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nbsp; 主要是系统零零六这服务太到位了,让他很容易就当成自己的技能自然而然地运用上了。

    不过稍微想一下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事儿,小场面,不用慌,只需要装个B就能解决的……应该是这样的吧……

    本着“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对外策略,莫郁对着众人勉强扯出一个灿烂的微笑。

    是的,只是个微笑,既没有承认什么,也没有否认什么,总之就是什么态都没有表,主打一个“你猜”的神秘感……

    好吧,主要是他实在是觉得有点儿太尴尬了,必须要这么着才能撑下去。

    好在人家皇太后并不介意,马上招呼他到自己跟前儿坐,紧跟着就一连串儿蒙古话就说出来了。

    这一次倒是吩咐的宫女嬷嬷们快去阿哥所把阿哥们抱过来。

    同时又非常不见外地直接一下把莫郁抱在怀里问他一些毫无营养的生活细节话题,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可以说是对待莫郁比对待她自己的亲孙子还亲。

    莫郁也渐渐放下心来,一边儿跟老太太瞎聊,一边儿不由得开始暗自感叹起来。

    【皇太后真是个好人。难怪是顺治帝那么一堆皇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 50-60(第3/16页)

    里活得时间最长的。就冲着您对小孩子这么好,那也是应该的嘛。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啊,皇太后真是棒棒哒。】

    皇太后原本正在抱着莫郁享受一把含饴弄孙的快乐。

    冷不丁莫郁这一番感叹通过心声外放出来,她不由得就有些懵逼。

    正不知道这孩子明明没有开口,却忽然叽里呱啦说的什么话,冷不丁跟着一串儿流利标准的蒙古话就传了出来。

    “说”的正是刚刚莫郁的那一句心声。

    原来,因为系统零零六太过卖力,这个同声传译系统直接连通到了心声外放模块,自动把莫郁的汉语心声给翻译成了蒙古语又外放了一遍,真·同声传译了属于是。

    第一次见识到有人能够这么跟自己交流,皇太后大为高兴,她素来胆子大、心思直接,竟然也不觉得怪异害怕,只觉得怀里的小娃娃实在是个小神童,越看越可爱,一时间蒙古语是成串儿地洒落,莫郁也靠着系统零零六实现了完美沟通。

    同时还没耽误继续汉蒙双语版的心声外放,确保在场所有人都能听见他的心声。

    系统零零六,它真的……

    如果莫郁知道这一切,一定会当场把它给砸了,不过因为他不知道,所以系统零零六只能继续卖力地工作,希望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这欢乐和美好,永远都不要结束……

    于是,等到康师傅得到消息,带着几个年长的阿哥们赶回宁寿宫给太后请安顺便凑个热闹的时候,他就惊奇地发现,皇太后这里真的是太热闹了,而且她非常高兴,今天的笑容比之前一年加起来都多……

    她老人家居然把林家那小娃娃抱在怀里,笑得前仰后合,旁边儿是最年幼十七阿哥、十八阿哥两个小子,也一边儿流着口水一边儿傻笑中。

    年纪稍大些十五阿哥、十六阿哥正在不远处好奇地张望,甚至年纪比较大的五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也都在座,挤挤挨挨一群的人。

    不管是什么年龄段儿的阿哥们,都带着满脸的笑意或者是好奇的神色,显然是被什么吸引了注意力。

    而德妃、荣妃、王嫔、陈常在、高常在等也在旁作陪,一屋子人说说笑笑,看起来十分欢乐。

    康师傅瞬间也被这种欢乐的气氛感染,当即开口问道:“皇额娘这儿今儿这么热闹、这么高兴,这是在说什么呢?也让儿子听一听?”

