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知道曹操生前被头风困扰十分痛苦,特意给他带了治头风的良药,当年他一听就不头痛的讨伐檄文!他们黑子会畏首畏尾怕被骂,只有我们真爱粉才会冒着被骂的风险给老曹治病。
再再比如咱们季汉粉,千古明良鱼水君臣合祀,当年一个诸葛亮北伐太过劳累,所以刘备坟前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诸葛亮卡片。更有贴心的粉丝谎称诸葛亮改名凄然投靠东吴,为的就是气活刘备,看一眼而今成都的繁华。简直再暖心也没有了!
这,就是人文关怀,像章局这种年纪的人是不会懂的。
从小吕同志的回答来看,确实是存在一定的代沟,他不太明白史同人是什么意思。
手指在桌面上敲得嗒嗒作响,不难看出他做决定前的犹豫。
“你既然是自学历史,还自学了鉴定和多种书法,方便展示一下吗?比如说,你最了解的一段历史。”
她故作深沉,说:“这地方以前应该算是在荆州范围吧,说到荆州自然想到的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其中的赤壁之战也是历史重大转折点,那就讲讲赤壁之战的主将周瑜,和他的好基……好朋友!孙策的事情吧。”
章局点头,说先等一会,自己也请了个历史系教授过来,正好可以聊一聊。
吕思彤微微皱眉,看样子准备齐全,真是把她当骗子对待的,伤心!
在等历史系教授过来之前,章局又让人去拿了笔墨纸过来,让她随便写点什么就行。
吕思彤看向随意坐在沙发上的孙策和周瑜,投去视线确认。
孙策连连摆手,将周瑜往前推了推,说:“我虽有练字,终究上不得台面,还是让周郎来吧。”
周瑜没有推辞,只等她点头应下就附身书写。
没看到砚台墨块,是用的成品墨汁,打开盖子就一股墨水的不太好闻的气味。他们平时在家写字时还是更喜欢研出来的墨,会比墨汁略稠些,水分略少些,下笔不会导致一下子就晕开,哪怕是不小心一滴墨滴到纸上,也是凸起来的一小点,而不是一团墨。
准备的纸是普通的A4纸,的确是够随便的。
周思彤提起笔只沾了少许墨汁,在室内环顾一圈,看见有几面锦旗,随意选了一面上的字书写。
些的是繁体行草,比草书要端正,比行书再飘逸些,其中这个度不是很好把握。四个字一气呵成,他下意识有个揽袖子的动作搁置笔杆,说:“见笑了。”
随后就分离出来,把夸夸留给小吕。
吕思彤回过神来,看见章局正在端详A4纸上的字迹,其实他也并不是很懂书法,只能直观地从这字给人的感觉美不美来判断书法的好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170-180(第5/20页)
“小吕同志的确是有两把刷子,你这写的是什么字?”
“问就是天道酬勤。”
“……”周瑜刚想提醒,她已经嘴快随便说了一个,好在章局也没认出来是什么字。
之后又等了大概十分钟,那位历史教授姗姗来迟,脸上带着几分看小辈的傲慢。这个小辈从去年开始在圈子里就颇有名声,找回了诸多文物,好几个博物馆的馆长都靠她拿业绩,过于神奇了点。
也就导致哪怕是考古圈/历史圈里的人,更加是怀疑的态度。他们有的人考究一辈子,一件重大文物的追回/鉴定/修复都未必能碰到,老祖先们留下的宝贝太多了,也因为多,评级难度也就高。时间久远的古董,在古代人眼里也是古董,盗墓行径自古就有,也导致越古老的墓剩余的文物越少。
但这个平平无奇的小辈,半年不到的时间追回的文物居然都是汉末的,而且都涉及到历史重点人物。物凭主贵,历史赋予的价值远远高于本身的价值,不管是随葬的丁夫人陶俑,还是被盗的白玉美人像,都对历史研究有着重大作用。
怎么就全给她碰上了?
这一趟要查几年前的纵火案,居然还疑似和传国玉玺有关?!过分了,过分了啊!传国玉玺一出,天底下有哪个文物能匹敌的?
哪怕是良渚文明时期的有着六千到七千年历史的玉琮,都未必比得上传国玉玺!
