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他们之前老太太有意无意透露的时候,他们一家子就聊过。
今天这一番话,老太太也的确是剖心窝子的话了。
林红玉的心思呢?林红玉一早就有往上爬的心思,所以在院子里往上凑,但当时她没有明白她爹娘让她长大后给她脱籍做个平头娘子的心思,好在阴差阳错,宝玉看出不对,提前准备了退路,选中了她,她也承了宝玉的恩情。
也是因此,之后她爹娘有心思,也会提起给林红玉说清楚,就怕孩子一不小心走错路。
林红玉一家觉得,现在的贾家虽然败落了,无法科举,但到底还是剩有一丝底蕴,那就是长久韵养出来的见识与气度,而这些,是他们没有的。
纵然脱离了奴籍,现在做出了成绩,但在高门府邸,她也一样只能做妾。
做平头娘子,选贾宝玉,对于林红玉而言,不算差,就像老太太说的,至少宝玉脾气好,也好哄,只要她有心,完全能管的住,贾家,可以说是完全的她做主。
三代以内不能科举,但对子女的教育,有她在,有贾政或者宝玉教,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别看宝玉只会弄胭脂,其实四书也是读过的,不过是喜不喜欢的问题罢了,而且宝玉知识面很广,杂书看得也多,这就是家族的底蕴。
长此以往,家里就算不科举,也过不了太差。
更何况,她帮宝玉做了那么多事情,便是老太太们都不知,宝玉真的做了胭脂,还是和林姑娘,和其他几位贾家姑娘一起!这情分在,只要好好的经营,日子就不会太差!
林红玉当即就羞涩一笑,屈膝行李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红玉但凭家里做主。”
这就是应了!
老太太当下就笑出了声,连连道好。
林家,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也有林家自己的骨气,那就是订婚结亲一整套流程,还是要走的,一辈子,就这么一次,老太太自然是没有问题的,这也是应该的。
直到两家都说定了,所有话事人都知道了,老太太才叫来宝玉跟宝玉说他和红玉的婚事。
宝玉……这辈子的宝玉,没有和黛玉的长期相处,又有林筠的插手影响,对黛玉当然没了有那种感情。
故而对于宝玉而言,只要是个漂亮姑娘,是个贴心的,他哪里会反对?比林红玉还羞红了脸。
在他看来,林红玉这个林姑娘,是极其厉害的,能看上他,他心里也是满意得紧。
老太太哪里还看不出答案,只让宝玉安心等成婚,其他的家里会给他安排。
老太太看着宝玉离开的背影,眼中有些感慨,以往想撮合两个玉儿而不得,如今,倒也是两个玉儿了,只是此玉儿非彼玉儿,但都是好姑娘。
老太太为贾府算计了半辈子,如今贾府没了,为了两个玉儿,也依旧是算计着算计着,但到底看开了些。
儿孙自有儿孙福,她已经给宝玉选了最合适的妻子,以后,她也该颐养天年,把家里,都交给小辈了。
“鸳鸯,我还有些嫁妆,你给一并统计了出来吧,分成五份,一份作为你的嫁妆,等你出嫁的时候风风光光嫁出去,我让敏儿帮你找,她会帮的,一份给红玉做添妆,剩下的三份,分别给探春惜春和玉儿。”这个玉儿,自然是黛玉,而说是给玉儿,其实也是给贾敏的一个态度。
鸳鸯两眼一红,泪水在眼眶打转,“老太太!”
