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10-12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br />
    一点儿没想到下次人家耿文华会不会跟着去,她还有没有机会跟着去。

    就是这样的……说话不过脑子。

    耿文华也无奈,不过不是大事儿,她也就不纠正了,只和钮祜禄氏说些府里的事儿:“之前福晋给府里的人都发了秋季的衣服,四阿哥那边也添置了东西,回头你给规整规整,再有就是四阿哥现在的功课是以读书为主了,那些弹琴画画之类的,就减少了些,这个也是福晋的意思,你回头问一问四阿哥就知道了。”

    再就是府里都涨了月钱了,也不多,每个人涨了十分之一。这个钮祜禄氏也得知道,因为每个月她都需得从公中,将她那院子里的所有人的月钱都领走的。

    钮祜禄氏顿时好奇:“这月钱多少年都没变过了,今年为什么涨了?”

    “大约是因着王爷赚得多了?”耿文华也不知道,再者,就是福晋赚得多了?反正肯定是府里的收入多了,否则谁平白无故的,往外拿的钱会增多呢?

    她摆摆手:“和咱们不相干,府里的账目,自有福晋呢,多了,咱们拿着就是了。少了,反正不短了咱们吃喝就行了。”

    钮祜禄氏就笑道:“你自来是操心少的,不过,倒也确实是这个道理。对了,我听说你现在开了铺子,生意还很是不错?那你说,我若是开个铺子,如何?”

    耿文华就问道:“你打算开个什么铺子?做个什么生意,铺子买在哪儿?”

    第114章 第 114 章 她很生气!

    这人是不长记性, 之前就眼红耿文华那布娃娃铺子,想和耿文华一起开铺子,被耿文华几句话问下来给拦住了。现在大约是知道那炸鸡店的事儿了,又来问了。

    可这次呢, 就不能跟上次一样将人给糊弄打发了的。

    要不然钮祜禄氏肯定会觉得, 你耿文华开一个铺子赚一个铺子的, 让你给姐妹出个主意, 你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推辞?怎么, 这世上的钱只能你耿文华赚, 不能我钮祜禄氏赚是不是?

    所以不等钮祜禄氏说话, 她就给出主意:“要不然开个瓜子铺, 现下京城也没个专门卖瓜子的, 都是干货店。”

    所卖的瓜子种类呢, 也少,就一个南瓜子, 还有葵花籽, 再加上花生。口味也少,一个是原味,一个是盐焗, 再加上一个五香。

    耿文华现在不弄出来个山核桃口味的吗?她在现代吃过的瓜子口味, 那可多了, 什么抹茶口味的, 巧克力的,牛奶的, 焦糖的,话梅的,还有番茄的, 麻辣的,椒盐的。

    追剧时候吃点儿这个,那真是舒爽无比了。

    而且呢,除了葵花籽和南瓜籽,也可以试一试黄瓜籽,还有一种吊瓜子?吊瓜子这个,就算是信息很发达的年代,她也是偶尔才听说的,那京城估计是暂且没这种东西的吧?

    “什么东西呢,只要只你有,别人没有,那你这生意就能做得好。”耿文华笑着说到,挑眉:“这生意呢,我单单给你出主意,不和你一起做,你若是觉得能做,你回去仔细想一想,你若是觉得不能做,那也就算了。”

    若是钮祜禄氏当真开了这样的铺子,那她一年四季的瓜子可就有着落了。

    耿文华是除了福晋,绝不和其他后院女人一起做生意的。就像是之前那果子酒,她宁愿自己试一试,都不愿意找年氏。为什么呢?就因为怕牵扯的太紧密。

    钱这东西,那最是捆绑人的绳子了。

    所以这主意她给出了,就看钮祜禄氏自己愿不愿意了。

    钮祜禄氏沉吟片刻:“瓜子这东西卖的不贵……”

    耿文华就笑:“那我炸鸡店里的东西,和大酒楼里的比起来,价钱如何?”

    肯定也不贵啊,真贵了人家家里宁愿自己做,谁会花钱出来买?赚的就是这个薄利多销。

    钮祜禄氏对生意也并非半点儿不懂的,她娘家难道会连个铺子都没有?听着耿文华说的有道理,就说自己想一想,转头就先告辞了。

    耿文华也不介意,不管是炒瓜子还是做炸鸡,她的初衷都是让自己的口腹之欲得到满足,都是为自己着想。若是有人拿着主意赚钱,她至少是欠下了自己人情对不对?

    她若是不用,反正耿文华自己也不会做这生意,那她下次吃,是不是还要折腾厨房啊?

