桶中浸泡洗去疲乏,又因春宵情动而睡晚了,是以今日起得较迟些。

    打河鲜挖泥鳅也是费工夫下力气的活,吃饱了再干事半功倍,早上沈玄青不出去,陆谷就煮了米汤,他多煮了些,到晌午饿了回来热一热就行,不用再费手做。

    山里冷,早起有一碗热米汤下肚,吃完身上都是暖的。

    出门之前,陆谷看太阳出来雾气退散,不再潮了,就先把昨天摘得那四筐花椒倒在竹匾上晒,幸好只有两棵树,不然太多还得用竹席,而因夏天山里凉快,沈玄青压根儿就没带竹席上来,还不好弄。

    院子里椒麻味散开,他俩用手把花椒铺得均匀平展,末了陆谷还小声问道:“这里有没有石臼?”

    花椒晒干后还可以用石臼舂成粉末,跟盐一样炒菜时能放。

    “没有,回头下山带一个上来。”沈玄青答道,之前这两棵花椒熟了后都是卫兰香跟纪秋月上来摘,又或是他自己摘完带下山,没在山里弄过。

    陆谷点点头,不再说什么。

    弄好这些后他俩背着竹筐扛着渔网就出门了,还把鸡鸭赶出来,让在外边的篱笆圈里找东西吃,这几天鸡鸭又大了点,自己会找食了就不用再费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