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溪哥儿瞧着爱吃点心,下回给他包一点儿。”
这两天添了不少东西,林樾和沈凌之都没再出门,他俩已经商量过了,等腊月廿八就关铺子回家准备过年,所以他俩也没回家,只沈淮之隔三差五的过来。
腊月二十这日,未时刚到,沈正初夫妇就推着车来了,车上有两捆柴,还有几个新做的托盘,上头罩着竹编的盖子,可以防风防灰尘的,另外还有一些米面,豆子,南瓜,以及杂七杂八的各种零碎物件,小推车装的满满当当的。
林樾正在门口招呼客人,远远地看见他们过来就迎上去了,“爹,娘,你们怎么现在就过来了?也不在家多歇歇,今儿可冷。”
宋寻春笑了笑,她也几日没见林樾和沈凌之了,看林樾精神十足的样子才放下心,“前几天淮之和我们说了你们接了个宴席的活计,说是让我明早过来帮忙看着铺子,但我和你们爹担心你们忙不过来,实在坐不住,索性就来了,晚上再回去。”
看着推车上满满当当的东西,林樾有些感动,上前扶了宋寻春一把,回道:“娘,这儿两间屋子呢,你和爹一间,我和凌之一间,今晚别回去了。”
宋寻春犹豫了一瞬,点头答应了,明儿还要来帮忙,从村里过来得花不少时间,到了还得在镇口等着开门,这么一耽搁到铺子时天都快亮了,哪还有帮忙的时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退婚嫁给书生做夫郎后》 110-120(第3/14页)
今天做的点心是枣泥糕和云片糕,因为价钱和大小的问题,卖的比较一般,都中午了也没卖出去几块儿,倒是甜汤卖的不错,林樾把沈正初夫妇迎进去后,就和沈凌之一起先给他们上了一桌子的点心和甜汤。
“爹,娘,这会儿铺子里没什么活计,你们先坐着慢慢吃,烤个火歇会儿。”林樾说。
宋寻春和沈正初来就是想着来帮忙的,临出门前他俩还各换了一身干净衣裳,就是担心穿的不好会影响铺子的生意,这会儿哪愿意坐下?
沈正初朝后厨看了一眼,说道:“我去给你们劈点儿柴火,后头水缸是不是也没水了?趁现在水井那边人少,正好先把水挑上。”
说话间他就想站起来,被沈凌之按住了,“爹,你好好坐着吧,我哥前天过来的时候才劈了不少柴,还够用许久呢,挑水也不急,一会儿再去,这会儿街上行人多,挑着扁担不方便。”
沈凌之拦得住沈正初,却拦不住宋寻春,这会儿袖子都挽起来了,还掏出了自个儿带的围裙。
林樾急忙道:“爹,娘,你们听我说,今儿铺子生意不大好,你们坐这儿就当招揽生意了,路过的人看咱们铺子里有人,才会相信里头卖的点心好吃,愿意进来瞧瞧,要是里头空荡荡的,一点儿人气儿也没有,他们肯定也不愿意进来。”
宋寻春和沈正初都迟疑了,生意不好可是大事,“那我们先坐着,等会儿再帮你们干活。”宋寻春说。
说是要坐,但也只坐了半个时辰,两人就实在坐不住了,碰巧有一桌坐了客人,两人就起身去后头忙活去了。
日暮西斜,甜香坊终于挂上了打烊的牌子,小小的后厨挤了三个人,和面的,洗豆子的,剥核桃的,转个身都会撞到人,沈正初原本也想帮忙烧火来着,但实在没有下脚的地方了,刚蹲下就被宋寻春嫌挡路了,只得拿上扁担去外头挑水。
过了半个时辰,宋寻春才发现沈正初没回来,“怎么去了这么久?难不成就这几步路还丢了?”