    所以嘛,给人便利,就是给自己便利,这点儿耿文华还是很清楚的。

    胤禛自打在耿文华这里留了一晚上,接下来就忙的人影都不见了,整日里天不亮出门,天黑了才回来,别说是耿文华见不着人了,府里能见着他的没几个。

    耿文华自然也不会问,她求了福晋,叫了府里的马车,带弘昼到自己的庄子上巡视去了。

    现如今也已经快八月,种粮食那庄子上呢,瞧着是大丰收,那地里的红薯,都爆土堆了,这说明下面的红薯必然是很大,越是大,越是多,表面的土才容易形成土堆裂隙。

    还有那玉米,去年种的少,今年却是很不少。她让人趁着玉米还没完全熟透,先掐点儿玉米须晒一晒,用这个做茶水喝,又消食又祛火,味道也清甜,当然,喝不惯的肯定觉得这味道古怪的很。

    但她喝的惯,她减肥的时候没少喝乱七八糟的,据说又减肥作用的茶水,具体起作用不起作用的……不好说。

    让人掰了一车子的嫩玉米送到王府:“就和福晋说,是我请府里的姐妹们一起吃的,趁着鲜嫩,多吃些。”

    粗粮,这样吃更有通肠的作用。

    “回头收玉米之后,给我送些干玉米。”她想吃爆米花了。爆米花这东西,清朝是没有的,这东西是出现在……嗯,五六十年代,饥荒时候,据说是因为那会儿粮食实在是短缺得很,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完美耿贵妃》 110-120(第9/25页)

    国各地饿死人的事儿不算少见,上上下下呢,都在想法子将有限的粮食做的更让人饱腹些。

    于是,这种能让粮食嘭的一下变大的爆米花机器,就被研究出来了。

    另外还有什么水馒头,馒头泡水变大——其实就是吃个水饱。

    爷爷奶奶那代人,谁还没个糊弄肚子的经历和经验呢?

    她小时候最喜欢拿着玉米去街上了,两穗,一穗爆开吃,一穗是人家的劳务费。

    庄头忙应了,耿文华又交代:“毛豆和花生,也送一车到府里,和

    那嫩玉米一起。”

    黄豆成熟时间略早,这会儿怕是也找不到多少毛豆了,但这东西呢,粮食,毛豆的时候嫩,好吃,黄豆的时候也好吃,大差不差就行,没必要很细致。

    除此之外,庄子上还种了水稻,这是第二季的。康熙既然推广两季稻,那作为雍亲王的侧福晋,难道还能非得犟着去种植一季稻不成?

    站在水稻田前面,耿文华就是久久的沉默。她知道这世上还有许多吃不饱的人……她若是什么都不做,又好像有些于心不安。但若是要做,又好像千头万绪,不知道从哪儿拉起来这一根绳。

    最重要的是,这根绳子一旦拉上自己的肩头,她能不能承受得住,能不能真的拉起来,她自己也并不敢保证。

    弘昼可不知道自家额娘在想什么,一路小跑过来:“额娘,我去摘构桃。”

    耿文华有些诧异:“现在还有构桃啊?”不都是夏天的时候才有的吗?那东西特别甜,吃起来容易抓一手。

    弘昼笑嘻嘻的:“山里有一棵树,是狗蛋儿发现的,别人都不知道。”

    狗蛋是庄头的大孙子,今年八岁,狗蛋儿当然是小名,庄户人家取名字都是这样,贱名好养活。

    耿文华就摆手:“那你去吧,带着侍卫。”

    弘昼忙应了,又一蹦三跳的叫侍卫去,他听话的话,耿文华那些安全知识绘本可不是白讲的,年纪小不能单独去外面,不能跟人走,要走哪儿都带着侍卫,这些他记得清清楚楚。

    耿文华被打断了思绪,也就将自己那些惆怅给收起来了,想那么多做什么呢?就算是她有心做个救世主,但这世道,也并没有坏到让她立马变身才能拯救世界的地步啊。

    好歹,康熙也是许多史学家承认的,千古一帝对不对?

    她很轻松的拎着小篮子招呼庄头媳妇儿:“去采摘蘑菇,做个小鸡炖蘑菇,今年这庄子上的红薯,全部做成粉条,红薯渣晒干了保存,专门找库房放着,这东西呢,有粮食吃的时候自然没人吃,不好吃,但若是没粮食吃,那就是极好的东西了。多存着些,万一遇上个什么天灾人祸……也不至于饿死人了。”

    庄头媳妇儿忙应了下来,耿文华又交代:“去年存的今年给用掉,喂猪也行。今年存的,明年再给清理掉,一年一年的,需得确保库房里有。”

    “这事儿呢,不光咱们自己能做,哪个庄子上种了红薯的,你们也多和人说说,存粮这事儿,最好是家家都做。”耿文华又交代道,庄头媳妇儿连连点头,又奉承耿文华:“主子心善。”

    “倒也不是心善,只是人无近忧,就得想长远点儿。”耿文华笑着说到,远的近的,你总得顾虑到一头是不是?

