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爱怜着摸了摸黛玉的头发,“当年,我和你爹爹定亲后,每每想起这件事,我也很欢喜。”
“那后来,您一直都如当初那样吗?”黛玉问道。
贾敏沉默一下才回答:“还是有难过的时候,但想起当时欢喜的心情,就不再消沉难过,觉得只有现在高高兴兴的,才能不辜负当时的我。而且都过去了,过好眼下,才是最重要的。”
她和林海是少年夫妻,曾如胶似漆,但也因为子嗣而生龃龉,后来林海纳妾,她如何不难过,如何不伤心。即便现在她和林海恩爱如昔,林海也在加倍补偿她,但那些伤痕还是存在的。
“但我有些害怕,害怕人心易变。”黛玉语气很是消沉,“就比如他去宣府这事,我怕他到了新的地方,见到了新人,就觉得我不好了。”黛玉也不是怕姜璟移情别恋,而是怕她和姜璟会遇到,林海和贾敏当年遇到的事情,她是做不到贾敏那样大度。她似乎开始“妒忌”。
“我的玉儿可不是这么自卑的人。”贾敏捧起黛玉的脸颊,“我的玉儿从来都是神采飞扬、洒脱自信的,你快招了,你是谁?”
黛玉见贾敏故意做出一副凶狠的模样逗她,噗嗤一声笑出声来了。
贾敏这才说道:“你要记着,你是林家的女儿,你是娘亲见过的最出众的女孩子,有骄傲的资本和底气。所以,即便你再喜欢怀光,都不要在他面前卑微。我和你爹爹养大你,是想看着你高高扬起头颅,而不是在一个人面前俯下身子。”
“林家永远是你的底气,若是过得不开心了,回来就是了。”贾敏含含糊糊一句,但里面的意思却很清楚。“我和你爹爹之所以选择了默哥儿,也是看中他是个纯善的孩子。即便我和你爹爹不在了,他也能照拂你。”
“是不是怀光的信还没到,你就胡思乱想了?”贾敏柔声问道。
黛玉摇了摇头,“也不是因为这一件事。”她被人辜负过,这一世她一直小心翼翼不敢交付真心,害怕再次被辜负。但她的一颗心却偏偏偏向了姜璟,而且因为司徒渊纳英莲的一事给她的冲击,让她意识到自己有多依赖姜璟,她便开始患得患失起来。
“若是心里乱,就找些事做。”贾敏安慰黛玉,“永平郡主之前不是说让你帮着办学堂吗?你怎么没过去?”
“爹爹受伤之后,她便让人传信,让我在家里照料爹爹。”黛玉轻描淡写说道,但贾敏明白永平郡主这是怕被牵连。
“那咱们就出去玩。”贾敏提议。
“先把默哥儿的事定下吧。”黛玉笑着说道。
赵氏回到家里,自己在屋子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重生记》 80-90(第5/19页)
转了几圈,才小心翼翼向章凝问林丛默家里的事。
章凝还以为赵氏是担心林家的家风,怕自己和林丛婷往来有不好的地方。
便和赵氏说起黄氏和林丛婷,“他们家虽然不富裕,但都堂堂正正的,靠着自己的双手一点点打拼。在扬州的时候,先是做绣活攒了些钱,后来参股林姑姑的声音,家里生活才宽绰起来,但也没有旁人那样因富裕就失了分寸,忘了本心,一直本本分分的。”
“那他们家过得很艰苦?”赵氏问道。
“比起咱家,比起林姑姑家,自然是简朴的,但家里毕竟也不是真穷,黄伯母和阿婷也是有丫头伺候的,家里也是有仆妇的”章凝笑着说道,“现在也不用她们养家了。”
赵氏这才放心,又问道:“她们母女俩供奉了林家哥儿读书,一定对他抱有很大期盼吧。”
“阿婷很少在我面前说起这些,只是说她哥哥善于读书,不能让她哥哥抱憾,但她哥哥也很细心,也很爱护她。”章凝想了想才说道,“她说之前家里不好的时候,想要根簪子,但家里的钱要给她哥哥读书用,她哥哥偷偷去抄书攒钱,给她买了那根簪子。”
“黄伯母也是很和善。”章凝说道,“比起我见过的夫人,略显软弱一些,但善良体贴。我不过是去过她家里一次,她就记着我的喜好。”
赵氏听完之后,心里已经有数了。到了晚上的时候,和章凝的父亲章遇提起了这事。
章遇一顿,“林丛默,我似是听人说起过,似是才学不错。”他仔细想了想才想起来,遇到友人,友人说在书院遇到一个极为聪慧的学生,是林海的族人,还问他认不认识,那个学生就是林丛默。
“只是一点不好,他家里根基浅薄,有一个寡母和一个妹妹。”赵氏说道。
章遇眉头皱起来,“那阿凝嫁过去,岂不是要受苦,还是算了吧,门不当户不对的。”
