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说:“你既不肯搬,那朕就让人重新布置长春宫。从前这里的陈设配你妃位倒也正好,如今是不成的。朕亲自来看着,叫他们重新弄。”
总之是一定要配得起皇贵妃的身份。
皇贵妃距离皇后一步之遥,所用之物规格都是很高的,并没有那么明确的规制限定,更何况康熙又这么宠爱瑶令,自然是将私库里觉得好的精致的漂亮的都拿出来摆在外头。
瑶令不喜欢闷沉沉的摆设,康熙也喜欢长春宫亮堂堂的,因此再重新布置,也是要在高贵之中不显得沉闷,要又活泼又沉稳的那种风格。
瑶令在产房里万事不用管,康熙在外头领着人忙活,十一阿哥可以自由进出,便天天跟瑶令形容长春宫哪里哪里又变成什么样子了。
“额娘,咱们宫里好像一个花园啊!我和七哥进来的时候都惊呆了。真的特别漂亮。”
十一阿哥连比带划的,手舞足蹈的很兴奋。
他还说:“阿玛说,到底还是因为这宫室不能大动,不然就要大改一下,会更漂亮的。”
瑶令心想,幸亏是紫禁城不能大动,不然康熙这么兴奋,还不知道要动成什么样子,那可就是个极大的工程了。
再说七阿哥和戴佳贵人。
康熙的意思本来是想把这母子俩也迁出去的。
还是瑶令将人留下来的。
她说:“好歹跟臣妾还有十一阿哥留下能说话的人吧。有时候七阿哥来请安,还能和十一阿哥好好说说话呢。”
康熙就把人留下了。
这宫殿再精致,那也是要人住的。瑶令一个人住在这么精致的地方有什么意思,戴佳氏性情很沉稳,这么些年都在一起住着,往后继续住下去也挺好的。
先帝爷的时候,倒是有册立皇贵妃的章程,那一位皇贵妃本来就得尽宠爱,先帝爷做了两件破例的事情,都是册立皇后才会有的。
一则是颁布诏书公告天下;二则就是大赦天下。
为了这个,先帝爷去的时候还因此下了罪己诏的。不管这是不是先帝爷的本意,那位皇贵妃的名声总还是受了些影响的。
康熙心里其实觉得这两项措施都是挺好的。但头一个是册立皇后才会有的,第二个则是都没有,被人诟病太过了些。
康熙心里知道,他总有一日会册立瑶令为皇后的,此时犯不着为了昭示宠爱破例让瑶令被外头议论,尤其是与那位皇贵妃放在一起议论。
等到了册封瑶令为皇后那一日,再怎么都是不会过的。
只是心里总是不得劲,大概是为瑶令破例破习惯了,偶尔一次要按照规矩来,倒是有些不大习惯了。
康熙把这心思同瑶令说了。
瑶令只是笑:“万岁爷是不是觉得有劲儿没地方使?就是那种不狠狠搞一波事心里就不舒服的感觉?”
“对。”康熙道,“朕想让人知道,朕是最宠爱你的。”
瑶令笑道:“万岁爷早就已经向所有人证明了。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万岁爷就是最宠爱臣妾的。”
将怀里哇哇大哭的六公主递给康熙,瑶令笑道:“现在,万岁爷去使劲儿吧。万岁爷的宝贝女儿不肯睡觉,臣妾和奶娘都哄不好,就看万岁爷的了。”
康熙垂眸,和六公主黑亮黑亮的眼睛对上,六公主哇的一声又哭了。
康熙道:“她是不是针对朕?朕觉得她到了朕这里哭得更大声了。”
瑶令笑起来:“她就喜欢福煊哄着她睡。福煊这会儿不在,去阿哥所玩儿去了。只能辛苦万岁爷了。”
谁能想到,脾气大的六公主竟然是个哥控。她对谁都不怎么爱笑,就是看见十一阿哥,会笑得很甜很甜的那种。
瑶令笑得俏皮,康熙精神一振:“不辛苦。你好好歇着。朕来哄。”
-
六公主满月的时候,瑶令就出月了。
她们娘俩的喜事多。
先办满月,再办瑶令的册封礼,之后再办六公主册为固伦公主的册封礼。
