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00-22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里的巡逻队,他才没有安排人手守番茄地了,没想到竟然又出了这种事!

    偷东西偷到他的头上了!

    “好了行了。”

    雷栗出声制止了桂夫郎再骂,打量了下这几个难民,对周毅说,“相公你回家里拿点饭菜点心过来,他们应该是饿急了才偷的番茄。”

    “好。”

    周毅点点头,觉得也是这样,转身快步跑回了家。

    那厢桂夫郎不服气了,“他们偷东西,还给他们饭菜吃?天底下哪有这样的理儿啊!该拉他们去见官才成!”

    “见官也得先让人活下去。”

    雷栗摆了摆手,桂夫郎见他没有责怪自己管事不力,就马上歇气不骂了,他骂这一遭就是为了推脱责任的。

    很快。

    周毅回来了。

    家里已经没有饭了,但糕点还有不少,还有一些瓜果,他一并拿来了,给这几个难民吃。

    第205章 204.感激不尽

    那几个难民见了糕点和瓜果,眼里都忍不住露出渴望,虽然听不懂这里的人说的话,但那招呼他们吃的动作神情,他们是能看出来的。

    村人能听到他们肚子饿得直叫和不断吞口水的声音,但几个人有些惴惴惶恐,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没有人吃。

    那个年纪最大的汉子又怯怯开口,他的目光一直盯着饭菜,嘴里断断续续叽里咕噜地说了好几句。

    “……”

    周毅一句都没听懂,用普通话,也就是近似这里的官话道,“有没有会说官话的?或者西岭这边话的?”

    “我会……”

    难民里年纪最小的汉子,瞧着才二十出头的青年小声道,但他的官话说的不是很熟练,磕磕绊绊的。

    “我、我会一点官话,就是说的不大好……”

    “那你跟我说。”

    周毅指了指篮子里的点心和瓜果,说,“这是给你们吃的,不要钱,这些番茄你们若是想要吃,就给你们了。”

    “不过不能再来偷了,这些番茄我们是用来做生意的。”

    “哎哎、谢谢谢谢……”

    这青年感激地连连点头,扭头对他的同伴说了什么,其他人也都面露感激,咕噜说着话,推搡着怀里的番茄,似乎是要还给周毅他们。

    那青年又说话了,有些憨厚又愧疚,“这个、番、番茄,还给你们,我们是饿极了才偷的,对不住对不住……”

    “这话谁不会说……”

    桂夫郎拍了下他相公,让他相公脱下衣服兜住那些番茄,听到这青年的话,翻了个白眼嘀咕了句。

    不过到底没再说什么难听的。

    那青年汉子听不懂桂夫郎的土话,但看神色也知道多半不是什么好词,他羞愧地涨红了脸,犹豫了下,还是小声地磕绊说:

    “这些吃的……我们能拿回去吃么?这么好的东西,我们不舍得自己吃。”

    “我媳妇儿好长时间都没吃什么正经的东西了,都是野菜,大青哥的爹娘、付大哥的媳妇孩子,和王二叔王二婶的孙子孙女也是……”

    “这么多人?”

    周毅皱了皱眉头,他没想到还有妇女孩子,又问,“他们都在哪儿?”

    “在河对面。”

    青年大概是说习惯了,或者周毅的语气温和,他的官话比刚才顺畅了不少。

    “我们是从东原来的,那边打仗,家都被外族人占了,死了不少人,只好带着妻儿老小逃难。”

    “南江不收我们这些难民,官老爷还下令把我们赶出城。听说中川那边也一样,不让外地人进城,那些村子的人也不准我们靠近。”

    “我们只好一路走到这里,沿着河,吃些野菜抓点鱼倒也能过活……我们……在路上偷了人家一只锅,山里柴火多,能吃口热乎的。”

    “只是我们大人还成,付大哥的孩子病了,我们身上的钱都就被人抢走了,身份符印也在路上丢了,进不了城,找不了活干。”

    “这才想到村子里偷点东西去卖,看能不能凑钱给他家孩子治病。”

    如果赚的钱多,他们还想买点盐,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暴富后全村人都在觊觎我相公》 200-220(第7/28页)

