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我们两个侄女儿下去逛逛。”

    “这可不行,我娘不行。”黛玉不愿意下楼的,“等下就有龙灯,还有烟火,看完之后,我们就猜灯谜。”

    章凝不知道想到了什么,问黛玉:“你猜灯谜如何?”

    黛玉一挑眉:“今天让你见识下。”

    章凝这才和黛玉说:“春和楼每年都会出谜语,还会列出一二三名来,每年的彩头都很名贵。”

    “东西贵不贵重到没什么,只是来往这里的不乏文人墨客,还有大家闺秀,若是能拔得头筹,那可是件扬名的事。”

    “你是瞧见了佟姑娘,想压她一头吧?”黛玉捂嘴笑起来。见林丛婷疑惑,黛玉和林丛婷说了缘由。

    林丛婷也一脸怒意,“玉姑姑一定要赢她们。”

    “是。”

    三人正说着话呢,忽然有丫头来禀告,说是范渺渺听说黛玉和章凝在,请她们前去聚一聚。

    佟芷可以装不知道,但范渺渺知道黛玉等人在,为了面子情,总要问声好的。

    黛玉和章凝对视一眼,黛玉对林丛婷说道:“你在这里等一等,我们去去就来。”

    范渺渺离她们不远,黛玉跟着那丫头去的时候,问道“不知道都有那家闺秀在呀?怕到时候不认识,未免有些失礼。”

    丫头便一五一十说了,有黛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

    还未进门的时候,黛玉就听到里面欢声笑语的,很是热闹。丫头敲了下门,门打开的时候,一股暖香扑面而来,范渺渺坐在中间位子,和几个姑娘说着话,还有俩人在下棋。

    黛玉和章凝上前,向范渺渺打招呼。

    范渺渺笑着说道:“若是知道你们也来赏灯,我就给你下帖子一同赏灯了,不过相逢就是缘,林姑娘和章姑娘就在这里和我们一同赏灯吧。”

    黛玉笑着回道:“范姑娘的好意本不该退了,但是还有一位族里的晚辈跟着我一同赏灯,她年纪小又腼腆,怕是不方便来这里。”

    听到黛玉说是晚辈,范渺渺等人便知道出身一般,佟芷撇了撇嘴,说道:“既然腼腆就该多见见人。”

    黛玉没有搭理她,看向了范渺渺,范渺渺一向体贴人,见黛玉这么说了,也不好强让黛玉过来。

    黛玉正准备走的时候,一个姑娘忽然上前,笑着说道:“林姑娘,我姓周,叔父曾任扬州知府。”

    “周姑娘好。”黛玉忙说道。

    “上次长宁公主办花会,我因身体不舒服就没去,听说林姑娘打扮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重生记》 60-70(第5/21页)

    是别致,心里一直好奇,今日一见,林姑娘果真秀外慧中,冒昧问一下,你的小袄是哪里做的呀?”周碧很是开朗,直接问出来。

    见她大大方方,黛玉也不扭捏,“是我让家里绣娘做的。”她的小袄别致之处在于前面的盘口,用不同丝线盘成梅花形状,中间坠了各色宝石做扣子,和袄上绣的梅花交相呼应。

    周碧一脸羡慕,“你家的绣娘太巧了,回头我亲去府上拜会,学一学。”

    佟芷有些不悦说道:“不过是件衣裳。”

    周碧直接怼回去,“不过是件你家绣娘做不出来的衣裳。”

    “周姑娘敢直接下佟姑娘的面子?”黛玉回去之后和章凝说道。

    “周姑娘的母亲是宗室女,自然不怕佟柔。”章凝对这些很清楚。

    “龙灯来了。”章凝忽然喊道,黛玉和林丛婷忙道栏杆边眺望。

    “今年比去年长些。”章凝嘀咕一句,“是不是因为新帝登基呀。”

    章凝对京里的事很是了解,和黛玉和林丛婷说着京里的惯例,看完烟火。便开始猜灯谜了,若是黛玉一开始还要想让的意思,但见着佟芷之后,便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春和楼下面有个院子,院子里挂满了精致的灯笼,可以前去观赏,也可以让店里把灯谜送上来。

    章凝和林丛婷都想下去,黛玉想了想,便同意,只是她对着章凝说道:“阿凝,今日婷姐儿的哥哥也跟着来了,等下让他们护着我们。”

    章凝点了点头,笑道:“我又不是拘泥的人。”

