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50-26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250-260(第1/27页)

    第251章 第 251 章

    威风酒楼到了年底开股东会时, 已经能开始分红了,数额不大,但比之前光一个劲儿投入, 没分红要好多了, 这毕竟是实打实的在赚钱。

    万云看账本和前台预约本上密密麻麻的预定时,总觉得虽然现在年底,生意还可以,但过了年也得找点噱头, 或者说就是给威风酒楼定上一个标志才行,在现有的基础上,尽量再扩大一点知名度,还要多推出新菜, 不然就会渐渐被人淡忘, 泯灭于众酒楼中。

    至于要怎么做, 要如何立下标志, 她思来想去,决定要讲个动人的故事, 就像之慎一直在看的《中华小当家》动画片,主角们寻找美食的过程,其实就是讲故事的过程,只有动之以情, 故事够曲折,够吸引人,才能让消费者记住某道菜或者某个地方。

    她擅长从这些细节发觉一点做生意的小点子,但舞文弄墨就不是万云擅长的, 所以她前阵子才让徐全德去报社找了专门和报社媒体打交道的广告公司过来,就是想让他们提出以软文的方法, 在小范围内去渐渐打响酒楼的知名度。

    至于为什么会找这种小广告公司,是因为大广告公司太贵了,万云看完他们的方案和报价又认为现在并不是花这个钱的时候,先试试水是最好的。

    这个所谓的笔杆子广告团队是找出来了,是专门给小企业做品牌的,一开始他们有些糊弄万云和徐全德,只是想单纯给酒楼写商业软文,嵌在报纸上,每周放一篇,大概是讲这个酒楼的优惠券和招牌菜已,在电话里是说给个五千块就能做几个月,但一到酒楼见面的时候,对方却莫名其妙开始提高价格,五千变成了三万,而提供的还是同样的服务内容,显然是把万云等人当冤大头宰了。

    各行各业都是鱼龙混杂的,万云对此很有感触,她不喜欢面前这个得意洋洋胡乱报价的人,对方提出要三万的价格,不是她不愿意出这个钱,是认为对方做事说话不真诚,前头见面感观不好,后面做事也会漏洞百出,她立即就找了个借口出去,不再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人走后,她让徐全德不要再跟这个公司联系,立即换家新的。

    徐全德每一日都没有落下自己的工作,心甘情愿每个月只休息一日,大家都说他几乎是住在酒楼了,但万总给了他这些不停忙碌的机会,他却一点怨气都没有,而是每日都很有干劲,因为他知道自己每一日都有认知上的收获,脑子动得比之前要多,已经不再是个单纯的楼面经理了。

    “万总,这是第一家约过来的,后面还有。”徐全德现在做事很有章法,给老板提供不同的选择,“有一家的报价在两万左右,对方的意思是可以做一系列的专题报道,”说着咳一声,“其实就是杜撰故事,对方是个年轻的女老总,意思是从后厨的故事开始讲起,她说我们酒楼太新了,就是装潢都不对,没有历史沉淀,说是老招牌也没有说服力,不如从总厨的经历和理想开始说起,结合粤菜历史,还有现在粤菜的生存环境讲起。人们填饱了肚子,就更愿意吃有文化有谈资的菜肴,在文章中穿针引线,引出贺师傅做了三十年的招牌菜,再介绍这个招牌菜的来历,会让消费者更有印象。”

    这个想法听起来不错,至少万云入了耳:“你让对方做个基本的方案,约她过来谈。”

    徐全德立即笑说:“已经约好了,就明天早上十点半。”

    万云现在每日只工作半天,剩余的时间要回去看顾两个孩子,早上十点半这个钟点倒是很照顾她,于是她点头答应,又让徐全德叮嘱每个楼面经理培训员工,尽量推销门口的年货礼盒,多卖多拿提成,大家都过个好年。

    隔日,那个广告公司三十岁的女老总过来时,万云跟对面打扮入时,穿着条纹深色西装,戴着黑框眼镜的卷发女子一见如故,对方递过来名片:“万总,久仰久仰,早就听徐总说您是个干实事的人,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万云看着名片上印着对方公司的名字,还有个简约中性的名字余宇:“余小姐也是年轻有为,看着干练又专业,很高兴徐总把你这样的明珠挖掘出来,请坐。”

    两个女人各自带着自己的下属坐下开会,沟通比昨天要顺畅。

    余宇的意思是前面先给酒楼讲半个月的连载故事,分别刊登在晨报和本地单位订阅率高的杂志上,作为一个补充的文化板块,以渗透的形式进入消费者的脑中,让人们对这家酒楼有个初步的印象。

