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待兔。
那小厮回来了,云不秋从背后把剑架在他脖子上。那小厮被这突如其来的剑吓到了,一时之间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谁?”
“我问你几个问题,你最好如实作答。”
小厮连忙点了点头。
“你与文府的二公子文筠是什么关系?他死的时候你在哪?”
“我……只是文府的一个酒楼的小厮,与文小公子并无过多来往。他死的时候我就在酒楼干活,我什么都不知道。”
小厮头上的汗珠在往下掉,声音也止不住的颤抖,不知是害怕还是心虚。
“是吗?那你为何知道文筠的尸体埋在哪?却又不告诉文家人?再不说实话,我就只好,严刑逼供了。”
小厮内心有些动摇,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人,“你们是谁?”
“你不必管我们是谁,只需告诉我们实话,不然,你以为我们是如何知道他的尸体位置的?”
小厮脸色一沉,“你可知我的腿是怎么瘸的?”
“什么?”
“他性格暴戾,经常打骂下人甚至是酒楼的小厮,我们对他唯恐避之不及,我的腿也是被他给打瘸的,为何他死了都还有人惦记?”
听到这话,他们二人内心也不甚感叹,没想到这人如此残暴,真是罪有应得。
“他后脑的伤,是你干的吗?”
“是又如何?他当时身边没人,又想打人,我只不过是想反击,哪承想他竟毫无还手之力,这不是连老天都知道,他是时候遭报应了。”
云不秋本想找出凶手,再带去治所,现在想来,此做法稍有不妥。
他将架在脖子上的剑放下,此时此刻,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做才对。
他看向身后的沈寻竹,眼神中隐含求助之意,他一眼看穿,拍了拍肩膀,“我们没来过此地,也不知道他后脑的伤是如何来的,这一切都是他罪有应得,不是吗?”
“打扰了,我们回去吧,你就当没见过我们。”
翌日,他们踏上了回京的路,他又重新戴上了熟悉的面具。
“你为何要带着这个面具?这么丑。”沈寻竹不禁嫌弃道。
“戴面具,一来可以震慑敌人,二来可以保护我自己,我上一个面具就在打斗过程中被砍碎了,若是没有面具,我现在的眼睛、鼻子,可能都不健全。”
听到回答,他内心泛起一阵酸楚。
回到京城,看到他们押送的异国人,路边的百姓议论纷纷。
“这些人是谁啊?看样子不像夏国人啊。”
“不会是敌国的吧?怎么被抓到这来了?”
“就该把这些獠给抓起来,让他们攻打我们国家,哈哈哈。”
【皇宫】
“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儿臣参见父皇。”
皇帝看见他们带回来的俘虏,龙颜大悦。
“免礼,先将他们押入大牢,随后派人去审问。”
夏国与南国长年打战,两国实力相差不大,南国人善用大刀,体格也普遍比夏国人好。两国交战,夏国是输多赢少,只因夏国重视文官,而不重视武官,每年选拔文官数名。夏国的士兵几乎都是打战前服兵役的男子,有实力的将领并不多。
因此,那次云不秋孤身入营火烧敌营粮草一事之后,他便声名大噪,官职连升几级,一跃成为三品大官。
如今,他们不费一兵一卒,却能将南国的人押回来,不仅可以鼓舞士气,还能彰显夏国国威。
“云不秋查案有功,又俘虏敌国士兵,赏黄金千两。”
“微臣叩谢皇恩。”
“至于皇儿,你年纪不小了,是时候该娶亲了,你可有心仪的大家闺秀?朕择日为你们赐婚。”
听到此话,云不秋内心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皇帝会想为他赐婚,转而又是一阵失落。
沈寻竹看向一旁的他,回禀道:“父皇,儿臣并不想娶亲,也没有……心仪的女子,父皇不必为儿臣考虑了。”
“这怎么行?你的皇兄都成家了,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成亲了,朕看那太傅之女林若霜就不错,改日,你去见见。”
“父皇……”
“朕意已决,不必多言,下去吧。”
他出来后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看着身旁的人,“你也不希望我娶亲,对吗?”