这一年的整个上半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康熙家的娇丫头》 110-120(第7/17页)
的大喜事,都叫她们母子给包圆了。
礼部几乎是将吉日中最好的那几个日子拿出来挑给皇贵妃和六公主的。
瑶令出月后,六公主满月这一日,她就已经是皇贵妃的行头了。
这一套吉服在身上,瑶令恍惚以为自己成了皇后。这跟皇后身上的衣裳也太像了。
彩霞低声道:“这耳朵上只有皇后才能用东珠。脖子上也只有皇后能用朝珠。和皇上是一对的。”
瑶令的皇贵妃用的是上好的南珠。脖子上也不是朝珠。
瑶令笑道:“这才像个样子。要是混淆没个区别的,外头又要议论纷纷了。这样不好。”
从前做妃子的时候,或者可以不必考虑这些。如今到了这个位置上,实在不必从外逾越什么,便是受宠的皇贵妃,也要当的尊贵些。
瑶令收拾妥当了,才扶着彩霞的手往外走,这皇贵妃的花盆底就要高一些,踩着跟走高跷似的,瑶令是穿惯了,但是也要很注意才成。
花盆底高一些,走起来身段也能更好看些,更重要的是,人的气势也能更足些。
瑶令如今的腰身都已经恢复如初了,就这么走出来,众人眼前都是一亮。
她一出来,候在外头的人忙都起身,跪了一殿的人给她请安。
“皇贵妃吉祥。”
“起来吧。”瑶令坐定,抬了抬手,“都坐。”
等人人都坐下,人人脸上都是笑脸,哪怕是不肯笑的,这会儿都得笑,不然被皇贵妃记恨了怎么办呢?
“皇贵妃的气色看起来很好。”钮祜禄氏道。
她是贵妃,这些年傲视群妃,谁能想到瑶令有朝一日竟成了皇贵妃,死死压在她的头上,叫她不得翻身。
看得瑶令身上的明黄吉服,钮祜禄氏恨得心里都在滴血。
那原本都该是她的。
她的姐姐是孝昭皇后,她生下了十阿哥,家族煊赫,族中的人都为皇上效忠,她本该再进一步成为皇贵妃的,结果,这一切都被瑶令抢走了。
以前有个佟佳氏也就罢了。别人是皇上的表妹,争不过,可现在呢?
钮祜禄氏不想认命,但不认命,能做什么?
她还必须要恭谨的与皇贵妃说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瑶令淡淡笑道:“休养的月余,自然是很好的。”
瑶令的目光一一从她们脸上扫过。从没有看得这么仔细过。
今日她出山,阖宫嫔妃都要来给她请安。
以前总是不齐全,现在倒是很齐全。
乌雅氏、钮祜禄氏、小郭络罗氏等,她们都来了。
满满当当坐了长春宫一主殿。
瑶令看着她们,从上而下的目光审视令人无从躲避,她们的脸上都是笑意,可瑶令却从她们的眼中看到了恐惧。
是的,就是恐惧。
瑶令微微勾唇,她们怕什么呢?皇贵妃又不吃人。
第115章 托付
“早年的时候,似是上次选秀的时候,本宫那会儿还是妃位,便协同主持了那次的选秀。”
瑶令含笑道,“当时本宫就说过,宫里的嫔妃们是应当晋位册封的。但最终也未成行。”
瑶令说到这里顿了顿,就见人人眼中的目光都跟着亮了亮。
说起那年选秀,那还是太皇太后还在的时候。瑶令当时提议说皇上要给嫔妃们晋封位分,也是权宜之计。后头太皇太后做主,将这件事压下去了。
宫里的嫔妃们不可谓不失望的。比起上一次大封后宫,这也将近有小十年的光阴了。
人人都只能守着自己不动的位分,看着瑶令节节高升,小十年的光阴,人家都从嫔位到了皇贵妃了,她们还是一动不动的。
从一开始的满心期待,后来都有点绝望了,想着大概也就这样了。
皇上一心一意只想着皇贵妃,又哪里顾得上她们的死活呢?
再者说了,现在人家都成了皇贵妃了,位分和宠爱都是一等一的最好的,怎么还会容许有底下的人出头呢?
