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p;   季冠灼一一听取了他们的话,温声道:“好的,我大致知道了。各位先不要堵在门外了,这么热的天实在是辛苦了,都先回去吧。此事我会仔细想好如何做,再行决定。”

    “各位未尝面圣,可能不太清楚。如今圣上以民为重,推行均田制一事,也是为百姓着想。倘若此事无法成行,我会禀明圣上另行其法。但若能成行,日后各位最起码可以不必为吃不饱穿不暖而烦忧。”他脸上神色颇为认真道,“过几日可能需要各位帮一个忙,还请各位在家里等待。此地去扶京甚远,有些事情也不是一次便能决定的。但我可以保证,此次之事,对各位绝不会是一桩祸事。”

    一行人出了县衙后,便被各自围了起来。

    为首的人脸色难看,离开县衙之时,人群中走出几个人,跟着他一起离开了。

    “头儿,怎么样?”其中一人瞧着四下无人,忍不住道。

    “此人属实狡猾,进入县衙后,只问那些人,却不让我说话。”为首那人脸色沉沉道,“他花言巧语,只说给那些什么也不懂的鼠雀之辈听。他们自然觉得朝廷是一心为他们着想。我们先前的谋划,恐怕要夭折了。”

    他们这些人费尽心思挑起百姓与官员之间的矛盾,又想方设法混到这群百姓中,为的决不是解决均田制推行遇到的问题。

    而是……

    “不管如何,此次之事也不能这么了了。”那人语气阴沉道,“想办法,将他引出来,做掉。”

    能被师从烨派过来处理此事,他应该想到这人有几分花言巧语的本事。

    只是不知道若是割掉他的舌头,这位聪明绝顶的钦差大人,还能不能有蛊惑人心的本事。

    第44章 杀人

    待到那些人离开后, 季冠灼不发一语地回到县衙中。

    吴优忧心忡忡地来去转了几圈,都想不明白这位钦差大臣究竟要做什么。

    “季大人,您……”

    “方才为首那人, 你可瞧见了?”季冠灼抱着手臂,沉吟片刻道,“派出府中衙役去查一查,切记万般小心。那些人身份都不一般。”

    “这个……”吴优沉吟片刻,才道, “其实,下官先前已经派人去探查过了。”

    他虽自认不是个好官, 但那些人堵上县衙第一日, 他便已觉察到那些人应当并非是普通百姓。

    乌乡中人虽然偶尔也会至他县衙中吵闹, 但终究没有一个闹到如此地步的。

    当日会将此事上报给朝廷,也是寄希望于来的钦差大臣,能解决那几个暴民。

    吴优让人将那几个前去调查的衙役叫过来,同季冠灼汇报此事。

    “季大人。”那几人过来, 恭恭敬敬地对着季冠灼施了一礼后,其中一人这才道,“属下几人那日前去调查,发现他们住在乌乡南侧的一处破旧楼宅中,行为身份, 瞧不出什么怪异的地方。只是偶尔说话的时候, 会蹦出几句属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皇上总在易感期》 40-50(第5/14页)

    听不懂的话。”

    他眉头紧皱, 模仿着那几人说了一句话。

    季冠灼倒是能听懂。

    这些话虽不是乌乡本地话,却也是沧月境内的语言。

    他先前研究沧月历史时, 也曾学过不少当时的官话和古语,勉强还算能听出几分口音来。

    这是赤柳镇附近的语言。

    只是赤柳镇虽然与乌乡并不算远, 却也并不算近,两者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毫无关系。

    为何赤柳镇的人会特地来乌乡挑起民众反对均田制?

    “那几人除了这些以外,还说了什么吗?”季冠灼追问道。

    “属下听不懂,而且,属下没敢靠太近。”那人叹一口气道,“属下观他几人,个个似乎都有功夫傍身,况且他们似乎格外警惕。那之后,属下便不敢过于接近那处宅子了。”

    他们这些衙役,比起平民百姓,虽然也有一两分功夫,但并不强。

    若是被那些人发现,恐怕只会更加麻烦。

    “好,我知道了。”季冠灼思索着那几人身份,同他们点头,“既然如此,那便不要再去那里,小心打草惊蛇。”

    一时间,季冠灼又有些后悔没能带些人手过来了。

    他当时只以为是百姓不愿意接受均田制一事,倘若只是这般,他不带人手亦是足够。

    但如今掺杂其他人的手笔,况且这些人身份又不一般,甚至可能与北狄人有关。

    除了衙役,又有谁能去调查呢?