老太太乐呵呵笑着道:“哭什么,你还能伺候我一辈子不成,红玉是个孝顺的,会照顾我,我不能再耽搁你了。”
“就这样说定了。再拒绝,我才是会不高兴。”
她这个老婆子,算计到头一场空,还是把最后一点东西,都留给子孙吧。
作者有话要说:
遗产属于个人财产,严格来说抄家还是会抄的,但这次抄家毕竟不像原著里那样,就设定留下了贾母的嫁妆私产(但说实话肯定没有初始嫁妆那么多,毕竟贾家入不敷出,被偷盗了好多,老太太也是心知肚明的原著中)
第135章 所谓的以德报怨
贾家如今虽然落魄了,但一个婚事也不可能一两个月就给草草办完,整个贾家都陷入了忙碌之中,没有人还记得北静王府和他们有任何旧情,也没人还记得,有个薛夫人,是王夫人的外甥女。
刑部已经查清了一切,包括忠心耿耿的顾嬷嬷,都给撬开了嘴,只要是人,那便有软肋。
北静王夫妻双双获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 130-140(第7/16页)
,一个也脱不了干系,当然,北静王还多了一个偷渡杀妻的罪名。
薛宝钗这个薛夫人,在这件事情中,当属无辜,但在内宅中,能常年霸宠,手上也算不得清白。便是这腹中的胎儿,除了她自己和心腹,府中还没有人察觉呢,包括北静王。
不过因为没有人状告她,在这件事情中,也就只是被牵连了。
北静王自然是要下去亲自和南安郡王解释了,而北静王妃,本来日子也就几天了,倒省了行刑的力气。
北静王府一朝轰塌,薛宝钗依靠北静王获得的夫人诰命,自然也就没有了。
而薛家也因为牵连其中,革除皇商身份,抄没家产,而被利用得彻底的薛蟠,也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流放三千里,服刑三年。
对于北静王一脉现在唯一的一个,在薛宝钗肚子里的子嗣,朝廷就像是忽视了一样,并没有过多关注,重回白身的薛宝钗,只能回到了薛家,但如今的薛家,哪里还是曾经的薛家?
薛蟠与夏金桂成亲了几年,但事到临头,夏家当然是保全自己,他们也和北静王府有牵扯,如今好在了产业抱住了一部分,命也在,可不得立马远离薛家?
薛家金陵剩下的几房,根本就不认薛蟠一脉了,也不给薛太太他们好脸色。
一无所有的薛太太一家子,生活都是问题,夏家立马抓住这一点,要和薛蟠和离,只要答应和离,便给薛太太三千两。
以往的薛太太哪里看得上这三千两,但是如今,夏金桂直接回了夏家,也不管她,薛家的钱都补给了国库,哪里还有她的?
为了这三千两,薛太太只能让儿子和离了,恢复了夏金桂的自由身。
重新回答薛家的宝钗,面对的就是如此情况。
摸着自己还未显怀的肚子,薛宝钗深深的吸了口气,对薛太太道:“妈,把银子给我吧,我们去沿海,重新开始。”
薛太太面露犹豫,她知道女儿有本事,可现在只有她们母女了,也给不了薛蟠帮助,她找过王夫人,王夫人无利不起早,何况现在她指着儿子过活,儿子又是个没主见的,她还能如何?
“可是去沿海,你哥哥那里怎么办?我还想着用银子给你哥哥打点一下……”薛太太的声音在薛宝钗的隐忍着怒气的目光中,逐渐降低。
薛太太第一次看见薛宝钗如此模样,还是在她面前。
薛宝钗忍着冲动,道:“妈!哥哥的事情谁敢插手?薛家因为哥哥牵扯其中,我好不容易留下了一条命,现在又要凑上去吗?”
“更何况,妈,南安郡王这一出事件中牵扯到的人和事,谁敢徇私?谁敢包庇?”
薛宝钗此刻,羡慕起了早已失宠的侧妃,至少,人家因为不得宠,什么都不知道,得以回了家,家里也免受了牵连。
她说着是薛蟠牵连了家里,可她比谁都清楚,那是因为自己在王府,薛家才有了被利用的机会。
薛宝钗不会觉得良心不安,因为以往薛家的荣耀,也是她拼出来的,她之所以这样说,只是不想薛太太再犹豫不决了。
如今只剩下了她和薛太太母女二人,还有肚子里未出生的孩子,她不能再把命运交给别人。
看着薛太太有所松动,但还是下不定决心的模样,薛宝钗加了一把火,道:“妈,我们去沿海,先把我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若是男儿,便姓薛,以后过继到哥哥名下,我们从小好好教导,一定能让我们薛家重新起来的。”
给薛太太画了一个大饼,薛太太被薛宝钗眼中描述的美景所迷惑,差点就答应了:“可是这孩子是北静……”
“妈!”薛宝钗快速打断薛太太的话,“这话不能再说了,他只能是我们薛家的孩子!”
