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重生记》 100-110(第1/23页)
第101章 甄家倒计时
贾敏回来之后,和黛玉说起了这件事,语气里满是恨铁不成钢,贾敏是对贾琏,觉得他国孝家孝之中,背旨瞒亲,停妻再娶。
但贾敏并不过多管娘家事,她主要是想借此和黛玉聊一聊。
贾敏便问黛玉:“若是你处在你表嫂的位子上,你该如何?”虽然这个话题不适合对黛玉这个未出阁的姑娘说,但黛玉日后也要嫁人,而且又是母女,不必避讳那么多。
“先得接进来。”黛玉想了一下说道,“听说表哥和尤氏在外头以夫妻想称,纸里包不住火,若让尤氏一直在外头,总有一天会传出去的。”
“夫妻一体,倒不是说表哥做得对,只是表嫂和表哥休戚相关,这事表嫂得为表哥遮掩一二。而且尤氏是妾,表嫂是妻,表嫂总能辖制住她。”黛玉又说道。
贾敏又问黛玉:“你表嫂该如何辖制尤氏?”
“自然是规矩礼法了。”黛玉回答让贾敏哑然失笑,“你呀,想做圣人,也得看对方是不是小人。”
“你觉得妻便能天然压制住妾了吗?”贾敏反问黛玉,黛玉犹豫一下。
“但表嫂背靠着王家,尤氏虽然有东府的表嫂做依靠,可如何能比得上的表嫂?”黛玉疑惑问道。
“你表嫂就是因此而担忧,要知道你表哥现在可是昏了头了,再有东府撑腰,平分秋色也不是不可能的。”贾敏和黛玉解释。
“你可不要因为身份地位就小瞧任何人,京城里又不是没有休妻扶正妾室的事。”贾敏又警醒黛玉一句。
黛玉意兴阑珊说道:“阿璟要是敢这样,我就回家里才不受这个气呢。”
“你呀。”贾敏听了黛玉的话,心里有些发酸,黛玉看似地位稳固,可是犹如空中楼阁一样。她和林海如今还能为黛玉撑腰,可毕竟年岁逐渐曾大,若是他们不在了,又有谁能为黛玉撑腰呢,那时候,黛玉又能回哪个家呢?
“我知道了娘亲,我已经吃过一次亏了。”黛玉说的是差点被告的那一次,她又和贾敏说道,“我虽然不害人,但也不是一点自保能力都没有。”
而另一边,贾母入了府之后,王熙凤便去找贾母说起了贾琏偷偷置外室的事。
贾母一愣便说道:“不是听错了吧。”
王熙凤低眉顺眼说道:“还是我娘家兄弟听到了,私下打听了一番。”
贾母听到这事王府已经知道了,有些头疼骂道,“不知道哪里来的小蹄子敢在这个时候勾引府里的爷们。”
王熙凤说道:“我兄弟和我说这事的时候,我想着不能张扬出去,所以就没让我兄弟接着查下去,只等老太太回来为我做主。”
王熙凤想清楚了,这事必须得拖贾母下水才行。
贾母很是生气,喊来了赖妈妈,让赖妈妈去把人接回来。接着便让人请贾赦过来,并打发走了王熙凤。赖妈妈才出去,王熙凤就通知贾琏,说是贾母知道他偷偷安置外室的事了,让他赶快想法子。
贾琏大吃一惊,慌得手无足措,又惊又怕。王熙凤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安抚贾琏,“爷,这事您可不能承认,若是承认,可是大不敬的罪呀。”
贾琏没有说话,王熙凤又说道:“哪怕多给些银子,也得堵住那女子的口,远远打发走。”
贾琏有些犹豫,说道:“尤氏是珍嫂子的妹子。”
王熙凤听了佯装大吃一惊,随即哭道:“原来你们合起伙来欺负我。”边说边往贾母房里跑去。
贾母正和贾赦说着话,贾赦虽然是个无能的,但是他见得事多,国孝期间,在家里和妻妾玩乐都是心知肚明的事,但是不能闹出去,若是闹出去,就是抄家的罪名。
