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 140-150(第1/18页)
第141章 平衡
那当然是把他叉出去好好查一查,然后看看能不能有啥收获了。
有句话说的好,“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既然是利用当官儿的机会发的财,那当然也就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康师傅觉得,这话说的挺对的,加上这回他可是专门带了人来的,既然有这么一个极品摆在眼前,不好好发掘一下简直有点儿对不起这个机会。
如果连这种已经送上门的线索都抓不住,那就不用混了。
所以,康师傅直接大手一挥,就把赵世显给安排了。
赵世显还没有想好要用什么借口狡辩,就直接被拖出去送给了林如海和十三阿哥了。
莫郁虽然不知道这中间是什么缘故,也为康师傅点了个赞。
【有一说一,这活儿其实原本是四大爷的。康师傅您老这一年年地到处巡查,也实在是太费钱了。加上您老那种惯常会心软的毛病,这才养得这一帮子大大小小的贪官心都大了……】
【最近虽然不知道为啥,但是您老这回的这种画风转变也未必不是个好事儿。但是不管咋样,还是四大爷擅长做这个事儿,只有那种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真正狠得下心来做这种得罪人的事儿。】
【哎,可惜了,就算最后做了皇帝又有啥用呢,不过也是换了个地方继续治愈自己罢了。】
【最后好像也没有怎么治愈,主要是光顾着折腾贪官儿们去了。】
莫郁这一番吐槽,倒是让康师傅又想起了四阿哥。
自从上次,好吧,最近好像这次数也挺多的。就是林家这小娃娃预言了将来继承大统的会是老四之后,康师傅虽然心情复杂,却也难免更关注四阿哥一些了。
的确,老四比不得老二的生母身份高贵,也比不过老八聪颖好学,甚至连老十三那种侠肝义胆也没有,但是他身上也的确有着作为帝王必备的特质。
别的不说,这种非常会“理财”的本事,就是比他这个皇阿玛都牛皮的。
原本康师傅是从来没有想过钱的问题的。
他从八岁就登基做了皇帝,小时候有祖母孝庄皇太后的庇佑,长大了又有很多忠臣良将的协助,也算是完成了很多历代帝王很少能够完成的丰功伟绩,这么一来,稍微飘一点儿原本也是正常的。
他就是喜欢出个巡怎么了?
是,是要花钱,但是这不也是为了视察国土,考察官员们的履职情况,最重要的是看看水利工程的修建情况嘛。
当然,风土人情、百姓生活,这些也是他需要关注的。
康师傅自认自己没有啥大毛病,便就是钱稍微花的多了点儿,也不算什么大事儿。
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比起他的那些丰功伟绩来说,这点儿事儿哪里算什么事儿呢。
特别是自己最近还是非常上道地准备处置几个贪官了。虽然之前几年也在陆续处置了,但是肯定没有今年的力度大。
康师傅一边儿继续南巡的日程,一边儿思索自己的功过,思来想去,果然还是没有感觉自己哪里做的不对。
所以对于莫郁的这个“指控”,他心里其实还是挺不服气的。
幸好那天莫郁只是随便吐槽了他两句,又给老四说了不少好话,其他的事儿倒是也没有再多说了。
康师傅便就自己安慰起自己来,觉得这些事儿都不算什么。
既然老四能够做好,那么他这个皇阿玛没有理由会做得比老四还差。
说实话,在康师傅眼中,他的这些儿子们,虽然个个都有优点,但是每一个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特别是他总是拿这些儿子们跟他自己比较——开啥玩笑,他们谁能够跟他比啊。
有一说一,在做皇帝这块儿,整个大清朝,康师傅基本上没有啥对手。
比他靠前的,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忙着站稳脚跟儿,哪怕是开国皇帝,也就是打仗厉害些,根本就没有显示出来什么治理盛世的能力。
他就不一样啦,他是又能打仗又能治理盛世,所谓的文韬武略、文成武就,就是说的他这种皇帝吧。
不然怎么能够被称为“千古一帝”呢。
比他靠后的就更加不要说了。太子原本还行,还以为是第二个自己,也是花了不少心血培养的。
谁料得到,小时候明明那么聪明伶俐、听话乖巧的孩子,居然越长越废,最后还要做出“刺探朕躬”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儿来。
