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 80-90(第1/14页)
第81章 Chpter 081再一次开启的……
“没鹅!”
“那红烧鸭!”
“没鸭!”
“那鸡”
“留着下蛋呢!”
张瑞川瞪眼,不敢置信的看着卢象升,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
“没有开玩笑。”卢象升很认真的回答,眼中却带着笑意。“鸡鸭鹅都是老百姓养的,军屯处养的,又要给将士补充营养,暂时挪不出来。”
“我信你个鬼!”
卢象升这下爽朗无比的笑了起来。
“怎么能不信,行了,一会儿我让人准备铁锅炖大鹅。我们二人,吃一只足够了。”
大明的卫所分几个部分,有专门屯田种植养殖的后勤部门,平日里开荒耕种,如同最普通的老百姓一样,可一旦战时,也是能够扛起锄头和敌人拼命的。
是民也是兵。在卢象升的管理下,辽东军的待遇很高的。不再像以前那样,军饷时不时就拖欠。最长一次拖欠军饷的时间,长达三年半。
就游健登基的那一年,好家伙,为了补足拖欠的军饷, 第一次大规模抄家所得的银两,全部填了进去才堪堪够。
如今辽东蓬勃发展,军饷都是按月发放。是没怎么涨军饷,但绝对给足了量,相应的,辽东军战斗力成倍增加,毕竟吃饱训练又够,战斗力不增加才怪了。
事实上,哪怕是历史上的崇祯时期,军饷年年拖欠,辽东军的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
满清可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靠自己打入关内,而是靠着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开了山海关,才得以入主中原。
反正现在后金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开始骚扰关宁防线。辽东这边却是稳如老狗,一点都不觉得后金有大的威胁力。
就是觉得很烦,满清就是苍蝇,时不时就喜欢到面前嗡嗡乱叫。
消灭一回,下一次又钻出来。真的超级恶心,超级膈应人。
这不,张瑞川和卢象升一块儿吃完铁锅炖大鹅后,还没来得及休息呢,就接到哨兵汇报,说是后金蠢蠢欲动,貌似想对滦州对手。
顿时二人的脸色难看得吓人。
“这是料定咱们大明受蝗灾所苦,万岁爷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想趁机试探我关宁防线是否松懈呢。”
张瑞川不阴不阳的道。“看来以往给的教训还是小的。导致后金现在还没有认清楚自己的实力。卢大人”
张瑞川气得都叫卢象升大人了,而不是卢兄
“这回我们可得狠狠的教训后金,不然时不时就搞这一出,还以为咱们大明以守为攻,是怕了后金。”
卢象升点头称善,都有同样的想法。
于是乎,很快卢象升就去安排。而张瑞川也按照自己的意思,将千户所的锦衣卫动起来。
一时间辽东风涌云动,很多人的目光,都不自觉的放在了辽东。包括游健也是如此。
游健询问孙承宗:“后金真的有攻打滦州的想法?”
孙承宗:“后金一直以来野心勃勃,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大明的窥探之心。他们不止对滦州有想法,还对整个中原有想法。”
这倒是真的,永远不要怀疑后金堆中原的窥探之心,从努尔哈赤开始,到顺治初年,不都在为了入主中原努力?
游健就道:“孙爱卿说的及是。朕也是这样想的。得时时刻刻防备着,辽东方面一刻都不能松懈。”
孙承宗:“关外后金以为我大明松懈了。”
游健:“这个以为很好,希望他们继续保持。”
孙承宗微笑起来,却是询问辽东那边还需要增援。物资上的增援,包括军需物资,粮草等。
“朕知晓。”游健顿了顿,又道。“只是财政吃紧,朕总不可能又抄家吧!”
