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话都客客气气,不太敢摆架子。
没想到接二连三在长公主手里吃瘪。
还真是难得看到她那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殿下忙了一天,奴婢备水让殿下沐浴吧。”孟春请示。
晏九黎嗯了一声,神色淡漠,看不透情绪波动。
宫里的消息一直传得很快。
各宫都有专门负责打探消息的太监,所以晏九黎再次暴打顾云琰一事,不但太后和贵妃知道,皇后同样得到了消息。
她坐在凤榻上,心情当真是复杂至极。
晏九黎这样的女子,别说齐国只此一例,怕是放眼天下各国,都不一定能找出第二个人。
她此时不由怀疑,跟她合作到底是好是坏,她走的这步棋对裴家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让裴祁阳做长公主的护卫,在外人看来,裴祁阳跟长公主就是一伙的,并且听她命令行事。
长公主今日让祁阳动手鞭打武阳侯,就是彻底让裴祁阳跟武阳侯翻脸,也是裴家跟顾家翻了脸。
在满朝文武眼中,裴家跟长公主就是一党。
若再有大臣弹劾长公主,至少……至少裴家一党看在丞相的份上,大多会察言观色,不再跟风。
“长公主真是聪明啊。”皇后低声轻叹,像是在喃喃自语,“不过聪明一点没什么坏处,毕竟她那样得罪人,若是个蠢的,以后裴家难免要受她牵连。”
只有聪明人才有合作的价值。
因为聪明人不但有得罪人的勇气,还有收拾善后的本事,而蠢人只会制造一堆烂摊子。
“皇后娘娘!”一个太监匆匆进殿,恭敬禀报,“皇上来了。”
话音刚落,外面就响起一声高亢的通报:“皇上驾到!”
皇后站起身,理了理自己身上的衣裳,带着宫人出去迎接圣驾。
第29章 有苦说不出
晏玄景跨进宫门,身后跟着浩浩荡荡一群太监、宫女和御前侍卫。
裴皇后视线从他脸上掠过,见他眉眼阴郁,像是笼罩着一层乌云,不由敛下眸子,若有所思。
一身明黄龙袍是天下最尊贵的身份象征。
自打进宫,她每次见到皇上,看到的都是他的意气风发和高高在上。
大概权力就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
所以皇上总是显得那么从容不迫,沉稳有度,即便为家国大事烦心,也只是偶尔抱怨一句,从未有过如此……嗯,看起来那么阴郁,焦灼,力不从心。
眉心锁着隐忍和厌烦,以及几分彷徨不安。
裴皇后诧异于自己能在一个皇帝的脸上看到这么多表情,或许这是她的错觉?
不过这不影响她身为皇后的礼节。
“臣妾恭迎皇上,皇上万福金安。”她屈膝拜下。
宫人们齐齐跪下恭迎圣驾。
晏玄景抬手示意她免礼,然后不发一语地跨进殿门,走到主位前撩袍坐下。
裴皇后垂眸,走到旁边坐了下来:“皇上今晚怎么有空过来?”
“朕心烦。”晏玄景抬手屏退宫人,没什么表情地看着裴皇后,“你的弟弟跟九黎在一起,皇后可知道这件事?”
皇后点头,不慌不忙地解释:“祁阳一直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整日流连青楼勾栏之地,臣妾想给他找点正紧事做,收收他的性子,这不正好听说长公主领了金吾卫大权,就让他去长公主身边做个护卫,让长公主好好约束一下他。”
说完,她温柔一笑:“皇上对长公主的维护臣妾看在眼里,正想着该怎么替皇上分忧解难呢,长公主脾气虽说不太好,但到底是皇上的亲妹妹,臣妾想着皇上定然是偏向长公主的,所以把祁阳送到她手里,让她磋磨磋磨,皇上应该不会反对。”
一番解释合情合理,不刻意迎合,而是打着替皇上分忧解劳的理由,让皇上问罪都找不到借口。
毕竟皇帝对晏九黎的维护,满朝文武都看在眼里,皇后体贴皇上,又有什么借口可以责难她呢?
