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0-3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市井生活日常》 20-30(第1/24页)

    第021章 第二十一章 偏心

    不比以后邻里邻居一年说不上几句话?, 如今家家户户住得近,邻里亲近,隔着院墙而已?,谁家发生什么事儿自然知道。

    这个婆婆看着年纪大, 城南崔家住着的巷子里, 大爷大娘都爱在巷口坐着说话?, 想来这婆婆知道的也多。

    婆婆看了崔如英几眼, 问道:“你打?听陈娘子做什么?”

    这就是?知道了,崔如英笑着道:“我娘刚生了个弟弟,不过奶水少, 所以我们?姐妹俩想多赚点银子补贴家用?, 看能不能给弟弟找个奶娘。都说陈娘子性子好,所以来打?听打?听。”

    婆婆摇了摇头,“想请陈娘子还是?歇歇吧, 她总去大户人家, 一般人家请不起。以前是?性子不错, 尽心尽力,不过自打?生了个儿子, 心思全放在儿子身上了。算了算了,不说了……二十文你数数对不对”

    崔如英飞快数完, 又问了句:“婆婆,你可知陈娘子的儿子比女儿大多少?”

    “不到一年吧。”婆子把包子放到篮子里,就颤颤巍巍地回去了。

    等人走后, 二丫好奇道:“三?丫,陈娘子是?谁?”

    她家哪儿来的刚生的弟弟, 而且,娘不也当奶娘去了吗。

    崔如英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二丫解释, 一岁不到,那?陈娘子儿子岂不是?也没断奶。

    刚刚的婆婆说陈娘子心思全放在儿子身上……若是?她本本分分做事,偶有?偷懒耍滑也无伤大雅,毕竟许娘子也忧心六丫,谁管她疼哪个回家喂哪个。

    但若是?为了她儿子,每每白日回家,舍了女儿不说还晚回来睡不好,还得让许娘子多费心,那?凭什么,都拿的三?两月钱。

    来做奶娘必然要舍得家里的孩子,崔如英不是?闷声吃亏的性子,一直这样她不会答应。

    许娘子所说算不得错,能和?气?生财用?不着撕破脸皮,但也有?人,你越退一步她越踩着你的脸上去。

    崔如英道:“陈娘子也是?一个奶娘,好啦好啦,快卖包子,爹还等着呢。”

    崔如英打?算明?儿自己再去陈娘子家看看,到底喂没喂,千万别?误会了。

    二丫一听卖包子,心里顿时澎湃起来,这么小的包子,竟然卖三?文一个,十文四个也比酱肉包贵呢,这回得赚多少钱。这已?经卖了二十个包子了,就是?五十文,买这些肉多少钱二丫不知道,但她看见?崔大山给妹妹数了二十个铜板。

    她们?包了七十多个小包子,那?得好多钱呢。

    二丫在心里使劲儿算,也没算出个所以然来。

    要让崔如英算,她也算不出,因?为包子十文给四个,要是?只想尝尝,那?就只能三?文一个买,大多数人觉得十文四个合适,但也有?舍不得的。

    从太阳西下到太阳落山,姐妹俩把城东绕了大半儿。

    崔如英想把包子卖完再回去,二丫看着赚钱高兴,也不催妹妹往回走。天黑了,就剩最后两个,崔如英给二丫了一个,“姐,饿不饿?”

    过来扁担都是?二丫挑着,走这么远肯定?又累又饿,但二丫摇了摇头,“我不累,明?儿我还能来……你,你啥时候回侯府呀?要不就别?回去了。”

    一块儿卖包子多有?意思呀。

    要是?侯府不好,崔如英也想干脆在家卖包子算了,赚得多何乐不为,可是?陆云蓁答应她能读书,到时候还能改名字。

    不管在哪儿,读书都是?有?用?的,况且繁体字也要学,她还不认识不会写这边的字呢。

    再说了,让许娘子一个人在侯府她也不放心。

    崔如英说道:“我又不是?不回来了,你看我不总回来吗。下回回来了,给你带好吃的。”

    二丫点了点头,“人常回来就行,吃的不用?了。别?总拿人家的东西,人情不好还的,而且家里吃得也挺好,今天中午炖鸡真好吃。”

    二丫慢慢吃着包子,崔如英饿了,两口就把包子吃完,她颠了颠钱袋子,水煎包费事儿,味道好价钱也更贵,所以赚得会更多。

    天已?经黑透了,崔如英倒是?不怕,因?为京城夜里有?巡逻的,但她怕崔大山着急念叨,“时辰不早了,二姐,咱们?快点回去吧。”

