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房各自三间,倒坐房两间,这一下子就多出来了四五个屋子。
弘时呢,又年长,早已经搬出去自己住了,也就是说李氏一个人,住那么大的院子。
至于钮祜禄氏,人家只弘历一个,再者也没有工作间,那屋子必然够用。年氏的话……人家的就更够用了,连个孩子都还没有呢。
于是等着请过安,她就磨磨蹭蹭留在最后。
那拉氏一看她那样子就知道是有话说,笑着问道:“是有什么事儿?”
“前两天王爷给弘昼哥儿俩添了跑腿的小太监。”耿文华笑道,那拉氏点点头,事儿是在她这边办的,她自然是知道的。
耿文华就讪笑了一下:“这多了人,妾身在安排住处的时候就发现,有些住不开了……”
一个小屋子才多大地方?倒是可以将守夜的丫鬟嬷嬷给退了,让两个小太监守着。但那小太监也年幼 ,耿文华也不放心,所以还是要留着奶娘或者大丫鬟的。
她这样一说,那拉氏立马就明白了:“是屋子不够用了?”
她沉吟了片刻:“弘昼今年……也有六岁了。”虚岁六岁,再者,也过了十一月的生辰了。
实际上该是五岁,但现在论虚岁不论实岁。
耿文华就笑:“福晋的意思是,将弘昼挪出来?其实去年妾身也想过了这事儿,不过想着现下是冬天,又眼看过年,这会儿挪出去难免不太妥当……”
那拉氏点头:“你顾虑的也对,那你让我想一想……咱们府里,还有哪处院子比较大。”
顿了顿又笑道:“若是你搬院子,到时候可就和钮祜禄氏离得远了,你们两个自来要好,这离得远,怕是就不如现在来往方便了。”
现在是隔着墙壁,今儿耿文华去钮祜禄氏那边,明天钮祜禄氏来耿文华这边,抬脚的事儿。
离得远了,耿文华又忙,怕是两个人就不如现在亲近了。
耿文华就笑道:“一家子姐妹,哪儿有什么更亲近不亲近的?心里想着,惦记着,这就是亲近了。再者,同一个府里呢,再远能远到哪儿去呢?”
那拉氏就点点头:“也是,既如此,花园北边,还有个院子,和李氏那院子布局一样,回头我让人带你去看看,你若是觉得还好,就带着孩子们搬过去住。”
那拉氏又提醒道:“但是那院子,因着有些大,所以距离前院书房是略有些远的……”
当年耿文华和钮祜禄氏进府,是因着要利子嗣,府里只有弘时一个阿哥了,宫里娘娘也着急,选人的时候特意选了身子骨看着壮实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完美耿贵妃》 120-130(第5/25页)
所以进门之后,那拉氏也就给安排在距离前院比较近的小院子里了。
府里的布局肯定是要以石榴园为中心的,石榴园也是整个府里地方最大,屋子最多的。以石榴园为中心,李氏的院子是在左边,耿文华现在住的玉兰院是在李氏的院子后面。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要住在玉兰院,就是距离胤禛近,胤禛抬脚就能到。要住大院子,就距离胤禛有些远,胤禛来往并不方便。
再者,住玉兰院的话,也就是将就一年,等弘昼 略大些,挪出去了,院子里自然也就有了空了,到时候也就不会太拥挤。
但耿文华想的是,她这辈子又不是只弘昼和塔纳两个了。就现代那避孕手段,还不是十成十呢,就古代……说实话,堕胎的风险和生孩子的风险,其实相差无几。
再者,堕胎你还需得冒着让胤禛恼火憎恨的风险。
所以相比之下,她还是选择大院子。
至于远近问题——反正要不了几年,整个王府都得搬。
她自己既然做了决定,那拉氏肯定不会拦着,就让嬷嬷带着耿文华去看院子。
格局和李氏那边差不
多,但屋子的面积要略大些,再者,院子里的空地也大,之前玉兰院只能放下一个小小的滑滑梯,现在能放下三五个不成问题。
当然,府里既然有了儿童乐园了,那滑滑梯就很没必要再弄了,于是,就还能再空出一片地方来。
耿文华一眼就看中了这院子,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就点头了。
那拉氏那边没意见,耿文华自己也愿意,胤禛是不觉得这是大事儿的,所以事儿定下来,当天就能搬家。搬家这事儿,可简单的很,家具是不用搬的。
新院子那边自有家具,再者,院子不同,屋子面积不同,玉兰院的家具本也就不匹配,小小的放进去,倒像是过家家的玩具一样,用起来岂不是也别扭的很?
