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30-14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娘,我不会累着自己的,倒是你,今天好不容易歇一天,快去坐着和我爹他们喝茶去,就那么一点儿点心,我马上就能做好,不用你帮忙。”

    周问兰这会儿语气温柔的不像话,“娘就不能是想你了想和你待会儿吗?”

    林樾还能说什么呢?在他娘身上腻歪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做点心。

    这边锅盖刚盖上呢,门外宋寻春两人就紧赶慢赶的回来了。

    沈正初看母子俩气喘吁吁的样儿,连忙起身迎上去了,“怎么不等我去接你们?背上这是背的什么?怎么这么重?”

    宋寻春可算缓过劲儿来了,“原想着能赶上呢,还是过了饭点了,亲家母她们还在吧?”

    林远扬声应道:“在呢在呢,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也要等嫂子吃顿饭啊。”

    宋寻春这才放下心,“对不住了,把你们晾在家里,原想着接凌之回来,但去的有些晚了,凌之点心都蒸上了,只能先卖了再回。”

    林远摆摆手,“嫂子这是什么话,我们常来常往的,也不差这一会儿,再说了,大哥这不是在家呢,而且这点心做好了要是不卖那不是亏了吗?”

    一直到进了灶房,宋寻春才掀开竹筐上的麻布袋,“遇到个卖梨子的,便宜极了,汁水又多,吃起来又甜,我们就全买了,等会儿给亲家他们带一半回去,还有两根羊骨头,咱们也在家喝一回羊肉汤。”

    沈凌之也把他背上的竹筐放下了,“林叔,婶娘,这是我做的点心,不过没有我哥哥做的好吃,你们尝尝,还有两包香糖果子,是给你们和林杨弟弟的。”

    周问兰擦着手过来,“这怎么好意思,可不能这样破费,也不是外人。”

    宋寻春坚持要给,周问兰坚持不要,僵持不下之际,林樾锅里的点心熟了。

    一个眼神,沈淮之就麻利地上前端锅,开盖,装盘,咻地一下就上桌了,“娘,咱们先吃这个热乎的,那个等会儿再说。”

    说完还不算,他搁下点心就上去搀扶了,面对自己的儿婿,周问兰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顺着力道坐下来,两家人午饭还在嗓子眼儿呢,就开始吃点心了。

    这回林杨的束脩原本也是要给的,周问兰钱都掏出来了,一愣神,沈正初几人也掏出了红包,说是要给林杨祝贺他读书的。

    林杨:“……?”有点突然了。

    周问兰“……咱们先吃点心吧,等会儿再说。”

    林樾掩着唇偷笑,要不是沈淮之撑着他都快溜到桌下去了。

    沈淮之也是厉害,右手还扶着林樾呢,左手一眨眼的功夫就把红包塞林杨怀里了,还能抽空小声来一句,“这是你哥的意思,你这会儿要是掏出来,他保管能气一旬。”

    林杨刚哄好他哥也就是一旬的事儿,已经伸到怀里的手进进出出,最后还是没拿出来,得到了他哥一个满意的眨眨眼。

    林樾也绕过宋寻春给沈凌之塞了一个,都是弟弟,怎么能一个有一个没有呢。

    两家人“唇枪舌战”的吃了点心和晚饭,沈正初赶着牛车送他们回家,东西自然也带上了,因为林樾跟着上了车,沈淮之原本也想去的,但林樾一挥手就把他抛下了,家里的牛还小呢,可坐不了那么多人。

    沈淮之心酸地看着他们远去,被牛车掀起的灰尘扑了脸,最后决定明天上课的时候第一个提问林杨,放假也要好好读书才是,他又是夫子又是哥夫,督促弟弟学习再合适不过了。

    可惜在牛车上吃果子的林杨并不知道这回事儿,不然明天他可能就不来了。

    牛车摇摇晃晃,这忙碌奔波的一天终于接近了尾声。

    翌日,沈淮之出门的时候,赵松夫妇已经等在门口了,手上还拿着自家的农具。

    沈淮之面色稍霁,不过语气依然冷淡,“无需你们的农具,进去吧,我爹在院子里等你们了。”说完就径直走了。

    沈正初昨晚就知道这个事儿了,这会看着他们夫妇也是面沉如水,“家里活计没多少,你们好好干。”

    “您放心,我们一定尽力。”

    好在,赵松虽然有些劣根性,但对他儿子还是算不错的,尤其是周娟丽,干的更是卖力,他们做了五日的活计,一共得了五百五十文钱,刨去五百文补交私塾的,还剩多了五十文,最后他们归家的时候,林樾还给他们装了两包点心。