“但祖父和父亲都想让家里的姑娘找个读书人。”赵氏抬出了章巡抚和章许,“咱们交好的人家里,可没有这么出息的,在读书上都平平。”
“而且阿凝被咱们宠坏了,嫁入高门怕是要受气,倒不如低嫁,这样还能早早当家做主。”
章遇依旧不同意。
“我知道你担心阿凝嫁过去受苦,但是林丛默才学出众,再说了有林表叔在,他还能不拉扯林丛默?”赵氏小声说道,“林表叔没有儿子,女婿又是从武,他的资源只能给林丛默一人用。林表叔如今是户部尚书,入阁也是早晚的事,有这样一位阁老的叔祖父,不比旁人都强。”
章遇已经心动了,但还没下定决心,说道:“你改日写信问一问母亲吧。”
赵氏叹口气说道:“因着上回退亲的事,母亲还难受着呢,我给她写信怕是不合适。”
“那我给父亲写信问一问。”章遇说道。
赵氏次日就和贾敏说了,“我是愿意的,但我家爷说得告知父母知晓,所以暂且先等一等。”
贾敏虽然和章遇接触不多,但知道他不是个杀伐果断的人,便笑着说道,“那我就等着了。”
这边事了,林海就带着贾敏和黛玉去了京郊的庄子住着。他们前脚刚到庄子,后脚贾母的信就到了。
贾敏打开看了几眼,便丢在桌子上。
林海朝黛玉使了个眼色,黛玉微微点头,走过去问道:“娘亲,厨房问午膳吃什么,我让他们做些山间野味尝一尝,您看您还有想吃的吗?”
贾敏让姚黄收起信,说道:“就按照你说那些来吧。”
因为贾母的心,贾敏心情有些郁郁,午饭都提不起精神来。吃了几口便说吃饱了,要去午休。
黛玉想跟上去劝解一下,被林海拦住,林海说道:“事关你外祖家的事,你别插手,让你娘亲去处理吧。”
“爹爹似乎从来不管娘亲和外祖家的事。”黛玉疑惑问道。
“至亲至疏夫妻,总有不想让对方知道的事,你娘亲想要遮掩的就是你外祖家的事,所以我佯装不知道。”林海回道。
“其实您知道?”黛玉听出话外之音。
“嗯。”他知道很多贾敏都不知道的事,暗中警告一番,希望贾家的人收敛一些。
黛玉想了一下若自己是贾敏,会接受这样的隐瞒吗?她想了想她不像贾敏,若姜璟有事瞒着她,她是接受不了,她想所有的事都在她知晓的范围内,这样她才有踏实的感觉。
而此时的姜璟正在驿站休息,他回到房间之后,便让驿站的人拿来纸笔,细细写了自己一路的见闻。好似和黛玉在说话一般,挥挥洒洒写了几页纸。写完之后,他并没有让人送出去,而是小心翼翼叠好,放在随身的匣子里。他想着等到了地方,便让人一块送过去。
第84章 无题
章许收到自己儿子的家书,便去找了杨氏。
杨氏对林丛默还有印象:“他是如海的族人,听弟妹说是个聪慧肯上进的,只是家境一般。”
“家境门第反而是其次,主要是看这个人如何。”章许说道。
“能被如海看重的人一定差不了,别忘了他可只有一个女儿,提携这位族人,无非是为了自己的女儿,给自己的女儿找一个靠山。”杨氏说道。
章许微微颔首:“家里子孙不显,否则何必如此委屈阿凝。”
“老爷这话就不对了。”杨氏嗔道,“前途无量的举人,怎么也不算委屈阿凝。再说了,咱们家的孩子不都年纪小吗,日后如何还不一定呢。”
这也是章许和杨氏看重章凝婚事的原因,因为儿子才干平平,第三代中,章凝是他们嫡长孙女,其余的孙子孙女年纪都小。
章许和杨氏商定之后,就回信给章遇。杨氏和身边人叹道:“这么大的人连自己的主意都没有,还要写信问我们,还不如赵氏一个妇道人家有魄力。”
章遇收到信之后,心里安定许多,也觉得是一门好亲事,便让赵氏去见贾敏。
赵氏听后也很是高兴,立马套车去林家,但是扑了个空。
林海带着贾敏、黛玉去郊外住着了。
赵氏算了算日子,林海在家休养的日子可不算短了。但这话她并不敢与旁人说,心里想着林海和贾敏都是经历风雨的,从小官做到二品大员,心里应该是有主意的。
林海也觉得奇怪,按照之前皇上透露的消息,只是让他在家里休息几日,但如今快一个月了,难道太上皇和皇上还在僵持之中。
林海猜得不错,太上皇始终不吐口让皇上追回勋贵之家的欠款,若说到国库空虚,便说江山如今是皇上的,让皇上做主,不要来烦他。
昭宁帝每每从太上皇那里出来,都觉得头疼,还没走到大殿里,便开始发火:“人都去哪里了,连个上茶的都没有。”殿内的太监被吓得战战兢兢。
司徒渊从小太监手里接过茶,放到了昭宁帝的书案上,说道:“父皇消消气。”
昭宁帝也不是随意发脾气的人,接了茶喝了一口,才把心中的火气压制住了,他看向司徒渊问道:“你觉得这事怎么办?”