林樾探头往外看了一眼,确实没见踪影,“娘,我出去瞧瞧吧。”
“不用,等会儿要是还没回来再去,估计是遇上什么人了,在外头扯闲篇呢。”
两刻钟过去,沈正初终于挑着水回来了。
“怎么现在才回来?”宋寻春问。
沈正初放下扁担,从怀里掏出八文钱,分成两份给了林樾和沈凌之,“方才挑水的时候正好碰到个找人挑水的,说是一文钱两桶水,我就帮着挑了几桶赚了几文,原本想给你们买个糖吃,但这会儿没有铺子开门了,就给你们做零用钱吧。”
林樾和沈凌之都愣了一下,随后沈凌之笑道:“谢谢爹,我明日自己去买了吃。”林樾也跟着接了。
入夜,沈家。
沈淮之下学回家时家里冷锅冷灶的,一个人都没有,估摸着他爹娘是去镇上了,本想等他们回来他再去,明天林樾他们估计忙得脚不沾地,他去也能帮忙干点儿活,没想到一直到天黑透了,还是不见他爹娘的身影。
看着鸡圈里熟睡的老母鸡,沈淮之就知道他爹娘估计是不回来了,只得关上门窗回屋睡觉去了,今儿去不了,只能明天再去了。
廿一,卯时刚过,林樾几人就起床了,屋里还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样子,点上油灯才勉强亮堂一些。
面是昨晚睡前和好的,这会儿发的差不多了,做馅料的红豆也是昨晚就泡上的,泡了一夜的豆子,没煮多久就软烂了。
林樾最先做的是陈皮豆沙寿桃,做法和豆沙包很相近,只是豆沙馅里得放一点儿陈皮末和山茶油,另外面皮收口的时候得在上方捏一个小尖尖出来,再用竹片的圆弧边从底往上压一条弧线出来,这样就有桃子的形状了的,上锅蒸熟后,就可以用软毛刷沾红曲米粉水均匀的弹到寿桃顶上,栩栩如生的寿桃就做好了。
剩下的点心除了云片糕是林樾做的,其他都是沈凌之做的,宋寻春先是跟着打下手,铺子开门后就去前头招呼客人了。
做绿豆饼和云片糕的时候特意多做了一些,刚好放在铺子里卖,饮子也多炖了两锅,少费不少功夫。
巳时,距离和刘敦约好的时间还差半个时辰,林樾和沈凌之就把所有点心都做好了,未免放凉了,现在还在灶上温着,饮子也轮流放在炉子上加热,确保送去时还是热气腾腾的。
距离巳正还有两刻钟,林樾三人就出门了,连蒸笼一起放在推车上,沈正初负责推车,林樾和沈凌之就在两侧扶着蒸笼,以免没放稳倒了。
刘敦正在家门口迎客,看见他们过来松了一口气,再不送来,他就得过去问了。
“林掌柜来的可真准时,快请进来。”
第113章
刘家的院子不大, 但挤挤挨挨的也支了六张桌子,堂屋支了两张,侧屋又是两张, 这会儿来的人还不算多,但屋子里的四张桌子都坐满了, 里头烧了炉子,还没有风, 比外头要暖和不少, 院子里虽然支了火盆, 火也烧得旺,但这会儿正在刮风, 烤着火也冷嗖嗖的。
林樾一进刘家就看见好几个熟面孔, 不过现在不是寒暄的时候, 林樾只点头示意了一下, 就跟着刘敦一起进了后厨。
“刘掌柜,点心是暂时放在蒸笼里还是直接装盘?”林樾问。
点心一般都是饭后吃的, 但林樾掀开蒸笼的瞬间, 刘敦就闻到了点心专属的甜香味儿, 热气腾腾的, 一看就很适合现在吃,索性开口道:“劳烦林掌柜帮个忙拿出来,我现在就招呼他们进来装盘上桌。”
“好嘞。”
不管什么宴席,等待上菜的过程都是最无聊的, 原本桌上还搁着一碟瓜子和一碟花生,但这会儿已经吃的七七八八了,点心一上桌,在席间跑动的小孩儿眼都亮了。
“姐姐, 是点心!那个薄薄的片是什么啊?”
“我也不知道,我们过去问娘,娘肯定知道。”
方才林樾进来的时候,不少人都没注意到,但点心刚上桌,就有眼尖的发现这不是杨记点心铺的点心,“老刘今天订的是哪家的点心?瞧着倒是有些眼生。”
说话的这个人叫季宏富,家里也是开铺子的,而且铺子就在刘敦的米面铺子旁边,两家也是十几年的老交情了,之前刘敦说要订点心的时候还跟他提过一嘴,说是要订杨记的,今儿瞧着倒不像他家的,杨记最近上了些新点心,但并没有桌上这两种。
同桌的人搭话道:“我瞧这云片糕倒是有些眼熟,前两天对面北门街的甜香坊就有卖这个的,我买过一回,味道还不错呢。”
“是吗?那铺子我也瞧见了,但看着门面有些小还没进去过,早知道就进去瞧瞧了。”
其实这话只是随口一说,那样的小铺子他可瞧不上,就跟走街串巷卖的点心一样,有的吃着都会噎嗓子,他可吃不了那个。
但等他真的尝了一片云片糕之后,这话就成了真话,碰巧刘敦过来,他还笑道:“老刘从哪儿寻摸出来的这点心铺?味道当真不错。”
刘敦原本还有些担心今儿会丢面子,没想到点心才上桌呢,开口夸赞的就好几个了,当即顺着台阶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退婚嫁给书生做夫郎后》 110-120(第4/14页)
“老季这嘴够灵的啊,不瞒你说,这个还真不是我发现的,是我老娘出门溜达时寻摸的,我刚开始还瞧不上呢,没想到你猜最后怎么着?去人家铺子里一尝,我才知道是我小看人了,不止这云片糕味道好,他家的热饮子才是真不错,等会儿你尝尝,我娘这两日每天都要喝一碗。”
季宏富突然问道:“可是那红豆芋头甜汤?”
