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官,实际上就是在阿山手底下讨生活的小兵——人家是江南江西总督,这个时候虽然还没有正式称呼两江总督,但是江南、江西这几个州府的事儿,早就都归了这老东西管了。
而且人家这江南江西总督府就设在江宁府,这可不就是赶巧了嘛。
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何况是官阶大了知府这么多的总督大人。
江南、江西两地的知府知县们俱都唯阿山的马首是瞻,他说一,他们都不敢说二,于是陈鹏年这个刺儿头就特别突出了起来。
江南地区别的州府都很支持阿山大人的政策,人家阿山大人说加钱就加钱,反正这个钱又不用你陈鹏年给,都是底下的百姓们给,你还在这里纠结啥呢。
如果痛痛快快地答应了,从底下百姓们手里头搜刮一波,那么不但阿山大人高兴,他们自己也能落下点儿——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的就是这个事儿了。
谁家当知府还能当成这老陈这么穷酸的呀。
清官难做,特别是康师傅这一朝的清官儿,那更是难上加难——在大家都贪污腐败的时候,你一个人清廉不贪,那肯定会被所有人给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的。
怎么滴?
就你特别?
就你清高呗?
你清高你别当官呀,回家种田卖红薯去不就得了。
你还非得出来当官儿,这不就显得我们这些贪污的官员很不行?
好,你让兄弟们不行,兄弟们先让你不行……
所谓的强盗逻辑,大抵就是这么运作的。
所以,陈鹏年当官几十年,从最底层的知县开始,一直都是以清廉著称,也一直都树敌无数,但是他还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智慧与勇气,一步一步升到了江宁知府这个位置。
但是,若是没有几分运气,他恐怕早就已经死在半路上了。
便就是到了这个位子,也依然不是很安全。
因为上头的官员们,贪污腐败的程度更加严重了。
对于他的这种特立独行的行为也就更加厌恶了。
这中间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阿山了。
这位现任江南江西总督,以后的刑部尚书,于为官之道上非常有研究。
明明是个大贪官,却凭借着昔日准噶尔伴驾之功青云直上,把康师傅的心思拿捏得十分精准,很是搞死了好几批不谙世事的小官儿。
原本这一次他跑来山东接驾,就是想要借此机会把陈鹏年这个刺儿头给搞下来的。
奈何计划赶不上变化,有莫郁和林如海在,阿山出来了就没有能够再回去。
这就尴尬了。
属于偷鸡不成蚀把米,典型地阴沟里翻了船,估计这会子肠子都悔青了。
不过他的那个弹劾理由也多少在康师傅和众位伴驾人员心目中留下了些印象——好吧,鉴于这个弹劾理由过于奇葩了点儿,大家可以说是印象都挺深刻的。
因为,阿山当日弹劾陈鹏年的理由是“在妓院旧址宣讲圣谕,有辱万岁爷的光辉形象”……
行吧,还别说,这阿山找到的理由还真的挺刁钻的。
虽然有些无耻,但是居然还真得能够对应上“大逆不道”“藐视圣上”的罪责……就,单单从这一点来看,这位阿山大人能够纵横官场这么多年,还是有他特别之处的。
至少这攀咬人的能力,不是一般得厉害。
关键是,这个事儿,康师傅让人核实过,还真是确有其事。
这就有点子尴尬了。
你要真处罚他吧,人家是清官儿,就算是这个在妓院旧址讲课的事儿也是好意,还真的有点儿存着个“有教无类”的意思。
但是不处罚吧,这还真是明显地违规行为——如果这样搞都放水,那以后何以服众?所谓的法度肯定就有点儿形同虚设的意思了。
康师傅有些左右为难,原本就有点儿不想提这个事儿。
这一次虽然借着莫郁心声外放,一顿疯狂吐槽,稍微把大臣们心中的愤懑不满压了一点儿下来,但是规矩就是规矩,陈鹏年坏了规矩,那就得处罚。
历史上康师傅也是按照律法处罚了的——罪名就是对上大不敬,这种罪名基本上是定个死罪的。最次也的是个流放。
本来陈鹏年已经做好了被砍头或者是被流放宁古塔的准备了,结果康师傅实在是爱惜他的才华,这才改判了免职,直接给带到京城编书去了。
现在么,虽然说也可以走这个线路,但是显然张总督不同意。
这位张总督是河道总督,虽然不是陈鹏年的直接上级,但是他看人还是挺准的。
的确,这位陈鹏年在经历了一番宦海沉浮之后,还是回到了江南,开始给张总督打下手,并且在张大人卸任之后,渐渐上手了河务,成了实际上的“河道总督”。
