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实被皇上送给了元国师,没名没分,谁知道元国师对你做了什么?第二,我跟顾云安之间是和离,和离书你要看吗?他以下犯上,栽赃陷害,我没让他们满门抄斩,已经是看在夫妻一场的情分上……对了,如果顾家真被满门抄斩,顾侯爷这一门只怕也躲不掉吧?”
门外凑热闹的宾客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晏宝瑜气得几乎失控:“晏宝珍,今天是我的大喜之日,你故意来捣乱吗?”
顾云琰腿伤尚未痊愈,站久了有些不适。
他嘴角抿紧,不发一语地看着晏宝珍:“三公主还请慎言。”
第183章 洞房花烛夜
“我说的都是实话。”晏宝珍唯恐天下不乱似的,转头冲着宾客说道,“原本跟顾云琰有婚约的是七公主,也就是如今的长公主,可七公主为国牺牲,去西陵为质期间,顾云琰却跟六公主勾搭到了一起,回来之后还嫌弃长公主,浑然忘了是因为他无能,才造成七公主遭受七年苦楚。”
“七妹宽宏大量,原本是打算成全你们这对狗男女的,然而顾侯爷心虚倒打一耙,竟迫不及待去七妹面前叫嚣指责,说七妹不洁,没资格嫁给他!诸位说一说,这是不是狼心狗肺,薄情寡义,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 180-200(第3/19页)
场宾客闻言,面上流露出几分鄙夷不屑之色,纷纷点头。
顾云琰和长公主的事无人不知。
只是以前顾家势大,再加上女子名节有损,本就占据弱势,所以非议长公主之人众多。
如今情况不一样了。
顾家失势,长公主得势。
谁还敢非议长公主?
无能且忘恩负义的顾云琰,才应该被人看不起。
晏宝珍嗤笑:“我就是觉得奇怪,当初顾侯爷打了败仗,导致七妹被迫前往西陵,才换来齐国七年的安稳,七年之后,顾侯爷是怎么有脸嫌弃七妹没了清白的?”
她转头看着顾云琰:“既然你如此看重清白,怎么不问问晏宝瑜清白是否还在?”
“因为今时不同往日,你顾家风光不在,不敢再嫌弃了吗?”
“顾云琰,这算不算是现世报?”
门外宾客唏嘘点头:“是啊,长公主当初去西陵为质是被迫,顾侯爷打了败仗才是主因,有什么资格嫌弃七公主?
“长公主是为国付出,而六公主趁虚而入,实在不该。”
“顾侯爷自私凉薄,六公主品行不端,两人天生一对。”
“祝愿顾侯爷和六公主天长地久,恩爱白头。”
晏宝珍听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在附和她的话,心里已明白,顾云琰从此在京城里再也挺不直脊背。
他跟晏宝瑜的婚事会背上一辈子的污点。
且不说他们如今还剩几分感情,就算真的感情深厚,成婚之后日复一日被人诟病,只要出门就会被人投以异样的眼神,她就不信,顾云琰和晏宝瑜会丝毫不受影响。
顾云琰无处发泄怨气,只会把一切责任都推给晏宝瑜,而晏宝瑜高低是个公主,真心甘情愿受他的责备?
两人成为怨偶不过是早晚的事。
晏宝珍对这个效果很满意,她转过头,看着脸色青白的顾云琰:“祝愿顾侯爷和六妹妹一辈子恩恩爱爱,子孙满堂。”
顾夫人脸色刷白:“这些都是根本没有的事!三公主胡言乱语——”
宴宝珍打断她的话:“我是个和离过的女子,对你们不好,就不在这里打扰两位大婚了,告辞。”
顾夫人脸色僵住,眼睁睁看着她转身离开。
晏宝瑜脸色苍白,眼眶发红,一副受了巨大打击的样子,僵立了好一会儿,才听到礼官继续高喊:“礼成,送入洞房!”
晏宝瑜木然看向顾云琰,眼神有种破碎的绝望感,随即低下头,僵硬地转身离开。
一滴眼泪滴落在手背上,像是在预示着她婚后的生活不会如她所愿般幸福。
可嫁都嫁了,她还能怎么办?