教授几乎要咬碎牙,都不想自我介绍了,只简单打了个招呼。
“吕同学,你好。”说完就坐下只与章局聊天,两人认识很久,涉及到文物的案件以前也有请过这位教授帮忙,更不用说这次可能涉及到传国玉玺。
章局将吕思彤刚才所说陈述了一边,说她对三国时期东吴的两名年轻将领颇有研究。
“呵呵。”教授平淡笑了笑,眼里尽是她班门弄斧的意味,要说做学问这事,可不是有天赋就行的,更多的是时间累计,是岁月的沉淀,她一个小年轻看着才二十出头,敢说颇有研究?
要知道,他堂堂A大历史系教授都只敢对外说“略懂一些”。
“是吗,你都研究到了些什么?”教授的语气病不客气。
吕思彤也听出了点意思,知道自己这么一个普通学生,在教授看来肯定是“关公面前耍大刀”、“鲁班面前耍斧头”,注定是要“贻笑大方”的。
不过,sorry啦,关公和鲁班都是人家的门客捏~
获得俗语失灵的效果!
吕思彤挑挑眉说:“一般般啦,也就研究到周瑜皮鼓有多翘……我是说,周瑜军中的鼓是什么材质的我都知道!”
“牛皮。”教授冷笑一声,既是说她吹牛皮,也是说鼓的材料就那些,不难猜。
吕思彤也冷哼一声,说:“你尽管问,我不仅有问必答,我还直接给你演周瑜,就是研究得这么透彻。”
在对方疑惑这句话什么意思的时候,周瑜再次附身。
无奈摇摇头,与这位学者简单拱手作揖,说:“阁下若有什么困惑,直言便是。瑜若能说,必会应答。”
“……”教授愣了一下,她对历史研究到底怎么样还不确定,天才肯定是真的天才,这演技,这仪态、说话的语气,瞬间就换了个人,一种儒雅感十分直观地展现在面前。
不不不,用演技已经不能形容了,简直像是请上身了!
教授肃然起敬,就连称呼都换成了“您”。
教授问了很多自己这些年研究三国历史时困扰的问题,以及一些被后世阴谋论的历史点,他发现尽管对方没有说出任何的文字记载出处,但自己竟轻易就被说服……身为一名历史系教授,治学要严谨。
“你说的很有道,但有出处吗?不能仅仅凭推测,就说是历史研究,历史虽是历史但也是现实,现实是不讲逻辑的。”教授很认真地说,比如哪个写历史文的作者安排主角打仗前一晚敌军遭遇了陨石雨,肯定是要被骂死的。
可历史上真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所以过于性的推测,未必是最接近真相的。
周思彤沉吟一阵,说:“应当是有记载,只是尚未发掘,不是推测。按照如今的考古能力,今后会证实的。”
教授心里竟是一种遗憾,他没有觉得这小辈在忽悠,对方的言语谈吐都那么地真诚,谈话这么一会儿的时间,就将他心里的高傲卸掉。如果换了别人说出这样的话,肯定直接大骂了,没有记载就是杜撰,对历史研究是纯负面的!
教授还在感慨,却见眼前的小辈有些陌生,脸还是一样的脸,神态又和刚才大为不同。
她坐姿也变得更豪迈些,一手撑在膝盖上身体略微前倾,说:“阁下问了周郎那么多,不问问我孙伯符?”
教授哭笑不得,又惊又喜,天才真的天才,留在历史圈是娱乐圈的损失,进了娱乐圈是考古圈的损失。
一旁章局也是看得目瞪口呆,这下算是明白为什么她能协助破获那么多案件了,知识储备实在惊人,模仿本事也是一绝,当线人卧底非常合适。
等教授和孙思彤也讨论完,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
从一开始的轻视傲慢,到现在谦卑地低着头,老教授再次回想起年轻时所学的: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活到老,学到老。
“您……收徒吗?今天说的这些,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你虽给不出具体史料出处,但我读过一些史料能够作为佐证。”
此时孙策也已经分离出来,与周瑜相视一笑,估计小吕又要头疼了。
“呃……”吕思彤想了想还是拒绝了,故作深沉地说,“我才疏学浅,文学研究这个东西难免会带着自己的观点,我不能误导你。这样吧,加个好友,有什么问题仅供参考。”
“好呀,那也好的。”老教授十分欣喜。
有了老教授的认证,至少可以说明她对外的“天才”人设不是假的,一个真心热爱历史的人,是绝对不会和盗墓贼为伍的。
在老教授的打包票承诺下,章局点点头,给予了初步的信任。
章局从抽屉里拿出来已经准备好的几份档案,就是当年关于陈茹父母被纵火死亡案件的调查内容,以及对当时所有附近段和有过接触的人的笔录记载。
又打开了办公室的投影仪,里面有王局发来的一些近期逮捕的贩子的口供记录照片,以便他们串联线索。
“这个案件的两名死者,是你援助手术费的那个女孩的父母,而且他们曾经也参与过一些文物的流通。这个案件是很明显的纵火案,痕迹很多,但就是找不到对应的凶手。最近才有了新的猜想论证,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章局说:“这方面的案件,你短时间内破获了很多,有什么想法建议吗?”
