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熙凤笑呵呵说道:“我想早点见到姑母和表妹,而且我穿的厚,不怕被风吹。”说着便将手放到了贾敏手里,果真热乎乎的。
这一辈子因为有贾敏居中,王熙凤处境好了许多,和贾琏的感情好了许多,她也因此再次有孕。
“还有件事要和姑母说,老爷前两日给二妹妹说了一门亲事。”王熙凤知道到了贾母那里怕是没机会和贾敏说起这个事,所以一边走一边和贾敏说道,黛玉心中一紧,她怕迎春还是嫁给上辈子那个人,走上和前世一样的路。
“是什么人?”贾敏也知道自家大哥不靠谱,语气很是紧张。
“是京郊一户耕读人家,姓佟,家里也挺富庶的,祖上做过官,那个孩子读书也挺聪明的,已经是秀才了。”
“你别和我打哈哈。”贾敏说道,“我还不了你公爹,他怎么会瞧上佟家这家呢。”
“老爷打听到佟家有幅古画,想买回来,佟家不肯。不知道怎么的,知道佟家有个孩子要说亲,就起了念头,把迎春许给佟家,只要佟家肯用古画做聘礼,佟家就同意了。”
贾敏听后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重生记》 90-100(第3/23页)
觉得额头上的筋跳动,黛玉听了也觉得无语又无奈,两世,贾赦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卖了迎春。
“姑母您放心,二爷打听过了,佟家的孩子不错,虽然门第低了一些,但您也知道二妹妹的性子,嫁去高门会受气,嫁到佟家,佟家还能碰着她。”王熙凤看贾敏神色就知道贾敏想歪了,连忙说道。
“旁人我不管,迎春是我的亲侄女,在我心里和琏儿是一样的,她受了委屈,我一样为她做主。你家老爷的性子,不提也罢。但你和琏儿是做哥嫂的,要多费心一些。”贾敏敲打了一下王熙凤。
王熙凤连连保证:“姑母放心,定会让二妹妹落入火坑的。”她知道贾敏说到做到。
因为王熙凤有身孕,三人走得很慢,贾母等得不耐烦,派了鸳鸯出来接,见着三人,忙上前笑着迎上来。
王熙凤打趣一句:“老太太最惦记姑母了,这不打发人过来了。”
到了贾母的房里,薛宝钗和史湘云还有三春都在陪着贾母说话。
许是前世已还清,这辈子贾宝玉一开始对黛玉还挺敢兴趣,但因为黛玉常绷着脸说些扫兴的话,宝玉也就没什么兴趣了,觉得这个表妹美则美矣,却毫无灵气,脾气也很大。
贾母见状再加上贾敏不喜贾宝玉厮混内宅,因此每次黛玉过来的时候,贾母都打发贾宝玉出去。
薛宝钗和史湘云也知道黛玉的性子冷清,笑着打了个招呼,便不再烦黛玉,黛玉微微颔首,和三春说起话来。
贾母看到之后,心中暗叹一口气,觉得自己的外孙女是在不算亲和。
不过时平儿找王熙凤回事,被贾母听到了,原来是之前救济过的刘姥姥来了。
贾母喜好热闹,便让人请刘姥姥留下住几日。贾敏对这位刘姥姥也有一面之缘,心里也有些好奇。
在黛玉看来,刘姥姥和上辈子没什么变化,她给贾母磕了头之后,又朝着贾敏作揖。
贾敏轻笑着让人扶起来,和贾母解释:“我那日碰到她也给她一些银两。”
刘姥姥知道是贾敏,也曾去林府送些瓜菜,贾敏是收下了,但让人送了银子,刘姥姥便明白贾敏的意思,之后便不再去林府。如今见着贾敏的人,知道自己磕头贾敏定不会受,所以才作揖致谢。
黛玉侧耳旁听刘姥姥说话,虽然刘姥姥粗俗,但是也是位风趣而通透的老人家。本来贾敏想早些回来的,但因为这位刘姥姥,还在贾府用了晚饭。
林海回到家,见贾敏和黛玉都不在,还以为俩人出现麻烦了,正准备出门去接,才到二门,便见着马车进来了。
林海上前扶贾敏下了车,才凑近便闻到一股酒味,“喝酒了?”
