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正值适婚的年轻男子。
方新觉在其中算得上相对较好的那一类,再加上沈淮之毕竟只见过他一面, 剩下的都是由林樾转述, 而林樾对方新觉的印象其实是不错的, 虽然觉得他有点儿傻乎乎的, 但只真的心悦沈凌之这一点就胜过无数了。
正月里的清晨依旧是寒冷的,看着不断往手上哈气的方新觉, 沈淮之最终还是朝他招了招手, 让他进祠堂待会儿。
方新觉自然是记得沈淮之的, 看见沈淮之的那一瞬他紧张的都快说不出话了, 随后就是受宠若惊,再之后就是现在了,眼看太阳越来越高,他爹娘却还在沈家没出来, 他实在坐不住了,便朝正在看着学生考试的沈淮之告辞想要离开,而沈淮之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还是亲自把他送了出来。
林樾走近看才发现沈淮之这会儿算得上和颜悦色, 他不由松了一口气,要是没意外,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这会儿再横眉冷对的就有些不大好。
他走到沈淮之身边,低声道:“爹娘答应这门亲事了。”
话音刚落,林樾突然后背有些发凉,不由打了个哆嗦。
他抬起头看了一眼沈淮之,脸上还是有笑容的嘛,怎么突然冷冷的?估计是今早穿太少了。
“娘说要看一看他,我们先回去了,中午等你回家吃饭。”
他俩说话的功夫,那边柳英也把这事儿告诉了方新觉。
也不怪林樾觉得方新觉有点儿傻,明明怎么看他都是有些怕沈淮之的,但林越看他那样子,这会儿跃跃欲试的,一副想要冲过来朝沈淮之喊一声“大舅哥”,连嘴都张开了。
可惜沈淮之没给他这个机会,扫了他一眼,又和林樾低声说了句话,就大步回学堂去了。
眼看方新觉目光转向自己,林樾连忙道:“婶子,时候不早,我们先回去吧。”
一行人重新回到沈家,不过这回没有待多久,只略坐了两刻钟,方家一家三口就起身告辞了。
“嫂子,您留步,我们今儿就先回了,待我们准备准备,挑个一旬内的好日子就上门纳采。”柳英说。
宋寻春点了点头,起身和沈正初一起将他们送到门口,看着他们过了路口才折回堂屋。
眼看快到吃午饭的时辰了,这会儿去铺子里,等做好点心开张也过午时了,林樾和沈凌之都决定吃过饭再去,略一商量,两人就拎着竹篮出门了。
临近雨水,已然是吃春笋的好时候了,家里还有一块儿新鲜的排骨,原本是预备元宵节吃的,但宋寻春昨天做饭的时候给忘了,刚好今儿把它吃了。
新鲜的排骨和竹笋,再加上去年腌的腊肉,小火慢炖,便是一锅鲜掉眉毛的腌笃鲜。
再烙上一锅软和的小饼,摘一把地头刚长出的新鲜荠菜、野葱、韭菜,用井水冲洗干净,切成长段,用小饼一包,蘸上酱汁,就是春日里必不可少的春饼了。
沈淮之到家的时候正是灶上的腌笃鲜香味最浓郁的时候,可惜鲜香四溢的浓汤,也没有抚平沈淮之紧皱的眉头。
看他气冲冲的样子,林樾有些想笑,“今早在外头不是还好好的,我还以为你不生气呢。”
沈淮之闷闷的回了一句,“我没生气,我就是有些……舍不得。”,要不是林樾凑的近,后半句话他压根儿就听不见。
沈凌之比他小五岁,小时候的沈凌之几乎是在他背上长大的,那时候沈正初和宋寻春每天都很忙,白天带沈凌之最多的就是他,尤其是沈凌之刚会走路那一年,不管沈淮之干什么他都要跟着,不等他他就哭,一直到沈淮之去私塾那一年才好些。
那些日子恍惚还在昨天,但背上的小豆丁现在居然要准备嫁人了,沈淮之实在没法儿有什么好脸色。
难怪他第一次去林樾家的时候,他岳父岳母瞧着都不怎么高兴,这谁能高兴的起来啊?
林樾看他那脸色变来变去,最后还充满认同的点点头,实在是想不出来他在想什么,只得开口道:“快过来端菜吧,叫娘他们吃饭了,等会儿我们还得去镇上呢。”
沈淮之依言起身,“不在家歇一天吗?”
