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父母穿越了》 30-40(第1/27页)
第31章 第 31 章 升官
袁博文带着商泽, 在东城人流最多的柳叶巷支了个摊子征兵,旁边墙上贴着告示,有识字的念出告示的内容后, 就有人开始排队了。
登记了信息籍贯, 领了铭牌就可以到军营那边报到检查了, 检查通过后便算是参军成功。
袁博文在柳叶巷坐了两日, 定数就完成了。他把名单上交后,顺道打听了下消息。
北凉南贤王萧南召已经到郴州城下。郴州城内如今风声鹤唳, 晋州这边的人马编入了耿将军麾下,耿将军年逾四十,是位身经百战的老将。
袁博文稍稍放心,老将经验丰富, 说不定大家都能囫囵回来。他又来到了新兵营。刚入营的新兵才领了装备,正被副官列队训话。
袁博文对商泽说:“明日起, 你同他们一道训练。”
商泽应应下了。
袁博文又看了一会,吴锦丰的人找过来了。
短短几天,晋州钱粮官吴锦丰看起来苍老了很多。
征兵要出俸禄,原本钱就不多, 这下又添了一大笔开销,他焦头烂额。这次叫袁博文过来,还是为粮食的事情。如今城门打开,可以下乡收粮了。
袁博文叫苦:“大人,如今下头的村子都没人了, 如何收粮?”
吴锦丰一脸疲态:“能收多少就收多少吧。”
袁博文不想去, 但军令如山。拱手后,拱手应下,他正要离开。
吴锦丰叫住了他。
“子虚, 我听说谢记在南边买了一船粮食,不日就要到了。你这一船粮食打算怎么卖?”
袁博文干干一笑:“粮行那边的事情,是我夫人在管,我得问问她才知道。”
没想到他们才放出粮食的风声,这么快就传到了吴锦丰耳朵里。
吴锦丰笑得格外可亲。
“要不,你们把这一船粮食让给我吧,我出粟米二十五文一升,黍米十六文一升!”
城门开后,虽然盘查森严,但每天进出的人仍然不少。晋州城内的粮价如今略有下降,粟米由五十八文一升降到了四十八文一升,黍米四十文一升降到三十六文一升。
吴锦丰出的这个价跟上次差不多,都差不多在现有的粮价打了对折。
“这我不能做主,得回家问问才行。”
吴锦丰点头:“袁夫人高义,此次疫病能平复,她的功劳最大。”
袁博文回家后就把这顶高帽子送给了谢云溪。
谢云溪笑着说:“要不是有淼淼帮忙,我也一样束手无策。”
这倒是实话。
袁博文又问:“淼淼那边的粮食收的怎么样?”
“已经齐了,今天就能传过来,我已经跟她说好,让她等我们这边消息。”
女儿现在找了个帮手,做事的效率也上去了,听说是闺蜜的哥哥,干事挺利索,就是不知道个性怎么样?跟女儿处的怎么样?
袁博文对女儿找对象这事没有谢云溪这么热衷,总觉得还小。
“不小了,都二十三岁了。”谢云溪说。
“才二十三而已,别催她。咱们又不是养不起。”
谢云溪笑了。
现在看来是能养得起,但金钱能代替其他吗?
夫妻两人收拾了一番,叫来了袁归,得知船已经到位。
坐上了马车,出了城后,又往南赶了一段路,就看到了停靠的船。
袁归打了声哨响,船头出现了一个艄公。袁归说:“老爷夫人,他是个哑巴。”
袁博文心里一凛:“是天生还是后来的?”
“是天生。”袁归知道家主的事情非同小可,为找到可靠的人颇费了一番功夫。
袁博文放心了,扶着谢云溪上了船。偌大船舱里面空荡荡。
袁博文给袁归一个眼色。袁归会意,叫上艄公离开了。
等到两人都不见身影了,谢云溪这才拿出镜子。
袁淼正等在镜子跟前,看到父母出现后就开始传递粮食。这次她买了不少,粟米黍米米糠豆类都有,分了几次才传完了。
袁博文在整理。袁淼把数额报给了谢云溪:“怎么样?够不够?”
