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160-170(第1/26页)
第161章 第 161 章
继续租个年货摊去卖台历, 万云是想让林彩霞去的,林彩霞退缩了一下,怕自己不能胜任, 人多的时候, 收的钱多,找钱慢,拿货不及会挨骂,找错钱更会挨骂, 没个人帮忙,是很恐怖的事,万云便多费了点口舌,让她一定去, 还说会想办法找个人一起帮忙看摊档, 林彩霞这才勉强点头答应。
于是万云兜兜转转之间, 又找到了江曼, 江曼的性格上有些过于进取的“咄咄逼人”,但做事很让人放心, 她听郑阿姨说江曼在现在的这个厂子里,做到十二月底就不干了,她嫌工资太低,四处打听, 问到一个较大型的油漆厂在招人,已经谈好等过完年就去上班,一个月工资有两百一,比之前的要高四十块。
万云找上门的时候, 江曼一脸不好意思地说:“哎哟,万老板, 真是巧合了,我之所以在十二月底不干,就是因为想着跟你们一样,过年前去赚一波块钱,也让我们澜澜过个好年。”
江曼已经打听到了租摊位的程序,现在就等街道放租了。
万云只得失望离去,但始终没有放弃今年年货摊子的事,计划的条件不成熟,只能一直完善它。餐馆是新开的,就算年底没什么人,也不能让胡小彬一人看着,相比林彩霞,万云更放心不下不会转弯,跟人一说话就脸红的胡小彬。
周长城这阵子很忙,因为昌江精密在秋季的时候接了不少欧洲客户的产品件订单,都预备在明年开春后发货。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后,东欧和西欧加剧融合,经济在悄然发生变化,姚劲成押对了宝,香港销售团队日益壮大,订单源源不断,厂里的机器没有一日是休息的,这个情况下,后头的技术和项目团队也要跟上,因此很缺人。
如果不是广州厂的条件不成熟,姚劲成真的很想在这儿也组建一个基础的销售团队,他甚至想在东莞和深圳都多开两个工厂,可惜啊,天总是不从人愿,事情只能一件件来办,且他也有种警惕心,担心步子迈得太大,踩中了虚假繁荣,日元暴跌的前车之鉴可就在眼前呢。
周长城最近和姚生他们开会,都习惯自己做点笔记,尽量努力跟上姚生的思路。
因为接来太多的订单,厂里机器和人手都不够用,现在他们开始找跟自己同行的小模具厂和注塑厂,把订单外发出去,这本是采购的事,但需要有相关的技术人员一起参与,周长城和于小山郭泉等人就被调过去帮忙,他们除了在厂里上班,有时候还要跑到越秀、白云、黄埔这些地方去。符合要求的厂子不多,不是每个私人厂房都能有昌江这种大手笔的,德国CNC切割机,日本自动抛光机,美国的机床,说买就买了。
广州那头不顺,姚劲成只好让人在香港开始租厂房和机器,先把今年的这一关过了再说。
香港成本比广州的高,因为现在又临近圣诞节,不少欧美的公司都陆续放假了,客户那头很难联系上,收款得等,这个行业的特点就是生产和回款的周期都长,再加上要买料和请临时人工,昌江精密账上的现金就不够了,姚劲成大手一挥,直接在香港找汇丰银行借了一百五十万港币,好在他的资产信誉度好,行业内对他也是称赞有加,所以这笔贷款下来的很快,解决了燃眉之急。
日子进入到十二月中旬,周长城在厂里见到姚劲成,姚劲成压力肯定是大的,可面上根本看不出来什么,毕竟是见过风浪的老板,开会的时候,还能哈哈大笑出来,把自己在香港租厂房和机器的事情说了出来,原来有个竟还是前阵子在日本市场沦陷的同行,欠了一屁股债,但还在努力赚钱还债,每一日都打扮得光鲜亮丽,生猛高昂,让债主放心地知道,自己还活着,没有想不开,一定会想办法还债,他对在座的同事说:“人不能让事情给逼死了,一定要想办法周转下去的。”
人家能做这样大的生意,心胸完全配得上他的财富,周长城感觉自己在心态上又学到了一笔。
他的英语课已经告一段落了,夜校发了试卷考试,他就比及格线高了几分,勉强过关,和周长城一样情况的,班上至少有二十多个,大家都是中不溜丢的学生,不过老师说,语言这个东西,一靠环境,二靠内驱力自学,得长期坚持下去,才能见到效果的。
其实学了这些简易的英语,于周长城看长长的文件来说,帮助并不大,可至少触碰到了英语的思维,再加上行业英语来来去去就是那些话,多用几次就会了。当然,哑巴英语是一定的。说得不好,但阅读上来说,配上梁志聪送的字典,目前是勉强够用的。语言的顺畅,给他带来了工作上的便利和好处,周长城准备明年再报个高级的班,努力往上再提升提升。
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周长城回去和万云都说了。
之前万云听周长城在英语上用功,自己也想跟着学,可念了两天,就没有念下去,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她的精力和心思都被分散了。
像是现在,万云还在想那个年货摊的事情,拿出纸笔写写画画,想看看怎么平衡安排这件事,她遇到了和姚劲成一样的问题,就是手头无钱,不过姚劲成家大业大,尚能借贷,且过了这个冬天,等收回款就能继续转动下去。可她这儿却是过了这个冬天,明年开春,又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心情有些患得患失的,只能在其他地方把钱找补回来。
“贷了一百五十万?”万云对着周长城惊呼。
“对,要租的机器贵,押金也贵,还要从日本买材料,量又大,年底物流贵,费用太多了。”周长城也是在开会的时候,听其他同事讲的。
万云双手拿出来数了一下,七位数,她想都不敢想呢!
