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他最了解自己这个自小养大的大弟子,他做不出那种擅动私刑的事,但……方应看和原随云二人实在是罪行累累,罄竹难书,远远超出了他的底线,且回京后还可能轻易脱罪,若是有人在这种时候稍作引导两句……
那就不一定了。
但诸葛正我却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拍了拍无情的肩膀,然后在上朝之时,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正气凛然地呈上了那本案卷。
方应看长得不错,又很会说话,赵佶平日里是挺喜欢他的,听到他所做的那些事时,赵佶压根都无法将看起来单纯稚嫩的方小侯爷,与案卷上恶贯满盈的方应看联系起来。
赵佶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对于呈上来的厚厚一本案卷,他也懒得多翻,只挥挥手,让诸葛正我看着办就是,反正这会儿人死都死了,连尸体都寻不见,不论什么罪,就算上面还写着通敌叛国之类的罪名,那也想定就定吧。
唯一麻烦的,可能就是方歌吟了,但诸葛正我又道,如今人证物证俱在,即便方歌吟收到消息后赶来质问,他们神侯府也有的是证据让他心服口服。
人死即如灯灭,就连曾经十分看好方应看的米苍穹,都不曾多说什么,只要不牵扯到他身上就行。
无情也知道光凭这个无法将米苍穹拉下台,所以在卷宗上,这个度他把握得很好,只侧面点了几句有桥集团犯的事。
只是在诸葛正我提到,金风细雨楼在蝙蝠岛一役上救人所做的功劳时,原本还听得昏昏欲睡的赵佶,瞬间就精神起来了。
他这一精神起来,诸葛正我话说到一半都卡了壳,还不待他继续往下说,就听龙椅之上的赵佶忽然出声,大夸特夸起他从前最看不上的江湖人来,愣是把金风细雨楼从上到下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特别是他那位素未谋面的未来国舅。
赵佶此人的身上,几乎集合了史书上所有末代皇帝的特点,沉迷道教,盲目追求长生不老、成仙之道,并且亲信奸佞,昏聩好色,可以说是骄奢淫逸统统占了个全。
如今乍然一见那苏家的美人,一眼就入了心,哪有放弃这么一个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的道理。
但诸葛正我根本不清楚究竟怎么回事,只是甫一下朝,便满头雾水地带了块御赐牌匾出了宫门,然后匆匆赶往天泉山。
牌匾上书「金风细雨楼」。
然而,让诸葛正我更加蒙圈的是,一见到赵佶亲笔所书御匾的苏梦枕,几乎在一瞬间,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仿佛风雨欲来之势。
第63章 美人刀
一个江湖势力真正想要坐大,情报网络是必不可少的,杨无邪用尽心血构筑成的白楼情报网,庞大而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武侠]祸水美人她好难》 60-70(第5/20页)
致,几乎可将整个天下囊括其中。
但也有轻重之分,有些地方离得远跨度大,收取消息到呈上消息,便需要隔个几日,但作为金风细雨楼主要阵地的汴京城,却是重中之重,举凡城中有点风吹草动,不出一时半刻,很快便可呈上杨无邪的案头。
苏镜音昨日出门一回,遇到了拦路之人,事情的前前后后,包括茶楼上的两个人长得什么样貌,几乎在苏镜音回到天泉山没多久,不必李寻欢特意赶来提醒,就已经有线人及时呈上了情报消息。
一个瘦弱的中年文士,身边跟着一名老随从,那老随从长相有些古怪,面如蟹壳,色近青砖,白眉如雪,唇角下撇,威仪肃肃。(注一)
很明显的特征,一一都和米苍穹对上了,而能让米苍穹一个近身太监在旁伺候的,除了官家赵佶本人,也不作二选了。
赵佶的好色远近闻名,苏梦枕先前将那些天下第一美人的传闻压了又压,甚至曾经利用林仙儿的炒作掩人耳目,如今真正的梅花盗背后指使之人揭开,林仙儿都入了牢狱,以待秋后问斩,可苏镜音终究还是被盯上了。
这不由让苏梦枕想起两日前,由风雨楼安插在宫中的小黄门手中递出来的那则消息,皇帝寝宫里所挂的画像,应当就是方应看所留的后手,如今看来,画中之人大抵是……
一想到这点,苏梦枕就觉如鲠在喉,心里膈应得慌。
只是他这边还未实施举措,那赵佶就已先亲笔御书了个匾额,这算盘珠子几乎都要嘣到他脸上来了。
送走了诸葛神侯,留下杨无邪安置那方御赐牌匾,苏梦枕回到玉峰塔上,沉默着从袖中抽出红袖刀,神色漠然地抚上了刀身那一抹艳红脊骨。
苏家曾经是应州的名门望族,也曾有过满门忠烈的时候,只是那份忠烈是对家国天下,而非上位之人。
应州之乱后,故土不再,苏遮幕手把手创建金风细雨楼,后半辈子苦心孤诣,半生都在为收复燕云十六州而奔波操劳,这是父亲一生的心愿,也是苏梦枕的心愿。
收复失地,还我河山。
这也是苏梦枕的梦。
而今坐在皇位上的赵佶,昏聩无道,任用奸佞,剥削百姓的应奉局,造作局,花石纲,哪个不是他上位之后所干的好事?