当场悔婚吗?
顾云琰不会同意,晏九黎更不会同意。
其他人……谁又能给她做主呢?
不管怎么说,这场大婚顺顺利利完成了,从此她是顾家媳妇,只能跟顾云琰安安心心过日子。
不管外面人怎么议论,只要不到他们面前说,她就当听不到。
等顾家以后翻了身……
晏宝瑜捏紧手里的红帕子,心里忐忑,顾家以后还能翻身吗?
被侍女扶着进了新房,她安静地坐在床沿,等着顾云琰进来。
头上的凤冠很重,压得脖子生疼。
新房里到处张贴着大红囍字,周遭却安静无声,没有一点热闹气。
时间一点点过去。
顾云琰一直没有过来,像是把她遗忘了似的。
“公主。”贴身侍女走过来,轻声询问,“要先把凤冠拿下来吗?凤冠太重了,拿下来可以让脖子休息一下。”
晏宝瑜挺直脊背坐在床沿,不知道在坚持什么,明明脖子很痛很酸,她却强迫自己抬起头,将眼泪逼回去:“不用,我要等侯爷过来。”
“是。”贴身侍女低着头,不再言语。
半个时辰过去。
一个时辰过去。
墨色完全笼罩下来,窗外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前厅的热闹渐渐散去。
近子时,房门外终于响起一阵脚步声。
顾云琰醉醺醺地推门而入,踉跄着走进来。
“侯爷。”侍女小心翼翼地上前伺候着,“侯爷小心。”
晏宝瑜僵硬地抬起酸痛的脖子,看着摇摇晃晃进门来的顾云琰。
新房里红烛高照,灯火摇曳。
视线里光晕是红的,顾云琰身上穿着的红色喜服映入眼帘,却跟想象中那般意气风发完全不同。
颓废,疲惫,苍凉,狼狈。
这不该是一个新郎官该有的样子。
晏宝瑜怔怔看着他,从心底生出一股悲凉和寒意。
“滚,滚开!”顾云琰甩开侍女的手,低声怒吼,“都滚!滚出去。”
侍女和喜娘脸色微变,不由自主地看向晏宝瑜。
晏宝瑜压下涌到眼眶的委屈,抿着唇,冷声道:“都出去吧。”
“是。”
晏宝瑜坐直身体,冷冷看向顾云琰:“不管外人怎么说,今天都是我们的新婚之日,顾云琰,你是后悔了吗?”
顾云琰眼眶通红,一步一步走到她面前,脚步不稳,双眼却一瞬不瞬地盯着她:“如果我后悔了呢?宝瑜,你会跟我和离吗?”
晏宝瑜脸色刷白,不敢置信地看着他。
“你说啊!”顾云琰抓着她的肩膀,“宝瑜,你告诉我,如果我后悔了,你会跟我和离吗?”
晏宝瑜沉默片刻,平静地开口:“顾云安和三公主和离之后,你叔父一家被赶出了京城,云琰,你也想要这个结果吗?”
话音落地,顾云琰表情瞬间僵住。
因酒醉而迷蒙发红的眼睛有了片刻清醒,随即他痴痴一笑,趔趄着倒在床上,嘴里发出模糊的喃喃自语声:“报应,报应啊……”
第184章 西陵摄政王?
顾云琰大婚就这么过去了。
表面上看起来对晏九黎没有什么影响,可从参加婚宴的宾客们表现来看,长公主这些日子在朝中大权独揽,早已有了让人不敢冒犯的铁血威名。
如不出意外,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朝堂就将是长公主摄政的朝堂。
只是表面上的风平浪静,掩不住私底下暗潮汹涌。
秋猎回来之后,凌王就开始全面调查元国师的身份,并且为了调查的效率更高,他主动请来贤王和武王商议,直言自己怀疑元国师的目的,希望两人协助他查清楚对方真实的身份来历。
贤王和武王没说什么,沉默应下。
三座王府的探子第一次密切合作,悄然离开京城,从各个方向搜集情报。
十月底深秋过去,进入寒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 180-200(第4/19页)
冬。
天气越来越冷。
凌王将探子们陆续送回来的密报经过一番细心整理,缜密提取有用信息之后,得出一个让他震惊的结论。
他迅速命人请来贤王、武王和裴丞相,把调查结论公布出来:“元国师和西陵关系密切,远远不止被逐出皇城的国师那么简单,他的身份地位还在国师之上,甚至极有可能就是西陵那位位高权重的摄政王。”
什么?