不就是看朕年过五十了,身子骨儿还这么硬朗,有点儿等不及了嘛。
哼,朕还就偏不让你如愿。
大阿哥不要说了,那就是个憨憨。
老三是读书读傻了的,也跟他二哥当年那样做一个贤王就很好了。
至于做皇帝嘛,还是差了点儿意思。
老八……不提也罢,仗着有些小聪明,就在朕的面前舞来舞去,要不是朕还要拉他来平衡各个阿哥之间的势力,早就把他发配了。
就冲着最后是老四继位就知道,其他几个更加不行。
本来以为老四的性格看起来最为平和,带着点儿与世无争的意思,结果林家小子居然说,这小子居然是那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类型。
在朕的面前装的那么“兄友弟恭”“兄弟和睦”,登基之后,就立刻翻了脸,把之前跟他争位子的兄弟们都给处置了。
最惨的就是老二、老八和老九了。
老三也不咋样。
甚至他儿子也有样学样,最后连老二的长子弘皙也没放过。
林家那小子说的没错,这皇位之争,每次都是头破血流的,搞得骨肉相残,实在让人难受。
那么有啥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
改天得找机会问问林家小子。
就是不知道怎么能够问到他想要知道的问题。
康师傅心里头乱糟糟的,一时间也就没有什么心情搞那些社交活动。
不过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百姓们对他的到来还是很欢迎的。
特别是那些灾民。
就因为康师傅的一句话,他们就得到了更加细致、实在的照拂,怎么能够不感激涕零、叩谢天恩呢。
面对着百姓们淳朴热烈的真心感谢,康师傅阴霾已久的心情忽然好转了不少。
然而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又听见了莫郁关于他新的吐槽。
原本上次围观了赵世显被康师傅忽然就拖出去彻查之后,莫郁还想着说康师傅这次应该是想着顺便发点儿贪官财的。
抓贪官那多爽啊。
一抓一个准儿不说,还一抓一个发财。
听说那位山东巡抚赵世显,随便一查就是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之类的大罪。抄了他在济南的私宅之后,居然随随便便就抄获了各项财产折合白银一百万两。
当然比起和珅还是差不少,但是在康师傅最近两年查抄的贪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 140-150(第2/18页)
里头,也算是名列前茅了。
想到自己的确如林家小子所说的那样,打算过要把这贪婪的老东西提拔成河道总督,康师傅心情低落了好一会儿。
末了才总算重新振作起来——朕这也算是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了,那不是善莫大焉了吗?
行吧,全靠林家这小子“提点”总行了吧?
哦,审理这个案子的还是林家小子的亲爹林如海。
……
合着这点儿事儿就又被他们林家父子俩给承包了呗。
就,有点儿难受,但是又有点儿高兴……
好吧,是非常高兴。
要不然再赏赐他们点儿啥?
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康师傅发现自己又没忍住赏了林家一堆东西。
有林如海的,有林默玉的,还有他们家女眷的。
就,真的,再这么下去,很快就要赏无可赏了,这可怎么办才好啊。
康师傅心中涌上了淡淡的忧伤,甚至有点儿盼着莫郁再吐槽他或者他们全家点儿啥东西,好“平衡”一下子了。
说实话,就冲着林如海和莫郁他们父子俩这两年的贡献,他真的是有点儿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了。
功劳太大,简直不知道要封赏啥了。
虽然已经破格给他们父子俩各种封赏,甚至连林如海的官职晋升也是坐了火箭一样了,但是果然还是感觉不太够啊。
可是他也知道,这种特殊的、破格儿的提拔和赏赐也不可能是完全毫无限制的。
他虽然是皇帝,但也不能完全地不管不顾——绝对的自由那肯定是没有的,有限的自由里,能够让他产生愧疚感的还是不多的。
林家父子显然就算其中一个。
想着这父子俩已经不知道为他贡献了多少银子了,甚至还在源源不断、持续地帮他赚银子,康师傅就一阵心虚——要不,娃你再骂朕几句?