薛太太想到北静王的下场,脸色有些苍白的点了点头,也终于答应了听薛宝钗的。
薛宝钗终于松了一口气,至于这个孩子,当然是姓薛,但过继给哥哥?再说吧。
说来也是风云变幻,四大异姓王,一次性就解决了三个,南安郡王九族尽诛,北静王只有一个遗腹子,还指不定姓什么,东平郡王已经只是个侯爷,只剩下西宁郡王,在西南部云南地区,默默抱紧了自己,还好自己这儿通信困难,他们没有找到自己。
母亲在京中养老,应该也没有掺和吧……
算了算了,同气连枝,根都没了,自己还连个铲铲。
京城中的风浪,再大也影响不了海上的风浪。
林筠一行船队,没有半点低调的,往南航行。
一列列的巨大海船,搭配的武器炮火,站岗巡逻的海军,都昭示着队伍的正规与强大。
这其中,还有新招安的汪鑫和吴大志。
正因为两人都是海盗出身,所以对于海外,尤其是中原附近外,隔得不太远的地方,他们可比正规的,少有出海到处浪的海军熟悉。
或许是为了方便,又或许是故意的,他们提前往南陈递交了国书,要借个道,前往亚陈。
南齐的使者去过中原好几次,但是对于中原王朝的印象,除了记忆里的汉人大王朝,对于中原的海军,却是一直没有什么印象的,若说有,那便是倭寇扰乱沿海了。
故而,南齐虽然知道中原强大,但是对于中原王朝借道前往亚陈问责,但南齐的王室,更多的是看热闹的心思,顺道看一下,中原的海军,到底涝成了什么样。
可等到中原王朝的海军在南齐的岸上着陆休整,南齐看戏的官员们,脸色顿时僵住了一瞬,而在林筠等人看过来后,还只能快速挂上笑脸。
有些皮笑肉不笑的憋屈,还只能夸赞王师之军,就是不同凡响。而林筠竟然,一点也不谦虚的全盘接受了!这和印象中,谦虚的冤大头宗主国中原统一王朝大燕,根本不一样啊!
他们每次去朝贡可都是要撕好久才能撕出来的名单,就是因为中原王朝的官员,不仅说话好听,皇帝还大方,官员还守礼,接待还高规格,不要太美妙!
但是眼前这个一看就年纪小,是走后门的来镀金的富二代,不谦虚就算了,出手都不大方,不对,是根本不出手!
但是他们能怎样?作为他们的宗主国,都已经来了,他们总得高规格接待吧?尤其是这些海军,纪律性一看就很强,武器装备也不差,还有这船,也不知道能不能卖一点给他们……
林筠他们也并没有刻意在南齐多待,第二天就整军出发了,令行禁止,气势如虹,给南齐的下马威,已经足够了。
南齐:
“王上,大燕这几年的变化太快了,自承庆帝掌权后,我等也愈发难以看清大燕了,如今大燕更是直接出师亚陈,丝毫不惧怕对外开战,对于大燕的策略,怕是要有所改变。”
“我南齐又没有得罪大燕?何必上赶着?”
“是极,上赶着不是买卖,那亚陈也是自己作死,我们看戏就是了。”
“不妥,那领头的小子你们还不知道吧?那是承庆帝早早就定好了的驸马,我之前与之交谈,这可不是个安分的主,十六岁就敢出使海外,海军将领亦对其心服口服,言语中却没有儒生的礼教和平,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 130-140(第8/16页)
是太子的小老师,等以后太子和他掌权……”
“嘶……六王子可是有何消息渠道?”
六王子严肃的点头,“不错,这些消息其实我早就听说了,只是一直没有当真罢了。”
“之前大燕开海,有商人来我们这里做生意,从他们口中听说的,也就他们是沿海的商人,这才有机会知道这些事儿……”
南齐一处海港,徐晔徐子言带着商队,带着满船的货物,大大方方的,往中原而回。
南齐以南航行好一段距离的一处海岛之上,便是亚陈。
与南齐的汉人移民统治不同,亚陈虽然也有汉人移民,但是很少,更多是的番邦洋人。
中原的海军,将这个岛国的港口外,给全部围困了起来,号角声响,亚陈的海边守军,自然是发现了,但是面对偌大的敌军,他们面面相觑,在对方只是示威的情况下,根本不敢妄动。
“嗖——”
一支长箭裹着国书,射到了亚陈海港之上的旗杆上,旗杆,已摇摇欲坠,而明黄的大燕国书样式,昭示着大燕的,来者不善。
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像中原一样庞大,许多的岛国,大小甚至比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