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也好,他们馋萝卜条黄瓜条这一口,就跟贾母还有贾府里的众人都馋刘姥姥从乡下带来的那些挖的野菜、晒的野菜干子野意儿,是一样的,大鱼大肉的吃腻了,没吃过这些,图个鲜儿,才觉得异常好吃呐。

    像他自己就跟刘姥姥似的,腌萝卜条炒黄瓜条酸菜啥的早吃腻了,倒是想像舅舅家像班长家那样成天吃大鱼大肉呐,就是吃不起。

    想到这儿,周宇宁忽然想起一样好吃的,跟班长说:“对了,我妈妈还有一样拿手吃的,也是馋得我表姐姐夫们专门开车过来吃呢!”

    “是啥?”程砚初忙问。

    “菜包饭!”

    “我妈包的菜包饭也是一绝,”周宇宁两眼亮晶晶很是自豪地说,“菜包饭好不好吃关键在于酱,我妈用的酱是自家大缸里腌的酱,特香!这一手手艺是跟我姥姥学的,一般人都学不会,我二姨就死活都没学会。所以我妈包的菜包饭,比外面卖的都好吃!”

    几句话把程砚初的馋虫立马勾起来了。

    “不过这个不适合带饭盒里,哪天你来我家,让我妈现包给你吃!保管你吃了之后,外面卖的菜包饭你都不想吃啦!”

    “好哇好哇!”程砚初一口就跟他定下了去未来丈母娘家吃菜包饭的约定。

    第46章 第 46 章 你比他强远了,十个他拍……

    程砚初最近晚上一有空, 就往周宇宁家卖店跑。

    今天晚上他又来了。

    “班长!你今天过来得早啊!”周宇宁一看到他进屋就乐得喜笑颜开。

    一看炕上没人,程砚初随口问:“他们大人们还没来呢?”

    “没呢,《新闻联播》还没播完呢, 他们得开播电视剧的时候来呐。”

    “哦哦。我今天琴练完了, 其他功课也都提前做完了,就提前过来啦。”程砚初也一脸高兴地说。

    早过来一会儿,就能多待上一会儿,不然来晚了,又得赶在他爸妈九十点钟回家前就得回去, 那就待不了多长时间了。

    “快上炕!上炕热乎热乎!”周宇宁妈妈热情招呼程砚初上炕。

    “不用阿姨, ”程砚初马上朝着周妈妈笑道, “这炕热乎, 我坐边儿上就行。”

    “哎呀甭客气!你赶紧脱了鞋上炕暖和暖和, 一会儿他们人都上来了,想上炕都没你的地儿啦!”

    那倒也是,程砚初就依言脱鞋上炕了,学着大人们那样朝炕上盘腿一坐, 引得周宇宁扑哧一乐。

    “你俩屋里坐着, ”周妈妈朝周宇宁说,“我去你二姨家看一眼。”

    他二姨病了在家打吊瓶呢。

    “嗯嗯!”周宇宁乖巧点头。

    他妈妈前脚出门,后脚就进来一对长得白白净净的兄妹俩买东西,说要租碟,周宇宁跳下炕,就小跑着去柜台后面拿碟片了。

    程砚初坐在炕上,身子朝着电视,眼睛却时不时看向周宇宁这边儿,饶有兴致地看着周宇宁这个小大人儿如何卖货。

    周宇宁把一堆碟片都捧出来, 放在柜台上供那兄妹俩挑。

    结果在一堆碟片里挑来挑去好半天,那个高个子当哥的皱着眉愣是没一个中意的。

    “我就说他家片子老,没好看的,你不听,”那哥把碟片扔回柜台上,“去街里录像店租吧!”

    “好吧,那买几个雪糕回去。”妹妹说。兄妹俩就去冰柜前挑雪糕。

    挑了几个,周宇宁正要帮他们拿,“不用你拿,我自己拿!”那高个子哥一把挥开了周宇宁的手,扒拉着朝底下翻腾了一阵儿,拿了几个雪糕出来。

    给钱的时候,程砚初看到周宇宁摊开手掌,手心向上地正要去接钱,那高个子哥却一皱眉,舍近求远,把几个钢镚朝冰柜上一扔!

    钢镚砸在冰柜上发出脆响,咕噜噜转着眼看着就要掉冰柜背后跟墙的缝隙里面去!急得周宇宁连忙张着手扑过去抓钢镚!