这一干就是十几年,从康师傅在位一直干到四大爷上位,总算四大爷也是个慧眼识珠的,在他登基后的第三年就让这位代理河道总督名正言顺地当了实职。
可惜陈鹏年就在这个实职上干了一年多就死在了任上了,也算是因公殉职了。
莫郁在系统零零六那里仔细看了一下时间线,发现那一年是1725年,距离现在正好整整20年的时间。
所以说,如果提前十年让陈鹏年给张总督打下手,好像也是件挺好的事儿。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刚刚才做出了在妓院旧址宣讲康师傅圣谕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儿来,后脚康师傅就给他升官儿,这肯定也是不妥当的。
特别是还要升到河道总督,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过张总督显然也早就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 150-160(第9/14页)
料到了这个结局,他不慌不忙,继续用着他那一口标志性的遂宁普通话,笑着道:
“当然,微臣也知道陈鹏年的资历还不够,也有些小毛病,既然这么着,不如万岁爷就着他来给我这河道总督府当当差,也算是提前历练一番,岂不是更好。”
好家伙,要不是莫郁确定自己刚刚啥都没有说,都还以为这个话是他自己说出来的了——这张总督跟他的想法简直是一样一样的,真是神了!
莫非他老人家是会读心术的吗?
莫郁满腹疑虑,却不知道围观众人全都听到了他的心声。
于是现场的反应就十分奇怪了起来。好似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忍着笑,不过忍的效果不太好罢了。
连莫郁都注意到了这一点,正在狐疑的时候,康师傅已经憋不住笑了出来。
其他的围观群众见到万岁爷都笑了,自然也都放飞了自我。
一时间整个御舟船舱之内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让莫郁愈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了。
特别是连张总督都笑得前仰后合,这就很不合理了。
难道说大家不是在笑话您老吗?
在笑话您老刚刚那个举荐陈鹏年的举动有点儿不合时宜吗?
莫郁不能理解,并且还有点儿想要弄清楚。不过他却并没有这个机会,因为江宁府很快就到了。
看着岸边那一堆乌泱泱的接驾人群,莫郁不用看都知道,那位江宁知府陈鹏年肯定就在其中。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御舟刚刚靠岸,就见到一个精神矍铄的中年男子上前了半步对着康师傅等人行起了大礼。
“微臣江宁知府陈鹏年恭迎万岁爷驾临。”
好么,这就是传说中的陈大人啊,果然看着就是一副两袖清风、正义凛然的模样。
他的周围是一些本地官员和文士打扮的属官们,大部分的风格都跟他很是接近,就不知道是本来就如此,还是为了迎接圣驾专门儿做的人设了。
开玩笑,阿山倒牌子的消息早就已经传回了江南了,这个时候,哪个不长眼睛得敢乱来呀。
众人正在那里客套的时候,莫郁却忽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第157章 青天
既然这些人都打着清官的名义,那肯定就没有一个会承认自己是贪官啦。
不过没关系,这种事儿,也并不是不承认就可以的,还是得讲究证据。
这会子大家都是一派和气,自然不好当场翻脸算账,但是晚点儿真的查到什么,那可就不太好看了。
而且按照康师傅此前处理那些贪官们的态度,这些人最后肯定也就都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那位苏州知府某大人,不就是公然叫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一位吗?所以说,您在任上已经五六年了,是不是都弄到了二十万两雪花银啦?】
【都这么富有啦,不应该捐出来十五六万意思意思吗?】
【哦,还有这位扬州知府,您已经都是要致仕的人了,就别那么折腾了好吧?说句不好听的,您这都入土半截儿了,还非得学人家玩儿什么“一树梨花压海棠”,也实在是太过于不知羞耻了。】