司徒渊没有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重生记》 80-90(第6/19页)
弯子说道:“甄应嘉在江南待的时间挺长了,可以调他来京城了。”这是要用甄家来要挟太上皇的意思。
昭宁帝神色有些晦暗,冷冷说道:“是该来了,要不然都成金陵的土霸王了。”
昭宁帝并没有直接下旨说调动甄应嘉的官职,只是说甄贵太妃近日身子不爽利,想见一见娘家人,让甄应嘉这个做哥哥带着家里的晚辈入京探望甄贵太妃。
这个事传出去,只有夸昭宁帝对长辈恭敬。甄应嘉必须得来京城,他身边还有人提议让甄应嘉装病,被甄太夫人用拐杖敲了一下,甄太夫人冷声说道:“你今日敢装病,明日就能暴毙。”
甄应嘉忙问甄太夫人如何做,甄太夫人说道:“其实我跟着入京是最好的,可偏偏皇上点名说我年事高,不易远行。”也就是这一句话,她便明白了当今圣上对甄家不坏好意。
“什么都不用做,老老实实听太上皇的话。”甄太夫人淡淡说道,“咱家是太上皇一手提携起来了,荣辱全系太上皇一人。别吝啬银子,该花的就要花。一些老亲,该走动走动。宗室那里也让太妃多引荐引荐,看有没有适合做儿女亲家的。”
甄太夫人说道:“几位皇子尚未娶亲,身边侧妃的位子都还空着呢。”
甄应嘉下意识说道:“那可是妾。”
“皇家的妾是妾么?”甄太夫人看了他一眼,“咱家的姑娘还够不到正妃。”
甄应嘉便带着妻子、长子一家及侄女、女儿去了京城,留下了最为年幼的女儿和二儿子留在金陵侍奉甄太夫人。
甄家来京城的消息并没有瞒着人,林海也很快知道了,他便明白了昭宁帝的意思。
林海猜想这一局,太上皇怕是要让一步,但也有风险,万一甄家不在昭宁帝的掌控中,就坏了。
若黛玉知道林海的心思,一定会反驳的。因为,从司徒渊纳英莲那一天开始,他便开始分化甄家。甄家没有利用价值那一刻,也就是司徒渊开始收网那一瞬。
林海去了内院,和贾敏说了甄家的事。贾敏一脸厌恶,她最为恶心的就是甄家,表面上和和气气,背地里三番两次下狠手。
贾敏想起甄家入京后,定会去贾家拜访,贾母一定要喊她过去了,忍不住说道:“幸好躲出来了。”
林海和黛玉对视一眼,心有灵犀没有问下去。林海说道:“这是什么单子?”
黛玉忙说道:“几位皇子要迎侧妃入府,另外还有宗室娶妻嫁女的,我和娘亲商量着拟礼单呢。”
林海笑道:“这是要狠狠破费一次了。”
“若是能花钱买平安,我宁可破财。”贾敏没好气说道,很多事闹起来无非都是因为一个钱字。
“不仅要破财,还要连着去喝喜酒。”黛玉扬了扬帖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近日吉日比较多,都赶在这段时间了。”
林海原本还在轻笑的脸庞在听到黛玉的话之后冷了几分。
黛玉忙问怎么了。
林海顿了一下,才说道:“皇上怕是要有大动作了。”否则,昭宁帝不会让自己几个孩子婚嫁之事那么急切赶在一起办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