吕思彤重重叹息一声,说:“先确定玉玺的位置?”
“……”章局和教授都愣了一下,怎么选了个最难的切入点???
第174章 串联线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170-180(第6/20页)
最困难的切入点, 也是效率最高的选项。
如果能直接定位到传国玉玺的位置,那么重要的东西不可能是由小喽啰小头目保管,哪怕不是幕后BOSS亲自珍藏, 也绝对是放在极其亲近的二把手或者多年心腹的身边。
一旦得知定位展开搜捕, 神速逮捕核心成员, 端掉一整个大团伙,将遗落千年的传国玉玺呈到华夏人民眼前, 这特喵的不上历史书就倒立洗头!!
话又说回来了,她选这么一个高难度的方案,却表现得好像很轻松的样子, 说明她的确早就有玉玺的线索, 更可疑了!
传国玉玺……那可是传国玉玺!这个案件的诱惑实在太大,哪怕是有一定风险, 也愿意尝试一下。
“你是说,你可以找到传国玉玺具体所在地点?”
“emmmm……我重新考虑下方案。”吕思彤答非所问,眉头紧皱看上去对自己的主意也并不满意。她担心的不是能不能找到具体位置,而是往西安去要牵扯到多少的鬼。
洛阳和长安,可都是闻名天下的“N朝古都”, 洛阳一个北邙山墓葬群的厉害已经见识到了, 明明是去接魏鬼的, 一个不小心就激活了两个晋鬼,被绑架的途中还能再激活个杜甫, 恐怖如斯!
长安不遑多让, 西周开始就定都镐(即长安),可谓是正统中的正统, 之后群雄争霸被秦统一,定都咸阳(古地重叠部分长安)。汉代秦而立, 建长安,寓为长治久安。
后王莽篡汉,刘秀再兴汉则改都城为洛阳。诸葛亮心心念念的“还于旧都”,也正是指大汉最初的都城长安。
而长安在历史上最具代表的绑定朝代,则是唐朝。
大唐,长安,是万国来朝的繁荣。
繁荣,没错,地下也格外繁荣。
不过,首都归首都,首都肯定不会用来建墓葬群的。所以,以咸阳为首都的嬴政,墓葬选在了西安;而以长安为首都的汉唐,墓葬选在了咸阳……
在对家地盘上躺尸,真是奇奇怪怪的心思。
吕思彤谨记上一次去洛阳的惨痛教训,单有墓葬攻略指南是不够的,鬼是不讲道的,尤其华夏第一位皇帝嬴政附带兵马俑军队,何止是不讲道,可能刚到骊山就看见他驾驶着秦战车,后面一堆骑着战马的士兵跟着,然后见她平平无奇一个老百姓居然敢挡路?!
一点没有要刹马的意思,就把她给撞死了。
“……”啊啊啊啊不!!太可怕了!!
后世虽给秦始皇多次翻案,但他身上的“暴君”标签是始终无法撼动的。这也导致哪怕开着史同滤镜看待已久,当真正要面对的时候仍旧是畏惧偏多。
最可怕的是他的佩剑,居然长达一个曹操!!整天把曹操挂在腰间,这不是暴君是什么?!也不怕汉朝鬼曹操给他腰子上来一刀。
嘶……思维过于发散了,收回,收回。
“除了定位玉玺所在,还有别的建议吗?”章局见她愣愣出神不知道是在思考什么,时不时叹气一下,眉头紧拧。真不是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