    二丫这会儿才?发现天已?经这么黑了,平时家里因?为早上要出摊儿,所以睡得都可早了。

    都这么晚了呀,她赶紧把包子塞嘴里,挑着空了的扁担跑得飞快。

    *

    城南贫苦,巷子里亮着油灯的人家不多,崔家算其中一个。

    早两年家里舍不得灯油钱,加上天黑了也不干活,就着月光梳洗,然后早早就躺床上。最近家里有?些钱,崔大山又等女儿,就把油灯点上了。

    家里亮着灯,知道家在哪儿。

    四郎五郎和?六丫都睡着了,崔大山已经去巷子口望了两次,崔大郎道:“爹,我再出去找找。”

    崔大山:“别?去了,等一会儿回来了你又不知道去哪儿了,还得错开。明?早还得出摊儿,你先睡觉去。”

    崔大郎摇摇头,“还早呢,再等会儿吧。”

    妹妹们?还没回来,他哪里睡得着,“爹我去巷口看看。”

    姐妹俩是?一路跑回来的,气?喘吁吁不说,扁担挑着的篮子盖儿都要飞出去了。崔如英捂着钱袋子,生怕发出响来。

    跑进巷口,俩人才?慢了下来,远远看到崔家门口探出一个脑袋,崔如英眼睛一亮,禁不住喊了声大哥。

    崔大郎往外迎了迎,少年皱着眉头,越发显得老成,“怎么这么晚才?回来,这天都黑了,也不看看什么时辰,那?东西卖不出去就卖不出去……”

    崔大山闻着动静也出来了,他道:“这出去也不看着时辰,天都黑透了还不知道往家跑,你们?两个姑娘家在外头跑啥跑,包子卖不出去就卖不出去,以后可不能这么晚回来了。”

    要是?出了啥事,他咋和?许娘子交代。

    崔如英抿唇笑了笑,对着两人晃了晃钱袋子,“爹,都卖出去了。”

    崔大山一愣,拽着两个女儿进屋,崔大郎把扁担接过来,人都进去后把门闩插上。

    崔大山压着声音,“都卖出去也不能这么晚回来,看看这都啥时辰了……”

    崔如英道:“我和?二姐是?为了谁呀,爹你就别?念叨了,我俩还没吃饭呢,就剩了两个包子,一人吃了一个,那?么小,肚子都快饿扁了。你看二姐更辛苦,二姐都没让我挑扁担。”

    二丫赶紧道:“包子都是?三?丫张罗着卖的,我都没干啥。”

    二丫性子老实,有?一说一,她的确没干啥,都是?三?丫张罗卖包子,跟人讲价,嘴甜说话?好听,包子卖了还把人哄得高高兴兴的。

    而且包包子时她也就和?了面,馅儿还是?三?丫弄的,肉也是?三?丫买的,一共包了七十多个,不过第一锅糊了,好在第一锅少,能卖出去的还有?六十多个。

    崔如英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市井生活日常》 20-30(第2/24页)

    :“谁说的,二姐帮了好大忙呢,要是?我一个人肯定?不成。”

    二丫腼腆地笑了笑,这回没说什么,谁都爱听好听的,她也不例外。

    崔大山也不知道怎么说这俩孩子,“那?也不能这么晚回家,行了,我给你俩热饭去。”

    说是?热饭,就是?热热晚上家里吃的红薯,毕竟中午才?吃的鸡肉。

    崔大山看两个女儿跑得一头汗,又去厨房拿了俩鸡蛋,给煮上了。

    崔如英招呼二丫去屋里看钱袋子,俩人都没用?崔大山帮忙,先数个钱怎么了。

    十文十文地数,先数出二十文来,这是?崔大山给的本钱,又数了二十二文,面粉三?斤多,得算二十二文。

    算上别?的,本钱差不多在四十二文。

    钱袋子沉甸甸的,崔如英数得快,一共一百五十九文钱。

    她拿了三?文给三?丫,自己拿了六文钱,二两银子没了,加上这个手里也就二十文。

    二丫看着手心的两个铜板,神色透着些许慌张,“三?丫?”

