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要用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的京畿营,倒逼他们撤回调换布防的旨意。
法不责众,世家为着利益反扑,是在施元夕的预料当中。
动布防的结果她早已想到,就不会没有半点准备。
冯炜然沉声道:“那便如此前议定那般,第一步,就先拿谢家姻亲,位处中书省的吴家来杀鸡儆猴?”
京城世家众多,处在权力中心的那几家或许不好查,但像是吴家这样的,还是有迹可循的。
调换布防前,冯炜然便已着手去查,基本已有把握。
施元夕轻点头,她眼眸清亮,带着些许深意:“谢家构建的世家脉络中,除京中各大世家外,便是各类姻亲。”
“谢郁维既是亲自出面维系各大世家的关系,便要从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下手才是。”她说及此处,眼眸微闪:
“除去杀鸡儆猴,惩一儆百外,臣还有一个提议——”
“谢家笼络的众多世家中,也有些个行事谨慎,想法与谢郁维相悖之人。”
周瑛闻言,心头微动,抬头看向底下的人。
就见她轻笑着道:“世家不可一味打压,他们趋利,便予以重利,但只给其一,而不波及所有,如此一来……”
“其内部必生争议。”
内讧不就来了?
第125章 春日宴
殿内的几位官员细想之后, 都觉得此事可行。
世家占据朝阁已久,想要清除积弊,需要长时间缓慢进行。
只是在这个暂时得到抬举的世家人选上犯了难。
施元夕和一众官员, 在惠安宫待到天色擦黑,终是定下了人选。
朱御史出身的朱家, 最为符合他们的要求。
朱家和那被冯炜然握住把柄的吴家一样, 与谢家关系匪浅, 同气连枝。
朱御史所在的位置, 既不属于六部,又算得上是较为重要。
最为主要的是, 这人担任御史多年,本就树敌无数。
用他做这个靶子, 起到的作用会更好。
事情议定,惠安宫内安静下来。
施元夕没跟其他人一同离开,反而是留在宫中,和周瑛、小皇帝一起用膳。
这些时日事忙,她在宫中待的时间比在自己府中还多, 偶尔天色太晚, 还会留宿宫中, 小皇帝都已经习惯她的存在。
周瑛换上常服,神色轻松, 让人将饭菜摆在圆桌上,施元夕与她对坐,小皇帝居中。
气氛融洽, 与她们从前在青云寺内几乎没什么不同。
小皇帝眼珠子骨碌碌地转, 抬手夹了一块红糖莲藕放到施元夕的碗中,笑眯眯地道:“施姐姐吃。”
周瑛回到宫中后, 小皇帝逐渐显现出几分孩童心性来。
施元夕垂眸看了眼碗中的东西,这道菜是小皇帝近期的最爱,身边伺候的宫人怕他吃多了牙疼,每次上这道菜时,都只有单薄的三片。
他正是贪嘴的年纪,可她难得留在宫里吃饭,这等好吃的,他是无论如何都要留一份给她。
施元夕轻眯着眼看他:“皇上怎么又叫起这个称呼来了?”
不说身份,她也该与周瑛一个辈分吧,也不知小皇帝怎么想的,偏要叫她姐姐。
她在御书房上值时,若只有她和小皇帝二人,他便会叫她姐姐,施元夕纠正过好几次,小皇帝应下了,等没人的时候又没事人似的喊出了口。
小皇帝充耳不闻,只低下头继续吃自己的。
一共三片莲藕,他先给周瑛夹了块,又给施元夕一块,自己只剩下一块,心头却甜滋滋的。
施元夕生得好看,他不想像叫那些白胡子老头一样叫她老师,就要叫姐姐。
饭后,小皇帝还有功课没做,施元夕和周瑛在书房说话。
施元夕道:“谢郁维那边,确实有一人可用。”
不是他们打算推出去当靶子的朱御史,而是另有其人。
周瑛抬眸看她,微顿片刻后便反应过来,道:“可是谢家的另外一门姻亲?”