说到这里,周长城看着万云在那张纸上写着银行,对面又画了个正方形,代表的是年货摊,他们去年摆年货摊,就是在银行对面,说要搂一些银行的财气,忽然脑子灵光一闪,冲口而出:“小云,我们也租摊位!”
“租啊,每年不都租吗?”万云说。
“不不不!是租一大块!”周长城显然也是被自己的想法给吓着了,声音忽高忽低,“姚生在香港租的那个厂房,里头有好多二手的机器,配备几个生产熟手,专门做租赁,听说生意一直没有断过。我们也学他们,把街道划分出来的那些摊子都租下来,划分好大小面积后,再加价分租出去!反正每年这些年货摊都是不愁租的!”
周长城的话,在这个时间点,简直算得上是惊世骇俗,万云听完,说话都结巴起来:“可是,可是那条年货街少说也有一里路,我们哪里能租得了这么多?哪里来的钱?”
钱,这倒是个问题。
不过这真是个新思路,就是万云都觉得转得动,她本来就为了谁去看摊子的事费心,不如跟拉哥一样,当一回“房东”:“那,就算我们租个一百平,街道能给我们租这么多吗?”
“明天去打听打听,之前也没说过不给个人租这么多的。”周长城想了会儿,前两年都没有这种规定的,“我刚刚想了一下,如果真能租到这一大块地方,那我们找朱哥要两个人,用最便宜的绳子和细竹竿,把棚子给搭起来,这样就能免去租户自己搭建,我们也能顺理成章收更多额外的钱。”
“这个主意好!明天一早我就去打听!”万云被周长城这么一说,立即心动起来,不过立即又翻出存折和账本,算起钱来,失望地说,“可是我们现在只有四千出头了。这几年的租金价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160-170(第2/26页)
都没涨,今年应该也是持平的,十平米就要六百,我们…也只能租六十平米左右,这是不是也太少了点?”
周长城双手放在脑后,躺在床上,盘算起自己能拿到手的钱,目前他的工资一个月五百七,按着他的情况,应该可以提前预支两个月的薪水,可也是杯水车薪。
年货街是其实是一条五米宽的街道,两边是搭起来的棚子,分为正反两面,中间留出窄小的人行道,隔一段就空开,让人穿梭经过,不到一里路的长度,可认真划分,是能划出几百家小摊位来的。这条街周围有三个公交站,还近着报社、街道办、一些政府机构,每年都会被报纸和电视台报导这里的热闹繁荣,所以就成了大家买年货惯来的地方。
“不想了,明天去问问街道,免得我们算了一晚上,结果人家不给租这么多就白费力气了。”万云把纸笔放下,拉了灯,和周长城睡下了。
第二日,万云特意先去之前的街道打听,工作人员听到她要大面积租摊位,不可置信地看了她一眼:“你确定要租这么多?顾得过来吗?”