    程砚初也飞快下地帮他一起抓,紧急时刻也顾不上别的了,只来得及扭头瞪了那高个子哥一眼。

    那高个子哥浑没觉得自己哪儿做错,抬着下巴就倨傲地走了。

    等两人总算把钢镚都惊而又险地拦了下来,数了数一个不少之后,这才有工夫说话。

    “他脑子是让驴踢过吗?”程砚初没好气地又朝门那边儿看了一眼,“干这缺筋的事儿!”

    都摊开手来接钱了,他往冰柜上扔!

    怕别人手脏到他咋地?

    还是钢镚!

    要不是他俩拦截得及时,那钢镚一骨碌掉进冰柜后缝隙里面去,再要往出够可就要费老鼻子劲了。

    没让驴踢过,干不出这损人不利己的事儿。

    “在那边儿挑碟子也是,挑挑拣拣好半天,完了一个也不租,逗谁玩呢?”

    没见过男的买东西这么挑挑拣拣墨墨迹迹的。

    挑完也不知道把东西随手归位,人家盒子里一格一格码得整整齐齐的,就是去街里音像店挑碟片也都是随手归位啊,没见过像他这样左一个右一个天女散花扔得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害得人要额外花工夫。

    墨迹还事儿逼,程砚初可以说对那个高个子哥十分看不惯了,顿时后悔自己没有早出声。

    要是知道他还有扔钢镚这波骚操作,他挑挑拣拣乱扔碟片那会儿,自己就不该忍着,就该刺他几句。

    “他是挺烦的。”周宇宁笑笑,“他这个人就是有些傲,从来都是拿下巴壳儿看人的。”

    这对兄妹是北头李奶奶家的孙子孙女,家住市里,哥哥上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小穷鬼黏上小少爷》 40-50(第9/16页)

    中妹妹在实验小学,周末和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来他们奶奶家。

    两兄妹都长得好看,又生得白白净净的,往他们村里一出现,是非常惹眼的存在。

    不过他们从来不跟他们村里的小孩儿玩,尤其那个高个子傲慢哥,连话也不跟他们说一句,看到他们就皱眉。

    “他瞧不起我们这些农村小孩儿。”周宇宁说。

    也不单是瞧不起他、生怕被他脏到似的,那傲慢哥是一视同仁无差别地瞧不起他们所有农村小孩儿。

    农村小孩儿长得都黑黑的嘛,又天天在村里头疯跑疯玩,晒得更黑了,不像他们市里住楼房的从小就长得白,那皮肤白里透粉粉嫩嫩的,农村小孩儿跟他们一比就是黑炭。

    就觉得农村小孩儿都埋了八汰的,在他们眼里都是脏兮兮的土包子。

    “你才不是土包子。”帮他一起碟片的程砚初抬眼看着他说,“你比他强远了,十个他拍马也追不上。”

    “嘿嘿嘿,”周宇宁一张小脸顿时笑开了花儿,点了点脑袋,“嗯!”

    “就是觉得小卖店的顾客,难缠得多。”程砚初说。

    应了那句话,庙小妖风大,像他家大超市,反而没这些难缠的人,基本都挑了就买,买了就走。

    像挑东西,换了他家超市,可没人陪着他们在那儿干耗工夫、跟前跟后地费劲收拾。

    顾客基本也自觉,都知道把东西随手归位,跟去音像店书店什么的也会自觉归位一样。

    “可能是进了大超市,就自动知道守规矩。”周宇宁想了想,说,“小卖店就不一样了,顾客早习惯了我们守着伺候他们。要是叫人家随手归位,比如碟片,叫他们自己放回去,有些人还不乐意的,就阴阳怪气说老板今儿可真懒啊,东西还让我们自己放回去,谁有那闲工夫给你放东西!”

    “然后下回就不来了,就往街里市里的卖店和超市去了,反正卖店超市多的是,你不乐意伺候,人家就去别家了。”

    “遇上脾气不好的,就来火了,就骂骂咧咧说你服务态度不好什么的。”都整得他哭笑不得,真就是顾客是上帝,啥都能扯上服务态度。

    反正城乡结合处这片儿的顾客,习惯了你把他当大爷围着他伺候着,等人走了再一通收拾。而不是像大超市那样,进门一切自取,反而顾客都显得守规矩好说话。

    这么一想,开小卖店跟开大超市的,还真是同人不同命啊。

    “这些都不算什么,”周宇宁“小事一桩”地一摆手,“那来故意找茬儿的,才是真的难缠。”

    说话间,又有几个隔壁台球厅的过来买面包香肠饮料还有烟啥的,周宇宁就一边儿卖货,一边儿跟程砚初说起先前几年他家刚开卖店那会儿,有不少这一片儿的泼皮无赖,隔三差五地就来讹东西赊账、砸场子闹事儿什么的。