施元夕轻点头:“此人与太后娘娘同姓,之前与臣同在国子监中,在臣进入国子监前,他便是国子监头名了。”
周瑛轻皱眉,因为同姓的缘故,她对谢郁维母族也有所了解。
虽是同姓,她和周家却并没有什么关系。周家在京中算不得大家族,能在朝上排上号,皆是仰仗于谢氏。
“他与谢郁维是表兄弟,周、谢两家多年来关系融洽,谢郁维母亲虽已亡故,可周家到底与他是血亲。”
这种情况下,只怕周淮扬的立场轻易不会发生改变。
施元夕眼眸闪烁:“谢家昌盛,似是周家这样的小世家,都只是谢家这艘大船上的船员,谢家把持着前进的方向和所有的决策权,其他人只能按照这个方向走。”
“周淮扬的父辈就是如此,到他时,周家也理所当然地给他安排同样的路。”
施元夕在国子监时,与周淮扬来往并不多,甚至对他这个人说不上了解。
只从这些来看,她想要说服周淮扬几乎是没可能的。
但是。
施元夕抬眸与她对视:“周淮扬是个聪明人,太后有所不知,他入朝后经手的都是谢家的事,蒋谭明倒台后,却并未涉及到他。”
周淮扬官职虽低,接触到的内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黑月光她只想夺权》 120-130(第9/19页)
却并非真正底层官员可以比拟。
他这样的出身,谢家也好其他人也罢,都会对他更加放心,且委以重任,以助他更快晋升。
可周淮扬非但没有,甚至还将机会白白拱手让了出去。
施元夕会知道这些,是因为近些时间谢家朝上活跃,推举了几名年轻官员上位。
这些官员应当是谢郁维和各世家交涉后的结果。
推举上来的人选,远不如周淮扬。
她只是粗略扫了一眼都能清楚的事,谢郁维会不明白?
为了印证猜想,她让影卫调查了周淮扬的动向。
谢家联合世家举事这样重要的关头上,周淮扬除了每日上值外,就待在府中,哪也不去。
这便能够充分说明问题。
当然,到目前为止,只能证明周淮扬和谢郁维政见不合。
周、谢两家毕竟同坐一条船,周淮扬心中哪怕有意见,也不会砸了自家的船。
船一沉,他的家人也得随之沉底。
周瑛却在听闻施元夕的这番话后,瞬间反应过来。
她起身来回踱步,目光深邃幽远:“……周家与谢家捆绑过深,周淮扬站在谢家那方,是被动选择。”
周瑛微顿,勾唇道:“可若我能赦免周家罪责,此事又将出现不同。”
施元夕起身轻笑:“正是如此。”
对周淮扬来说,选择谢家,是赔上整个周家一起送死。而一旦施元夕这边给出承诺,局势就变成全族与他皆可存活。
甚至,他还有可能继续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理想。
他此刻的沉默并不是他自发选择,而是立场导致。
布防更换后,他就已经看清楚局势,更不愿为江太妃所驱使。
虽是表兄弟,他却与他表哥不同。
周淮扬从未想过从谁人手中夺权,亦或者用什么方式来掌权,他所想要的,是为家族和自己谋求一条生路。
立场上就已经存在天然差别。
再有就是……
施元夕抬眸看向远方,春日晚间,月明星稀,天边高挂的月亮清澈透亮。
她轻声道:“边疆得胜前,京中许多人皆有过猜测,认为路星奕若是回京,会因其家族及自小一起长大的好友缘故,选择谢家一方。”
事实证明,路星奕已经在边疆得到磨砺成长,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如今,事情也该彻底倒转过来才是。”她眼里带着些轻浅的笑意,道:“路星奕的至交好友,便是周淮扬。”
此前满朝上下都以为是周淮扬说服路星奕倒戈,如今她便要反其道行之,让路星奕去劝说周淮扬。
谢郁维到底是周淮扬的表哥,此事交由他们出面,他心中说不准会生出些许抵触来,觉得自己背弃亲人,难以迈过心中的那道坎。
路星奕却不一样。
或者说,路星奕已经在践行此事,他这些时日与路阳僵持,路家天天吵闹之事,朝上的官员几乎都已知晓。
他出面,效果会更好。
施元夕沉声道:“解决世家之弊,确实需要杀鸡儆猴,用来震慑朝堂的,只一个吴家如何能够?”