骂朕的那些阿哥们也行。
就当替你解解闷儿了,这样还能让朕舒服点儿——毕竟,刚刚赏赐过你们了,短时间内肯定不能再赏赐了……
康师傅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之中迎来了自己的五十一岁大寿,本来想着别庆祝了,却不料有人又给他出了个难题。
原来是又一个白给的送上门了。
这一位的到来,让康师傅同时满足了自己被骂和国库再一次发财两个愿望。
作者有话要说:
睡了一天还是好疲倦?
这就是二阳的威力吗?
虚弱ing……明天一定!
第142章 头铁
这个头铁的大老鼠就是时任两江总督阿山。
这位阿山全名伊拉哩·阿山,是满族镶蓝旗人。
并没有走科举的路子,而是靠着祖荫混进的官场。
虽然这位阿山大人一开始不过就是个吏部的笔帖式,但是架不住人家升得快。很快就从吏部笔帖式升职成了刑部主事,户部员外郎。
看这个路线,跟贾政的路线有点儿像。
不过这位阿山显然是比贾政能干多了。
因为他很快就从户部员外郎混到了翰林院侍讲,然后连连晋升,七次之后升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
又过了三年,就升职到了左都御史的位子。康熙三十五年,也就是九年前,康师傅亲征噶尔丹的时候,阿山也是一起参加了。
因为这个功绩,他得了一个礼部侍郎的职务,第二年还挂上了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头衔。
这么一份儿光鲜亮丽的履历,任谁看都是个非常励志的故事。
也会因为这种堪称坐了火箭一样的升迁速度而对他的业务能力心存敬仰——这得多牛皮的业务能力才能做到这种程度呀?
阿山大人肯定是个大牛。
几乎所有的人都这么觉得,而康师傅本人,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从他疯狂地给阿山升官儿就能够看的出来。
不得不说,阿山别的方面都有限,但是这奉承康师傅的方面儿,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专业的程度了。
他会抓住所有能够见到康师傅的场合,跑来康师傅面前疯狂刷存在感。
就比如这次南巡,明明康师傅这才从京城出发没多长时间,才到山西地界儿,他就巴巴地跑来了。
而且还不是他一个人跑来了。他还把从江南到山西这一条南巡线路上几乎所有的官员都给带来了。
其实第一波儿已经来了几个人了。
李光地就不说了,他原本就是直隶巡抚,离着京城最近,当然也就第一个跑来接驾了。
不但要接驾,还得伴驾走一截儿。
至于公务,那不是有其他幕僚和手下们帮着料理吗?
还是陪着万岁爷南巡这事儿更加重要。
这基本上是所有出巡经过地区官员们共同的心声,大家也都是这么做的。不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原本是一年一度的刷存在感、拿好处大会,居然会演变成一场大清算。
第一个跑出来接驾的李光地倒牌子了,现在已经“病倒”,但却也没有被送回直隶巡抚府上——开啥玩笑,这都有贪污的嫌疑了,肯定是要查过了再说了。
第二波儿来的就是山东巡抚赵世显还有河道总督张鹏翮了。张总督倒是没有啥好说的,老爷子还在那里痴迷怎么修水利,怎么能够再从莫郁那儿套出来更多关于水利工程、建筑材料的知识呢。
而赵世显,因为莫郁直接通过吐槽把他的贪腐老底儿都掀了,少不得被林如海和十三阿哥给控制起来,等候案件查明了之后,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