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20-23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天生女配》 220-230(第1/14页)

    第221章 神剑山庄

    太好了,她终于不再逃避了。

    自从夏侯星推测乔安准备主动来见他,他最近对下人说话时的语气,都变得比往日更加轻缓柔和了几分。

    他也曾想过,会不会是她有意说些似是而非的话,以此来稳住他,然后再次准备趁机逃走呢?

    夏侯星眼里隐有暗色,命手下时刻留意夫人那边的动向,要是有闭门谢客的迹象,又或者其他不同寻常的蛛丝马迹,一定要向他汇报。

    然而乔安那边一如往常,每日清晨薄雾迷蒙之际,她就已打开了道观的大门。遥遥一望,还可见院内的青石板被井水冲刷得清亮泛着水光。

    偶尔,她会外出一次,但会在夜色来临之前回到道观。

    夏侯星得知后,终是放下了最后一丝防备。

    只要你还愿意回来,我就仍愿意交付信任。夏侯星心中叹道。

    我等得起。

    不过这一次,不会再让你离开了。

    下人在夏侯星的命令下,撤换掉了室内原有的家具,换上少奶奶向来喜爱的榈木打造而成的案几、橱柜、屏风、床榻。

    原本夏侯星的就寝之处只住着他一人,衣柜里安置的都是男子的衣物。梳妆台上的配饰,也尽是男款的簪、冠、玉佩,偌大一个房间里不带一丝胭脂气,然而最近全变了样子。

    女子的钗环镯钏,以及从香宝斋里采买的上等胭脂水粉,立即占满了整个梳妆台,橱柜里也摆满了女子的裙衫。

    光这样夏侯星犹嫌不够,他忍着不愿,又在书架上摆上了数本名家抄写的道经。

    现在再看去,终于有了几分女主人好像生活在其中的影子。

    ……

    夏侯星猜得不错,乔安的确有心直接登门拜访。

    她从不是一个行事优柔寡断、拖泥带水的人,当避而不见、以理服人都失败后,她只能换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了。

    不过这不急于一时。

    因为这件事在她心中的重要程度,大概远没有夏侯星以为的那么靠前。

    乔安在面对夏侯星时,她更多的是不解和困扰——既对他的种种举动不解其意,而对方的行为又的的确确对她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然而也仅止步于此了,她毕竟已经过了会因为他人的莫名喜爱,而惶恐不休、辗转难眠的阶段了。

    她可以用一种冷静的态度审视两人的关系,但要想让她将全副心神都放在这件事上,因夏侯星而忧,因夏侯星而喜,她完全做不到。

    于她而言,在解决麻烦的同时,也并不影响她随时调整自己的计划,然后自娱自乐。

    假如其他更要紧的事物找上她,她的注意力就随之转移,一点都不放在夏侯星身上了。

    就好比前些时候,她前脚“送”走夏侯山庄诸人,后脚就迎来了住在左近村镇上的客人。

    来人是一个看上去三十岁左右的妇人,她泪水涟涟地对乔安说:“我家主事的前些日子干活时划破了胳膊,明明看上去没什么要紧的,那伤口真的不深,就没怎么理会。这几天他有点发烧,今早上那伤口更是流起了脓,嘴里也说起了胡话,到了下午躺在床上起都起不来了!还请道奶奶搭把手,过去看一下。”

    乔安向来不会拒绝这种事情,听了对方请求,就毫不犹豫地稍作整理,带上一些必备物事与药品,随对方离开了道观。

    其实这年代乡间的很多村民囿于家境或是自身见识,往往讳疾忌医。她之前化身游医,游走在大街小巷、村头乡尾时就领略过这点。

    若生病的那人是家中小辈还罢,但要是换成了大人,平时身上要是有点不舒服,不少人都是随便用点土方,能忍则忍,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就医诊治。