晏玄景眉眼沉了沉,心里有苦说不出,只能挑一些错处来说:“裴祁阳今天把武阳侯打了。”
皇后一愣,随即面露震惊之色:“祁阳打了武阳侯?为什么?”
晏玄景抬手揉了揉眉心:“因为武阳侯跟九黎起了冲突,九黎命令裴祁阳动手,还说只要他敢对武阳侯动手,明天就让他做副统领,这不是胡闹吗?”
“确实胡闹。”皇后皱眉,顺着他的话地点头,“金吾卫副统领那么重要的位置,怎么能说给就给?”
“胡闹的何止是副统领的位置?”晏玄景冷道,“九黎最近一而再再而三的闹事,顾云琰堂堂侯爵,还是他的未婚夫,已经被她打了两次,传出去像什么话?”
皇后不解:“皇上没问问长公主为何两次打他?”
“他们两个是未婚夫妻,无非就是言语上起了冲突。”晏玄景眉头紧锁,“最近朝中一团乱,朕简直焦头烂额。”
皇后站起身,屈膝请罪:“不能替皇上分忧,是臣妾无能。”
“算了。”晏玄景疲惫地叹了口气,“九黎最近做得确实过分,朕虽有心护她,一直压下那些弹劾她的折子,可是她……”
皇后沉默着,忽然想问问他,皇上说这些违心的话,不觉得心虚吗?
他对晏九黎的厌恶已经掩饰不住。
与其说是出于对妹妹的庇护,皇后还是倾向于皇帝有把柄落在晏九黎手里。
但是晏九黎刚回来,能抓到皇帝什么把柄?
皇后眼底浮现深思,难道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 20-40(第9/19页)
西陵有关?
“皇后跟九黎相处得怎么样?”晏玄景突然看着她,“她要选面首一事,你应该听说了。”
皇后点头,想了想:“恕臣妾直言,皇上不如依了她。”
“皇后,你也跟着胡闹。”晏玄景冷下脸,“她堂堂一个公主,怎能做出这般荒唐的事情?”
“反正长公主的名声都毁得差不多了,也不差这一桩。”皇后真心劝道,“臣妾的意思是让她闹,长公主之所以如此行事,无非就是最近听到的恶言太多,心里气不过,所以用各种方式发泄心里的不满……臣妾敢断言,倘若不是宫里宫外都在指责长公主不洁,长公主怎么会如此行事?”
晏玄景闻言,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发现自己无言以对。
“皇上忘了那天在洗尘宴上,六公主是怎么说的?”皇后有些无奈,“她说若换作是她,直接一死了之,有这么说自己姐妹的吗?当年西陵要公主做人质时,也没见她主动表态。”
“明明是一个有功之人,在敌国受尽屈辱,回到故国还成了君臣子民的公敌,连至亲姐妹都不待见自己,可想而知,长公主心里多有绝望。”
皇后幽幽一叹:“皇上,长公主现在需要的是感情,是亲人的在乎,是皇上的庇护,不是那些不分青红白的皂辱、谩骂和弹劾。”
晏玄景不悦:“难道身为她的亲人,就应该无底线纵容她做下的那些事情?”
皇后蹙眉:“只要这世上还有她在乎之人,她行事自然会有所收敛,可若连太后和皇上都不待见她,她又该在乎谁呢?”
有弱点的人,才能约束规训她的行为,让她有所顾忌,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如果一个人没有感情,没有弱点,没有七寸,没有软肋,且不怕死,那你该如何去让她听话?
只凭歇斯底里的叫嚣和怒吼吗?
晏玄景没说话。
或许是皇后说的有道理,让他无言反驳,也或许是他根本不愿意去正视这个问题。
他眼下恨不得把晏九黎拖出去凌迟处死。
回来短短五六天,把前朝后宫搅了个天翻地覆,真不知她还要作到什么地步。
“长公主若真想选面首,皇上就由着他吧,就当是哥哥宠爱自己的妹妹。”皇后笑了笑,耐心劝说,“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宠自己的妹妹,难道还要得到大臣们的同意吗?”
晏玄景脸色一沉:“皇后,你在说什么?”