“我想把这些摊位搭建好后,再分租出去。”万云没有瞒着,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她也想知道,这种做法到底行不行。
这条年货街才成立六七年,每年都是散租出去的,那工作人员显然也是第一回听到租客这种要求:“我不敢保证,要向领导请示,今天没办法回答你。”
“那行,我留一下您的电话,明天再打来问可以吗?”万云要赶着去餐馆了,不在现场等答复。
“行,你记着吧。”工作人员写了个条儿给她。
像这种年货摊子租出去,也是给街道创收,所以对来租摊子的人,基层工作人员态度还算过得去,尤其是眼前这个年轻女子,竟一张口就想要上百平,要是真的可以一次性租这么多出去,他们也不必对着零散的租客重复说条款和注意事项,这么一想,对他们来说,还是很省事儿的。
万云在餐馆消耗一整日,周长城也试探去问了张美娟能否提前预支工资,张美娟说只能预支一个月,因为香港那边的财务最近的现金都很吃紧。
隔天,万云留在家,忐忑地给年货街的街道办打电话去问,那个工作人员说可以是可以,但要一次性支付完租金,租客要是有什么事,万云这头要负责解决,当然他们街道办也会适当给予支持的。
万云一阵冷一阵热,热的是有这个机会能在摊位租金上挣钱,冷的是她没有当过“房东”,不知道这些“租客”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于是在电话里又追问了几句。
那工作人员也没有不耐烦,说:“一般都是讲价格,或者临近的两家店争点地方吵起来,大家都是为了挣钱,一般不会闹太大的。”
“那我处理不了,可以去找你们的吧?”万云小心地问。
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笑了:“其实找治安队,比找我们要更容易解决问题。”
万云也笑,确实是。
于是这件事暂时就这么定了下来,接着,就是要解决钱的问题了。
第162章 第 162 章
周长城和万云两人想大面积租年货摊这件事, 他们没有声张,事以密成,何况光是自己身边就有好几个到时候要去摆摊子的, 比如丹燕嫂, 比如江曼。
现在他们烦恼的是如何弄到一笔钱,万云的心有点大,她不想只租一百平,一百平随便划拉一下就没了, 她想租三百平,刚好是一截子的路面,正反两边连在一起的铺位,如果能顺利全部搭建起来, 那就集中在一起进行管理, 于她来说, 是很方便的一件事。
三百平, 那至少要预备一万八千块钱,再加上如果要请人搭建棚子, 还得花钱,那就是两万打底了,且还得考虑到,如果有摊位没有租出去, 会折在自己手里的情况。
万云拿着裘松龄送的那个计算器,都要按出花儿来了,最后决定要去找街道的人讲价格,她一次性拿三百平, 给他们消化了那么多摊位呢,肯定要给点优惠的。
这事儿不好在电话里谈, 睡醒一觉,万云立即坐上公交车,一路摇到年货街所在的街道办,还是之前那个办事员接待的她,一听说万云要讲价,小伙子立即摇头:“你可别为难我了,这么大的事我哪里做得了主啊?”
“麻烦您,向领导申请一下。像之前我们说了是一个月的话,十平米,每天按二十块算,一月六百,但是超出了就按十八块算。我要三百平这么大的面积,按着十八一天给我算吧!”万云也是厚着脸皮,不依不饶地跟在小伙子的后面。
那小伙子被万云跟得脸都红了,站起来装水,去上厕所,都被跟着:“本来你一下子租这么多,就是特事特办的,现在还要讲价,我们这儿也不能为了你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先例啊。”
“怎么会难办呢?”万云装作一脸懵懂的样子,根本不在乎眼前的男的刚从侧所出来,“前两年我也来租过,您也是愿意适当给我减免的,我一直记得您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所以这回也是特地过来找您的。小摊位都能适当减免,这样大的面积,肯定能的。”
那小伙子想笑,又笑不出来,这个万同志,看着年纪也不大,怎么说话这么赖皮?小摊位好处理,因为涉及的金额不多,这样大的摊位,动辄上万,他哪有这权利批复啊?
刚好旁边也有一对夫妻来打听年货摊的事儿,听万云三寸不烂之舌让工作人员帮她申请租金减免,还有些看不上,心想这女的撑死了租个二十平,就二十平也要讲这么久的价格吗?
结果那对夫妻一听万云大手笔要租三百平,都愣了,不用动脑子都知道这女的是要干什么的,肯定是要当“二房东”,把摊位划开后,再租出去,也就是有利可图才会贴得这么牢,办事人员赶都赶不走,于是这对夫妻又赶紧追着问:“能租这么大的面积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这对夫妻一盘算,有赚头,立即学万云,比她要的还多,竟要了四百平!
万云两条眉毛纠在一块儿,悄悄瞪了那对夫妻一眼,学人精!得快点把合同给签下来,靠近银行的位置不能让他们抢走了!
这下好了,办事员小伙子被三个人围着转,要让他们街道把价格再降一降,那小伙子被围堵得不堪其扰,其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