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60-66(第1/9页)
第61章 第 61 章
【薛绍死的时候, 太平公主最小的孩子还不满一岁。
武则天怜惜了么,没有,是我的女儿又怎么样?孤儿寡母又如何?只要涉及到造反, 那就必须杀了,端看一个还有谁敢造反。
反观太平公主如何自处呢?
面对武则天威势,太平公主的表现是:不敢招权势。
史载:“太平公主沉敏多权略, 武后以为类己, 故于诸子中独爱幸, 颇得预密谋。然尚畏武后之严, 未敢招权势”。
此时,武承嗣和武三思努力表现,谋求皇位;李旦也有出格之举,被罚了。
太平公主则选择了谨慎避让, 不招权势, 止步于私下密谋。】
西汉
鲁元公主咂咂嘴, 从天幕中的话品出一点深意来, 即使是史书明说的“独爱幸”, 也要“畏武后严,不敢招权势”啊。
这会, 吕雉过来看女儿,鲁元公主便问道:“皇权真的会异化一个人吗?不管是谁做到那个位置上, 都会变得怀疑身边的一切吗?”
吕雉摇摇头,“是,也不是。”
“皇帝不喜欢觊觎自己皇位的人很正常,哪怕这个人是自己钦点的优秀的继承人, 继承皇位那都是皇帝死了之后的事情,还活着的时候就要乖乖听话。”
“但是, 皇帝更不会喜欢一个平庸胆小的继承人,把江山交到这样的继承人手上,是帝王更不能接受的结局。”
刘邦不喜欢刘盈是应该的,如果她多几个儿子,哪还有刘盈什么事。
鲁元公主点头道,“女儿会努力!”
吕雉怜爱地把女儿揽在怀里,“好,继续看天幕吧!”
“母后,”鲁元公主又道,“其实太平公主不敢招权势的做法,是不对的吗?”
“这要看武则天到底什么想法了,”吕雉道。
吕雉很是理解武则天,女子掌权,首先就要解决内部反对问题,对危及皇位的事情必须严肃处理、慎重对待,再严厉都不为过。
不过,她对太平公主不招权势的做法也有几分谅解,因为小时候过得太顺、太好了。
天幕前面提到的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此三人在得到权势前各有各的惨,唯独太平公主,一出生就是万千宠爱。
唐中宗时
听着天幕,上官婉儿理解好友太平的做法,因为天幕没有出现前的陛下,是真的防备李家人,属意武家人。契丹叛乱后,则天陛下是让武三思、武攸宜、武懿宗去立军功,并没有指派太平的驸马武攸暨。
陛下对太平,是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甜枣。
安乐公主有韦皇后和李显的宠爱和全力支持。
但太平她不是的,她的父亲高宗李治更看重自己的四个儿子,对女儿太平,只要安安分分做个无忧无虑锦衣玉食的小公主就好。
至于她的母亲则天陛下,真的考虑过太平做继承人吗?
天幕出现后的陛下一定会,天幕没有出现时的陛下就难说了。
天威难测,则天陛下就是有心思,也绝不会明示,武周的储君之位是让武家卖力的筹码,是安抚李家的定海神针。
上官婉儿更知道自己的好友自身也有莫大不足。
在温和良善、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小公主难以生出对权力的渴望。
在则天陛下登基前期,李氏人人自危。太平也被弹压防备,她的驸马薛绍被拿出来开刀立威,太平自己更要先谋求自保。
皇位稳定后,陛下又那么明显的属意武家,武三思和武承嗣权势滔天,这一切更让太平难以生出夺权的心思。
但命运又让太平有了“女帝唯一女儿”的身份,让许多人对她生出无限期待,就连她自己,也期待看到好友太平效仿则天陛下。
可人的性格改变需要契机,如何让一个沉稳谨慎,被动防御的人变得主动竞争呢?