    卖店的前一家干不下去,就是被那些泼皮无赖闹得。

    “他们说赊账,其实就是白吃白拿,八百年都不带还的。还专门赊贵的东西,比如烟酒啊,一般的还看不上呢,张口就是贼贵的好烟好酒。”

    “还有拿着刚买的面包香肠、刚打好的白酒,扭头就来跟你说,这面包香肠过期了,这酒坏了,把他吃坏肚子了,要上医院,逼着让你赔医药费,不赔就不罢休。”

    “还有趁乱来使坑人的,这种多是生面孔,你根本不知道他是地痞流氓,几个人一伙跟做局似的扰乱你,都是五十一百的大票,不小心收了一张就多少天全白干,把我妈哭得呢。”

    “还有干脆装醉来耍酒疯的呢,手里攥着酒瓶子进来就一通砸!你不让他讹钱讹东西,他就闹得把人都吓走,不让你开门营业!”

    他家开卖店最初那一年啊,那些地痞流氓没少上门来打砸讹诈,一见势头不对,他妈就赶他进里屋躲着。

    他躲在里屋,听着外屋的动静,都吓得浑身乱颤,现在回想起来都还心有余悸。

    台球厅买烟的俩人听说,也啧啧了两声:“那几年这一片儿的流氓就是这么横这么乱!”

    程砚初一把握住了周宇宁的手,小脸也绷得神情严肃,“那遇到这种人,你爸妈怎么办的?”

    “也没什么好办法,遇到能刚一波的,我爸就跟他们刚一下。”

    他爸的暴脾气只要不用在对付老婆孩子,在这种时候还是有点用处的,又在部队里当过兵有身手,关键时刻能唬人。

    “加上我妈在旁边哥长哥短地说好话打圆场,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有些人也就就坡下驴了,这么刚柔并济地一来,就能把事儿差不多混过去了。”

    “刚不过的,就只能忍气吞声,舍了小财保平安了。”

    “后来第二年开始全国严打,这一片儿成些气候的地痞流氓都被打没了,这才好多了。”

    程砚初情不自禁地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真是没想到,这村里的小卖店还真不好开啊。

    “然后可有意思了,卖店的前一家老板,那伯伯,”周宇宁小声跟班长说,“还跑来跟我爸妈说,说我爸妈运气真好,赶上了严打,要是他赶上严打,当初就不用关门了。就可眼气我家了,背后没少使坏呢。”

    “他都怎么使坏?”

    “造谣传谣,说我家卖过期东西,说把人吃坏肚子的事儿是真事儿,还鼓动别人来我家卖店赊账,可多可多了。”周宇宁咬了咬牙,“一肚子坏水。”

    “说起赊账要账、对付那帮老赖的事儿,那都够写成好几台小品的!”

    “说说,说说!”程砚初最爱听他讲故事了。

    周宇宁就眉飞色舞地跟他讲了起来。

    村里是人情社会嘛,大家都是街坊邻居,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来他家卖店扯各种由赊账的人一直多如牛毛。

    光靠面子情来赊账的,就数不过来。他爸妈在要账这块儿遇到的糟心事儿,那简直比毛毛雨还多。

    跟地痞流氓来赊账就是白吃白拿不同,村里人来赊账,确实有一时手头紧或者忘了带钱等等原因,多数人赊账倒不是为了存心不还,不至于像地痞流氓那样无耻无赖。

    “但渐渐的赊账的多了,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是条生财之道。”

    可能指着靠赊账来发家致富,就咬定了青山欠账不还,脸皮比城墙还厚,戳都戳不动。还特鸡贼,花花肠子九曲十八弯的,跟你上演十八班路数。

    然后周宇宁就抑扬顿挫地给班长大讲特讲了一通,他爸妈是如何跟那些没皮没脸又鸡贼的老赖,你来我往斗智斗勇软硬兼施鸡飞狗跳闹剧一般的艰辛追账史的,听得程砚初哭笑不得。

    “我家卖店从去年起,终于把‘概不赊账’四个字贴出去了,不然这个也讲人情要赊账、那个也讲人情要赊账,打一斤白酒要赊账、买半只烤鸡买一盒烟也要赊账,赊完又不还,成天追着要账人家还翻脸,都不够闹心的。”

    为从根本上杜绝那些欠账不还的老赖,他家卖店去年起终于痛定思痛,“不讲人情铁面无私”地贴出了“概不赊账”四个大字。

    然后在坚持不动摇地贯彻这个方针下,终于拔除了这个赊账的毒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