    因着要跟不懂汉语的皇太后说话,康师傅用的也是蒙古语,不过现在莫郁已经能够直接听懂了,原本也是可以实现无障碍直接沟通的,但他总算还记着林如海的嘱托——在皇帝面前要稍微注意一下,不能太高调,便就乖乖地闭了嘴,礼貌地等着皇太后等人先说。

    哪里知道,他根本就不用说,只要稍微一想,大家就都知道了。

    果然听见莫郁这个吐槽心声的康师傅微微一怔,然后也笑了起来。

    艾玛,这孩子怎么这么逗乐呢,一天天的,这心里头的戏啊可真多……

    康师傅跟皇太后一样,对于这种堪称“怪力乱神”类的东西,更多地是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林家这小娃娃一看就灵秀非常,果然是个不凡的,难怪他一家子人都看起来很聪明能干的样子,不错不错,必须要重用才行。

    这就是典型的强者心态。

    遇到奇人异事,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为我所用,而不是如同洪水猛兽,疯狂打压。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某些内阁大学士、太子和八阿哥。

    康师傅今儿因着是从南书房过来的,所以他顺便带了一起议事的高士奇、太子、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等人一起过来了。

    跟康师傅和皇太后等人对莫郁这“能听懂蒙古话”、“心声外放”的“神通”持有善意不同,高大学士对此十分厌恶,几乎是当场就变了脸色。

    太子和八阿哥也各怀心思,但总之对这种事儿是防备、警觉的,故此面色也有些不好。佛系圆滑的三阿哥照旧是在暗中观望的态度,而冷面低调的四阿哥也照旧是默不作声,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所以,这场原本应当其乐融融的皇帝、外臣、阿哥、宫眷们的大聚会,就成了高大学士一个人表演的现场。

    这位高大学士出身江南,平时一直在南书房侍奉康师傅,主要就是陪读书、陪聊天、陪讨论问题,简单属于精神导师、文学助手、书法道友之类的综合角色。

    因为他才华出众、写得一手好书法,也十分健谈,所以很受康师傅的喜欢。

    哪怕他都辞官回江南老家了,这次去南巡还是把他薅过来伴驾了,又安排他一路跟着自己进京,甚至都把他安顿在了大内直庐里居住,基本上算是形影不离的待遇了。

    所以这位高大学士跟旁的外官都不同,经常出入后宫,当然是在康师傅在场的情况下,也算是跟后宫高位的女眷们混了个脸熟。

    别的不说,单说太后娘娘这里,他也是来过几次的。

    不过每次来,不过是请安,最多一起吃个饭这种。

    主角是康师傅和太后,他作为陪客,偶尔说几个典故,做两句诗什么的就算完成任务。

    但因着他确实是真的有才,所以哪怕就是这么简单的工作,他也能够做的很出彩。

    皇太后也挺欣赏他,毕竟高情商的知识分子说话,很能让人高兴。所以一般他来,皇太后都会挺开心的。

    康师傅因此也愈发倚重他,只要有机会也会带着他来宁寿宫见太后。

    所以,高士奇今儿一来,见到宁寿宫的气氛这么好,不管是皇太后还是各宫娘娘们,甚至还有大大小小的阿哥们,大家都这么开心,他惊奇之余,心里也隐约有些不高兴。

    不过他这种不高兴,当然不会那么直接地就表现出来。

    他是文化人,表达不满的方式那是委婉得多了。

    林家这小娃娃乳臭未干就在这里瞎胡闹,靠着不知道什么神通手段来哗众取宠、装神弄鬼、简直可恶。

    且让自己这个老前辈给他上个宝贵的一课,让他做人不要那么高调好了。

    想到这里,高士奇冷笑了一声打断了满堂的欢声笑语,直接对着莫郁问道:

    “林家小儿,你方才说的是什么话?什么叫做太后奶奶?居然还如此跟太后娘娘嬉戏打闹,实在是大不敬啊大不敬,你,你可知罪?”

    他说得是义愤填膺,慷慨激昂,且红脸憋肚、表情狰狞,让人看着就很惊吓。

    满屋子霎时间就安静了下来,众人都一脸震惊地盯着他看,莫郁一时间也有些无语,正想着要怎么委婉或者是直白地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不料一直笑得很和蔼的太后娘娘却忽然冷了脸,对着高士奇一串儿蒙古话已经飙了出来:

    “高老头儿你够了,哀家就看这孩子顺眼,就喜欢他怎么着了,他做什么哀家都觉得高兴,你少在哪里瞎哔哔乱嚷嚷了,看别吓到我们默哥儿,便就是吓到十七、十八他们也不好啊。”

    作者有话要说:

    呜呜呜!不小心飙过了字数,过了十二点,明天一定早点更大哭!

