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 100-120(第1/18页)
第101章 臣无能为力
不管他说得是真是假,晏玄景都当他是真的。
朝堂被晏九黎搅得听天翻地覆,他的帝位已岌岌可危,眼下必须把朝中日渐不满的的大臣笼络回来。
“即日开始,你就在朕身边当值。”晏玄景抬手,“先把崇明宫外护卫安排一下。”
“卑职遵旨。”裴祁阳领命而去。
翌日早朝,晏玄景终于出现在大殿上。
随着一声“皇上驾到”响起,候在偏殿的大臣们顿时精神一振,连忙整理好身上的官袍,排着队往正殿走去。
群臣跪下,山呼万岁。
方怀安当殿宣布皇帝旨意,封元墨为齐国国师,赐国师府一座,赏黄金万两,从宫女挑选十二名美人送给元国师。
满朝文武齐齐茫然。
元墨是谁?
“皇上。”裴丞相不解,“老臣不知这位元墨是何许人,皇上为何会给他这么大的恩典?”
以前从未听过这号人物,齐国也未曾封过什么国师。
皇上在寝宫静养这么多天,怎么一上朝就冒出个什么国师来?
“朕这些日子对长公主诸多纵容,诸位爱卿心里定然有所不满。”晏玄景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并非朕不顾帝王威严,而是晏九黎对太后下了毒,此毒凶险且复杂,太医们都束手无策,朕为了太后的安危,不得不对她百般忍让,这一点还望诸位爱卿能理解。”
大臣们闻言,面上浮现惊异之色:“给太后下毒?”
“长公主简直大逆不道!”
“皇上应该下旨将她凌迟处死!”
站在群臣前列的贤王微微眯眼,给太后下毒?
皇上还真会替自己要脸。
明明是他自己中了毒,所以不得不受制于晏九黎,这会儿竟然把一切都推到了太后身上,既保住身为帝王的威严,又成全了自己的孝心。
贤王看向立在龙椅旁的方怀安,见他低眉垂眼,却不似往日卑微惶恐,心里有所了悟。
皇上如此大手笔赏赐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定然是对方能解他的毒。
想到这里,他万般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对晏九黎动手,更气顾云琰那个废物拖他的后腿。
错过大好机会,后悔都来不及了。
裴丞相恭敬地开口:“皇上,不知太后娘娘凤体如何?”
晏玄景待殿上都安静下来,才缓缓开口:“元公子医术高超,是当世神医,只是生性淡泊名利,朕派人请了数日,才把他请下山。他昨日进宫给太后解了毒,为了感谢他对太后的救命之恩,朕决定善待他,封他为齐国国师。”
“皇上,既然元公子医术如此厉害,何不让他进太医院?”
“不行。”晏玄景摇头,“他是当世神医,悬壶济世,但一向自在惯了,并不愿意受到约束。朕封他为国师,只是给他一个受人尊崇的身份,他以后不必遵守齐国君臣规矩,也不必日日留在齐国京城,随时想去周游天下,朕都不会阻拦。”
“皇上。”顾御史出列跪地,“长公主这些日子嚣张跋扈,目无皇权,残忍嗜杀,大逆不道,竟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能下毒,如此罔顾人伦之辈,必须严惩以谢天下,否则日后人人效仿,为子不孝,为臣不忠,天下必将大乱,请皇上明察!”
“请皇上明察!”
贤王出列跪下:“皇上,若长公主当真如此乖戾残忍,确实应该将她拿下,让她受千刀万剐之刑!”
武王眉头紧皱,看了一眼龙椅上的皇帝。
晏九黎手握金吾卫兵权,皇上却在这个时候宣布她的罪状惹众怒,不知是否想过该如何收场?
“凌王。”晏玄景转头看向凌王,“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置晏九黎?”
凌王淡道:“长公主是皇上的亲妹妹,是太后的亲生女儿,按律该严惩,但太后念及母女情深,或许并不舍得对她如何,臣不敢妄言。”
晏玄景握紧扶手,语气愤慨:“她是朕的妹妹,又有西陵七年屈辱经历,对齐国有功,朕身为一国之君,本该包容庇护,可她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对太后下毒。”
“皇上说得对。”
“长公主大逆不道,罪该万死!”