“你怎么知道?”刘敦捋了捋胡子,这饮子这么出名吗?他怎么不知道?
“哎呦,我娘前儿不是来你家串门子了吗?说是在你家喝了个什么甜饮子味道好,我还惦记着去买呢,正想今儿顺道问问你,没想到还没等问就先吃上了。”季宏富说。
“哈哈,那还真是巧了,等会儿可要多喝两碗啊。”
林樾送饮子进来的时候正好听到这话,还听到不少夸他们点心好吃的,他心里美滋滋的,是的,没错,他做的点心就是很好吃!
林樾都开始盘算明天要不要多做些了,虽然舍得连着两天吃点心的人不多,但总是有的,林樾也是来镇上之后才知道镇上富裕的人家不少,还有那种看着条件一般,穿着也不显眼的,其实家里有二进的院子不说,还有仆从,每回林樾遇见他们夫夫,不是刚从食肆出来,就是刚从酒馆出来,惬意极了。
点心和饮子都上了桌,剩下的银钱也结清了,林樾就准备离开了,“刘掌柜,您忙着,我们就先走了,要是有什么事儿直接打发人过来就是。”
上门是客,林樾三人虽然是送东西过来,但也没有才来就走的道理,更何况林樾还多做了一碟子寿桃饼,说是送给他娘贺寿的,他怎么也要留林樾吃顿饭才是。
刘敦打发儿子去招呼客人,便急匆匆过来了,“林掌柜莫急,吃顿饭再走吧,也不差这会儿功夫。”
林樾拒绝了,实在是都不大相熟,刘家今日请的都是亲朋好友,他们留下反而不自在,“多谢刘掌柜盛情,只是铺子里还有不少事,实不能多留,就在这儿祝老太太长命百岁,福寿安康!改日得空一定过来。”
刘敦劝不动他,只得开口道:“林掌柜,实不相瞒,我那几个老弟兄尝了您的手艺都觉得好,尤其是这个寿桃,味道好就算了,还栩栩如生的,让人看着就高兴,还有人托我找您问问,年前可还接寿宴吗?”
刘敦话音刚落,他口中的“老弟兄”就从旁边冒出头来了,正是那季宏富,瞧着比刘敦要年轻个七八岁,一开口就是夸:
“林掌柜真是年少有为,就是我托老刘问的,不瞒您说,今年我和我夫人都整四十了,就想着一起办个宴贺一贺,我夫人是个好吃的,这寿宴不想要家里厨娘来做,左找右找寻了个隔壁镇的大厨,说是姓时的,也是个年轻人,昨儿刚定了菜单,现在就愁这点心了,碰巧就尝了您做的,哎呦,她那叫一个满意,都等不及明天,当下就催我过来问,您若是得空可一定要接啊!”
这人真会夸人,林樾是没想到还有这等意外之喜,眨巴了两下眼睛才回过神,强装淡定的笑着问道:“不知您这个寿宴是要什么时候办?腊月廿八我们就准备关门了。”
“这不就巧了嘛,我们是廿六那日办,林掌柜下午可在铺子吗?我和我夫人去铺子里瞧瞧。”
今儿是腊月廿一,还有五日,就算缺什么食材也来得及买,所以林樾一口就答应了,“日落之前甜香坊都开着门,您直接过来就成。”
“好嘞,那下午我们就过去,争取今儿就把点心定下来”
今天是刘家的寿宴,他们也不好再耽搁,定了时间林樾就告辞了。
听到林樾说又接了一单大生意,沈凌之意外的平静,他已经不是当初卖出去一块点心就激动的人了,他现在已经能忍住不笑了,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哥哥,说不定咱们正月开门的时候还能再接呢,你说我们要不要再挂个做各种宴席点心的幌子?”
这主意其实不错,但没法儿用,因为识字的人真的太少了,与其挂幌子,倒不如雇个人走街串巷的吆喝。
林樾也是开了铺子才知道镇上有专门做这个生意的人,他们的吆喝和一般的不同,是编成各种小曲儿小调,拎着个小鼓或者锣走街串巷的唱,昨儿镇上的布庄说是年底折价卖布料,就请了他们唱,不过才从林樾他们铺子前经过两趟,林樾就把那个唱词儿都记得一清二楚了,甚至还打算要去布庄逛逛。
不过请他们唱一天不便宜,少说得八十文钱,但是也可以只请半天,林樾打算正月里再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