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80-20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nbsp;“之前粮税上调过一次,是一成五,去年也没有调回来,今年再上调”

    恐怕不是两成就是三成。

    不管是要赔粮食赔款,还是要打仗备粮草,西岭这粮食都出定了。

    朝廷储备的粮食要做军粮,短时间要充盈回来就会上调税率,不然手里没粮朝廷都心慌,拖久了怕是官员的俸禄发放都成问题。

    “和谈恐怕难。”

    周毅凝眉重色,“外族部落和我朝的矛盾由来已久,特别是东原商人和边军,对外族部落的仇恨很大,这次又被屠杀了几个村子的人,一时人心惶惶。”

    “要是没有强有力的手段,一直让东原百姓处在恐慌之中,朝廷的威望就会大幅下降,对官府的信服力也会降低。”

    “而边军先斩后奏,说明他们的将领是主战的,并欲以雷霆手段回击,可惜天不遂人愿,两败一险胜,现在应该都憋着气要打服外族。”

    “我也是想打……”

    蒙络犹豫,叹了口气道,“打了三次,只有一次险胜,这仗恐怕艰难……若是能和谈不再死人就好了。”

    “不。”

    周毅坚定地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才是外交之道。一遇事就想和谈,就逃避,就退让,那些死了的士兵死了的百姓,不就是白死了?”

    “这仗,要打,要打胜,要打服,要打得他们主动和谈,要打出一条稳定的和平的丝绸之路。”

    “这才是对双方百姓都好的。”

    “周毅说得没错。”

    雷栗也是如此想的,哪有被打上门了还求着哭着跟对方手拉手和好的?这不是有病吗?

    蒙络听得一愣一愣的,“那、那怎么打啊?外族人作风彪悍,十分善骑射,他们的女人哥儿都能上马作战,必要时连老人小孩都会上战场。”

    “可谓全民皆武。”

    “我们大佑朝只有武兴府城能比,武兴人尚武,武状元几乎都是武兴的,历史上许多有名的将军出自武兴。”

    “但武兴旁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万夷国,武兴和文盛都得守着,压根抽不出兵力来支援东原。”

    蒙络越说,越觉得这仗难打,忍不住唉声叹气。

    “你说的没错。”

    周毅点头思忖道,“外族人作风彪悍,盗匪猖狂,草原上还有狼群,因此他们对骑射十分擅长,也非常擅长游击躲避,避免正面作战。”

    “而东原大都是平原,百姓安居乐业,要是打起来,上战场的士兵大半都是新兵,还得依靠战役不断磨炼,单单磨炼就会死一大批人了。”

    “是的。”

    雷栗点点头,“且外族往我们这边跑是越来越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暴富后全村人都在觊觎我相公》 180-200(第5/30页)

    ,我们打上去,是越来越冷,因此我们要带的辎重更多更重,对我们很不利。”

    “……”

    蒙络听着两个人就如何更好打仗这个问题讨论起来,有点魔幻,听得他大脑迷迷糊糊的,有种知识滑过不留痕的感觉。

    “……要不,我们说回一开始的问题吧?”

    蒙络小声道,“要是真开战了,朝廷会派谁去前线?五皇子?”

    “难说。”

    雷栗脑海中灵光一闪,忽然想到三皇子临走前那一眼,“我觉得这次……去的会是三皇子。”

    “三皇子?”

    蒙络懵了一下,“为什么啊?五皇子足智多谋,还有很多人支持,不管是主和还是主战都能立功吧?”

    “不。”

    雷栗意味深长道,“若是主和,五皇子会失去东原的人心,若是主战,现在形势不明,说不准会败然后求和,这可不是什么好功劳。”

    “而三皇子不同,他身后无人,死了说不定就死了。”

    第184章 183.你不会又有喜了吧

    事实出乎意料。

    朝廷最终倾向和谈,派二皇子作为和谈使前往东原,跟雷栗三人猜测的大相径庭,也惹得市井之中议论颇多。

    但这结果也不难理解。

    雷栗、周毅和蒙络说到底只是平头老百姓,对朝廷的官员和构成都不了解,他们只从对百姓最好的方案出发,但在朝廷里的各有各的利益和想法。

    大佑朝如今在位的是安武帝,年号奉安,二十九岁登基,现在位已三十余年,其年轻时重武,还曾亲临战场,打得周边外族小国纷纷归顺称臣。

    之后又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将天下治理成太平盛世,各路税率都是开国以来最低,为了鼓励农耕和商业,有几年甚至颁布了“开荒即为所得”和“开设海上通商口岸”的政策,农业和海上商业欣欣向荣。