    所以当乔安赶到这些求诊的人家里时,经常会无奈的发现对方一开始理应只是一点小症候,却硬是被拖到了如今的重病。

    而每当她回到道观后,她都要在房间里斟酌许久,才决定好最终的治疗方案,而这所谓的方案,她通常也没有十分的把握。

    “药到病除,效如桴鼓”形容的永远只是一种最理想、最美好的状态,真换到实际操作,哪会像这话里说的一样这么轻轻松松。

    这一次同样如此,她在听这妇人说话时,就大致上猜到对方丈夫是伤口感染了。

    到了对方家里一看,果然与她想的一样。

    接下来一连十数天,她的心思都放在这上面了,如何还顾得上其余杂事,夏侯星直接被她抛在了脑后。

    ……

    这日,东方欲晓时,乔安已习惯性的伴着曙色醒了过来。

    她早早地敞开了道观大门,如果她没算错日期的话,今天正是卖花郎经过道观的日子。

    两刻钟后,观外的道路上走来一个慢悠悠的身影。他肩上扛着一根扁担,扁担两头各挑着两个硕大的竹篓。

    卖花郎见道观开着门,就将担子放在道观门口,招呼乔安出来看花。

    乔安挑了几枝半开半合的月季。掌心大的花朵缀在枝条上,正适合插瓶。

    卖花郎任由乔安挑花,间或指点哪几枝将要开的花苞最好,插到水里过几天绽开的时候一定好看。

    然后他张望了一下四周,见没有多余的人,他压低了声音说:“道奶奶,前段日子来道观的那些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那天夏侯家众人在夏侯星的吩咐下如此大张旗鼓的登门,离开的时候又是行色匆匆略有狼狈,附近的人家怎么会注意不到这边的事情。只不过大家眼力都不差,看得出对方不是普通人家,不是他们能惹得起的,因此都不敢随意打听到底怎么了。

    一连十几天过去,见道观这边每日依旧按时迎接香客,没什么大事发生,这才有人敢直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乔安说:“那是江湖上夏侯山庄的人。”

    夏侯这个姓氏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大概不会有太大感触,顶多会感慨上一句这姓稀罕。然而如果放到江湖上,如果有人听见乔安这话,恐怕立即就会面色一肃。

    卖花郎没听过夏侯山庄,但是乔安说的“江湖上”这个几个字他听进去了。

    他记得道奶奶也会点功夫,心想,说不定是以前认识的人。他心中好奇道奶奶之前的经历,但见她没有谈性就知趣的没有问。

    他说:“道奶奶多留个心眼,小心点。”

    乔安点了点头,然后把铜钱交给了卖花郎。

    卖花郎也不推拒,直接收下,然后重新挑起担子,道:“我先走了,道奶奶回去吧。”

    乔安目送他离开,然后折身回到了观内。

    经过卖花郎这么一提醒,她觉得是时候把自己与夏侯星的事情提上解决进程了。

    早一日了断此事,她就早日少一分掣肘。

    不过她没有冒然前去与夏侯星相见,而是来到书房内,不急不缓地铺纸磨墨,然后客客气气地写一封拜帖,定下了上门拜访的日期。

    她既然从不把自己当成夏侯家的少奶奶看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天生女配》 220-230(第2/14页)

    行事时,自然也不会仗着这个身份肆无忌惮的谋夺便利。

    而在去掉夏侯夫人的称呼后,她就只剩下一个旧日故人的身份了,而且还不是感情十分深厚的那种,那她要是想见一见夏侯家的长公子,提前写一封拜帖,在她眼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她把拜帖写好后,就放在了抽屉里。

    过了几天,有附近村镇的小孩子跑到道观里玩耍,乔安朝他招了招手,待小孩子颠颠地跑到她跟前时,她说:“帮我送封‘信’可好?”

    她拿出一把铜钱。

    小孩子问清楚把信送到哪里后,开开心心地接过报酬收好,把信揣到了怀里,拍了拍胸脯表示自己保准送到,然后一溜烟地跑出了道观。

    ……

    那边,夏侯星收到了乔安的信,他在拆开之前,先问了一句:“送信的人是谁?还在吗?”