    崔如英道:“拿着买头花去,二姐你戴绢花可好看了。”

    二丫喜欢头花,但就一支宝贝得紧,就白日戴戴,今儿出门还把头花摘了。

    她小声道,“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崔如英看着二丫的眼睛,道:“姐,没啥不好的,咱们?又没偷没抢,况且本来今儿该在家里吃红薯,啥钱也赚不到的。你挑了那?么久的扁担多累呀,这是?你赚的,该拿的,偷偷留着,也别?告诉娘。”

    二丫看了眼外头,崔大郎明?儿还得出摊,睡得太晚明?早起不来,这会儿已?经睡觉去了。崔大山正在厨房给俩闺女煮鸡蛋,六丫和?五郎在床上睡得香甜,二丫用?力点了点头,也不在乎妹妹比自己多拿几文。

    崔如英觉着今儿赚得不少,要是?有?平底铁锅,更好做。

    生煎包能有?六七成的利润,若非崔如英把第一锅煎糊了,赚得还能更多。

    把钱袋一收,崔如英直接放到柜子里,她去厨房告诉了崔大山一声,“爹,我俩一共拿回来一百五十文,全放柜子里了。”

    崔大山一愣,“这么多?”

    不怪崔大山惊讶,他们?早起买六斤肉,十二三?斤面,蒸十二屉包子,能赚二百来文,这就不少了,可他才?给三?丫二十文。

    卖一个晚上,才?两斤肉,这就一百五十文?

    崔大山道:“有?这么赚钱呢,不然咱们?早起也卖这个?”

    崔如英道:“那?不成,城东的人有?钱买得起,在城南不成。明?儿下午我再去看看,要是?能做下去,爹你和?二姐晚上也跑一趟。”

    崔大山:“明?儿我跟你一块儿去。”

    崔大山不怕累,大男人怕什么累,能赚钱就成。俩闺女他放心不下,他跟着去成,晚点就晚点。

    崔如英没拒绝,打?听陈娘子家是?其次,赚钱才?是?要紧事。

    若是?家里一天能赚三?四百文甚至更多,一个月也有?十几两银子呢,盘铺子就指日可待了。

    鸡蛋差不多好了,崔大山招呼两个女儿吃鸡蛋。

    这还是?刘婶儿拿来的呢,崔如英把鸡蛋剥开,雪白的蛋清,橙黄色的蛋黄,家里养的鸡,都是?各家孩子抓虫子喂的,鸡蛋也更黄一些。

    二丫饿得很,又吃了块儿红薯,口袋里存了钱,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可崔大山什么都没问,她就安心了。

    这钱可以拿来吃早饭去,还能买绢花,绢花真好看呢。

    崔如英吃完就去梳洗了,也不知道侯府什么样,陈娘子今儿有?没有?回去。许娘子性子软,千万别?受欺负了。

    这才?三?月十九,崔如英看外面月亮已?经不圆了,崔大山还在外头收拾,次日一大早,她又是?听着剁馅儿的声音醒的。

    她不想早上还去卖包子,就翻了个身继续睡,再醒的时候家里只有?二丫和?小妹。

    四郎一大早就带着五郎出门了,可谓是?带弟弟抓虫子两不误。崔大山和?崔大郎去卖包子,二丫就在家里看着妹妹。

    两个妹妹呢。

    二丫见?妹妹醒了,说道:“锅里给你留了包子,灶膛里还窝着红薯呢。”

    等崔大郎回来,就能去喂六丫了。

    崔如英点点头,拿杯子去井边洗脸刷牙,长大一圈小鸡在笼子里叽叽喳喳,一大早就怪热闹的。

    梳洗过后她把早饭吃了,包子是?才?蒸出来的,味道还和?原来一样,崔如英最喜欢的是?浸了汤的油皮,许久不吃就觉得香得很。

    又吃了半个烤红薯,冬天留下来的红薯糖分足,吃起来跟蜜一样甜。

    剩下一点红薯尾巴崔如英就直接扔在鸡笼子里了,长出毛的小鸡一窝蜂涌上,崔如英心里盘算着,怎么也得再养几个月才?能下蛋,家里有?钱了,可以多添置些东西。

    鸡蛋鸭蛋,都是?好东西。

    屏风在太阳下晒得发亮,崔如英最迟明?儿早上就得回去,她回过头,正见?二丫抱着一盆衣裳从屋里出来,一直走到井边,“三?丫,你把衣裳换了,一会儿我给洗了。”

    崔如英笑着道:“姐你真好,咱们?下午还做包子,我保准给你教会了。”

    二丫点了下头,“下午咱们?还去城东?”

    崔如英:“先把那?边绕熟了,等下回我回来再去城西。今儿爹也一块去,你俩一块儿走,记得多喊喊,不能一句话?都不说。”

    二丫性子老实,崔如英不禁想,幸好她没坏心眼儿,不然二丫准得吃亏。

    二丫低下头,“我得试试才?行,不过我会试着喊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