    长时间没有吃盐了,他们的身体都不太好,再没有盐估计大人也要病了。

    而且,现在已经是十月底,再过不久就要入冬了。

    东原的冬天来得很早很难熬,这群东原人不知道西岭的冬暖得多也迟得多,就想多挣点钱给孩子买件棉衣,好能熬过这个冬天。

    雷栗闻言轻叹了口气,对这青年道,“你们商量个人,回去接媳妇孩子过来吧,光靠这点东西也不够吃。”

    “我让人闷锅大米饭给你们先垫垫。”

    这个青年一听激动不已,急忙跪下给雷栗磕了几个头,那后头跟着的几个汉子不明所以,但也跟着跪下磕头。

    “先起来先起来。”

    雷栗吓了一跳,连忙和周毅扶他们起来,可一看,青年脸上挂着两行热泪,嘴里官话和土话混杂不断说着感谢。

    另外几个汉子也听明白了,都是热泪盈眶,连学着青年生涩地用官话说谢谢,然后商量了几句,其中一个中年汉子回去接妇幼过来了。

    雷栗带着这个几个汉子回雷家,村里其他人也跟着去,一是怕这几个外乡人说谎使坏,二也是去雷家搭把手,三就是想听听八卦了。

    经过这青年的话,雷栗和周毅也才比较完整地了解东原的战事。

    东原和外族的仗从去年年关时就开始了,首当其冲的就是东原的边陲县城,受灾的百姓只能背井离乡,往府城的方向逃亡迁徙。

    可外族很快就打到府城,东原府城人人自危,不准难民进城怕混入外族奸细,而府城内的百姓也想方设法出来,往其他府城逃难。

    中川达官权贵富人巨贾多,一向看不太起普通老百姓,更不会去接济东原来的难民,而南江这边也不许难民入城。

    南江的知府是个胆小保守的。

    南江跟东原接壤,外族攻打东原时也偶尔会去骚扰南江的边防军队,这知府担心外族会扭过头来攻打南江,来一招声东击西。

    也担心夹在塔金和外族之间的两个小国掺和一脚,也跟着打南江,就封城肃严,不许百姓进也不许出。

    这些东原的难民一路走一路停,最后竟然到了西岭的地界,应该也有些走到了松墉和文盛的。

    不过文盛和武兴也在跟万夷打仗,虽然目前战事僵持,波及还小,但硬杠起来那边的难民应该不会少。

    大佑朝现在被两方夹击,若是安顺帝病危的消息传到塔金、万夷和外族去,情况会更加危急。

    趁你病要你病,很可能会面临三方围攻的场面。

    这时候应该庆幸百洄那边是海域,京都府边上是高耸入云的群山,而不是又一个虎视眈眈的大国吗?

    那个中年汉子带回了这些难民的家属,男女老少的,一共有十三个人,青年说还有两个更加年幼的孩子在路上病死了,而其他亲人没能逃出东原。

    气氛一时有点沉默。

    但这时,雷家饭菜做好了,热气腾腾的白米饭端上来,还有简单的两个菜一个汤,这些难民却忽然痛哭起来,大概是想到了去世的亲人。

    哭着边一个劲儿地感谢雷栗他们,还要拉着孩子下跪磕头,一通劝阻,才抹了泪开始填饱辘辘饥肠。

    不过他们之前吃的都不太好,饱一顿饿一顿的,所以周毅让他们不要吃太多,别撑坏了肚子出意外。

    这些难民都连连点头,听从他的话只是吃了七分饱左右。

    那几个小孩子还是觉得饿,也可能是饿过头了,一看见吃的就下意识地往嘴里塞,可是爹娘都说不能吃,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食物被收走。

    有个孩子年纪很小,才四五岁的模样,看见吃的没了,惊慌地尖叫了一声,边抓着要着边哭得不行,含糊不清地说着东原的方言。

    他娘抱着他也是抹泪,边跟雷栗他们道歉,边安抚孩子。

    那青年看着也是心生不忍,抹了抹脸用官话道,“大人,您别怪这孩子哭闹,他爹就是被活活饿死的,最后一块馒头都给了孩子媳妇吃。”

    “这孩子见了吃的就想要,是想给他爹留一点,觉着……有了这吃的他爹就不会死了吧。”