    “带回去给孩子吃。”

    这一番波折过后,私塾重新归于平静,只有朗朗的读书声萦绕在祠堂周围,声音越来越大,读的书越来越多,懵懂无知踏入私塾的孩童,已然变成一个知礼识字的小少年。

    第137章

    随着学堂里读书声变化的是屋外的四季, 起初只是夜晚霜落,早晚添衣,林樾和沈凌之在铺子里忙活的时候还会汗湿衣赏, 而后一阵深夜寒风,冬天轰隆隆地来了。

    今年的冬天沈家人过得比去年还要暖和, 柴火自然是不缺的,身上的棉衣是可以拆下来换洗的, 还有厚实的棉鞋与棉袜, 这个沈淮之最多, 私塾的窗开的大,而且人在里边一天不怎么动弹, 沈淮之火力再旺也扛不住, 林樾就给他做了很多厚实的袜子, 搭配棉鞋, 穿起来十分暖和。

    另外还有耳暖,手套, 帽子, 一整套穿戴下来, 整个人从头到脚都裹得严严实实的, 无论是寒风还是飘雪都不碍事。

    最冷那几日,学堂里还支起了火盆,一烧就是一整天,有带了饭来的中午还能热一热, 不像之前只能吃凉饼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退婚嫁给书生做夫郎后》 130-140(第9/14页)

    凌冽的寒风一吹就吹到了过年还未停歇,今年的年,沈家空无一人,腊月三十那日, 沈正初赶着牛车拉着全家人一起去了林家,吃过午饭,林樾和沈淮之留下过年,沈家一家三口又回了临水村,拉上沈奶奶去了沈云初家里过年。

    原本是没有这个计划的,一家人按部就班的腌肉腌菜买年货,在廿九这日,一家人围着炉子烤火,起初还在商量年夜饭吃什么,沈凌之最小,所以他最先开口,“哥哥,猪头还做卤的吧,那个好吃。”

    林樾一脸“你放心”的表情,“昨天就买好香料了,这回有经验了,做的应该比去年的好吃。”

    而后是林樾,“今年的鱼做酸菜鱼吧,去年腌的酸菜还没吃完,我今天收拾屋子的时候拎出来尝了尝,味道正好。”原本他是想吃酸菜红豆汤的,但这个菜一般不在过年吃,所以林樾就没提。

    沈淮之没什么特别偏爱的菜,但说好了全家都要说一个菜的,所以他想了许久才开口,“炸面团吧,用糯米粉,那个要更软些。”糯米团子是在和面的时候就加糖的,炸出来除了油香味,还有一丝甜意,最适合现炸现吃,酥酥脆脆的。

    沈正初和宋寻春一个说的麦饭,一个说的鸡蛋抱豆腐。

    定好饭菜,就是商量什么时候去接沈云初一家回来过年,说着说着一家人就决定兵分两路,各自过年了。

    随后他们就把猪头给炖上了,三十一早供奉过祖先,林樾就开始做卤猪头,宋寻春带着沈淮之哥俩收拾年货,把能分的东西一分为二。

    沈正初去说服沈奶奶去了,去年没一起过年,沈云初虽然没说什么,但还是有些失落的,也怪他没准备好,这回怎么说也要把自家老娘带上。

    两个时辰之后,一家人就出发了。

    周问兰和沈云初看着突然出现在门前的人,都是一脸欣喜,尤其是沈云初,要不是孩子也在,他都要哭了。

    一直到初一晚上,沈家一行人才回到自己家里,当晚吃的是乳糖圆子,也就是汤圆,庆祝一家人团团圆圆,健健康康的又过了一年。

    “今年肯定会更好的。”林樾说。

    年节的喜气淡去,一家人重新忙碌起来,沈家夫妇在田地里忙活,沈淮之在私塾,林樾和沈凌之在铺子,田地里日益见长的庄稼,学堂里认字越来越多,算账越来越快的学生,甜香坊络绎不绝的客人,都见证了他们的劳作。

    冬藏春耕,夏耘秋收,暮冬飘雪,春日草木,初夏蝉鸣,晚秋粮仓,农家人的一年四季好像是重复的,就连身边人也不曾变过,唯有一茬又一茬的庄稼,日益浓长的情谊见证着岁月的流逝。