“要动,便得要动其根本。”
只有谢家和江太妃彻底倒塌,这些人才会真正安生下来。
之后几日的早朝都尤为热闹。
冯炜然揭破吴家犯下的事,谢家一派据理力争,想要保全那位中书省的吴大人。
两方角逐时,周瑛忽而给出几道旨意,将在吏部为官多年的李侍郎,晋为礼部尚书,补王瑞平的空缺。
随后让那在御史一位上待了很多年的朱御史,晋升为督察御史,一跃连升多级,让整个朝上都炸开了锅。
御史一职上,有多个品阶,朱御史在谢家的扶持下,耗费多年也不过走到正五品的位置上,周瑛这一开口,直接将其提拔为正三品。
他可是谢氏一派的人,朝中官员如何不惊?
这事一出,不说别人,那朱御史自己都没能反应过来,他前一刻还在跟冯炜然几人争执,死活不让他们处置吴大人。
听到这么道旨意,所有的话都堵在喉间,半晌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旨意来得突然,更没有任何预兆,谢家一派官员心中都有些莫名。
那朱御史晋升时,他们还没怎么多想,没想到才过两日,朱御史在地方为官的弟弟又得提拔。
朱家喜事连连,却跟谢家没任何干系,而是周瑛一力提拔。
不光如此,几日内,周瑛还接连召见朱御史多次,和他说了些什么,其他人皆是不得而知。
只清楚这一番连珠炮下来,再提及吴大人所犯的事,朱御史便当起了哑巴。
与谢家联合的世家心生不满,他们出力,倒是让别人捡了便宜。
有人生出意见,有人则是被权柄和利益所诱,还有人看到吴家的事萌生退意。
接连数日如此,谢郁维不得不再次出面维系各方关系。
在他忙得脚不沾地时,路星奕那边却传来了好消息。
在他多次劝说后,周淮扬终于放下戒心,想要见施元夕一面。
四月中旬,正是春江水暖的季节,施元夕思虑了下,便让人在京郊租下一艘画舫。
再借用国子监同窗之名,让李谓出面,筹备了一场春日踏青会。
她褪下官服,换上了已经许久没有穿过的国子监学子服。
在春日的暖阳底下,抵达京郊河滩。
她着一身蓝白相间的衣裙,身侧站在李谓和路星奕,一行人有说有笑,往那画舫上走。
走上甲板前,施元夕似有察觉,回身望了眼。
这一眼,就看到不远处停着一艘黑色大船,船上站着三人,为首那人着一身清俊淡雅的衣袍,面上却不带任何情绪,目光更是冷峻非常,直勾勾地看向他们这边。
施元夕:……
这人也不是旁人,就是她那个向来冷漠不近人情的徐师兄。
第126章 多谢徐师兄
今日情况特殊, 除周淮扬外,能踏入这艘画舫的都是施元夕一方的人,为避免走漏风声, 李谓特地将游船地点选择在此处,还安排了另外几艘画舫作为掩饰。
看到面前那只黑色大船后, 他微顿片刻, 缓声问身侧的人:“徐大人的船怎会停靠在此处?”
回答他的话的, 却不是他身边的侍卫, 而是跟在施元夕身后的影十三。
影十三沉声道:“这艘船是江南何家的商船,因特殊情况借用此道。”
事情恰好撞到一起, 这边提前做过安排,河道处的影卫便将何家商船引渡到此处, 借着这边众多耳目的遮掩,也好方便徐京何等人行事。
江南的态度明确,也算是自己人,所以他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