林樾摇头,“也不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退婚嫁给书生做夫郎后》 120-130(第7/14页)
么累,能多开一天是一天,今晚我们就不回来了,明儿再回来。”
林樾和沈凌之也不是第一天住在铺子里了,沈淮之虽然有些担心,但也只是叮嘱道:“那你们俩睡前锁好门窗,要是我下学的早,我就去找你。”
“别来了,来镇上你至少得早起三刻钟,太折腾了,我们明晚就回来了,要是你明天下学的早,倒是可以来接我们。”林樾说。
沈淮之:“好,听你的。”
三日后,方家就带着媒人一起上门纳采了,不过林樾和沈凌之是晚上才知道的,因为没遇见,所以沈凌之一直没什么实感,直到第二天,他又在铺子里遇见方新觉的时候,沈凌之才真的意识到自己即将要嫁人了。
“你怎么来了?”
方新觉挠了挠头,把手里的东西往前一递,“今天铺子里的师傅做了新的糖果子,我吃着好,就想送一点来给你,给你和林哥尝尝。”
没听见沈凌之说话,方新觉搁下东西就想跑,不过最后还是被沈凌之叫住了,“急什么?来都来了,吃个点心再走吧。”
林樾在后厨看他们俩故作镇定的样子,愣是捂着嘴才没有笑出声,心里想着等晚上回去一定要和沈淮之说,但转念一想又放弃了,沈淮之要是知道,十有八.九是不会高兴的,还是算了,等之后他俩成亲了再说。
正月中旬末,正是乍暖还寒时候,乡间地头,山脚河边,春意盎然,经过一个冬日的酝酿,新冒出头的野菜都是嫩绿嫩绿的,充满着春日的鲜甜。
铺子里也上了新的点心,翠绿圆润,清香软糯的青团,入口即化的绿豆糕,还有一种三色的发糕,菠菜汁染的绿为底,苋菜汁染的粉为顶,粉白绿三色相间,让人一看就知道春天来了。
三色花米糕一上就成了镇子里最受年轻姑娘哥儿喜欢的小点心,每天都卖的极好。
转眼,春社日,燕来时。
这一天,林樾也做了三色发糕,在这天所有小孩儿都要早起,在竹竿上系上葱,然后挂在窗外,寓意“开聪明”,沈家虽然没有小孩儿,但还是挂了,因为宋寻春觉得沈淮之也需要“开聪明”。
林樾几人都起得很早,但春社日无论男女都要辍业一天,现在距离祭祀的时候又还早,所以林樾就做了三色花米糕,预备等会儿带去分村里的小孩儿吃。
春社和秋社虽说都是祭祀土地神,但过程大不相同,全村老老少少欢聚杏树下,蒸社饭,酿社酒,吃社饼,烹祭肉,敲社鼓,赶春牛,好不热闹。
社饭是用粳米同粟米一起蒸的,每家每户都出了米,最后在祠堂里装成一锅蒸的,社饭煮好后再往上头浇满猪肉汤,每人一碗,等供奉完土地神后就可以吃了。
社饭上还会铺满杂菜和肉,买肉的钱也是全村一起凑的,临水村不算很富裕,所以每人只分得两片猪肉,一片鸡肉,一片鸭肉,另外还有小半勺猪杂,不算很多,但也是难得一见的荤腥了。
社酒是提前酿好的,用葫芦瓢装着,同样是祭祀后才能喝,据说老人喝了可以治耳聋,小孩儿喝了能更快学会说话,浇在果树根上,来年结的果子也会更多。
林樾第一次喝酒就是在春社日喝的,他爹用筷子蘸了一点儿放他嘴里把他给辣哭了。
祭祀开始后,敲鼓的人就开始了,咚咚咚的一声震过一天,伴随着院子里喧嚣的人声,热闹极了。
祭祀结束的时候刚好是午时,全村人就在祠堂外吃了午饭,碗筷都是自带的,除了林樾做了米糕外,还有拌了荠菜的,炒了春笋的,样式算不上丰富,因用的油少也没有多美味,但刚上桌就被抢完了。
“二婶,你炒的春笋真好吃!”
“哈哈,好吃就多吃些。”
“林樾哥哥,林樾哥哥,这个米糕好好看!比外头开的花还要好看!”