    不论是报纸还是杂志,都在旁边印制消费券,鼓励消费者收集故事,余宇说他们的写手可以写十五个短故事,读者要是有兴趣的话,把这些故事裁剪下来,收集完成,拿到酒楼吃饭,可以获得折扣或剪报本子的赠送。

    看万云点头,余宇继续往下说:“这个方法的反馈是缓慢的,一时间到店消费的客人,数量上也不一定能增上来,但因为它的连续性长,能作为读者或者消费者的闲余谈资,慢慢渗透到人的脑海里,加强消费者认为这是个有品质保证的粤式酒楼的印象,这样我们的目的就达成了一半。”

    说着又报了个价格,正是之前在电话里说的两万三,没有虚报,也没有瞎加钱,余宇保证,他们会全程跟进和反馈数据给威风酒楼,包括剪报本都会做好相应的设计,找到厂家去订做。

    万云看了眼他们写的简略方案,心里已经满意,指着后面一个“厨神比赛”问:“这个又是什么?”

    “冠名赛。”余宇立即笑着解释,“现在日本那部动漫《中华小当家》很有名,深圳也有些文化媒体单位在考虑举办厨艺比赛,等贵酒楼的总厨打响名号后,我们有办法推荐他去做个评委老师,要是厨艺比赛很出名的话,总厨是能上电视的,也会露出威风酒楼的名号。当然,万总您这样有魄力,自然也能做个冠名商。”

    万云一下就笑了,这个余宇做事情真是环环相扣,思维也很清晰,赚了前面一笔,后面立即还有方案吊着她,不过威风酒楼已经冠名了本市的交通电台,要真有这样的厨艺比赛,她得往后推:“我们一步步来,不着急,先把余总你刚刚说的十五个连载故事写好。”

    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现在年底不着急锦上添花,万云让徐全德跟余宇保持联系,尽量过了春节在酒楼淡季时,就把这一系列的故事推出去。

    而周长城最近待在家的时间不多,年底了,有些客户是要他亲自拜访去维护关系的。

    今年年底的新云城不是很忙,因为团队在慢慢完善,至少周长城花在处理杂事上的时间就不多,他倒是被蔡宏请着去见了好几个潜在大客户,有些说好明年可以跟新云城试着合作一番。

    而新云城的供应商也邀请他去参加年会,年会过程中抽奖,周总手气不错,中了台康佳彩电回来,不过周长城回头直接把这台电视作为奖励,给了今年的销售冠军毛莹,又承诺,明年的销售冠军直接奖励现金五千元,一时间销售部门士气大涨!

    有一夜,他喝得满身酒气回家,被万云赶去睡客房,就算睡客房,他也不肯老实睡觉,而是拉着老婆硬要讲话:“小云,董哥之前没骗我,他说威哥的那个订单,现在要重启了,今天收到了二十万的定金,让我们开始给排期,明年三月给他们出第一批货。”

    “真的啊?”万云都觉得这个订单波折实在太多了,合同签了一年多也没下文,现在终于落到实处时,感觉完全不真实,不过她也没有盲目高兴,“你不是说诺瓦克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250-260(第2/27页)

    生看在新云城是小厂的份上,认为我们会全心全意招呼他们那个大客户,所以还考虑继续把订单发过来给我们吗?要是董哥和昌江的订单陆续有来,那到时候厂里设备和人手跟不上,还是要考虑再租个厂房。”

    “我已经让吴耀中去帮我留意了,就是空厂房也没问题,我们填充设备就行了!”说到要买新机器,周长城就眉飞色舞,他喜欢机器的冰冷和稳固,“这件事没那么快办成,我估计会推到明年去。董哥那儿也不是急着出货,我倒是感觉他应该是给好几个供应商都付了定金,就是为了稳住我们。”

    不过也只是猜测,董哥中间的门道,周长城都不会去想太多,多想无益。

    “目前广州深圳的客户,是都去拜访过了,一些外省的,蔡宏在带人去。还有大半个月过年,我想回趟老家,把我们的户口迁过来先,明年计划和事情都多,估计就没时间了。”户口办理得本人亲自去,何况还有两个小的,周长城这个当爸爸的,就想着赶紧把这件事做完,“上次桂老师跟我讲,等我们把户口迁过来,在这儿办护照,有了本地护照再办签证更容易一些,到时就能出国去参加展会,就跟昌江一样,至少能跟客户面对面交流。小云,到时候我们一起去!”

    “对呀,还可以出国去找客户!”万云和周长城都没去过什么地方旅游,他们的性格就是追求稳妥,固守在某一处耕耘,直至开花结果,但现在经济跟上来了,如果有机会出去看看外头的世界,想想也很美妙,“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去?”