    县衙顶上,叁七刚一落下,便去拽柒九。

    “怎么?”柒九语气淡淡,撩起眼皮去看他。

    “我就说不乐意跟你一起出任务。”叁七翻了个白眼,“有人要对季大人下手,你不来个先下手为强?主子可把他当眼中明珠看,要是他有个三长两短,我们两个可都要脑袋落地了。”

    “哪里?”柒九眉头微皱,轻声道。

    叁七将小竹筒交到他手中:“去吧,我在这里守着。记得做得漂亮点,扫尾也要干净,万一吓到百姓,主子怪罪下来,可不是我的错。”

    柒九收起小竹筒,冷着脸丢下一句:“看好。”

    等他离开后,叁七这才懒洋洋地趴在屋顶上。

    小事他去查,大事有人办,还能跟在季大人身旁,第一时间观察他与主子的情感变化。

    妙哉妙哉。

    季冠灼思忖片刻,便回到房中,给师从烨写信。

    事出紧急,他简单写明自己的想法,派人将信加急送往宫里。

    因为史料存在错漏丢失,对于乌乡是何时被淹没一事,他无法确认。

    但就目前而言,还是要尽快将百姓转移走。

    两日后,师从烨收到了乌乡的来信。

    自季冠灼走后,他一直面色不渝,直到瞧见这封信,脸色才好了一些。

    李公公在一旁小心瞧着师从烨脸色,心中虽然难免有点酸涩,但语气却是哄着的:“季大人终于抽出空子给您来信了,也不知道都写了什么。”

    师从烨面无表情地应了一声,拆开那封信。

    信里却同季冠灼自己毫无关系,说的皆是乌乡的事。

    他一目十行将信粗粗看完,便将信扣在一旁,脸色瞧着比方才还差。

    “季大人那边……是出了什么事吗?”李公公有些忧心地问道。

    “无事。”师从烨深吸一口气,捏着眉心缓神。

    他同暗卫之间有特殊方法用以沟通,是以昨日他便知晓乌乡之事,并非普通百姓所为。

    如今他已派遣几位暗卫到赤柳镇中调查,却未尝想到季冠灼对此等危险之事,竟然丝毫不提。

    他难道当真不担心那些人对他下手吗?

    还是说,那些人同他出自同源,所以并不担心?

    至于季冠灼信中提到的问题……

    “将这封信收好,明日朝中商议此事。”无论是拨款之事,还是减税之事,终究还是要同朝中官员商议过才可。

    不过,他是赞同季冠灼的想法的。

    季冠灼将信寄往京中后,自己又闷在屋里写了份民意调查表。

    倘若师从烨当真同意他的想法,他便会召集乌乡百姓,同他们说清利害,再让他们自己选。

    不过……

    即便百姓当真不愿意离开,他也会尽量想办法骗这些人离开乌乡。

    背井离乡说起来残忍,但并非是为着他自己。倘若当真有人宁死也不愿意离开故土,他也不会再管。

    翌日一早,他早早地便等在县衙门外,准备瞧瞧那几人是如何聚集百姓的。

    谁成想,他一直从日出东方等到月上中天,都没等到一个人过来。

    那几个为首的人不来,原本闹事的百姓也都不见踪影。县衙门前安安静静的,好似前几日的事情都未发生过一样。

    这也太奇怪了。

    吴优一开始缩在县衙中,见门口无人,又担心那些百姓跟季冠灼动手,干脆站在门外跟季冠灼一起等。

    等来等去,左右也不见人。

    等得无聊,季冠灼和吴优两个人甚至摸出了衙役送来的瓜子,一边磕一边等。

    “季大人,这……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啊。”吴优拍拍官服袖子上沾的瓜子皮,有些惴惴不安道。