    下人回禀:“是村里的稚童帮少奶奶送来的信,我过来前让人给他准备好了甜点,他应是还没有离开。”

    夏侯星听了后,心道,是自己痴心妄想了,怎么可能是她亲自过来送信。

    “好好招待这位小信使,他离开的时候多看顾着点。”

    他想,既然乔安让他送信,这小孩子必然是她认识的,心中不禁升起了几分爱屋及乌。

    夏侯星吩咐了一句,然后低下头看向手里的信,这才发现有些不对,原来这并不是信,而是一封拜帖。

    打开拜帖,纸上用黑色的墨迹清晰地写明了拜访日期。

    他就知道,他的等待是值得的。

    “且让那位小信使再等等,我写封回信托他一并捎回去。”

    下人出门吩咐了几句,令后厨给那稚童端上几碟热菜,一盅热汤,拖延一下对方离开的时间,然后回来低眉垂首侍立在一旁,等着公子写完信交给他。

    夏侯星执笔,只觉得手中的笔比他佩在身边的千蛇剑还要重上三分。他下笔成文,又觉得太过卖弄,删删减减,索性重写。

    最后,他慎之又慎地写了四个字——

    “扫榻以待。”

    写完后他不由失笑,他们两人这一来一往中竟是有了几分相敬如宾的趣味。

    他把纸对折了一下,交给下人。

    作者有话要说:

    乔安:我觉得我和他的脑回路永远不在同一条线上。

    第222章 神剑山庄

    乔安收到了夏侯星的回信,然后她给负责送信的小孩子放了满兜的饴糖,嘱咐他该回家了。

    在小孩子离开后,她展开信一看,见上面只有“扫榻以待”四个字,没有横生枝节,就放下了心。

    她登门拜访的时间定在了下个月初一。

    距离这个日子还有不算短的一段时间,她要提前准备起来。不过,这份“准备”大概和别人想象的不太一样。

    她不是在考虑届时与夏侯星见了面,自己要说些什么。她也不是要采买礼物衣饰,好似要弄出一副“衣锦还乡”的架势。

    前者,她在夏侯星造访道观时就已经是试过一次了,但她那一番谆谆之言,却是白费口舌。

    而后者就更没有必要了。

    因为她是准备过去打架的。

    没错,打架。

    乔安在上次劝说无果后,她就思索起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不是简简单单一句“他脑回路清奇”就能随便概括去的事情,有的时候,只有找到问题真正的因由,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

    而她得出结论的那个时机,说起来完全是一个巧合。

    前不久时,她救好了那乡间妇人因伤口感染而病重昏迷的丈夫。

    妇人向她道谢:“道奶奶真是善心人,要不是这十几天有道奶奶在这费心耗力,还不知道能不能保住当家的那条命。”

    乔安离开时还被对方塞了一篮子刚腌好的鸡蛋。

    其实,她也不过是有些感同身受罢了。经历得越多,她反而越难硬下心肠。

    所以在她有了能力做些什么的时候,就顺势施以援手。

    而也就在这时,恰有一道灵光闪过她脑海。

    她终于想明白了,她与夏侯星之间总是话不投机了。

    问题就出在“同理心”上——

    夏侯星缺的正是同理心。

    要问什么是同理心的话,简单来说,无非是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过去的经历,酝酿的情感,乃至心中所思所想。

    然而到了夏侯星这里,步骤刚到了“换位思考”就自然而然的卡住了。

    但夏侯星此人,出生于江湖世家,自幼便是锦衣玉食,自睁开眼的第一天就有着享不完的富贵荣华。

    同辈兄弟中,更是只有他这位长子健康地活至成年。夏侯老庄主对他百依百顺,视其如手中宝。为其延请博学之士启蒙,又亲自教导他武功。

    不论是家里的下人、弟子,还是外面的江湖人,人人都尊称其一声“夏侯公子”、“少庄主”,他无需自己摸爬滚打,就已经拥有了偌大的名声。

    家里无人与他竞争,外界无人欺辱。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他,面对很多事情,别说是经历了,就连接触都没有接触过,哪怕是看,都是以一种绝对高姿态的角度俯视过去。

    这样的他,如何能做到“设身处地”,又何谈更进一步的“理解”?

    他待人礼貌,行走江湖上,也会路见不平行侠仗义,但他之所以这样做,不过是因为他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的。

    路遇歹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