谢云溪往后面看了一眼:“应该能用一段时间了。”
袁淼松了一口气,这次买的粮食一部分来自线下,一部分来自线上。线下是沈若臻在跑。他很能吃苦,袁淼觉得自己能邀到他真是好运气。
谢云溪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匣子:“淼淼,这里面是二百两金子!”
袁淼正要说不用,她还有。谢云溪已经传了过来。
“妈妈知道你手上还有,这些你也收好。想用了就去兑换,不缺钱,就先放着。”
东西都传过来了,袁淼只得点头。
袁博文已经把粮食整理好了,袁淼笑着问:“爸爸,你的班上怎么样?”
袁博文笑着说:“大事没有,小事一堆。”
袁淼想想也是,负责新兵和军需可不就是琐粹?
时间不早了,夫妻俩催促袁淼早点回去。断开联系后,他们又把船里船外看了一遍,那艄公一看就知道是个生活简单的人,行李只有几样。
两人下了船。夜静悄悄的,明月高悬。谢云溪突然觉得有点冷,袁博文解了裘衣给她披上。没多久,袁归就带着艄公回转了。这夜,他也留在了船上。
第二天,谢记粮行在南边买的粮食到了码头,好多人去看。这可是入秋冬以来第一艘从南边过来商船。
谢记粮行的掌柜出了大钱请人搬货,码头上的工人络绎不绝。正热闹,一阵马蹄声急起,拿着令旗的士兵疾驰而来,有闪避不及的民众差点被撞到。
谢云溪也在码头旁边,看到马匹疾驰过后,脸色变得不好了,也没心思再看。回到乌衣巷后,她便让小满出去打听消息。
一会后,小满急匆匆回来了。
“夫人,昨日夏大将军和北凉打了一场!伤亡惨重!”
谢云溪愣住了,看到斥候的狼狈时,她就猜到军情有变。
吃了败仗?伤亡惨重?到底有多惨?郴州能不能守住?如果郴州不能守住,那晋州就不能呆!
可他们才站稳脚跟,房子买了,粮行也开了。女儿才买了一船粮食过来。这些都不要了吗?
谢云溪一时间也没底了,袁博文还没回来,她也没人商量,只能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回房间把最要紧的几件东西先清点了一遍。
这两个月来,时局虽然不好,他们的财富却增长了不少,短短时间身家已经翻了数十倍。
还有防身的几样的武器,以前刀和弓/弩她都用过,但这些都没有女儿后来传过来的几件厉害。只是没用过有点手生。她也一并将这些放在了好拿取的地方。
一直到戌时袁博文才回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父母穿越了》 30-40(第2/27页)
谢云溪问:“我听小满说郴州昨日跟北凉打了一场,伤亡惨重,到底有多惨?”
袁博文叹了口气,战事是昨日凌晨打起的,大将军夏仲渊想趁北凉大军刚到城下偷袭,结果出师不利,偷袭的兵马全部覆灭,接应的见势不妙要回城,竟差点导致城门被破。北凉骑兵骁勇善战,名不虚传。
从晋州过去的人被编入了耿将军麾下,执行偷袭任务的就是耿将军。这一战把晋州过去的人几乎全打没了。
谢云溪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她知道这一批过去的士兵里面有新兵营的人,那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袁博文跟他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听到这样的消息,他心里肯定不好受。
过了一会,谢云溪才问:“关正有什么打算?”
“继续增援,这也是郴州那边的命令。”
“还要增援?这次要去多少人?”
袁博文想了想如今晋州守备军中的情况,现役加新兵不足三千,听关正的意思,这次大概也会抽调一千增援。
增援的除了兵马,还有粮草。上一次磕磕巴巴勉强筹齐,这一次估计吴锦丰得跳脚了。
谢云溪想到了自家才打的幌子,刚到码头,就出现了这样的事。不知道算不算是送羊入虎口?
“袁归已经把粮食搬到码头那边的宅子里去了。”
袁博文点头:“昨天吴锦丰就跟我说过,让我把粮食给他,他出粟米二十五文一升,黍米十六文一升。”
粮价即便是给到几文钱一升,他们也能拿出来,也是大赚,但这事有头吗?