孙承宗罕见的沉默数秒,随后却道。“那位与赵姓官员有私下交易的商贾,好像姓蒲。”
游健点头,也是很奇怪的说。“朕记得老祖宗(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时,曾经下令将在南宋时期通敌卖国,残害自己同胞的蒲姓人杀的杀,贬的贬,怎么现在还有蒲姓人活跃。”
男丁永世为奴,女子永世为娼。
明之一代,商贾的地位虽说很低,但买卖自由的奴隶地位更低。居然有蒲姓逃脱这个,光明正大的行商。
也是,老朱同志都仙逝了两百多年,他实行的政策,有的是官员为了利益无视。
再说了,明朝的皇帝,确实奇葩占大多数。包括他在内,都挺奇葩的。
毕竟还没有那个皇帝,像游健这般,正大光明的抠门。像是其他皇帝,比如说唐朝那位李二凤,如果高句丽给他送300名美人儿,准第一时间迎进宫,天天欣赏弹棉花。
哪里像游健,坚决不让300名朝鲜美人儿入住紫禁城,就是觉得300名朝鲜美人儿吃喝拉撒都要他负责,轻不得重不得,稍微一分析,就觉得万分划不来。毕竟游健是单性恋,对女人都没兴趣,何况是外国的女人。
游健这种的,后世有种说法很好听,以身许国。意思是说,将自己的一切包括青春,都奉献给祖国。
游健现在是皇帝,同理,他愿意为了大明奉献出一切包括青春。他的爱人就是大明。
其余的
游健又不是没有继承人,不是还有两个嘛!
再不济朱常洵那儿,大明亡于李自成手中,南明出现,朱常洵的儿子朱由崧可是继位成了皇帝的。
所以继承人什么的,游健还真的不缺。
不管是便宜儿子还是便宜女儿,亦或者是便宜堂弟继位,总归大明是不缺继承人的。
总而言之,游健是真的抠门,不是假的。而且还是公认的,很多大臣都知道。包括年龄大了,一来乾清宫就有座位的孙承宗,是深有体会,他现在侍奉的皇帝,到底有多抠门。
一提朝政吃紧,没想过按照常规方法收税,而是第一时间‘反省’说太频繁抄家不好。
意思很明显了,游健已经在思考,下一刻选哪个地方抄家。
“朕隐约记得,蒲姓人好像集中在开封。”游健看向孙承宗,看起来犹犹豫豫,其实很果决的说。
“要不朕,朕派锦衣卫去开封走一遭。”
孙承宗:“”
“万岁爷。”一大把年龄的孙承宗还要劝游健不要太随性而为。“赋税方面,今年该收取了。”
游健重重点头。“农税减免,商税加重。”
孙承宗迟疑,明白在天灾不断的情况下,减免农税最为妥当,可减免农税的同时,加重商税是不是有点儿那啥。
“以往商贾赚了多少?”游健挺不客气的说。“远的不说,就说朕刚刚登基之时第一次抄家所得银两,仅仅是一个地区的商贾,抄家所得银两总和,就相当于大明一年的赋税收入。朕靠着它们,抹平了拖欠的军饷。”
并且第二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 80-90(第2/14页)
、第三次、第四次甚至第五次抄家所得的银两都有用处。
兴修水利,大量开垦农田,铺桥修路等等,哪样不需要银两?倒是可以强令百姓服徭役。
问题是,本身大明现在就内忧外患。天灾不断的情况下,游健疯了才会一个劲的压榨百姓,只能优待再优待
财政方面吃紧,也是这方面的原因。
毕竟抄家所得,只能算暴富的灰色收入,不好明算在财政上。
“可以去。”
孙承宗到底还是赞同了游健,一遇到财政吃紧,就想‘杀富济贫’的想法。
这估计是他们老朱家的传统。
老朱同志最恨贪官污吏,在世的时候,杀了一万多名贪官。还将贪官扒皮,里面塞灯油点天灯。
游健的手段就温和得多,哪里缺人挖煤修路做苦力,就把流犯流放到哪儿,主打就是一个废物多利用。
还别说,辽东安排了很多流犯,有他们在,辽东方面的各种基建速度飞快。
现在呢,游健又盯上开封。确切的说,是盯上定居在开封的犹太人。
事实上大唐时期万国来朝的时候,有很多西域人来到中原定居。而昆仑奴,其实就是居住在身毒(印度)的达罗毗荼人以及非洲人。
那时候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波斯姬是广受达官贵人追捧的四种奴婢。