凌王这句话一出,贤王、武王和裴丞相皆大吃一惊,脸色变了又变。
“这……这不可能吧?”裴丞相神色惊疑,“他如果真是西陵摄政王,跑来齐国做什么?”
“裴丞相这话问得过于天真了。”贤王转头瞥他一眼,“西陵跟齐国是敌对国,他们的摄政王不但掌朝政大权,还掌握着兵权,连皇帝都是他的傀儡。他若潜入殷朝,目的自然是为了兵不血刃……”
贤王说着,声音忽然戛然而止。
空气中的温度一瞬间有骤然下降的趋势。
贤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目光在武王和凌王脸上流转:“你们不觉得晏九黎的行事作风,跟西陵这位摄政王很像吗?”
都是年纪轻轻就掌握大权,都是行事冷酷无情,不择手段,都想把兵权和朝政双双掌控在手,都让皇帝成了傀儡。
唯一的区别是这两人男女不同。
并且晏九黎早就知道元国师的身份,这足以说明他们是合作关系,他甚至不敢去想,他们在密谋多大的一盘棋局。
此言一出,便是素来沉稳淡定的武王,也忍不住变了脸色。
裴丞相面露惊色:“贤王的意思是,长公主想做第二个摄政王?”
“若只是如此,反而不那么让人无法接受。”凌王走到一旁椅子前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据我所知,七妹怀了那个元国师的孩子。”
这句话更如一记晴天霹雳,震得在场之人外焦里嫩。
贤王、武王和裴丞相三双眼睛齐齐落在凌王脸上,表情再也无法保持镇定。
西陵摄政王潜入齐国,长公主怀了他的孩子。
如果元墨确定就是西陵的摄政王,那么眼下这些证据说明什么?
晏九黎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是因为背后有西陵摄政王撑腰?
她在西陵遭受折磨是真是假?
有没有可能她早就跟西陵有所勾结,此次回来除了给自己讨公道,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篡位齐国江山,让西陵兵不血刃吞并齐国?
周遭沉默无声,气氛紧绷得让人不安。
贤王眉头皱得紧紧的,脸色难看至极:“我们早该有所怀疑。她一个女子就算真有通天本事和胆量,也不可能突然性情大变,在男人的朝堂上如此放肆,完全不顾祖制教条,不顾伦理纲常,给皇上下毒,幽禁太后,查抄官员府邸,弄得满朝人心惶惶……可倘若他们早就密谋篡国,她的所作所为就完全合理了。”
晏九黎自然不会在乎纲常伦理,因为齐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西陵附属,甚至是他们疆土的一部分。
到时齐国都亡国了,谁还敢骂她?
真是歹毒啊。
去了西陵七年,她是不是已经忘了自己是齐国人?
“眼下元国师的身份还只是猜测判断,无法确定他真的就是摄政王本人。”凌王定了定神,“明日一早,若晏九黎上朝议事,我们可以当面问问她。若她不进宫,我就调兵包围长公主府,请她务必给一个解释,并如实告知元国师的真实身份。”
贤王沉默片刻,若有所思地看向凌王:“秋猎之后,六弟以护驾为名,把五千黑甲军调进皇城,就是因为知道了晏九黎的底细?”
凌王点头。
“进宫问她不太合适。”武王站在窗前,平静地否定了凌王第一个建议,“金吾卫在晏九黎接二连三的调整之下,几乎所有人都成了她的人,她新安排进去的武者身手都不错,职务也不错,可以替她压制住一小部分不太听话的人,所以若是在朝堂上撕破脸,我们不占一点优势。”
因为凌王不可能把黑甲军调入皇宫,否则就不是询问,而是直接发动宫变了。
“可以调兵包围国师府和长公主府,把国师困在府里出不来,然后我们去长公主府,当面质问她跟那位国师之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