“殿下,我……”看着眼前的人,他说不出一句拒绝的话,想起之前与他相处的点点滴滴,他不知在什么时候,对他多了一份朦胧的感情,说不清,道不明。
“阿云。”他抓着他的衣角,眨着眼睛看着他,满脸的委屈叫人心疼。
“殿下不是不喜男子吗?”
“我是不喜男子,也不喜女子,我只喜欢你,只要是你,不论其他。”
他拂开沈寻竹的手,“殿下,这话若是被皇上听到了,恐是不好,还请慎言。”
“你对我,一点感情都没有吗?哪怕冒天下之大不韪,我也不惧。”
“殿下,皇上对你赋予厚望,我希望,你可以赢。”
他好像只听到了后两句话似的,突然一把抓住他的手臂,“所以,你对我,还是有点感情的,对吗?”
云不秋有些无话可说,“殿下,慎言,微臣告退。”
然而沈寻竹却依然沉浸其中,“他是在意我的,他没有拒绝我,而且他不希望其他皇子赢,只希望我赢……”
此后几天,他心情都很好,即使下人不小心做错事也不罚,府内的人也很是疑惑,不知他是遇到了什么好事。
第三十章 我,等你归来
几日后,皇帝还是让皇后为他安排了一门亲事,让他去了凤轩酒楼与杨太傅之女见面。皇后旨意不得违抗,他也只好去了。
酒楼内人来人往,菜肴的香气四溢,飘满了整个酒楼。雅间里坐着一位柳眉星眼,眉目清秀的女子,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之范。雅间内有几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轻敌沈寻竹云不秋》 20-30(第9/9页)
婢女在旁侍候,窗户大开,还可以听见楼下的喧闹声与吆喝声。
“杨小姐,幸会。”
杨若霜起身行礼,“臣女见过昭王殿下。”
“免礼,请坐。”
杨若霜看着眼前的男子,彬彬有礼,长相俊俏,内心不免心动,微微害羞。
“殿下,不知贵庚几何?”
“本王已近弱冠之年。”沈寻竹只想赶紧离开这里,但又不好直接开口,怕伤了姑娘的心,对她产生不好的影响。
杨若霜正欲开口,却被他打断。
“杨姑娘,本王……暂时没有成家的打算,今日也是奉皇后娘娘的旨意,来此处与姑娘见面,若有冒犯之处,还请见谅。”
杨若霜看着他,略显尴尬,“哦……臣女也无此意,倒是与殿下不谋而合了。”
“告辞。”
沈寻竹离开,只留她一人在雅间,看着桌上的点心,内心略有遗憾。
杨若霜向来心高气傲,自小锦衣玉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由于父亲是太傅,自小也受文化熏陶,识大体。虽然此次被拒,但也保留了体面,也从未想过死缠烂打、耍手段。
【杨府】
杨太傅回到府中,询问今日与昭王见面的情况。
“霜儿,今日可见到昭王殿下了?”
她点了点头。
“如何?”
“爹,女儿还不想嫁人,而且……女儿也不喜欢昭王殿下,你就别老想着把女儿嫁出去了,让女儿承欢膝下,不好吗?”
杨太傅坐下,语重心长的劝说:“霜儿,父亲老了,不能照顾你一辈子,你早晚要嫁人的,趁现在父亲还健在,也能为你寻得个好人家。”
“父亲,女儿自小在父亲言辞的熏陶下生活,饱读诗书,难道就一定要嫁人吗?朝中不是也有女官吗?”
杨太傅为之一惊,“霜儿,你不会是想做女官吧?这可不容易啊。”
“霜儿知道,只想努力一试。”
“好,既然你已经决定了,做父亲的也只有支持你。”
“多谢父亲。”
几日后,边疆急报。
“报——启禀陛下,南国人已召集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
听到这个消息,朝内大臣一时不知所措,众说纷纭。
“什么!他们竟敢……众爱卿有何对策?”