要是谁家有其中三种,就像拥有了炫富三宝似的。是财富身份的象征。
总之那个时候的大唐,是国际化大都市,各色人种来往长安,又在大唐的各地扎根,从此成为华夏一员。
至于开封的犹太人,可以追溯到唐朝。他们经由波斯或身毒(印度)的丝绸之路来到华夏,从此定居开封。
蒲姓人便是其中的一支开封犹太人。
朱元璋对他们高举屠刀,原因前面说了,就不再阐述。反正在游健看来,开封犹太人在华夏生活了两千多年,到后世22世纪还是一心向往故国。
他们养不熟的。乱世当用重典。所以游健的打算是,派锦衣卫去开封好好查查,要真有问题,直接杀了就是。
第82章 Chpter 082再一次开启的……
当然不杀也可以,滇南和闽南那边开荒,还需要人手。
然鹅犹太人这个民族,超级诡异。落魄时受人接济成功活下来,未来翻身后并不会感谢接济他们的人,认为他们能活,是上帝的旨意。
是上帝保佑他们,他们才能顺利的活下来。
反正挺无耻的。
前世了解这些后,游健就对犹太人的感官不是很好。但那时候的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最多也就化身键盘侠,随大部队网上怼人。
而现在
有一说一,游健的心态,绝对转变得快。
从一开始登基的时候,看到老登儿在金銮殿当着他的面儿打架,游健还会懵逼。
可是现在呢,如果有老登儿还敢在金銮殿当着他的面打架的话,那么游健只有一个反应,那就是接过茶盏,一边喝茶一边看戏。
打吧随便打,反正打不死更加打不残游健要是皱一下眉头,就特么是傻逼。
“不提开封那边了。”游健将话题拉回,继续说后金想要攻打滦州的事儿。
历史上,公元1629年也就是游健现在当了一年多皇帝的时候,后金皇太极亲自督军攻入龙井关,以蒙古喀尔沁台吉布尔噶图为向导,攻克洪山口。别将攻克大安口,两方大军在遵化会和。
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入援,于遵化战死,并且全军覆没。事后崇祯皇帝追封赵率教太子太师。
1629年12月京师戒严。
到了公元1630年,后金攻陷永平,之后攻打滦州
现在才刚刚入秋,由于辽东那边卢象升指挥的超级好,后金根本就没有机会攻入龙门关,攻克洪山口,想打滦州的主意,估计是觉得攻打龙门关不容易,想改个方向攻打。
还是不会成功的,游健相信卢象升。相信卢象升只要在辽东一日,辽东就一日固若金汤。
“后金想攻打滦州,那就让他们想。”游健冷笑,“朕相信大明的军队,不是那么轻易就让鞑子攻入的。”
想也就只有想想的,其他的
啧,游健有预感,随着后金对滦州动心。大概皇太极惯常爱用的反间计,该提上章程了。
历史上,皇太极使用的反间计相当成功。算是完美利用了崇祯皇帝耳根子软,又反复无常,疑心甚重的毛病。
而在游健这儿
游健自有自己的行事准则,其他人,啧
他更相信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东西厂以及锦衣卫。至于某些个历史有名的大臣们说的话
达咩,找到机会弄死一个算一对。
游健着重和孙承宗说的,就是后金为了攻陷滦州,会采取的手段。
作为文武双全的能人,孙承宗完美体现了人老成精的优秀品格。和游健猜想一样,孙承宗猜到了,后金有百分之七十的可能性实施反间计。
而在京城探子几乎被东西厂的人清洗一空的时候,后金又要怎样实施反间计呢!
大概会花大代价,再请暗中倒下他们的商贾,以做生意的名义入京帮忙打探消息以及散播谣言。
游健甚至连可能会散播的谣言内容,都能猜到一二。
无非就是说远在辽东的卢象升和历史上的袁崇焕一样,十分亲蒙古怎么怎么滴,还会说派遣在那边的督军,升为辽东卫指挥使的张瑞川和卢象升狼狈为奸,祸祸辽东的同时欺上瞒下
估计还会攻击对后金态度一直强硬,如今身为内阁第一人的孙承宗。
可以说,这样的反间计,估计是基于原来朱由检性格安排的。
天启皇帝在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