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刘备越是知道后来的结局,越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多活几年……为什么要让后来的人为了一个已经亡故的自己,一个无法到达的想,付出一生呢?
被搀扶的姜维不愿意站起来,先帝大度仁厚可以不追究,但他自己心里过不去这个坎。
一众老鬼见此场景都十分动容,新鬼赵云更是立刻抱拳向刘备和诸葛亮说:“我等既能再聚,便是老天恩赐机遇,此时偷袭长安,定能一举拿下!”
“咳咳。”小吕出声提醒。
姜维闻言也是抱拳,狠狠一抹眼泪说:“姜维愿做先锋,将功折罪!”
就连已经生活一段时间的老鬼都被这场景感染得热泪盈眶,热血翻涌,关羽也立刻抱拳,说:“大哥!下令吧!”
“咳咳……!”
黄忠也上前一步,说:“我愿随关将军为副将,共同奔袭长安!”
“咳咳咳咳咳!!!”吕思彤感觉自己快把肺咳出来了,旁边经过的游客投来疑惑又关切的视线,下意识绕开一定的距离。
新鬼庞统有点懵,他不像诸葛亮等老熟鬼读过后来的事情,也不像赵云本来就接触过姜维,以及对那时候的局势有了解。在庞统视角,还停留在主公说的那些美好时光,占领汉中成为汉中王,一切不是欣欣向荣的吗?
刚才提到的“陛下”是主公吗,可主公分明在骂那个陛下,难道是公子?公子去魏国受委屈?魏国又是怎么一回事?
庞统想询问,可眼下这个氛围并不是询问的时候,总觉得过一会他们就要振臂高呼启程北伐之类。
庞统只好看向后世小辈求助。
“……”小吕深吸一口气,趁着现在边上游客少了些,假装打电话说,“别惦记你们那北伐了,北伐了三四十年,连长安的空气都没闻到一口……我们后世从成都到长安,只要3小时……就是一个半时辰。等人……鬼集齐了,我带你们去。”
北伐达人姜维闻言,瞳孔地震,难以置信地问:“一个半时辰?只需一个半时辰?!有如此捷径?这条路在哪?”
刘备和诸葛亮先回过神来,解释了一下后世的交通便利。益州多山路,往来通商就多有不便,后世的人们不仅仅是沿着山道修路,还凿开了山,直接从山里直线穿过去。
不仅仅是成都长安往来一个半时辰,就连吴郡和成都往来也是一个半时辰,只不过交通工具略有不同。走地面得五个时辰,想要一个半时辰的话,得飞天上。
“天上?”姜维震惊,新鬼赵云庞统也是头一回听到,一起震惊。
姜维的悲伤情绪一下子就被全新的知识所替代,且由于信息量过大过于匪夷所思而陷入懵懂状态,姜维僵在原地,缓缓扭头看了眼吕思彤,问:“你们后世的人,都会飞?”
说完还真认真地看了眼天上,越想越有道,剑阁如此险要的地方,寻常百姓往这跑要付出的代价可太大了,山路崎岖很容易出意外。
更不说这里诸多建筑,建材运上来得多艰难,如果后世百姓都会飞,那就很合了。
吕思彤一愣,随后立刻换上一副万分正经严肃的表情,说:“对,没错,我会飞。”
姜维听后吸气微微后仰,一脸惊叹佩服震惊又羡慕的表情,赵云庞统也是如此。
老熟鬼们见姜维和赵云这表情,则不由笑了起来,笑声爽朗清脆,驱散了笼罩在大家心里的阴云,原本忧伤悲痛还没擦干净的眼泪,在笑容的点缀下,也显得像是笑哭的。
姜维赵云面面相觑,懵了一会,瞥见那小辈在憋笑,这才知道她竟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也对……人怎么能飞呢?
两个新鬼也笑了起来,轻松之中略带几分尴尬,竟能被这么拙劣的谎言欺骗。不过那也是因为天上飞这件事,是先帝和丞相所说,他们自然是会信的。
“人是不能飞,但能去天上飞可不是谎话。”吕思彤纠正,她是认真开玩笑,但不能否认我们现代人的科技呀。
刘备诸葛亮也点头,还说了一下自己坐飞机的经历,说得姜维赵云一愣一愣地,同时又心生向往。
对后世新颖神奇之物的好奇,逐渐盖过了刚才一阵的悲伤,听到的每一个东西都像是传说中才有的,这里哪像是后世,倒像是传说仙境。
好在是把悲伤的氛围给解决了,从不曾见过姜维的几个老鬼都纷纷拍了拍姜维的肩膀。
关羽慎重抱拳行礼,与姜维说:“伯约之忠义,某深感佩服,还请收我一拜。”
姜维惶恐拒绝,上前扶住关羽说:“关将军岂可如此,我不过是尽绵薄之力,报答丞相的恩情罢了!”