一时之间,鸦雀无声,朝内竟无一人能回答。
皇帝脸色阴沉,静静地看着朝中众人。
此时,初青华站出来。“启奏皇上,微臣认为,南国人如此猖狂,或是因为我国精兵良将不多,而南国人大多体格健硕,再加上之前两国交战,我国输多胜少的缘故,故而,微臣建议,加强对武将的重视,培养更多的良将,才是应对之策。”
此话一出,群臣又开始议论纷纷。
见此情景,皇帝将手边的奏折怒摔在地上。“你们一群酒囊饭袋!年年吃朝廷俸禄,出了事却一声不吭,还不如一个女娃娃!”
群臣跪拜在地,“陛下息怒。”
“增加良将固然重要,然而现下要先应付眼前的事,面对南国二十万大军,可有人愿意领兵出征?”
武官面面相觑,都不愿意揽下这个重担。
“陛下,微臣愿意率兵出征。”
抬头一看,依旧是那个年纪轻轻的指挥使。
“好,朕就封你为镇国大将军,领二十万大军,率兵出征。”
“微臣遵旨。”
然而此时,同在朝堂的沈寻竹只能眼睁睁看着心爱之人领旨出征,而无能为力。
下朝后,沈寻竹将他一把拉去了无人的地方。
他紧紧抓着他的手臂,将他压在下面。“云不秋,你为什么要主动请缨去边疆?你可知我国在这方面胜算并不大,你去了,可能就回不来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脸上几乎毫无波澜的人,而他的眼睛早已泛红,连声音都有些颤抖。
“家国大事,怎可因为贪生怕死就退缩,后面还有多少百姓,我若不站出来,难道就让他们打进来吗?”
“你只考虑那些百姓,那我呢?我在你心里算什么?我在你心里占几分?”
“殿下,此去边疆,生死无望,若有不测,还请点下为微臣查清十年前梧州太守一家惨死一案,这是微臣唯一的心愿,还请殿下成全。”
这视死如归的话语,让沈寻竹心里很不是滋味,眼前如此“淡漠”的人,让他不知如何是好。
“大人要本王为你做事,可有报酬?”
他一时没有想好,也不知如何报答,“殿下大恩大德,微臣无以为报……唔”
不等他说完,沈寻竹的唇已经覆了上来,他狠狠压着身下的人。满带侵略性的、占有欲的,让他一时喘不上气。
“既然没想好,本王便自己索要了。”
“呼……哈,殿……”
他的手在腰间游走,时间似乎停在这一刻,心跳变得急促,还能听到摩挲衣服的声音。他恨不得将他吞下去,仿佛能听喉咙间的到吞咽声。
在皇宫内,一处偏僻的屋子里,好像只听得到呼吸声……
数日后,祭拜完祖先和神灵,准备好装备和粮草后,军队就要启程了。
城中有很多百姓聚集在街道两侧,为他们送行。战马嘶鸣,军旗在空中飘扬,战士们整装待发。此起彼伏的哭泣声,有父母子女的不舍与伤心,有渴望胜利归来的期盼。
“爷娘妻子走想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他不禁想起这句悲壮的诗词,与此景刚好相符。
蓦然回首,刚好与那双深邃的眼睛撞上。那个熟悉的身影,自那日后,他们再没说过话。
他眉头紧锁,嘴唇微张,话已在嘴边,却说不出口。
待他转过身去,准备启程。
此刻,沈寻竹好像什么也不顾了,一味地往前冲,想要与他说一句话,哪怕是最后一句。可惜,来不及了。
“云不秋,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我,等你归来。”他一人在后面说到,即使他没有亲耳听到。
军队后面,是家人的悲伤的哭泣声,是家国百姓的期盼,是他一人的守候……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