他正商量着和贾母如何处置这事,王熙凤就闯进来了,一边哭一边说道:“那外室是珍大嫂子的妹妹,我原本想是谁坏了心肠挑唆爷们做这些抄家的事,原来贼就出现在自个家里。”
贾母听了王熙凤的话,气得头晕,用拐杖敲着地板说道:“把贾珍夫妇给我喊过来。”她一气之下了连连直呼贾珍的名字。
……
这事还是把贾母气病了,贾敏过去探病的时候,便知道了后头的事,贾琏的外室尤二姐是嫌贫爱富退过婚的,和贾珍也不清不楚过,贾珍将她引荐给贾琏后,一心一意跟着贾琏过日子。
贾母捏着贾敏的手说道:“这样的孽障就该打出去。”按照贾母的意思,想让尤二姐的未婚夫把人领回去,还是王熙凤说怕尤二姐不愿意,也怕尤二姐出去把事传扬出去。
贾母便让东府把人接走,但贾琏明显不舍,他和尤二姐正蜜里调油的时候。
王熙凤便又劝贾母,说人在跟前才安心,把人留在荣国府里。
贾琏被大一顿,东府灰头土脸的,唯有王熙凤得了众人的怜爱。
王熙凤又说自己大肚子,让长辈给贾琏指一个伺候的人,贾母选中了名唤秋桐的人。
贾敏听贾母这么说的时候,便知道贾母想稳住尤二姐,接着让尤二姐在府里悄悄没了。
贾敏心中暗叹一口气劝贾母:“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就好好保重身体。”
贾母很是疲惫说道:“你瞧府里这个样子,我如何能安心?”贾母不是不知道贾府的情况,她只是不想管,可若是她不管,府里的人就惹出这样的祸事来。
“东府的行事太过于荒诞了。”贾敏说了这么一句,想要两府掰扯开。
贾母如何不知,但是俩家关系太过于紧密,如何能脱身呢。
正说着话的时候,鸳鸯过来说道:“甄夫人过来了,想看看老太太,我按着您的意思,和她说您服了药睡下了,她便去了二太太那里。”
贾母微微颔首。
贾敏有些意外问道:“她要见母亲吗?”
贾母说道:“虽然她强撑着,可憔悴的很,也无当时的风光。之前见了一面后,我觉得也没有见的必要,就让鸳鸯帮我推了。”贾母话里透出一股冷意,虽然说甄贵太妃是殉情随太上皇去了,但贾母却不信,她见过甄贵太妃,可不是痴情的。
所以这事有蹊跷,谨慎起见,贾母便对胡氏避而不见,胡氏转头去找了王夫人。
贾敏听了贾母的话,顺着说道:“她身上带着孝呢,省得冲撞了您了。”
贾母还想笑话贾敏,甄贵太妃只是胡氏的大姑子而已,可忽然想起贾敏不会随口说这话,心中一突,问道:“甄家?”
贾敏没有回答,贾母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
贾母自言自语:“胡氏上京不仅带着自己的女儿还带着甄家大房的嫡长孙女,这位是敬王侧妃,辈分也不对。我便看中了她未曾定亲的女儿,幸好,幸好。”贾母是想把胡氏的女儿许给贾宝玉。
贾敏见贾母也算明白,服侍贾母吃了药,才回了府里。
黛玉正在看信,见贾敏回来了,赶忙收起来。贾敏好笑着说道:“是怀光的信,放心,我才不稀罕看呢。”
黛玉笑了笑,旁的倒也无妨,只是姜璟在信里所说的,却不适合传出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重生记》 100-110(第2/23页)
贾敏心里有些焦急,虽然因为丧事搁置了纳征,但是姜家可以先过来告知林家具体日子,但姜家一直毫无动静,难道是对这门亲事不满?