“不杀不足以正朝纲!”
“皇上。”方怀安站在一旁低声提醒,“国师说的话……”
晏玄景微默,随即话锋一转:“不过朕思来想去,想到太后如今凤体抱恙,决定还是等太后身体里的毒完全清除之后,再由太后决定该如何处置长公主。”
贤王若有所思地看向方怀安。
“只是眼下,金吾卫大权必须收回来。”晏玄景说着,转头看向凌王,“凌王,即日开始,金吾卫由你暂时掌管。”
凌王眼底掠过一丝嘲讽:“皇上,臣怕是无能为力。”
晏玄景皱眉:“为何?”
“皇上静养的这些日子,长公主把金吾卫收拾得服服帖帖,之前一部分滥竽充数或者不听从号令之人,都被长公主踢了出去,如今金吾卫认可长公主,臣就算想接手,长公主也不会轻易让出统领大权。”
晏玄景冷道:“你手里有兵权,难道还收拾不了一些不听话的人?”
“臣手下的将士是用来对付外敌的,不会把刀剑对着自己人。”凌王语气强硬,“何况皇上应该并不想看到宫里血流成河吧?”
晏玄景脸色变了变,冷冷看着凌王。
殿上气氛凝结,似乎一瞬间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大臣们心头凛然。
凌王做皇子时就看不惯晏玄景,两人是死对头,只是后来边关打仗数年,凌王脾性沉稳了许多,不会无故跟皇上作对。
谁也没想到,今日他竟当殿抗旨,根本不把皇帝的命令放在眼里。
众人似乎隐隐预料到,凌王这几年没跟皇上作对,是因为没有作对的理由。皇上并未针对过他,可能是不敢,可能是有所忌惮。
但今日皇上想利用凌王对付晏九黎。
这个意图凌王显然看出来了,并且并不打算让他如愿。
晏玄景脸色沉冷,不发一语地盯着凌王:“所以凌王是想抗旨吗?”
第102章 骑虎难下
凌王面色沉着,不卑不亢地说道:“臣没有抗旨的意思,只是想告诉皇上一个事实。长公主性情桀骜乖戾,根本不会乖乖交出金吾卫大权,除非臣调兵入城。”
众臣一凛,调兵入城?
这……这……
凌王抬眸,双目直视着晏玄景:“如果皇上愿意让臣调兵入城,请给臣下一道圣旨。”
“皇上,万万不可呀!”裴丞相扑通一声跪下,焦急地开口,“大军一旦入城,定会造成臣民惶惶不安,大军若跟金吾卫起了冲突,则是会造成太多伤亡,后果不堪设想啊,请皇上三思!”
礼部尚书跪下:“请皇上三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 100-120(第2/18页)
其他大臣纷纷跪下:“求皇上三思!”
晏玄景面色一僵,顿时骑虎难下。
给他圣旨调兵入城?
若凌王兵马真的入城,他还能安稳坐在龙椅上?
宫变一旦开始,必将血流成河。
晏玄景意识到自己冲动了,可此时让他收回自己说的话,无疑是自己打脸,他这个皇帝威严何在?
晏玄景缓缓看向群臣,目光落在顾御史脸上。
顾御史对上他的眼神,连忙磕头:“皇上,臣以为凌王操练士兵本就辛苦,边关若是战事,凌王随时会带兵出征,根本不合适掌管金吾卫!求皇上三思!”
晏玄景面沉如水,敛眸思索。
须臾,他缓缓看向裴丞相:“朕以为裴祁阳这些日子表现得不错,往日都说他是纨绔,朕倒觉得他是可造之材。裴丞相,朕有意让他担任金吾卫统领,你意下如何?”