黛玉被丫头搀扶下来,和林海解释着:“在外祖母家遇到一位老人家,挺有趣的,娘亲就跟着喝了几杯。”她已经明白人生有万般苦楚,很多人不得不为生存折腰,只要不逾越底线,这没什么值得嘲笑的。
林海来了兴致,问黛玉,黛玉说道:“都是些坊间轶事,只是她说起来声行并茂,所以格外有趣。”
林海敲了下黛玉的额头,“又用春秋笔法。”
黛玉这才一五一十说了,末了说道:“还怪可怜的。”虽然和姜璟天各一方,但是她觉得更了解姜璟了,觉得心意相通。姜璟自掏腰包购置军衣,旁人说他收拢人心,而黛玉见着刘姥姥,便明白姜璟是始终怀着怜悯之心,他是真心为那些军士考量,而不是为了其他。
“玉儿?”见黛玉走神,林海轻喊一声。
“爹爹,边关的将士可以带亲眷过去吗?”黛玉好奇问道。
林海听了眉头皱在一起,“怎么忽然想问这个?”
黛玉笑着回道:“自然是想我和阿璟成亲之后,我该去哪里呀。”
林海正准备说黛玉不矜持,被贾敏暗中拧一下,才生硬说道:“三品以下是可以的,但边关苦寒。”
“我知道呀,阿璟信中说了。”黛玉语气很轻快。
林海还想再说什么,被贾敏打断:“今日忙了一天,玉儿你先去休息吧。”
林海有些埋怨说道:“你怎么不让我说说她。”
“如果你想说你那套四德,就别说了。”贾敏嗔道,“我和女儿都是循规蹈矩的人,你没见着她之前说起怀光就有些忧心,但今日却很开心,只要她高高兴兴的,想干什么都行。”
“边关太苦了嘛。”
“那就督促怀光上进些,早日升官。”
第92章 一碗水端不平
当年为太上皇立下赫赫功劳的八公,在昭宁帝登基后,有两家相继出事被抄了家,其余人家不惴惴不安是不可能,贾母也不例外,只是贾赦和贾政都不以为然。
贾母在太上皇在位的时候也见过不少人家被抄家,转眼间就从云间跌落下来,所以她想了几日,还是把贾敏喊来,问一问贾敏。
听了贾母的担忧后,贾敏沉默着没有说话。
“你大哥和二哥说宫里有娘娘在,可保家里无忧。”贾母叹口气说道。
“可柳妃也没保住柳家。”贾敏幽幽说了这么一句。
“不是因为柳家欠了国库的银子不还,才抄家的吗。”贾母反问。
“至今还有没还银子仍旧安稳的人家呢,这不过是抄家的由头而已,而且圣旨里也提了别的罪名。”贾敏看着贾母说道,“比如勾结外官、包揽诉讼等等。”
“不过,母亲您也不必太过于担心,这两家都是罪有应得,犯了错就别怪陛下狠心抄了他们的家。”贾敏意有所指,“只有家里本本分分的,陛下不会随意怪罪的。”
贾母脸色变了变,深深叹口气,贾敏觉得她瞬间疲惫了许多,“一朝天子一朝臣。”贾母看出昭宁帝是想在朝中换血了,他是皇帝,自然不能容忍臣子是太上皇的人。
贾敏忍不住说道:“母亲还是多约束约束大哥二哥他们。”
贾母却有些颓然的说道:“敏儿,我老了,如今不过是靠一个孝字才有了老祖宗的这个名头,可是又能做什么呢?不过是要些吃穿而已,用度比旁人好些而已。旁的事,又有谁能真听我的呢?就比如迎春的亲事,再之前大房和二房因为一点子药材吵闹的事,一个比一个有主意。”
“我如今不过是待在院子里,嚼的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孙子、孙女儿玩笑一回就完了。”
贾敏听了五味陈杂,贾母在府里确实是威望一日不如一日,但是也没有贾母说得那么不堪,贾母只是不愿意操心而已。
贾敏不明白,贾母明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她为什么就不愿意出手管一管呢,放任贾赦和贾政。就如同大房和二房,贾敏不信贾母看不出来,两房之间就因为贾母的偏心而矛盾很深,为什么还要偏心二房呢。
“您若是劝不住大哥二哥,我这个外嫁女更劝不动了。”贾敏想了想说道,贾母听了耷拉下眼皮,似是不悦。
“您经历的事多,提点大哥二哥一句,能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若他们平平安安的,底下的宝玉他们才能平平安安的。若没了荣国府这棵大树庇护着,他们如何在风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重生记》 90-100(第4/23页)
中生存。”
贾敏的话说得很明白了,至于如何做还得看贾母的意思。
贾敏走了之后,王夫人就过来了。
贾母看了她一眼,意味深长说道:“你来的倒是巧,敏儿才走。”
王夫人讪笑着解释:“宝玉有事,我没脱开身,要不然怎么也得见见大妹妹。”
“好了,你过来有什么事?”贾母有些不耐烦说道。
若是平日王夫人提到宝玉有事,贾母肯定会追问什么事,但是今日却没有,王夫人心里有些不安,但还是说道,“我昨日进宫里,娘娘说她一直想着诞下龙裔,但一直未曾得偿所愿,太医说她身子骨没问题,让娘娘静心,但娘娘如何能静下心,所以想让我们找一找偏方。”
“是娘年要找偏方还是你要找偏方?”贾母目光极为锐利。
王夫人心里一突,但还是面不改色说道:“自然是娘娘的意思。”
“宫里的太医医术都是一等一的,他们若是看不好,乡野之人能看得好?”贾母反问,话里是拒绝的意思。
王夫人说道:“旁的大夫自然是不如太医,但大妹妹家的白大夫却未必,他曾是宫里的御医。”
贾母眯起了眼睛:“白钧?他辞了太医院的差事之后,不是去云游四方了,怎么成敏儿家的大夫了?”