即便是赵佶最心爱的「左元仙伯」蔡太师,最开始的确是因为一身文采斐然而被任用,后来连番的提携重用,无非就是因为蔡京说话做事极对赵佶心意,倡为“丰、亨、豫、大”之说,劝说赵佶尽情放纵,奢侈享乐。
可是这供其享乐的钱财,又要从何处敛呢?
有权有势的世家贵族动不得,那自然就只能借新法变革之名,行苛政暴政之实,从百姓的身上层层剥削,积少而成多。
如今的朝政乌烟瘴气,莫不是视官爵财物如粪土,累朝所储扫地矣。
弑君一事,彼时的苏遮幕其实也曾有此想法,当年应州生乱,苏家在应州经营势力立足多年,又有无数江湖英豪前仆后继,为抵抗辽军奔赴而来,若非赵佶那厮一身的软骨头,既怕事又不作为,朝中奸佞当道,有细作里通外敌,应州又怎会全盘沦陷?苏家又何至于满门被灭?!
之所以不曾真正实施行动,无非是因为一直以来金辽在外环伺,虎视眈眈,如若朝堂上贸然改换皇帝,恐生内乱,而一旦朝政生乱,只会给外敌可趁之机。
然而金风细雨楼坐落天泉山,在皇城脚下坐大势力,也未必没有一丝威胁皇权的意思。
天泉山下一泉眼,塔露原身天下反。
只是这皇帝该如何换,如何反,还须有个详尽的计划才是,至少有一点必须掌控好,那就是要“快”。
要快刀斩乱麻,还要快到环伺在外的金辽反应不过来,直接内部解决,直接改换天地。
但这并不是多么容易的事,赵佶虽昏聩无道,但身边却有米苍穹、黑光上人、诸葛神侯等人护卫,这些人有忠有奸,平日虽不合拍,但倘若赵佶有事,合起来护驾之时却是难以攻破,更别提还有数以上万计的大内禁军,哪怕是关七能以一敌多,哪怕夜叉白雪能横扫一片,却也要以死无数军士为代价。
上位者所犯的过错,不该由众多无辜之人的性命去填。
这不是苏梦枕所愿意看到的。
该如何做,才能以最快最小的代价解决掉赵佶,这是必须要计划好的一点。
而另一点问题是,龙生龙凤生凤,赵佶身上尽是软骨头的种子,生下的皇子也没一个得用的,成年的皇子中,从太子赵恒到九皇子赵构,全是一水儿只知窝里横的,当不得圣明人君。
想到此处,苏梦枕不由抬手揉了揉额角,若非当年哲宗无子,哪里能轮得到奢靡无德的赵佶登位??