    “大后天吧,早去早回,我已经和姐夫说过要回去办户口的事了,姐夫帮我找了派出所的人,让我直接去找对方。”说干就干,周长城不拖拉,他让人找黄牛买了火车票,不得不又挤一趟春运火车。

    孩子小,老家又比深圳要冷很多,万云不能带着孩子回去,尽管周长城想带妻儿返乡也只得作罢。

    二师哥刘喜和戴嫂子在新云城已经工作大半年有余,也是适应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到了年底,买了好多东西给老家的孩子老人,也要挤火车回去,于是三人就凑上了,周长城顺便帮他们也买了回乡的票,现在他和二师哥已经完全没有了共同话题,见到就叫点头打个招呼罢了,师哥嫂子两人也没再叫长城,而是跟其他人一样叫他周总,说起来也是怪唏嘘的。

    回平水县的路途远,是件极为麻烦的事,路况不好,开车的话得要几天,不如坐火车,何况年关年关,一到年就是关,周长城还是听万云的话,脱下西装西裤,换上旧棉袄和布鞋,跟之前一样,挤上火车,不与人搭话,也绝不凑热闹,一路熬回那个县城去。

    因为这次是回老家办事的,办好事情还得回深圳过年,周长城不想和年幼的孩子分离太久,没有了上次的许多物是人非的感慨,他和二师哥嫂子在县里分开,仍是住进姐夫安排的宾馆里,给万云打个报平安的电话,休息一夜,第二天就去街道和派出所办事。

    今年以来,全国在进行福利房的改革,二师哥从前分到了县里电机厂的房子,在各位老同事的抱团争取下,也逐渐落实了房本,他们一家子倒是彻底拥有了县城的房子,尽管地方不大,但也能住下一家几口人,在和周长城分开的时候,刘喜那个老实人带着一点讨好的微笑说:“周总,今年我老家有亲戚做喜事,我想等出了元宵节再回去上班。”

    新云城的放假通知是到初七,初八就要回去上班了,刘喜是在跟周总请假。

    他还是喜欢在新云城做事的,新云城没那么多的花哨功夫,很适合刘喜和戴贵珍这对过分老实的夫妇,那一切像是回到了平水县电机厂的日子,单纯工作就行,什么也不操心,他们两个为周总打工,就是上班下班赚钱,吃住在厂里,跟工友们一同看看电视,逛逛免费的街道和商店,基本上没有任何开销,省下的钱准备以后供孩子上学结婚,也才大半年,就已经积攒了两千块,比死死跟陆国强耗在平水县强多了。

    周长城没什么所谓,车间请谁不是请,只是拍拍二师哥的肩,本想让他别拘束,最后还是省了这句话:“好,明年你们再来。”

    因为有大姐夫的帮忙,周长城在县里的证件办得异常快,果然如吴耀中说的,他们的二胎还是要罚款,前头生儿子,后面生女儿,就算是农村户口,也罚了五千块,计生小组的人给周长城手写了张收据,盖个红章,之嵘的户口就落下来了。

    周长城在县里跑了一周,从县里跑到镇上,又从镇上跑回周家庄,来来回回写证明,给各位办理证件的人发烟请吃饭,冻得感冒了,经历了两场小雪,才把证件办好,这已经是很顺畅的了。

    等办好这些事后,他再回了趟周家庄,难得回来一次,得去祭拜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姐姐。

    善民伯身体还很硬朗,不过也老了,满脸的老人褶子,看到周长城回来,立即让儿媳妇去杀鸡宰鱼,问他万云怎么没回来,听闻周长城有了两个孩子,这次是回来迁户口的,从农村户变成城市户,张着掉牙的嘴巴,漏风地笑:“有出息了!是城里人了!”

    城里的户口,在老人家眼里,像是镶金了。

    周长城这次回去照旧住在善民伯家,买了好多年货,提得双手都勒出红痕了,所以很受他家里欢迎,等在他家寒暄一阵后,就由几个熟人一起,带着黄纸蜡烛去祭拜先人们。

    周家庄的规矩,祭祀得早上上山,下午阳气弱就不能去了。

    这一日清晨,在家人们的坟前,周长城再没有发出“人生好苦”的感叹,如今好多事情都上了轨道,他那颗心也在这尘世间有了归属,从前的那些苦难日子离他很远了,往后他会越来越好的。

    原先离开周家庄的时候,周长城委托善民伯一家人帮忙看顾坟墓,他们家也没有敷衍,每年清明收到周长城汇来的钱,都帮忙去除草砍树,还给烧纸,简单祭拜,所以现在坟墓四周很干净,并没有被枯草掩盖。

    边烧纸,在熊熊火光中,周长城边在心里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一切都很好,家里现在添丁进口了,孩子们都很乖,长得像我,万云是个好妻子,也是个好妈妈,我很幸福,工作也很顺利,不用再担心我了。等孩子们再长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