姜家确实对这门亲事有了反复。姜迢对这门亲事原本就不大乐意,不过是形势所迫,他也需要通过这门亲事向皇上投诚,但那个时候太上皇在,而且事事压皇上一头,皇上需要有人表忠心。
但现在太上皇不在了,林海一路高走,偏偏就因为林海得昭宁帝宠信,姜迢才更不愿意。
他还是之前的看法,文武联姻会遭帝王忌讳。对姜璟而言,这门亲事意味着他得不到任何官场上的助力,反而会受到掣肘和猜忌。姜璟越优秀,他越不愿意这门亲事。
而姜太夫人考虑的是,黛玉身子不好,不利子嗣。
所以这纳征的事便搁置下来了。
姜璟回到家里的时候,因太上皇驾崩的事,一直在忙,也不曾向两人提起,但如今太上皇已入土,他们也都回到了京城,这事就得有个说法了。
姜璟去见了晏先生,比起姜家的人,他更信任晏先生。
晏先生听了他的打算之后,到不觉得叛逆,反而问道:“你可想好了,若是一着不慎,你可是要被骂的。”
姜璟轻笑一下:“我自会小心,而这事办成了,我和黛玉日后都会少了很多烦恼。”
晏先生便说道:“公主原本就想敲打下姜家,只是林海说怕扰太上皇丧事便搁置了,如今倒是可以重新提起来。一则敲打下姜迢,二则也逼一逼他。”
晏先生丝毫没掩饰自己要算计姜迢的心思,是因为他知道在姜璟心里,姜迢和陌生人无疑。
“这事我和玉儿说了。”姜璟丢下一句,惹得晏先生被茶水呛了一下。
“你不怕她因此事对你观感不好?”晏先生好奇问道,“黛玉可是孝顺的孩子。”
姜璟只是摇了摇头,也不知道说他不怕还是说黛玉不会。
他不想在黛玉面前一直表现出光风霁月的一面,他也想让黛玉知道自己也会心狠手辣。他想让黛玉知道一个完整的他,他也想黛玉能够在他走歪的时候指引他。
“对了,甄家那边,先生都安排好了?”姜璟关切询问一句。
“不该问的不要问。”晏先生板着脸说道。
姜璟知道晏先生是帮着扳倒甄家,只是不知是为了皇上,还是为了太子。若是前者还好,若是后者,太子毕竟只是太子。
晏先生明白他的意思,垂眼说道:“我只是和甄家有仇而已,报了仇,自然是事了拂衣去。”算是让姜璟安心。
姜璟这才离开了。
隔日,京里便传出流言,说姜国公不公,选择的世子不符合礼法
第102章 姜太夫人
关于姜家的流言蜚语很快传到了昭宁帝的耳朵里,昭宁帝笑着问司徒渊:“这回又是谁说出来的?”
司徒渊却道:“反正没什么坏处。”他是乐于见到一个大家族从内部开始分裂而不是拧成一股绳。
“你猜这次姜迢会如何处置?向着长子还是次子?”昭宁帝很是闲适地和司徒渊聊天。
“大概会选择姜璟吧,毕竟姜璟是他最为出息的孩子。”司徒渊不假思索说道。
昭宁帝却摇了摇头:“朕觉得不会。”
司徒渊有些不理解,昭宁帝却哈哈哈笑起来:“你不理解是因为你还不是为父亲,他毕竟亲自教导次子多年,而且他好几个孩子都和次子一母同胞,若是无故废了次子,怕是家宅不宁。而且姜璟对姜家可没什么感情,日后不一定会照拂姜家的人。”
昭宁帝的话让司徒渊心中一动,不是因为旁的,而是昭宁帝话里透出的意思,昭宁帝也是位父亲,自然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自相残杀的。
“儿臣受教了。”司徒渊很是诚恳说道,“但姜国公也不好再委屈姜璟了吧。”
“只要姜璟姓姜,就是姜家人。”昭宁帝淡淡说道。
而此时,姜迢和姜太夫人说起这件事,言语里有丝不舍,“怀光他能力出众。”
“可我们并有养大他,对他并无什么恩情。”姜太夫人淡淡说道,“所以也不要想着以此来掣肘他。”
“母亲意思是?”
“他不会选择家族的。”姜太夫人说道,“世子之位不止代表着尊荣和地位,还代表着家族责任,但怀光不会去承担这份责任的。”
姜迢眉头皱起想要反驳,姜太夫人抬手制止了他,“他和旁的孩子不一样,他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自然是先为自己再为旁人,这也没什么不对。”
“母亲,他只不过是因为婚事没有如他的意,所以才以此逼迫姜家。”姜迢忍不住反驳。
姜太夫人却笑了笑说道,“与其在这里猜来猜去,不如请他过来问一问。”
姜迢又说道:“这个时候见他,阿珏心里怕要胡思乱想了。”自从他剥夺孙氏的管家权后,他的世子姜珏就开始沉默寡言起来。
姜太夫人却不以为然:“身为世子连这点定力都没有,那就别做世子了。”
安平公主和晏先生也谈论起这件事,“姜家要热闹了。”她言语间有一丝幸灾乐祸。
晏先生却摇头说道:“有太夫人在,姜家大概能安稳度过。”
安平公主听了晏先生的话有一丝不满,“你倒是对她很有信心。”
“毕竟曾为你做个事的人不会是无能之人。”晏先生赶忙说道。
“可偏偏总会在一些事上犯糊涂。”安平公主愤愤说道。
黛玉很是疑惑看着两人,晏先生给她解惑:“日后太夫人是你太婆婆,所以这些事你知道也没什么。姜太夫人曾是公主的伴读,帮着公主做了一些事。”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