【听说昨儿您还抢,哦,不对,应该说是纳了两个美妾在屋里头呢,那俩小姑娘才十四五岁年纪,真的是可以给您老当孙女儿的岁数,就这还搁这儿鼓吹你两袖清风……这是骗鬼呢吧。】
【还有这位知县……】
【那位布政使……】
莫郁一边儿打量着接驾的人群,一边儿已经把每个人的猛料都爆了出来。
虽然不过都是寥寥数语,但是却犀利得很,有一种“一击致命”的感觉。
这些知府、知县和其他地方官员们,很多都是第一次见到莫郁,或者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莫郁,但也是第一次领略到莫郁这种心声外放的“神通”。
毕竟,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离着莫郁这么近。
如此近距离地被公开处刑,也是十分难得的经历了。
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承受得了。
可惜,他们也跟之前所有想同遭遇的前辈们一样,只能任由莫郁输出,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止……
如果是康师傅或者是林如海这些人,倒是可以用巧妙的方式打断莫郁的施法——毕竟,他们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一个是至高无上的君主,一个是莫郁这个身体的生父,怎么都比这些旁的人更有说话的权利。
可怜这些专门塑造成清官人设的大大小小的贪官们,在莫郁无情的吐槽声中纷纷破防,面如菜色,只等着康师傅安排人来“收尸”,顺便收很多钱就行了。
这一套流程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出巡已经变得十分成熟了。特别是林如海,早就已经是熟练工种了,简直可以做“买一送一”的买卖了。
江南地区的这些地方官员们哥哥两股战战、瑟瑟发抖,但是除了等待康师傅的发落,他们好似也做不了什么。
这所有瞬间变得灰头土脸的人们之中,唯有江宁知府陈鹏年孑然独立、很有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
他当然可以这么骄傲。
因为他的确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大清官一枚呀。
因为问心无愧,所以言行举止都是落落大方的,不愧是科举出身,这通身的气派,居然跟林如海有些相似。
莫郁早就在系统零零六那里对这位陈大人的生平进行过细致的了解,所以对他的印象一直都还挺好的。
也有心帮助他度过职业生涯中的这段儿黑暗时期——毕竟能够先后被阿山和噶礼这两大贪官盯上的人,还真的是挺惨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能够说明这位陈大人是个大清官。
只有大清官才会被大贪官们记恨,那真的是一见到他就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务必除之而后快。
事实上,要不是这位陈大人运气好,他早就已经跟另一位修书的陈大人一个下场了。
提起那位陈梦雷老先生,莫郁都不免唏嘘,真是人要是倒霉了,连喝口凉水都会塞牙缝——他老人家肯定也不知道自己全身心信赖着的同榜好友居然会背刺他。
好在这一位陈大人运气比他好,总算是被康师傅亲自捞了出来,可以不用发配东北就能够回到京中编书。
不但如此,过两年这位陈大人还能复出去苏州当知府呢。
后来还当了江南布政使,就是可惜没多久又遇到了噶礼搞事情。
又差点儿被砍头、发配,最后也还是康师傅把他捞出来的。
这么受挫、被捞,折腾了好多年,陈鹏年到底还是在江南地区坚守了下来,并且也一直在治河……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位陈大人跟康师傅的治河理想还是挺统一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种冥冥之中的“惺惺相惜”,反正康师傅保了陈鹏年两次,也算是很难得的爱才之举了。
而陈鹏年也的确没有辜负康师傅的这份儿信任,兢兢业业地治了十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