如果这都只是绵薄之力,天底下多少信誓旦旦之人要羞愧而死。
关羽笑了起来,与赵云一鬼一边搭在姜维的肩膀上,看着刘备说:“大哥,我略读些后世书籍……有一件不情之请,虽是知晓大哥如今已不讲究那些……”
“何出此言,弟且道来。”
关羽说,他知道后世一些人在讨论刘备在位时期的“大将军”一职是空着的,因为在刘备心目中这位置是只能给关羽的,只是没等到关羽能回成都受封的那天,先等到了关羽的死讯。
关羽说:“人家小姜非亲非故,还是魏国投降来的,大哥总得赏赐些什么,我想为小姜请封。”大家都知道摆在千年后的今天,一切都是虚名,可人贵信义,所想要的不是封号附带的利禄,而是一种认可。
姜维是刘禅封的大将军,但要论重量,和刘备亲封的大将军是没办法比的,听到关羽说这话立刻拒绝。
“关将军,岂能如此!关将军忠义无双,既然能有这样弥补的机会,先帝该圆满于关将军才是,何况陛下已封我为大将军……”
“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210-220(第9/16页)
”关羽抬手回绝,看向刘备,“大哥以为如何?”
并不是爱哭鬼的刘备从刚才到现在就一直在掉眼泪,他沉思一阵,点头说:“季汉大将军,没有人比云长更合适。但伯约,亦可为之。”
说完,他摆起已经很久没有摆过的架子,说:“姜维,上前听封。”
“朕封你为汉大将军,自今日起,你无需记挂当年,无需悔恨自责。朕命令你,在后世地界,过好自己的生活,好好看看如今的人间,去感受,去游玩,要好好地、快乐地过每一天。”
姜维听着这一串命令,又是泪如雨下,他拜下道:“臣领旨。”
姜维拜下之后不敢抬头,他怕自己一抬头却所有人都不见了,眼前又回到魏国士兵围杀自己的场景,怕这一切只是自己临死前的幻想。他怎能如此妄想,妄想先帝和丞相宽恕自己,妄想自己得到先帝的认可,得到诸多元老的认可……
刘备将他搀扶起来,皇帝架子撤销后更像是个寻常的长辈,了姜维的头发说:“好孩子,你太累了,不要再胡思乱想了,我们大家都会在的。”
“嗯!”姜维重重点头,一众鬼魂都围着他,有说有笑,气氛非常好。
吕思彤在一旁阴暗观察,小声哔哔:哼让你们团聚还搞封建阶级那一套了,绝对要向老王告状!刘玄德同志思想有问题!在姜维坟头和姜维嘻嘻哈哈成何体统!
“小吕,小吕?”诸葛亮看到她阴沉着脸不知道在想什么,唤了两声。
“嗯?”小吕回过神来,眼神略带几分心虚。
老鬼们都笑得乐呵,招招手让她站过来些。
刘备笑着说:“小吕呀,如今钱财你也不愁了,虚名还要增一个吗?”
诶嘿!那当然还是要的。今天先休息一天,暂时不反封建阶级了,等虚名到手再开始反。
小吕搓搓手,说:“权仔封我为大吴魏王,阿瞒封我为大魏蜀王,要不你再给凑齐一个大蜀魏王?呃不对,大汉魏王……”有点怪,大汉魏王岂不是成曹操了吗?那大汉吕侯……不,那就成吕布了呀!
新鬼们听得云里雾里,孙权封大吴魏王???曹操封大魏蜀王???等等,她还直呼曹操叫阿瞒??是不是太没大没小了。虽然他们都是叫曹贼的……
而且新鬼们也没能搞懂其中的逻辑,都不属于自己的地盘,怎么也能封个王出来。好在他们懂得举一反三,遇事不决就是后世的冷幽默。
诸葛亮无奈笑了笑,建议道:“小吕有这么多厉害头衔,依我之见,可以再封个大汉晋王。”
在新鬼们持续疑惑的眼神中,老熟鬼们已经开怀大笑起来,反正她脑袋上那一串封号就是图个乐呵,再乱七八糟也无妨。
小吕听着也觉得很不错,点头道:“好好好,孤甚悦!”