裴丞相面色微变,忙谦逊推辞:“皇上,祁阳性子跳脱,一点都不稳重!虽有点武力在身,但比起历任金吾卫统领,着实有着天壤之别,还望皇上三思。”
顾御史及时来开口:“皇上,金吾卫统领承担着护卫宫廷、贴身保护皇上的重大职责,万万不得疏忽。臣以为可以举办一场武状元大赛,选出武力最强之人担任此职,这样才能让皇上安心,让大臣们安心,望皇上明鉴。”
晏玄景闻言,觉得甚是有理。
朝中武将虽不少,但他最信得过的只有武阳侯顾云琰,可顾云琰被晏九黎三番两次折腾,早已元气大伤,如今更是被迫进入长公主府,成了她的面首。
其他人都是他的心腹大患。
凌王手里的兵权已是威胁,不能再给他更大的权力,裴祁阳是受了晏九黎的招揽,才有幸成为金吾卫副统领,他的忠心无法让他全心信任。
何况丞相本就是百官之首,若是再让他的儿子掌管金吾卫,那么无需考虑其他人造不造反,仅是裴家父子就能架空他这个皇帝。
想到这里,晏玄景忽然心生一股疲惫之感,目光沉沉注视着殿上大臣。
能走到殿上议政的大臣,哪个不是朝中肱骨?
可放眼望去,他竟找不到几个可以完全信任的人,仅有的那几个被晏九黎打伤的打伤,抄家的抄家,本来该是兄妹齐心的局面,如今也走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皇家是不是注定不该有亲情?
晏玄景眉眼泛起阴郁之色,语调冷漠:“选拔武状元一事,朕稍后再细细斟酌一下,眼下最重要的是先国师府选好,位置选好,府邸规格大一些。”
顿了顿,“国师是太后的救命恩人,必须重视。”
群臣领旨:“臣等遵旨。”
朝中各部都忙了起来。
礼部忙着为元国师挑选府里,工部忙着修缮国师府,户部忙着拨款,内廷忙着给国师选美人。
而晏玄景下朝之后,直接坐着御辇前往仁寿宫探望太后。
在寝宫静养大半个月,仁寿宫封闭了大半个月。
太后有自己的小厨房,所以不用御膳房准备膳食,内廷太监只需每天一早把新鲜的菜肉从宫墙上留下的洞口带给候在墙内的宫女就行。
这大半个月,太后就是过着这般软禁的日子。
仁寿宫外重重守卫,见到皇帝到来,齐齐跪下行礼。
晏玄景冷眼看着他们:“太后近日身体如何?”
守卫们跪在地上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回道:“回禀皇上,长公主说太后娘娘凤体违和,需要静养,不许任何人进殿打扰。”
这是根本不知太后凤体如何。
晏玄景看着眼前这些人,眼底寒气弥漫。
长公主说,长公主说,都是长公主说了算!
他们是不是忘了谁才是宫廷的主子?
等他除掉晏九黎,再一个个收拾这些居心叵测的东西。
晏玄景走下御辇,冷冷开口:“朕要进去探望太后,谁敢阻拦,朕灭了他九族!”
方怀安跟在他身后,边走边以眼神警告外面的守卫,见他们还算识相,冷哼一声,转身跟上皇上。
仁寿宫里冷冷清清,没有一点人气。
像是许久没人住过似的,丝毫不见往日繁华热闹。
太后正虚弱地靠着凤榻,以往雍容华贵的脸上只剩一片苍白。
“皇上驾到!”
一声高亢的禀报响起,宫人精神一振:“太后娘娘,皇上来了,皇上来了!”
太后眼睛一亮,坐起身朝外看去。
一身明黄龙袍的晏玄景跨进门槛,疾步走到太后跟前,给她请安:“母后这些日子凤体如何?可有好转?”
“皇上终于来了。”太后眼眶发红,声音哽咽,“哀家以为……哀家以为这辈子见不到皇上了。”
“母后受苦了。”晏玄景挨着她坐下,愧疚道,“都是儿子无能。”
太后拿起帕子,拭去眼角泪水:“哀家前几天一直在发热,哪哪都不得劲,哀家以为自己快死了,临死前却见不到自己的儿子……皇上,哀家……哀家……”
“母后。”晏玄景温和地安抚着她,并告诉她一个好消息,“朕已经解了毒,晏九黎再也不能拿捏朕了。”
太后愕然,随即面色一喜:“当真?”
“真的。”晏玄景点头,“朕命人从西陵请来了曾经的国师,他跟晏九黎是旧识,解毒之术远在晏九黎之上,可轻松解儿臣体内的毒,只是他有条件。”
“什么条件?”
“朕封他为国师,赐一座国师府,赏黄金万两和十二名美人。”晏玄景说着,眉心微蹙,“除此之外,他还要求把宝瑜也送过去。”
第103章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