唐隆政变后的太平开始了极具攻击性的斗争,而且还做的不差。
如果太平发生改变的契机,是唐隆政变中无法挽回的惨败,和她的死亡,那她死的还不算太亏。
上天眷顾,此番有了天幕,上官婉儿很是欣慰,她不用死,也能看到太平的改变了。
武周
“咳——”
武曌清了一下嗓子,朗声道,“天幕每次说话都过于直白。”
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她现在觉得,这期天幕是来挑拨她和女儿关系的。
此时的太平公主沉默无言,她心里觉得天幕说的没错,但这话不敢说出来。
武曌的目光在太平公主脸上扫过,有那么一丢丢反思自己是不是太严厉了,但她很快放弃反思,接着看天幕。
太平如果想继承皇位,就必须敢于面对她给的压力,不然如何面对虎视眈眈的百官,和暗中窥伺的野心者。
她如果直接把皇位送到太平手上,那太平绝对守不住武周,只会落得一个被推翻的结局。
被推翻的皇帝焉能有好下场?
如果太平登基的结局是一个废帝,那不如只让她做一个享受荣华富贵的公主。
天幕说的对,时间就是她最大的敌人,她没有时间去慢慢培养一个属于武周的继承人,她只能在现有人选中挑挑拣拣。
武周的储君之位是烫手山芋,谁有本事捧住就给谁。
武承嗣和武三思积极谋求,那她就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一试。可太平从未试过,怎就断定自己没有机会呢?
如果她能年轻几十岁,还会有余力帮太平扫清一切障碍,再慢慢教她,让太平做个守成之君,可是她没有时间。
何况,她不是让太平私下参与议政了吗?比她两个哥哥李显、李旦的待遇好多了。
武曌捏着眉心叹息一声,幸好现在,太平能在天幕启发下,大胆表明想要皇位的心思,那她就给她更多机会,也会尽可能多帮她扫除一些障碍。
况且还有天幕商城,这是促使她改变决定的重要条件,她现在能预知未来的所有大事,还能接触未来的新奇物事。
有天幕商城依仗,还有婉儿辅佐,太平应当能守好武周江山。
【不仅不敢招惹权势,太平公主还给武则天送二张兄弟当男宠,还帮武则天处理不听话的薛怀义。
还有武则天让太平公主嫁给武攸暨这桩婚事,这个决定背后的用意实在难以琢磨。
是保护吗?
可是武家人防备她的李唐公主身份,因为太平公主就算嫁了人,但始终还是李家的女儿。
李家人也抵触她的武家媳妇身份,害怕太平公主向着武家。
如此尴尬的境地,不似保护。
是想让太平公主继承皇位吗?
但在武周一朝,更有权势的是武承嗣、武三思,而非武攸暨。
史书也提到刚开始的人选是武承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60-66(第2/9页)
。
还是一个联结武氏和李氏的工具呢?
因为明堂发誓的时候,太平公主和武攸暨这对夫妻都出席了这场誓言活动。
太平公主在明堂发誓时,到底代表哪一方呢?
李家的公主?武家的媳妇?又或者两者兼有之?】
唐高宗时
“肯定是李家的公主!”李治想当然的以为,“到底还是我的女儿,是李家的好孩子。”
他心里十分高兴,随即让人开内库,要取金银财宝赏赐给女儿。
武媚娘心里冷笑,自己的女儿自己清楚,太平现在知道了自己以后会被小儿子李旦家杀掉,她还会无动于衷,再替别人作嫁衣吗?
唐中宗时,镇国公主府上
太平公主几不可闻地发出一声自嘲的笑声,天幕又让她想起了当日发誓的情景。
想想日后发生的事,她心里生出一丝埋怨来,阿娘啊阿娘,你害的我好苦。
这种口头约定有什么意义呢?恐怕只有她当真了吧。
武三思活着的时候,三哥李显放任武三思父子作威作福,排斥李家宗室,他们狂妄的行为又招来祸端,李重俊杀了武三思父子。
等到后来四哥李旦当上皇帝,又下令毁掉武三思坟墓。
当日在明堂的誓言,能有几个人记得呢?