    又是一年秋,七月十九这日,沈家一家五口都起了个大早,半个时辰后,里屋外院都比过年那天还要干净整洁,一家五口也换上了干净的衣裳,原来今天是方家下聘的日子。

    宋寻春房前屋后的转,尤其是沈凌之的屋子,一早上不知道去了多少趟。

    前脚才说,“离成婚还早呢,今儿只是送聘礼过来,别紧张。”

    后脚就成了,“怎么就要嫁人了呢,娘真是舍不得。”

    沈凌之和林樾原本还在说些有的没的打发时间,愣是被宋寻春弄得坐立不安,两人对视了一眼,拉着宋寻春好一通安慰。

    再之后,沈淮之就进来了,“娘,他们快到村口了。”

    话音刚落,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就响起来了,方家已经到了。

    “今日七月十九,四方镇方家特来送聘,聘礼为……方家欲替独子方新觉礼聘沈家凌之为夫郎,还望应允。”

    沈家夫妇端坐堂前,点头应允之后,沈淮之施施而行,走至院外,告知方家。

    而后,媒人的贺喜声和听到响动出来看热闹的村人的说话声交织在了一起,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绑着红布的聘礼堆满了沈凌之的屋子,因日子已经提前定了,所以送聘的人在堂屋略喝了些茶水就告辞离开了。

    沈淮之和林樾一直把他们送到村口才折返,地上还有放爆竹留下的红纸,林樾抿了抿唇,“等会儿来打扫一下吧。”

    沈淮之应了一声,又摸了摸他的头,“怎么瞧着不高兴?”

    不说还好,一说林樾嘴都瘪了,“凌之真的要嫁人了啊?我好舍不得他。”

    林樾出嫁前有不少小伙伴,嫁人后就只有逢年过节回娘家的时候能见上一面,就这还不是每次都能见到人,因为他的小伙伴也嫁人了。

    嫁过来后,陪伴林樾最多的不是沈淮之这个夫君,而是沈凌之这个弟弟,现在突然要分开,林樾哪里受得了。

    林樾和沈凌之只相处了两年都舍不得,沈淮之就更不用说了,只是他性格要内敛些,这会儿瞧着倒是还好。

    良久,沈淮之才道:“你忘了吗?最初九月我们就得去府城了,就算凌之今年还在家,你们也是要分开的。”

    这话听起来不像是安慰,林樾掀起眼皮瞪了他一眼,“那怎么一样?以后凌之的家就是方家而不是这儿了,就像我一样。”

    说完两个人都沉默了,沈家屋子里,沈正初夫妇也没个笑,和他们当初去林家下聘的时候简直天差地别。

    但不管沈家人如何舍不得,婚期还是越来越近了。

    沈凌之的嫁妆去年就备齐了,今年又陆陆续续添了一些,掌勺的也是六月就请了,八月里,沈正初夫妇和几个招来做工的紧赶慢赶完成了秋收,而后就一心一意准备沈凌之的婚事。

    几尺红布一针一线缝制成了嫁衣,团扇是林樾做的,他针线活不算很好,一把小小的扇子做了好几天才做好。

    八月中旬,甜香坊挂上了打烊的木牌,廿二这日,私塾里的学生放了三日假,廿三傍晚,村里来帮忙的人已经坐在了沈家的院子。

    “真是没想到,凌之也要嫁人了啊!”

    “可不是,瞧着还小小一个呢。”

    “听说夫家是镇上的,家里还有铺子呢。”

    “是吗?那真是不错,配我们凌之正好。”

    宋寻春和沈正初就算再舍不得沈凌之出嫁,脸上也是带着笑的,“劳烦你们过来帮忙了,大家吃好喝好。”

    “二哥二嫂,你们就放心吧,保管给你们干的妥妥当当的。”

    临水村和榆水村离得近,出嫁的流程也基本一样,哥儿出嫁前一夜,长辈是要传授夫夫敦伦之事的,林樾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差事会落到自己头上,看着面前眨巴着眼的沈凌之,林樾脑子里回响着宋寻春的嘱托。

    “樾哥儿,这事儿就拜托你了,娘实在是……”

    林樾扯了扯嘴角,僵硬地和沈凌之打了个招呼。

    第138章

    沈凌之看林樾一只脚在屋内, 一只脚在屋外,倚着门半天没动弹,不由起身走到近前, 疑惑道:“哥哥,你这是怎么了?怎么不进来?”

    林樾摆摆手, 深吸了一口气,“你, 我……算了, 你先坐会儿, 我等会儿再进来找你。”说完一个转身就出去了,动作灵活的不得了。

    没走两步就迎面撞上宋寻春, 宋寻春难得语速飞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