    有钱人家也是常年存粮啊,一存存三年的量,今年换三年前的。然后,陈粮再卖出去,有钱肯定自家也得买新粮食吃是不是?那吃陈粮的都是谁?不都是没钱,新粮拿来卖,然后再便宜买陈粮的老百姓吗?

    世道就是这样,耿文华也没本事改变,难不成她还能站在大街上振臂一呼,陈粮不好吃,大家都别吃吗?别开玩笑了,真那样做了,那就是脑子有问题。

    你呼吁大家吃什么用什么,也得先是九成九的百姓,能吃得起买得起的。

    耿文华又去看了另外两个庄子上的果树,然后一看到这果树,她就忽然想到了个事儿——嫁接。就现在这水果品种吧,都是些老品种,有优点也有缺点。就比如那苹果,好吃肯定是好吃的,甜,绵,可皮厚,核大。

    再者,有些品种现在还没有,比如说,油桃。

    那她想吃油桃怎么办?不能没有吧?

    于是就叫庄头来:“这苹果树枝要是弄到这桃子树上,还能活不?”

    这话问的,庄头都有些摸不着脑袋。

    耿文华原本是想问问人家有没有经验的,现在一看,还不如自己上手呢,就吩咐道:“挑几个小树苗,苹果的,桃子的,梨的……每一样两三棵吧,都送到王府里去,我想在院子里栽种一些果树。”

    玉兰院装不下的可以栽种在花园里,那儿童游乐场,还能栽种不下几个果树?

    一个庄子上转悠个三五天,三个庄子下来就是小半个月了。

    等耿文华再带着弘昼回去,钮祜禄氏就来了:“那瓜子铺子,我打算开了,已经买好了铺子,现下也装修好了,就等着放货物进去了,你之前给我说的那几种口味,我也让人给做出来了,先送一些过来你尝尝,满府里,没谁的舌头比你更叼了,你若是说好吃,那必然是好吃的。你若是说不好吃,那肯定是哪儿没做好。”

    带来了好几个小口袋,里面装着的都是瓜子。

    焦糖的,山核桃的,椒盐的,巧克力暂时没办法,这东西呢,西洋来的,卖的贵着呢,她要是用这东西炒制瓜子,真的,铺子估计得黄了。

    但是抹茶这个就简单了,也不用很好的茶叶,人家喝茶要尖尖,她要下面的大叶子就成了,炮制好了再给磨成粉,再用来炒制瓜子,茶叶的味道也不是很重,就求个新鲜稀罕。

    耿文华每一样尝一点儿,就夸赞:“这个奶香的好吃的,可见是舍得用料了。”

    这个是用牛奶浸泡的,牛奶虽然也贵,但也并不是买不起。

    其余的,也都还可以,钮祜禄氏既然是诚心做这生意的,她必然是做好了完全准备的,炒制的大师傅,是特意从别的干货铺子里抢来的,只要给的钱更多,人往高处走嘛。

    既然是大师傅,那肯定是很有经验和水平的,反正耿文华吃不出来太大的缺点来。

    钮祜禄氏也总算是放心了:“倒是要多谢谢你,那大师傅原本还说,没见过有人这样炒制的,硬是被我给说了一顿,才做了这样的东西出来,他自己尝一尝都说很是不错,必然会有人买的。”

    其实最受欢迎的该就是原味的,五香的,还有焦糖的这几样,至于抹茶之类的,那就吃一个新奇,受众是并没有那么广的。

    她就笑道:“味道少见的,就少做些,大师傅都是那样的想法,想必外面也没多少人敢尝鲜,这东西放时间长了也就不好吃了,最好是别存太多。”

    钮祜禄氏应了,又说道:“你之前送回来的那嫩玉米,还有毛豆花生,府里可是吃了好一段时间的。”

    这说着,往桌子上一看,又忍不住笑:“你在庄子上还没吃够呢?竟是又开始吃这个了?”桌子上放着的就是嫩玉米,还有毛豆和花生,一锅煮出来的,只放了点儿盐巴。

    本就是很鲜嫩的东西,盐巴提提味就可以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