    扶京还没来信呢,乌乡又出了这样的意外,两者相加,让他忧虑不已。

    季冠灼站起来,看一眼县衙外的阔道。

    落日余晖洒在其上,不见任何人的踪迹。

    他没有再等,只是道:“既然他们不愿意来,许多事就方便很多。”

    至于那些人背后使的阴谋手段,那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好了。

    ……

    朝中正一片安静。

    李公公读完信后,也是出了一身冷汗。

    先是为着季冠灼写信回来,却半句也不关心师从烨之事。

    后便是为着他心中提出的要求了。

    减免赋税都好说,居然还要朝廷拨款替那些百姓重新建房子。

    这些加起来,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国库积攒这么多年,都没存下多少。季大人一张口,就要分走这些?

    师从烨这能同意?

    朝中大臣也都心思各异,不知该如何表态。

    前朝后期,周文英素来荒淫无度,这宫中的砖瓦石墙,皆是周文英后来又再次扩建兴修的。

    光是这些工程,就将国库花了个七七八八。

    除此之外,他还爱命宫人采买一些玉石用来随意摔碎,只为取乐。

    自那之后,国库便彻底被败个精光。加之新朝刚立,又需得花费大量钱财,才能抚平战争带来的创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皇上总在易感期》 40-50(第6/14页)

    是以十年过去,沧月国库中也未能攒下多少钱。

    现在他们这些朝中官员,都恨不得把国库里的钱一文掰成两半花,怎的这季冠灼哪里来的底气,敢直接写信问圣上要钱?

    第45章 新令

    “各位爱卿, 如何看此事?”师从烨目光淡淡,自那些大臣身上扫过。

    一时之间,莫大的压力笼罩在殿中, 竟然无一人敢说话。

    姜修站出来,直谏道:“季大人说的没错,百姓若是继续留在那里,的确不太安全。先前臣曾经翻阅过前朝旧史,昼河水势凶险, 的确经历过多次改道。倘若某一次经过乌乡,如今的乌乡便已不复存了。若是当真如季大人所言, 乌乡附近树木的确被人砍伐不少, 如今的乌乡便更是头如悬剑, 是该尽早处理。”

    “但季大人要的,未免也太多了一些。”另外一个大人站出来,不赞同道,“季大人先前提出的举措, 的确没什么问题。不过这也并不能代表季大人的每一个决策,都是正确的。此事还当要从长计议。”

    一时间,各位朝臣各抒己见,但多数,都是不赞同的。

    闻言, 师从烨倒也没有责怪他们, 反而道:“那有人能够提出比季冠灼更好的举措吗?”

    殿中顿时彻底安静下来。

    即便那些朝臣的确对季冠灼的举措不满。但想要他们提出比季冠灼的办法更好的举措, 又谈何容易?

    “所以,各位爱卿是觉得, 国库中的那些钱才是最重要的,百姓不重要, 是吗?”师从烨眉头微皱,从反对之人身上扫过。

    方才还慷慨激昂的那些大臣,此刻低头弓腰,恨不得把头缩进脖子里。

    有一人从朝臣中走出,正是礼部侍郎夏紫亦。

    他和孙成廖有点姻亲关系,本就为当日师从烨处罚孙成廖一事不满。这些怒气他不敢发泄到师从烨身上,自然要给季冠灼使绊子。

    “微臣认为,各位大人说的没错。乌乡至今已有几百年,未尝发生过河流改道一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着这些百姓,又是免税,又是国库补贴。倘若让其他百姓得知,那还得了?”他眉头微皱,一副为国忧虑的模样,“至于田地问题,只要提前挖好排水渠,不是不可以解决。为何非要大张旗鼓地让百姓搬迁?”

    礼部尚书默默地往朝臣中缩了缩。

    哪里来的蠢材!

    自己要去找死,别连他一起祸害了。

    师从烨身体微微前倾,右手手肘架在龙椅扶手上,撑着下巴,懒洋洋地看着夏紫亦。

    看起来相当慵懒的姿态,却像是一只蓄势待发的豹:“哦?夏大人说的当真有趣,先前朕还未尝听说过这个想法。”

    “既然夏大人觉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