又一阵说笑,因到达剑门关的时候已经是中午,逛了这么一会时间再有其他安排也不可能,所以打算直接从南门原路返回去车站。
汉晋王吕思彤得意洋洋地左手拉着姜维,姜维搭着诸葛亮,诸葛亮边上是刘备;右手拉着赵云,赵云搭着庞统,庞统边上是黄忠和关羽;关羽又和刘备搭着手,形成一个环形站位。反正鬼魂们就算倒着飘也不会撞到人,一人众鬼就这么欢欢喜喜地准备离开景区。
北面一阵急促脚步声,像是在找人,一路呼唤着,声音由远及近。
“伯约!伯约何在!!伯约——伯约——”
本来已经有说有笑的姜维,突然面色一变,当场僵住。
第217章 倒霉孩子
一人众鬼驻足停留, 都发现了姜维表情上的变化,而阅读过后来记载的老熟鬼们则很快就猜到怎么一回事。十之八九是当年姜维投降时,与其虚情假意称兄道弟的那一位, 正是司马昭之心腹, 魏国将领钟会。
只不过, 按说身为魏国三朝元老钟繇之子、重臣钟毓的亲弟弟,权臣司马昭曾经的亲信, 反叛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是他脑子发热所做的不清醒之事。对钟家的处罚,是远没有到达叛国之罪的标准, 钟会的尸首还被默许运回魏国好好安葬, 其兄过继给他的孩子也保住了命。
既然是带回了魏国安葬,为何会出现在此地, 还是说是别的鬼?
小吕若有所思,由此往北走有一处景点为“钟会故垒”,是指以前钟会驻扎的地方,按来说就算有什么东西遗落,这么些年也早该没了呀, 为何他的鬼魂也能在这边醒来。
姜维与众鬼抱拳, 说:“既还要去见马超将军, 还是赶紧启程吧,待一会儿天黑了多有不便。”他是不想再和钟会有往来了, 违背自己内心整天和个敌人称兄道弟别提多恶心了, 尤其钟会那厮的人格魅力实在太低,空有个好看皮囊和显赫家世, 传闻中的神童聪慧也没见得多厉害。
更是大言不惭敢说什么兵败则退居一方,不失为刘备也。他好意思吗, 他敢和先帝比?他是什么玩意!
季汉的鬼魂们互相看了看,他们对钟会这人说不上多少喜恶,比起攻破成都后滥杀无辜筑京观搞恐怖威慑的混账玩意邓艾,钟会至不许令士兵抢掠,在出发的途中经过定军山武侯墓时还礼貌祭拜了,不管是表面功夫还是真敬佩,个人品德上不算差。
而老鬼们哪怕是诸葛亮,和姜维相处的时间也只有短短几年,他们对姜维的大部门了解都来自于后世留存的书籍。
在《三国志》中,史官在描写姜维投降后和钟会的关系是“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且在钟会篇里又写了“与维情好欢甚”,甚至在最后兵败死之前,姜维还带着钟会的部下试图杀出一条血路来。
老鬼们认为,姜维投降魏国虽是假,但忘年之交的情谊还是有几分的,何况钟会那小子更是到死都不知道自己被骗,也算是在姜维生命最后时光一起奋斗阵亡的友人了,所以觉得见一见也无妨。
然而,姜维万分不解,说:“钟会乃是魏国将领,因灭我大汉而封司徒,其人狡诈城府,不宜往来。”
老鬼们自然还是以姜维的想法为主,他如此反感,说明记载上的未必真切,不过是伪装出关系好罢了。
小吕嘀咕道:“这可是陈寿亲笔认证的……”
“陈寿?陈承祚?此事又与他是什么关系?”姜维眉头皱起,顺了一下当时的情况,陈寿是谯周的学生,而谯周是后期季汉的带投大哥,想必到了魏国后也是高官厚禄。
姜维得知自己和钟会的关系被陈寿记载为“情好欢甚”,气得立刻拔剑,道:“既存在这等误解,待我去将钟会杀了,以证清白!”
陈寿对姜维的描写是个脾气又差还穷兵黩武的形象,毕竟那时候的陈寿已经是晋朝的史官,姜维作为魏末司马家掌权时的头号敌人,就算是以公正著称的史官,也只能春秋笔法一下,可不敢说多好的话。
对于姜维的凄惨下场也是“终致陨毙”这样听了让人气不打一处来的评价。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以为姜维是投降钟会后两人臭味相投,一合计不自量力要帮着钟会谋反,结果死无葬身之地,便没有什么可以感叹的了。
直到,在姜维死去的80多年后,乱糟糟的天下争夺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