这么想的人可不在少数。
因此瑶令一提及这话,惊讶自然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心动。
现如今皇贵妃主理六宫,不能向以前似的信口开河,所以现在提起来这件事,绝对不是在同她们闲聊。
瑶令面含微笑道:“本宫这里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们。”
“皇上想着,宫中许久没有大封过一次了,也该有一次大封。本宫的脾气你们也是知道的。最不会说些锦绣话语惹得你们牵肠挂肚的。本宫就直说了。”
瑶令道,“皇上不日便会下旨,册封惠嫔为惠妃,荣嫔为荣妃,戴佳贵人为成嫔。郭络罗贵人为嫔位。”
余下还有几个庶妃册封为答应贵人的,瑶令也都说了。
被点到名的,惠妃荣妃成嫔还稳得住。别的人就都立刻是一副笑意吟吟的模样了。
瑶令道:“既是大封,有了喜事自然是要高兴的。”
这话一说,众人才想起来今日还是六公主的满月,还是皇贵妃的好日子,她们这样板着脸甚是不妥当,哪怕笑不出来也得笑。
惠妃自大阿哥的事情后,这心气儿就没有从前那么高了,她也曾经怨怼自己的位分怎么就是升不上去,还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了。
没想到峰回路转,竟还能晋封为妃。
这个妃位,惠妃心里很清楚,都是看在大阿哥的面子上才有的。而若非皇贵妃肯抬手,只怕她也是不能封妃的。
荣妃与成嫔,那自然是心里高兴的。她们是与皇贵妃交好的人,自然有她们的好处。而成嫔也能跟着一起协理宫务了,两个人当然是笑得真心实意的。
在座的人人都清楚,不和皇贵妃一起的,那指定就是没戏的。没瞧见贵妃和宜嫔一点儿动静都没有么。
当时公主的生母,宜嫔的姐姐郭络罗贵人还封嫔了,成了一宫主位不说,还和自己的妹妹平起平坐了。
宜嫔都生育有两个皇子了,偏偏与皇贵妃关系不睦,到底也是没有封妃的。
宜嫔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可想而知了。
剩下的几个庶妃能封贵人答应的,都是老老实实的为人,在宫中安安静静的过日子,果然就有晋封的时候。
这是皇贵妃在告诉众人,要么能有资格跟皇贵妃交好的,那便交好,总是有机会晋封的;要么在这宫里老老实实的过日子,安安静静的不吵不闹的人,也能有晋封的机会。
只是如今的皇贵妃不比从前的嘉妃,现如今有资格同皇贵妃说话交好的,又有几个人呢?
她们是错失了好时候了。
可是比起贵妃来说,这都不算什么了。
宫里如今最大的笑话,那便是贵妃钮祜禄氏了。
贵妃当然没有晋封的余地,可眼瞅着惠妃荣妃一个个的起来了,说不定将来还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康熙家的娇丫头》 110-120(第8/17页)
有贵妃的呢?
钮祜禄氏的这个贵妃,迟早也是不值钱的。
谁都能有希望,钮祜禄氏是彻底的没什么希望了。
-
这一大封六宫,几位娘娘和小妃嫔的册封典礼,也都交给礼部来办了。
所幸皇上下旨,惠妃荣妃成嫔郭络罗嫔的册封典礼是两位两位一起办的。妃位一起办,嫔位一起办,否则礼部真的是焦头烂额了。
但即便是这样,这一整年后宫的喜事也是没断过的。
上半年的喜事落在皇贵妃和六公主这里,下半年的喜事就落在这几位的头上。宫里也着实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
对于去岁在乌珠穆沁的惨胜,康熙心里还是耿耿于怀的。
裕亲王没能漂亮的完成任务,还让几个康熙的心腹之臣和儿子都受了伤,这显然成了康熙心头的一根刺。
不是针对裕亲王,是针对狡猾的噶尔丹。
如若放任噶尔丹继续增长势力,和沙俄勾勾搭搭的,那么将来的战事不会少,甚至等噶尔丹恢复好了还会卷土重来,那战事将是没完没了的。
康熙想要一劳永逸。将漠西蒙古的问题给解决了。如此,就不会让沙俄有机可乘,更可以消除噶尔丹的有生力量,最后还能加强与漠西蒙古各部的联系。
甚至可以将漠西蒙古各部变成第二个‘漠南蒙古’。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