就连她……也快忘了。
另一边,武攸暨的住处,武攸暨沉默不语的看着天幕。
作为当时血色婚礼的另一方,他这些年丝毫不在人前表现埋怨。
他死了妻子,公主死了丈夫,不过都是两个皇权下的牺牲品罢了。
则天陛下一边利用武家,一边也防备武家。
武承嗣、武三思的的野心陛下会看不出来?
只好选了他这个倒霉蛋,看中他不主动惹事的温厚性子,还杀了他的妻子,武攸暨觉得这是在给武家警告。
待听到“联结武氏和李氏的工具”时,武攸暨沉默的面庞泛起波澜,露出不满,他这就不认同了。
武家势力不容小觑,只会成功公主的助力。
武承嗣、武三思还活着的情况就不提了,但如今这两人都死了啊!
他武攸暨出面收拢剩下的武家势力,只有给公主加分的事,是决不可能拖后腿的。
【总的来说,武周时期史书记载的太平公主还是比较沉稳谨慎的,但到了中宗、睿宗、以及先天政变前的太平公主,则开始孤注一掷的夺权。
李显当皇帝时,太平公主的记载不多,史书叙述较多的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策划唐隆政变这件事。
唐隆政变,是她在中宗一朝,李显死后,最重要的权谋。
但从事后论功行赏看,太平公主赢得不多,最大的赢家还是李旦和李隆基两父子。
对李旦,那是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来,儿子和妹妹给自己挣来个皇位。
对李隆基,太平公主那真是他的大贵人,一起合作政变让排行老三的李隆基越过兄长当上太子。
等李隆基当上太子,太平公主的步步紧逼,更是变相帮李隆基聚集了一批拥护者。】
太平公主脸色一白,她的步步紧逼,帮李隆基变相聚集拥护者?
第62章 第 62 章
唐中宗时, 相王府上
李旦和李隆基此时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
“皇位天上来”这句话的含金量实在是太大了,李旦心情有几分复杂,尤其是想到未来的自己有可能已经坐在皇位上, 就更难受了。
李隆基猛拍了一下额头,天幕这样说出来有什么意思,姑母只要不是不图回报的大好人, 都不会再没有顾及的帮他了。
【唐隆政变, 太平公主出力仅次于李隆基, 但得到的回报完全不够, 与付出不成正比,甚至是损兵折将的惨败。
首先是同盟兼至交好友的上官婉儿,她提供了一份遗诏,给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政变提供了史书上最合理的理由, 即韦后篡改遗诏, 动摇社稷, 图谋不轨。
另外, 在政变当晚, 还有一道出自幼帝李重茂口,很可能是上官婉儿执笔的诏书, 直接盖章肯定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行为的正确性。
但是,上官婉儿却被李隆基杀死在了政变当晚。
其次, 是太平公主派出去参加政变,后来投靠李隆基的薛崇简,薛崇简当时任卫尉卿,卫尉寺的最高长官。
卫尉寺管武器制造和储存, 以及宫廷守卫。
直白地说,薛崇简在政变当晚就是提供武器, 外加杀进皇宫带路的。
那么背叛母亲投靠表哥的薛崇简结局怎样呢?
他在史书上的结局很好,是“特赐李姓,官爵如故”,但是,墓志铭出来后,薛崇简是被贬出京,客死异乡。
薛崇简糊涂啊,不跟着你母亲太平公主,反而投诚表兄弟李隆基,你以为李隆基就会接纳你吗?——一个连母亲都背叛的人,谁敢用?
最后,再猜测一个隐藏人物,宫苑总监钟绍京,钟绍京的廨舍位置很好,就在玄武门不远处,李隆基把他家当做政变当晚的指挥部。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