    听到的人也是叹息一声。

    雷栗刚才就看到这孩子抓了饭就往怀里藏,仿佛不知道烫,他娘怕孩子不懂规矩惹雷栗生气,拍了好几下他的手,这孩子才含着泪把饭拿出来。

    这饭也没有浪费,他娘都吃了,给孩子喂些不烫的饭。

    雷栗原以为是这孩子太饿了,被饿怕了才会藏饭的,没想到是想留给他爹。

    他下意识看了眼他爹娘,果然都很是不忍,他娘还抹泪了,连给那几个孩子拿了奶糖吃。

    这些难民是从东原来的,自然认得奶糖,而且奶糖在东原也很贵,只有富贵人家才买得起。

    这几个大人都不太敢要,连连推辞,柳叶儿直接给了几个小孩,让他们吃,奶糖就是买给孩子吃的。

    “谢谢、谢谢……”

    几个大人都忍不住哭腔,甚至又要给他们磕头了,被柳叶儿和雷大山扶了起来,连说不用不用。

    孩子们得了糖都欢天喜地,想给自家的大人吃,但大人说自己不喜欢吃,看看兄弟姐妹也有了奶糖,才珍惜又小心地又吃回嘴里。

    没多久,村里人都回去了。雷家地方够大,打地铺挤一挤还可以,就让这些难民先在雷家凑合凑合。

    好在小生姜今夜在小宝那儿睡,没有惊醒他,不然知道别的地方还有小朋友吃不上饭没了爹娘,正义感十足的小家伙肯定要难过了。

    雷栗和周毅回房后,也在想要怎么处理这些难民。

    周毅说给他们办户籍。

    虽说外地人,尤其是没有身份符印的外地人在西岭落户籍有些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比如落在当地人的户籍上,像周毅入赘到雷家,哥儿女孩嫁到西岭的人家。当地比较有地位名望的人做担保也成,保证这些人是良家民,不是通缉犯,再就是出银子打点。

    雷栗和周毅跟徐大人关系好,这个自然是不难。生病的孩子他们也能出钱,帮一帮。

    第206章 205.童.养.媳?

    逃到清米县的难民并不多。

    起码没有之前南江发生旱灾蝗灾时,逃来的那么多。

    因为东原和西岭实际并不接壤,中间隔着一个南江和松墉,而清米县也不在三府交界处,只是有河从清米县流淌至东原。

    相比之下,清米县跟塔金国还更近些。

    所以若是塔金国也横插一脚战事,那么清米县就是遭殃的第二批,第一批自然是兹邻塔金的边陲县城。

    路远。

    难民自然大多逃不到清米县。

    有些在路上饿死病死了,有的随便在一处县城村镇边儿上偷生,或是躲进深山野林里,好歹能借山洞或搭树窝棚遮风挡雨,也有野菜树根能吃。

    只要能停下来歇脚喘口气,有点东西吃饿不死,他们就会在此落脚。时间一长,这些东原人就会被融入进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暴富后全村人都在觊觎我相公》 200-220(第8/28页)

    ,变成南江人、松墉人、西岭人。

    从外地人变成当地人。

    他们就像卷柏,一时遭遇了逆境,几近枯萎死亡,但只要有风吹动他们,去到有水有养分的地方

    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水、一点点的养分,他们也能坚韧地活下去。

    当然。

    也有卖儿卖女的。

    有些是狠心为了拿银子自己逍遥快活,不顾子女死活;有些是为了能让孩子活下去,在大户人家为奴为婢,起码还有口饭吃有件衣裳穿,总好过跟着爹娘颠沛流离,食不果腹衣难蔽体。

    虽然灾难源头不同,一个天灾一个人祸,但这人间炼狱的模样跟之前南江旱灾蝗灾的时候,简直大同小异。

    真是闻者伤心见着落泪。

    三里河村的人大多都很同情这王二叔几些难民,所以当知道雷栗要给他们落户在村里时,也没什么意见。

    只有爱说闲话的暗里嘀咕了两句,不敢在明面上说,怕遭村里戳脊梁骨,也怕惹雷家人不高兴。

    那个青年,就是难民里会说官话的,叫王晟,知道雷栗帮他们弄户籍,八尺高的汉子又呜咽地哭起来,恨不得当牛做马报答雷家人的恩情。

    “我们路上丢了身份符印,知道难落户,都在想去牙行碰运气,看有没有哪户人家愿意买走我们,多少有口饭吃。”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