“要不,咱们把粮食给他们,离开晋州吧?”谢云溪说。
袁博文想了想,一时难以抉择。在这里呆了一个多月,这时候离开,套句不好听的话,那就叫临阵脱逃。而且,他现在还在军中任职,这一走,影响一定不小。
“再看看吧。”
谢云溪点头,她理解袁博文,一向认真负责,即便到了这里,捞了个打酱油的闲职,也打的很认真,每天早出晚归,认真在做事。
这一晚,两人都没睡好,一大早袁博文就去了军营,督促新兵训练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他的上司吴锦丰吴大人今早被发现倒在了自家书房里。
袁博文吃惊问:“人没事吧?到底什么病?”
副官摇头,他也不知道。守备大人已经过去了。
袁博文连忙解了甲胄和护膝,交待副官,让他继续督促,自己则牵了一匹马来到了吴府。
被引到房内后,看到关正也在。郎中正在诊治。榻上的吴锦丰面如死灰,眼睛闭着。
郎中诊治过后回话,袁博文听了个大概,吴锦丰这是操劳过度,再加上年岁已高引发旧疾病倒,需要好好休养。
吴锦丰的大儿吴万乾连忙请郎中开方子拿药。
榻上的吴锦丰睁开了眼睛:“大人……”
关正上前。
“大人这次准备抽调多少人马增援?军需储备情况,我已经让人算出来了,就在书房……”
关正说:“这些事情你无需担心,好好休养。”
吴锦丰摇头,对大儿子吴万乾说:“你去把书房桌上的账簿拿过来。”
吴万乾应了一声后出去了。
吴锦丰又说:“大人应该知道,晋州守备军需缺口一直都有。上一次增援,就把库存用掉了大半,如今又要增援,这次恐怕很难完成了。”
关正的脸色也不太好,抽调过去人马都是晋州这边最精良的,结果才打了一个照面,人就差不多全没了。
吴万乾拿了账簿过来,吴锦丰让他给关正。关正不想接,他府上这样的账簿有好几本。但这里是吴府,不好随心所欲。他作势翻了几页后,便递给了身后的袁博文。
袁博文没翻,这账簿本来就是他跟吴锦丰一起算出来的。
“眼下下官无法继续胜任军需钱粮一职。袁大人虽然担任提辖没多久,但对军需情况了如指掌,且处事认真谨慎。由他来继任钱粮官一职最合适不过了。”
袁博文瞪大了眼睛,由他来管粮草军需?!这老姜什么意思?都这时候了还不忘算记他一把!名义上是给他升官,实际上是让自己乖乖交出粮食啊!
“吴大人,您也说我才来没多久,我连东南西北都还没完全摸清楚呢,实在是能力有限,担任不了钱粮官一职。”
“子虚无需自谦,你的所作所为守备大人心里有数,如果你都不行,整个晋州城大概没有人能接下这一职了。”
关正原本皱着眉头,听到吴锦丰这么一说,眼睛亮了。
军需这一块最让人头疼的是什么?粮草啊!前段时间谁都没粮,就谢记有粮,一下子拿出了几十石!而且,他们今日就到了一船粮食!
他原本给袁博文的是个闲职,但人家干的有声有色,且不说钱粮这一块出了多大的力。新兵管理和训练也干的很好。这次抽调过去的五十个新兵就有个别表现的十分勇猛,一杆长枪杀了数名北凉士兵,从重重包围里活了下来。
“吴大人说的有道理,子虚原本就是协理军需的,现在暂时由他接任再合适不过了。”
“我泡¥沫¥独¥家……”
“吴大人养病这段时间,军需钱粮这块就暂交由你负责,事不宜迟,你赶紧把缺口算出来。”
袁博文还要反驳,关正拍板定下了。他知道这个决定有点强人所难,但眼下确实没有比袁博文更合适的人选了。
原本想报恩,现在却不得不让他填坑,等这些事情过去后,再好好弥补吧。
吴锦丰要修养,关正离开后,其他看望的也纷纷告辞。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