    第53章 佞臣

    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 50-60(第4/16页)

    宪皇太后这番话一说,高士奇就不乐意了。

    毕竟,他高士奇现在可早不是当年的高士奇了,他已经当了三十多年的官,跟着康师傅三十多年了,至少他自己感觉,是有了些“与众不同”的资本了。

    回顾这位高大学士的一生,那可以说是相当富有传奇色彩的。

    传闻他祖籍河南开封,但祖上为了避难逃到了浙江,故此他其实是出生在浙江钱塘的。

    当然也有说钱塘根本就不是他的出生地,而是他后来入户籍的时候才改的。不过不管怎么样,他出生在浙江地界是没有啥争议的,怎么着也能算是江南才子就是了。

    江南的学习氛围一向非常浓厚,年幼的高士奇在这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一飞冲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人对高士奇这个人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所有人都认可他的博学多才。

    这位哥是真的牛,天资卓绝,博古通今,写书作文,无所不能,甚至还文理兼修,堪称全才,主要还是来源于他早年间扎实的基本功和终身持续不断的学习。

    完成了江南早期学习副本之后,十九岁的高士奇就离开了江南,跟他老父亲北上京城游学去了。

    不幸的是,游学未成,他的老父亲就病逝了,治病的费用加上丧葬的费用花完了他们所有的积蓄,高士奇只能滞留京城,每天靠卖字画文章、写春联儿为生。

    如此这般,年轻的小高独自一人背井离乡,在京城的市井中摸爬滚打,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很快就学会了很多世俗的本领……简单来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主打一个见风使舵、捧高踩低。

    要是没有什么意外,他的一生本该都这样度过。从小高,变成大高,再变成老高,始终贫困潦倒,孤独终老或者运气好的话找到一个同样出身寒微的妻子,生一两个或者三四个儿女,如同他的父辈那样,一家人过着清贫平凡的生活。

    不过这位小高同志毕竟不是普通人,所以,他才注定会成为传奇。

    要说人要是走运起来,那真是可以原地升天的。

    就在二十出头的高士奇正在那里日复一日地摆着摊儿、卖着字画儿的时候,偏偏有这么一天,时任礼部尚书的大奸臣祖泽深路过这位小高书生的字画摊子,不知道抽了什么疯,非得闲着没事儿随便就给他看了个相,然后“意外”就来啦。

    这祖泽深一看高士奇的面相,立刻就惊为天人——艾玛,这可是大富大贵、位极人臣的面相啊。

    那为啥这样的神人居然落魄到要蹲寺庙门口卖字画儿这么惨啊。

    必须不能够啊。

    这位祖某人虽然恶名远播,但是他这看相的技术还是得到过多番验证,很有几分道行的,最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这手绝活儿也十分自信——唉呀妈呀,这就是一“沧海遗珠”啊!

    这么好的捡漏机会摆在面前,让他怎么能够忍得住不动心?

    于是祖泽深当即决定把年轻的高士奇给捡回家,基本上是当成儿子在养的,而且也不知道是为了证明自己看相的技术没有出错,还是真的被年轻的高士奇当成练手的工具人奉承得挺开心,反正这位老祖同志对小高还真是上了心。

    因为在礼部侍郎的位置上没干多久就外放离开了京城,祖泽深有点儿遗憾没能帮助高士奇太多,毕竟这位小高同志可是他心目中的“潜龙”,以后是一定会飞升的。

    可惜啊,他还没找到机会把这个“贵子”推出去亮相,就要离开京城啦。

    而且这么一走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说不定,这辈子都回不来了……

    不过没关系,他祖某人好歹在京城中混了这么多年,人脉还是有那么一点儿的。

    正好这个时候有人跟他说索额图府上需要找个能写会算的年轻人当门客,这不就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刚合适了嘛。

    祖泽深立马动用关系各种牵线搭桥把高士奇给送到索额图府上去了。

    就是因为时间仓促,这关系托的有点儿远,最后高士奇进去了才发现,不是给索额图当门客,而是给他的一个心腹家奴当门客。

    好家伙,这还不是给索额图当奴才,是给他的奴才当奴才。

    这么算起来,那他不就是奴才的奴才了?

    这差事的档次也太低了吧?

    读书人最重视气节,这种差事一般人肯定不干,但是高士奇不是一般人,他不但干了,还干的很好。

    没有过多久,他就给自己这位索额图的心腹家奴“主人”出了一个好主意,让这位家奴成功避免了一次大处罚。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