“大妹妹没和您说吗?”王夫人快言快语。
贾母有些不悦说道:“白钧离京多年,敏儿未必知道他的底细。你从哪里知道这个消息的?”
“是娘娘说的,宫里宋御医就是他的徒弟,他又送入宫一个小徒弟,小白太医如今跟着宋御医,要娶的人正是妹夫的族侄孙女。”
宫里多了一鸟都会被发现,更何况是一个太医院的太医呢。贾元春又是有心人,差人去打探,小白并没隐瞒自己的身份,一口一个师兄喊着宋讷。而小白在外面的事更好打听了,四方打探之下,贾元春便确定了白大夫和林家关系密切。
贾元春心动了,昭宁帝是寐生,差点要一尸两命,幸好白大夫出手,才母子平安。如果白大夫能给她调理身子,诞下龙裔也是早晚的事。
贾元春知道自己的母亲和姑母关系并不亲近,所以才让王夫人去求贾母,让贾母和贾敏说,请白大夫开方子。
贾母听了来龙去脉,没有一口答应下来,“改日见了敏儿,我问问她。”王夫人有些失望,但却只能作罢。
贾敏去了贾府,黛玉一个人在家待着无聊。
青雀提议:“迦陵姐姐也出去一段日子了,怪向她的,姑娘不如带我们去瞧一瞧她。”
黛玉笑道:“这个提议好,你去和管事妈妈说一声,咱们出去逛一逛。”
黛玉的铺子两间大小上下两层,二楼是招待贵客和女眷,一楼就摆满了各色布料,除了作坊出产的棉布,还有一些从江南运来的绫罗绸缎等。
黛玉让马车停在街边,她从窗帘缝隙往外看,虽然称不上络绎不绝,但也不缺买家。
小二眼尖,看到了马车上林家的标志,立马告诉了迦陵,迦陵赶快放下手里的活,迎了出来。
一段日子不见,迦陵开朗了许多。
她笑着说道:“姑娘怎么来了,也不下车,是不是故意等我来迎接您呢。”
“被你猜到了,我还在想得要多长时间,你才能出来呢。”黛玉笑着玩笑一句。
“是我的不是,给姑娘赔罪,我来扶姑娘下车。”迦陵把胳膊架在黛玉面前,黛玉扶着她的手下来,进了店内。
她环顾四周,各色布匹摆放的井井有条,小二们穿着整齐划一,不紧不慢和客人介绍东西。
黛玉在一楼略微站了站便上了二楼,迦陵亲自给黛玉奉茶,又让人那来书册一般的东西,书册里面是布料样品。
黛玉从头到尾翻了翻,“这一册价格不菲吧?”
迦陵点了点头说道:“这几册都是只在二楼,或者上门的时候才带着。”
“这么说,你已经上门做生意了?”黛玉好奇问道。
“咱们铺子虽然不大,但是东西好,那些大户人家消息最为灵通,有几户人家便喊我上门。”迦陵笑容里多了一分自信。“昨日,我还见到了永平郡主呢,永平郡主见到了我吓了一跳,还问我是不是犯了错,被赶出来了。”迦陵笑着说道。
黛玉用手撑着下巴,看迦陵整理册子,问道:“你怎么回她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