“就像桃花一样,粉粉的,还香香的。”
林樾不出意外的被一群小孩儿给围住了,他手里还端着饭呢,差点被一个突然跑过来抱住他腿的小哥儿给撞翻,还是沈淮之在后头扶了他一把才站稳。
旁边人看见了就笑,“樾哥儿现在可是村里这些小崽子最喜欢的人了,以后要是你们有孩子了孩子都得吃醋。”
林樾一个人面对这种打趣的时候还能面不改色,但沈淮之的手还贴在他背后呢,当即就耳根泛红,好半晌才应道:“怎么会,他们也喜欢婶子啊,昨儿还遇到小虎子他们说要去婶子家玩呢。”
“改天你也来玩,你还没去过我家呢,我家就在前头路口,院子里有两棵桃树那家,你叔还搭了秋千,就适合你们年轻哥儿玩儿。”
林樾笑着谢过,又和围着他的小孩儿说了会话,才跟着沈淮之一起出去了。
第126章
春日里的吃食总是新鲜多样的, 铺子里的青团还在卖着,榆钱糕又可以吃了,都不算什么好东西, 却是春日里独有的滋味,让人看见了就想要尝一尝, 伴着春风和雨露,品尝春日的第一口点心。
林樾和沈凌之依旧是早出晚归, 生意格外好的那天就住在铺子里, 没什么生意那天就早早关门, 回家摘榆钱,择艾草, 为第二天做准备。
日子一日一日的过, 铺子里进来的客人大多也都混了个脸熟, 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 偶有几日方新觉会过来,刚开始还是与一般客人无二, 寻个位子坐着吃点心, 喝饮子, 慢慢的已经会在林樾他们忙不过来的时候搭把手, 活像铺子里新招的活计。
不过这样的时候不多,开始走六礼之后,柳英管他管的很严,他爹方兴朝也是, 用了大力气压着他学怎么管铺子,能腾得出空的时候不多,所以林樾也没有阻止他过来,甚至会给他们腾出地方来。
进入二月, 天气慢慢变暖,春雷震响,临水村也开始忙着春耕了。
私塾一年有两个假日,一是秋收,二是春耕,说是春耕,其实得四月中旬才放假,主要是为了收麦子,种水稻,正儿八经耕地的时候,私塾是不放假的。
惊蛰这天,林樾和沈凌之都留在了家里,今年沈家的田地足有三十四亩,一些零散的,没法儿用更牛的小地方,沈正初和宋寻春已经在正月底就挖好了,剩下的就等着统一用牛耕,今年不用借牛,他们也不用再盘算什么时候耕地最方便,只需挑农时就好,所以最后定在了惊蛰这日。
干农活的早晨,喝粥就不行了,所以林樾做的馒头和包子,昨晚发上的面,现在已经很蓬松了,为了尽快做好,林樾先蒸了一锅馒头,剩下的包了韭菜鸡蛋馅和红糖馅儿,足足蒸了三锅,够一家子吃一整天的。
宋寻春在炉子上炒菜,昨晚煮的红豆和猪皮,现在做一锅酸菜红豆猪皮汤,下饭下包子都是一绝,再有刚发的豆芽菜,菜地里刚摘的荠菜,也是十分丰盛的一餐了。
吃过饭,沈正初就牵着牛出门了,今天沈淮之没法跟去,只能是宋寻春跟着,剩下的活计就是林樾两人的了。
幸好家里的牛很乖,沈正初一个人也能搞定,一手扶犁,一手执鞭和扯缰绳,牛走过的地方,板结的土地变得松软,只需用锄头轻轻一敲就会变得细碎,适合播种。
日头渐高,林樾把袖子挽了起来,时不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退婚嫁给书生做夫郎后》 120-130(第8/14页)
用袖子擦一擦额头的汗,再扛着锄头继续干活。
沈淮之来的时候一家四口都在埋头干活,一直到他走到地头喊了一声,“吃饭了。”一家人才发现他。
林樾离得最近,两步就跨过去了,“你怎么来了?也不换身衣裳,等会该弄脏了。”
沈淮之有些过意不去,家里的农活本应该是他的责任,但现在在田里流汗的却是他的夫郎,尤其林樾一张脸都是泛红的,看着就像个小可怜,沈淮之轻叹了一声,掏出帕子给林樾擦汗。
“还好吗?要是累就说,咱们雇个人来做,你后背都湿了。”
林樾摇摇头,“咱们今年有牛了呢,需要我们干的本来就不多,主要是爹娘比较累,等晚上问问爹娘。”
林樾和沈凌之还得顾着铺子,这回春耕也只是回家一天,后面收麦子插秧的时候估计也就是能回家一两天,今年如果不找人干的话估计有些难了。
“嗯,晚上吃饭的时候再商量,估计爹娘不愿意,得和他们好好说说。”
村子里招工也得六七十文钱,就算现在家里不缺这点钱了,沈正初夫妇的想法依然是能自己干的就自己干,趁现在还有力气,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除非不得已,不然他是不肯找人的。
林樾也知道他们的性子,只点了点头,暂时把这事按下了。
午饭就是今早做的包子,沈淮之只是热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