    三人戴好幕篱下了楼,林丛默已经迎上前来了,和章凝互相见礼后,来到了后院,院子里已经满是人。春和楼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它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建了一座江南园林,客人可以一边观赏景色,一边吃饭,而且在院子里雅舍吃饭也不容易被发现。

    黛玉一边走一边猜,章凝和林丛婷嘀咕着:“林姑姑真厉害啊,才念完谜面,就知道谜底了。”

    “之前,我们在扬州的时候,都是玉姑姑出谜语,让我们猜,她出的谜语,有时候连叔祖父都猜不到。”林丛婷说着,语气里很是钦佩,“除了猜灯谜,玉姑姑的诗也做得很好。”

    黛玉溜达了一圈,把签子给了店家,店家见着黛玉有些诧异,笑着说道:“姑娘好才智。”又记下了黛玉的房间。

    她们便去房间里等候了,林丛默照旧在楼下等着。章凝身边的丫头小声和章凝说道:“刚才好像是林家这位哥儿扶了姑娘一把。”

    “是吗?”章凝看过去,只看到林丛默青竹一般的背影。

    “阿凝?”黛玉回首疑惑看了一眼章凝,章凝忙跟上前。

    她们在房间里等了一盏茶,便有店家的人满是喜意过来,对黛玉说道:“恭喜姑娘,姑娘夺得了第一名。”

    黛玉还未来得及开口,便见章凝和林丛婷一脸喜意,章凝忙让丫头去打听范渺渺她们猜了多少。

    黛玉忙拦住了:“好了,别招惹她们了。”

    让黛玉更为喜悦的是,第一名的彩头是褚遂良的《枯树赋》,黛玉爱不释手,连灯都不看了,反复翻看着。

    这种兴奋一直持续到她回到家里。

    到了家里之后,迦陵便迎上来说:“晏先生打发人给姑娘送了一盏灯。”

    灯笼是个兔子抱着和身子差不多的汤圆,很是憨态可掬,黛玉噗嗤笑出来,便猜到这灯笼是谁送的,让迦陵挂在了床头。

    第64章 状元

    贾敏有会看到了,倒是夸了一句很是新颖,也没问是谁送的,倒是黛玉有些心虚,左顾右盼的。

    贾敏见状心中暗笑,又有一点忧愁,担心三月的武试,不知道林璟能不能顺利考中。她和林海其实心中已取中了林璟,如今昭宁帝刚登基,上有太上皇,下有兄弟,朝中也因此拉帮结派。

    林家向来独善其身,只跟着昭宁帝,不结党营私。但是架不住其他人要拉拢林家,之前王子腾的夫人李氏话里话外都是要做媒的意思。贾敏打哈哈,才没说起这个话题。

    作为林家唯一的孩子,黛玉的婚事定会成为他人拉拢的手段方式,所以她和林海就想早些定下婚事来,而林璟孤身一人,无派系牵扯。

    但林璟唯一的不好,就是出身不好,起点太低了,而且又是从武,林家于他的助力并不大,只能靠林璟自己打拼出来,若是他仕途不顺,到黛玉可以出嫁的年龄还未曾有一官半职,林家也舍不得嫁黛玉。

    所以贾敏格外担忧林璟此次的会试,因此,在黛玉想提出去庙里的时候,贾敏便同意了。

    贾敏邀请了赵氏带着章凝一同前往,赵氏先去的林家,刚入大门的时候,她掀开帘子便见着林丛默进了林家。

    赵氏下了马车,好奇问姚黄:“我刚看见个小哥儿,是你家的亲戚吗?”姚黄回道:“是我们老爷的族孙,老爷见他学问好,就一路提携,让他去书房读书。”

    “这么说还是个学子?”赵氏继续问。

    “已经是举人了。”姚黄话里很是自豪,“比我们老爷当年考中举人的年纪还小些。”

    赵氏自然是知道林海的美名,忍不住赞一句:“倒是少年才俊。”

    赵氏和姚黄说话的时候,章凝难得有些沉默,虽然过去了将近两个月,但是那个青竹的身影仍记忆犹新。

    贾敏和赵氏乘坐一辆马车,黛玉和章凝乘坐一辆马车。见眼前没有孩子跟着,赵氏又对着贾敏夸了林丛默。

    她问道:“定亲了没有?”

    “怎么,你想做媒不成?”贾敏知道赵氏出身大族,交际广泛,故此一问。

    “我倒是想喝杯媒人茶。”赵氏笑着说道:“林哥儿一看就非池中物,自然是要早早下手的,我母亲的娘家,还有我娘家都有好姑娘。”

    贾敏闻言却说道:“只是他家境不太好,父亲早逝,除了寡母还有一个妹妹,家里只有一些薄产。”

    赵氏却道:“只要人品出众,还怕没钱吃不上饭吗?”