    但现在,安武帝老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被太平安逸的日子消磨中庸。

    加上几个皇子年岁渐长,朝廷中党派林立,又文盛武衰,一时之间竟找不到适合出战东原的将领,几方较力之下,最终得出了和谈的憋屈结果。

    惊才绝艳足智多谋,却无强大外家帮衬的二皇子,就这么成了和谈的炮灰。

    即使和谈成功,不明个中原由的百姓也只是骂二皇子,骂其胆小怕事毫无血性,骂其不顾百姓不恤边关士兵,而不会引火到朝廷上,倘若和谈失败

    那又要回归主战的血雨腥风了。

    派谁去战?带多少兵?从哪儿调兵?需不需要征兵?在哪座府城征兵?东原?凭什么又是东原,打外族又不是单单东原的责任!

    带多少辎重?从哪里调辎重过去?西岭?凭什么又是西岭,中川粮食不也挺多东原棉花一点没有了?调了粮食西岭怎么办?又调税率西岭百姓不得气疯了!

    以及最重要的

    打胜了如何论功行赏,打输了又是谁的责任?

    一串串的。

    皇帝跟大臣吵,皇子和皇子吵,文官和武官吵,户部和兵部吵……永远都吵不完的问题,永远有人不同意。

    因此不如拖下去,等和谈结果出来之后再说吧,大不了再吵一次,要是和谈成了就皆大欢喜。

    至于百姓怎么想、死了的村民怎么办、边关的士兵服不服?

    哈哈。

    这是二皇子应该操心的事了。

    总之,等雷栗和周毅知道朝廷主和时,二皇子一行已经快抵达东原了,而这消息也是沿途的百姓传过来的。

    彼时三里河村已经结束春耕,进入农闲两个多月,村里的孩子们也去了学堂上学,时值小荷尖尖角的初夏了。

    树上的知了扯着嗓子“知了”“知了”地叫,喧闹极了,有没到上学年龄的小孩子三三两两凑在一块,拿缠了蜘蛛网的竹竿子粘知了。

    这知了猴用油炸了特别香,村里有疼小孩子的人家就会在锅里抹一层薄油,半煎半炸知了,给小孩子当个零嘴吃。

    要是找到了蝉蜕,还能卖给药店,得几个铜板子。

    但大人就没那么轻松了,虽然是农闲,但也不能真闲着,得找其他的活干,能多赚几文钱都是好的。

    特别是现在村里的夫郎妇人们都能去辣椒园里摘辣椒、在辣椒厂里干活,在辣椒收获的时节比家里的汉子赚的还多,且是日日都有钱进账的,腰板子一天比一天直,在家里话语权都提高了。

    像桂夫郎,原本就跟家里的汉子五五开,能自己赚钱养家后,整个家都成他做主了,连公爹公婆都顺着他没说什么。

    村里的汉子危机感强了,上进心也多了,除了下地干活,就是去县城里找活,还有人另辟蹊径做起了外卖。

    这是周毅没想到的,说起来,还有他的一份功劳。

    去年三六子抓到偷番茄的李成才,虽然三六子他娘优柔寡断临时反水,替李成才说话,但不妨碍三六子和雷家的来往慢慢变多。

    三六子有力气,人也务实,就是家里弟妹多地又少,家里就比较穷。

    村里巡逻也是有钱给的,但不多,属于自愿性的半公益劳动。

    三六子就经常在县城里打工做活,最常去的就是港口当力工,但做多了也伤身体,几大包米、腰粗的大木头往肩上杠,肩膀破皮拉伤都是小的。

    他就想着找其他的活干干。

    周毅闻言就随口道,“那你来我馆里吧,正好送些外卖,有些主顾住得比较远,不乐意特地来一趟川菜馆吃。”