他想事情想得出神,房门没关,苏镜音进来的时候,就见自家兄长静静地坐在那儿,手下轻抚刀脊,浑身尽是萦绕的杀意。
她大概听说了御赐牌匾的事,也知道那赵佶是个什么样的昏君,毕竟能够重用蔡京等奸党,对那群人所做恶事视而不见,只顾纵情声色的,哪里还能是什么好皇帝。
只是她却不知道皇帝此番突然赐匾,究竟是因何之故。
直到走近前来,无意中瞥见书案上未曾遮盖的情报消息,苏镜音顿时脸色骤变,原本浮着淡淡薄红的面颊也瞬间失了血色。
她还记得昨日那人的眼神,想起来就觉得恶心坏了。
“兄长,我是不是招惹麻烦了……”
她有些心慌,倏然蹲下身一把攥住了他的袖角,抬头看着他,眼圈红红地说,“对不起兄长,我不该只图省事,我外出应该戴好帷帽的……”
苏梦枕怔了一瞬,很快回过神来,轻轻摇了下头,安抚着她说道,“不是的,音音,此事与你无关。”
苏镜音眼中噙了泪,摇了摇头,她有些钻了牛角尖,只觉得那确实是自己招惹来的祸事,哪怕是无意间。
苏梦枕微微笑了笑,抬手摸了摸她的发顶,说道,“不论是好是坏,容貌都是父母给的,只是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心本就是一滩烂泥做的,看什么都是腌臜。”
他轻轻拭去她眼尾的泪水,又轻声道,“音音,这不能怪你,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那双恍若寒星的眸子里,传递出来的是令人安心的微芒,苏镜音不由恍惚了一瞬。
她恍然想起当年父亲去世,风雨楼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出师下山接管偌大帮会的少年,曾经那双眼里透露出的不屈信念。
好像不论何种艰难的境地,都不能让他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好像只要有他在,她总是能任性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公子说得是。”
杨无邪踏入屋门,边走边说道,“况且那赵佶本就是个嗜色之徒,后宫佳丽数不胜数不说,同时还是城东小甜水巷的常客。”
杨无邪这话,其实还算说得含蓄了,那赵佶向来不要脸皮,他和名妓李师师的风流韵事几乎传得天下皆知,更是从皇帝寝宫通往镇安坊李师师的绣楼里,专门修建了一条用于二人幽会的地道,别人不知,眼线遍地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武侠]祸水美人她好难》 60-70(第6/20页)
杨无邪自是不可能不知晓。
苏镜音向来不关注这些,但小甜水巷是什么地方,她还是听说过的,一听这个,就忍不住皱了皱眉。
这种人真的能当皇帝??
她这么想着,也就这么愣愣地问了出口,杨无邪笑了笑,也没解释别的,毕竟说起来那就牵扯到当年哲宗死后的事了,也不是不能说,只是跑题了,除非哲宗还留有子嗣,否则和现下这事真没多大干系。
“大小姐大可不必忧心,朝堂上也有咱们安插的人,而且楼子里几万弟兄呢,哪能任由那赵佶胡来。”
杨无邪说道,“再不成,刀南神手中还掌握着京城二成兵力,咱们手下的兵士个个吃饱喝足的,和他们那八成被贪了粮饷,成日饿肚子的士卒,可不是一回事儿。”
苏镜音眨了眨眼,下意识道,“那不就成造反了么?”
苏梦枕眸中寒火微微跃动,但没说话,只是轻轻地一下一下,抚着她的发顶。
只有杨无邪缓缓笑了起来。
“如今这世道,早晚都要乱起来,换个皇帝百姓还好过些。”
可惜还没来得及计划详细,朝堂上的风,却先起了。
这日下朝后,朝堂上的线人传来消息,有蔡党门下官员参奏神侯府与金人相互勾结,证据是府中藏有金国皇室秘传之宝「乌日神枪」。
但事实上,那柄乌日神枪不过是昨日夜里收到匿名消息,刚从方应看的神通候府秘室搜出来的,尚未来得及归纳入刑部罢了,却不曾想,竟被当做勾结女真皇室的证据。
其实这证据根本站不住脚,朝堂众人也都知道,神侯府与金国皇室勾结一事是假的,是凭空捏造的,官家先前再怎么昏聩,再怎么烦死了诸葛正我的逆耳忠言,对他的忠诚为国之心还是信任的,怎么说也不会傻到那种相信此事的地步。
但偏偏这次不知怎么的,官家似是极为震怒,直接下令让禁军将神侯府包围了起来,也不说怎么处理,就只说让神侯府众人禁足府内,无令不得出入,以待调查。
这则消息传出来的同时,杨无邪也收到了从各处传来的情报,其中有几条,巧合得十分蹊跷。
关中无争山庄现任庄主原东园,已于几日前,自太原赶往汴京城,表面看上去,像是为了儿子原随云所犯之罪而来。
但相比起另外两位,多年不曾离开太原的原东园突然入京一事,因有儿子身死在前,也不算多奇怪了。
一个是因道不同不相为谋,而与师兄诸葛正我反目成仇,从而产生多重私怨的元十三限。
自元十三限投入蔡京门下后,这些年来,蔡京一方面用他与门下弟子「六合青龙」来制约诸葛正我,另一方面又对他十分防备,因而将其调离京师,多年来元十三限一直郁愤不得志,哪怕弟子文雪岸死于非命,也不曾见他进京来为弟子收敛尸身。
可偏偏就在这种时期,蔡京却紧急启用了元十三限,如今元十三限同样也在几日前赶往京城,距离入京,大概也就是这两日了。
另一个却是个意想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