这种事情怎么可能纵容她?
这是要让朝堂大乱吗?
第30章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皇后垂眸不语。
“朝中都是有风骨的读书人,谁会愿意把儿子送给长公主当面首?”
皇后并不同意他这个观点。
不管多有风骨的读书人,在权力中枢浸淫二十年多年之后,都很少还能维持当年的初衷和风骨,更多的是利益考量。
不过跟皇上争辩这些毫无意义。
“臣妾的意思是由着她去,也由着大臣们抗议。”皇后语气温柔而恭顺,“等长公主意识到自己所作所为惹了众怒,而皇上为了护着她,不惜跟所有人为敌,到时自然会有所收敛。”
晏玄景眉心微拧,觉得皇后说得有道理,眼下他不能跟晏九黎硬来,这样只会激起她的反骨。
但是也不能太顺着她,否则她只会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只是怎么想都觉得这件事荒唐得可笑。
长公主选面首?
他这个皇帝真是当得一点威严都没了,皇族脸面都丢得一干二净。
晏九黎最好懂得见好就收,否则……
晏玄景错了。
晏九黎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见好就收。
她只知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她为国为民去做质子的时候,所有人对她感恩戴德,等她从敌国回来,他们立刻换了副嘴脸,不但把曾经的承诺忘了一干二净,甚至反过来贬低羞辱她。
既然如此,所有人都别想好过。
三月十八是吉日,镇国长公主乔迁新居,从宫中大选护卫和宫女。
她说自己得罪过太多人,担心有人刺杀,所以长公主府护卫至少要三百人。
护卫还要轮值,所以人数上多一点,否则无法保证她的安全。
晏玄景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哪怕大臣们都觉得不合理,可晏玄景力排众议,完全支持晏九黎的决定,甚至命她多挑选一些精锐,还下旨被挑选到的人必须无条件服从,不得违抗。
大臣们反对无效,越发看不透皇上对晏九黎的态度。
晏九黎却对他这般态度很满意。
只是看向晏玄景时,那种似笑非笑带着点嘲弄的眼神,让晏玄景忍不住恼羞成怒。
晏九黎不在乎。
若亲情和血缘关系都无法保障她的地位和尊严,那么她只会抛弃亲情,不择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三月十八很快到来。
晏九黎亲自挑选了两个管事嬷嬷,又另选宫女十六人,加凤阳宫原有的十四人,一起带去长公主府。
长公主府修缮得极为妥当,寝殿布置得奢华精美,该有的陈设都有,规模布局样样细心。
花园不小,园子里有山有水。
工部还命花匠移了不少珍贵的花卉树木过来。
晏九黎的寝殿凤凰居坐落在整个长公主府最中心的位子,前面是正房和书房,用来处理公务的地方,后面是寝殿。
凤凰居庭院宽阔,院子里一左一右两颗桃树正在盛开状态,从内殿两旁侧门进去,是长公主府后院。
后院分为南院和北院,各有院落六处。
最后面则是花园。
裴祁阳跟在她身后把长公主府逛上一边,悠闲打量四周,有感而发:“这座府邸算是投长公主所好吧?”
晏九黎瞥他一眼:“怎么说?”
“南院、北院和花园的位置布局跟皇上的后宫相似,工部尚书是不是知道长公主要选面首,所以才给长公主选了这么一座合心意的府邸?”
晏九黎不置可否。
府里风景不错,看起来像是用了心的,挑不出太大错处。
乔迁新居要设乔迁宴,时间就定在两日后。
孟春和孟冬负责拟帖子,邀请京中王爷王妃和达官贵胄前来吃酒,人选由晏九黎亲自决定。
皇族三位王爷接到了帖子。
贤王晏玄策,武王晏玄霄,凌王晏玄钰,还有他们各自的王妃。
再然后是大公主晏宝珠,三公主晏宝珍,六公主晏宝瑜。
晏九黎去西陵之前,闺名其实叫晏宝璃。
先皇给她改名为九黎,九是个尊贵的数字,感念她为齐国做出的牺牲,黎同璃同音,意思却不一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