    “或者不方便留在馆里吃的,没富贵到能用小厮丫鬟的,还有单纯懒得出门吃东西的主顾。”

    “你就帮忙送过去,一趟收个几文钱,干的也是力气活,但比力工轻松,就是要熟悉县城的路。”

    三六子常年在县城找活干,不说每条路都熟悉,也是基本认得的,而且脚程多的,还可以酌量加钱。

    三六子就去川菜馆里试了。

    川菜馆外面有张广告牌,上头一般都是张贴新出的菜品,或者提前告知顾客何时放假关店之类,现在多了“外卖”这项服务,自然也广而告之了。

    别说。

    做得还挺好。

    从给川菜馆还扩展到了给其他酒楼跑腿送饭菜到主顾家里,帮学院的学生到书店买书,帮青楼的哥儿姑娘买胭脂水粉和手帕……还有帮人送信传口信。

    以前找人送信都是特地请人去,比较贵,或者是看有没有顺路的,花上一些铜板请捎带过去。

    一趟收个三四文五六文钱,一天送外卖勤快点,能赚上百文。

    三六子一边送一边给自己推销,人家用着确实好,也会推荐给别人,只用让某人顺路到川菜馆捎一句话花上几文钱,就有好吃热腾腾的饭菜送上门。

    从三六子一个人干,后面村里的县城里机灵的也跟着干,都发展成一个新行业了,让村里人津津乐道好一会儿。

    “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暴富后全村人都在觊觎我相公》 180-200(第6/30页)

    知道这样就能赚钱,就让我家二树领着人去干了,他认识的人可多,对县城也熟得很呢。”

    柳小草有些惋惜道。

    雷栗听了,看他一眼笑骂道,“别到时候干得太累,又心疼你家二树不想让去干了,之前不知道谁还跟我说,要是能赚银子让他早上寅时起床都成。”

    “现在不晓得是谁睡到早上辰时中快巳时才起,下午还要睡一会儿觉。”

    柳小草有些不好意思。

    他就是喜欢口嗨,跟现代某些人说要是我能考上清华北大,我也能凌晨三四点起来念书一样,实则要他早起不迟到都要了命了。

    “不过我最近确实睡得多了些,大概是春困吧?”

    “……”

    雷栗忽然眯起眼睛,端详柳小草日渐圆润的脸蛋好一会儿,嘶了一声道,“你不会又有喜了吧?”

    “不会吧?”

    柳小草惊喜又迟疑,“但我上回怀桃哥儿,可有精神了,还吃得多,不像这样总是困想睡觉啊。”

    最后找了牛大夫把脉,果然是怀了,而且已经四个月了。

    柳小草差点喜极而泣。上回怀的那胎在没过三个月,他做活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就没了,他伤心好久,这次倒是不知不觉就过了孕早期。

    柳小草希望这一胎是个小汉子。

    “我家桃哥儿以后有弟弟撑腰,就不怕嫁出去被婆家人欺负了,我和他爹老了,婆家人不一定给面子。”

    “金金生得也健壮,跟个小牛似的,两兄弟一块给妹妹弟弟撑腰出气,别人也不敢随便来欺负我们家。”

    柳小草美滋滋地跟雷栗说,又神神秘秘道,

    “我听说小孩子刚出生时,觉得这家人和善能招其他小孩子来,到时候给你多抱抱,你也多有一个,要是生个小哥儿随你性子那就热闹了。”

    “随我?”

    雷栗想了想那场面,噗嗤一笑,有个乖巧的小生姜都够周毅操心的了,要随他性子那周毅可有的忙了。

    小孩天天上房揭瓦。

    老父日日愁眉苦脸。

    横批

    哈哈哈哈!

    二胎的事不知产期,雷栗和周毅还有正经事要干。

    雷栗和周毅年后就跟村长买了村后那块荒地,请了村里人来开荒,因为是力气活,所以多是汉子来,给的工钱多就不包吃了。

    二十多亩荒地。

    半个村子的汉子都来开垦,有力气的妇人夫郎也来干,除草、去掉大颗的石子,还得用牛拉犁耙进行深耕。

    小半个月就开好了荒,整理成条理的一块块的耕地。

    但还不够。

    还需要给土壤增肥。

    村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