    “默哥儿性子有些傲气,若是仗着家里有钱财就洋洋得意的,怕是不愿意。”贾敏怕赵氏给林丛默找一个家里有财的媳妇,忙说道。

    “我知道,自然是门当户对的。”赵氏是个热心肠的,便记下了。

    大人在谈论婚事,黛玉和章凝说起来自己的作坊,“前几日来了信,说是姑苏的作坊又扩张了,而且织出来的棉布又软又细,董大娘说想运一些在京里卖。”

    “虽然有银子还有铺子,但是但因此事开个铺子也太麻烦了,我听说表嫂陪嫁里有布店,想放在表嫂的铺子卖。”黛玉让人去打听了街上有名的布店,知道了街上生意比较红火的一家是赵氏的陪嫁。

    “这有何妨,你直接我娘说就是了。”章凝说道。

    “我若是直接说,我怕嫂子为了面子就答应我了,到时候再出岔子伤了情分。”黛玉心中也有担忧,所以让章凝传话。若是赵氏觉得不妥,让章凝回绝黛玉,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行,我和我娘亲说说。”章凝也了解一点生意,笑着问道:“既然要放我家铺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重生记》 60-70(第6/21页)

    寄卖,不先送我一些吗?”

    黛玉点了点她的额头:“少不了你的,若是这事成了,你的四季衣裳,我都包了。”

    “那好呀,为了这衣裳,我也得说服我娘亲。”章凝手抚摸上黛玉的衣服上的绣花,“我就觉得你的衣裳和旁人不同,早就想做一身了。”

    “回头我给你些花样子,都是我闲来无事画的。”黛玉笑着说道。

    说着话也不觉的路途遥远了,她们去的是护国寺,知客僧早已等候在门口,领着两个小沙弥等候。

    贾敏回了礼,便带着人往寺庙里走去,护国寺因是太·祖赐的名,所以香火鼎盛,京里的有名望的人家常来打醮,供奉长明灯,贾敏也没少添香火钱。

    黛玉其实不信佛,但是她今生却感激有这番奇遇,所以见佛必拜,一圈下来,已经有些腰酸背痛了。

    知客僧见她们拜完之后,笑着推荐她们去厢房歇会。贾敏问道:“不知主持可有空?”知客僧躬身表示歉意:“今日夫人来得不巧,姜国公夫人带着家里的公子姑娘过来了。”

    贾敏便笑了笑,姜国公夫人是一品诰命,主持自然是陪着她。在庙里吃完斋饭,贾敏便准备回去了。

    刚出了院门,便见着一群人过来了,中间那人是个穿着正红色蜀锦褙子的美妇,头戴观音坐莲金镶玉缠宝挑心,彩蝶戏花金簪,耳上带了一对东珠。贾敏想着便是姜国公夫人了,因两家素无往来,也只是远远避开了。

    姜夫人也见着贾敏了,好奇问身边的婆子:“那是哪家的诰命?我似是从没见过。”她之所以注意到贾敏,是贾敏雍容明艳,神采飞扬。

    婆子是消息灵通的,“听说户部侍郎林大人家的女眷今天也来了。”

    姜夫人微微颔首,她也略有听说过林家的事,知道林海只有这一位夫人,怪不得看眉眼间无幽怨。

    \&quot;凡武试,曰马科,曰步射,曰技勇,皆试於外场;曰武经,则於内场试焉。\&quot;先举行策论,为期两天,若是不合格,就不能继续参加下面的考试。

    那两天,黛玉在安平公主那边陪着安平公主多念了两边经,安平公主心中偷笑,但也没挑明。

    只是谁都没想到,司徒渊代昭宁帝亲临武试考场。

    安平公主叹口气和黛玉说道:“太上皇年轻的时候也是喜欢征战四方开拓疆土的帝王,那时候武将人才辈出,可惜后来年纪大了,就怕武将夺权,导致武将凋零,外族不断骚扰边境。”

    “新帝大概是想一扫之前低迷的风气,提拔武将,守卫边疆了,”安平公主继续说道,“所以才让阿渊过去,选拔出人才来。”

    黛玉心中想着,难道是天意,若是太上皇在位的时候,林璟大概只能按部就班升迁,但若是新帝重视,未必不会有番打作为。

    她也想到另一处,“陛下让四皇子代他亲临,是不是意味着……”

    “至少目前是唯一的人选,但是新帝正值壮年,日后如何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