所以只收拾细软就行了。
这些东西呢,有嬷嬷有丫鬟,耿文华只照看好自己的工作室那边的东西就行。
胤禛和那拉氏那边分别派了人来帮忙,那拉氏那边的人负责弘昼和小格格的东西,胤禛的人负责工作室的东西,也就短短两天时间吧,新院子那边就被布置妥当了。
新院子,还叫玉兰院,本来胤禛是要重新题名的,但耿文华说自己听习惯了玉兰院三个字,索性就还将玉兰院的匾额给摘了带过去。
至于旧院子,就暂且空下来了。
搬了新院子,耿文华就打算请钮祜禄氏她们来做客,摆个宴席。
那拉氏没打算来,人家嫡福晋,哪儿会愿意来凑这样的热闹?不过,倒是让人给耿文华送了二十两银子,说是给她的宴席添一道菜。
这二十两银子添菜,那可不是小数目,三个铜板一个鸡蛋,一两银子就能买三百多个鸡蛋了,光是吃鸡蛋就能将人吃吐了。
年氏也没来,只派人送了一幅画,她亲自画的,算是恭喜耿文华乔迁之喜就完事儿了。
只李氏,宋氏,还有钮祜禄氏来了。
耿文华也没藏着,带着她们三个里里外外的转一圈:“地方大,我就想着在这里放一个桌子,日后姐妹们若是得空,就来找我喝茶,或者打牌,春秋季节,坐在这里打牌必然凉快。”
李氏就笑道:“那你可得快些准备桌子,到时候我定会来和你打牌。”
宋氏倒是有些腼腆:“我倒是不太会打牌。”
“不打牌可以玩儿别的。”耿文华兴冲冲的:“下棋,回头我让人做飞行棋,或者做麻将……”
麻将这东西呢,历史上早就有,但到了明朝,才基本上是和现代的麻将差别不大了,定型了,府里也是有麻将牌的,偶尔那拉氏也会叫人去打牌,叶子牌,麻将牌。
府里女人呢,多少都是会一点儿的。宋氏的不太会,就是不太擅长,输多赢少而已,并非是一点儿不知道。
钮祜禄氏颇有些羡慕:“你这院子挺大……”
她是有儿子的人,比不得李氏是侧福晋,宋氏没儿子院子也不拥挤,钮祜禄氏这属于中不溜,于是看着耿文华这院子就羡慕:“我要是能有这样大的院子,真是做梦都得笑醒了。”
说着就伸手摸了一下肚子:“也不知道为什么,自打生了弘历,就一直没什么动静……”
要说是胤禛年纪大了吧,那也没耽误耿文华生,年氏也能怀上对不对?
所以估摸就是自己的问题了,可偏偏生弘历的时候也什么事情没发生啊,顺产的,生的很顺利。
耿文华就笑道:“大抵是缘分没有来,你不要如此心急,回头等你再生一个,你还用羡慕别人的大院子吗?”
她岔开话题:“今儿咱们就在暖阁那边吃饭,我记得李姐姐喜欢吃八宝鸭,宋姐姐喜欢吃炖乳鸽,钮祜禄姐姐喜欢吃东坡肉,可有记错?”
李氏笑道:“你有心,半点儿没错。”
就算是耿文华记不得,让人去打听打听,也还是能打听的到的。
没敢要烈酒,就让人送了果子酒来,四个人一边吃一边喝,反正孩子自有奶娘和丫鬟,倒也不用很惦记。
吃吃喝喝,等送了客,耿文华就一脑袋栽在床上了,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眼皮子就沉的再也睁不开了。
这一觉睡得沉,再醒来,是因着太渴了。一睁眼,本想拽了铃铛叫知春呢,结果一抬手,床帘被掀开,胤禛站在床边:“听见你呢喃了,可是睡醒了?”
“王爷来了?”耿文华赶紧起,果子酒虽然度数低,但架不住她喝得多,这会儿起的猛,脑袋晕沉沉,一下子就撞到了胤禛怀里,胤禛差点儿没踉跄一下摔地上去。
幸好耿文华又拽着胤禛往后仰一下,两个人就四仰八叉的倒在了床上。
一点儿不美好,因为胤禛忍不住皱了皱眉:“这一股酒臭味,还不快些起来洗漱一下?”
旁边知春这才赶紧来扶着耿文华起来,又是洗脸又是刷牙又是换衣服的,倒腾好半天,才总算是能坐下,耿文华长出一口气,伸手:“水。”
胤禛伸手递过来一杯水,耿文华一口闷,喝完了才咂咂嘴:“蜂蜜水?”
胤禛哼了一声:“解酒,你这屋子里伺候的人都是怎么搞的?你喝多了,竟是连解酒汤都没给你准备吗?”
屋子里立马扑通通跪下来一大片,耿文华赶紧摆手:“不怪他们,我喝的果子酒,又说没喝醉,不愿意喝解酒汤。”
解酒汤的味道十分古怪,她确实是挺不喜欢的。再者,喝多了睡着的快,丫鬟哪个敢再将她喊起来喝醒酒汤?
她扒着胤禛胳膊撒娇:“今儿可是我的好日子,王爷一来就生气,不好吧?这样吧,我亲一亲王爷,王爷别生气?”
说完就凑过来亲胤禛脸颊,胤禛躲了一下没躲开,耿文华笑的嘎嘎的:“这次不能嫌弃我有酒臭味了吧?我都梳洗过了,我现在香喷喷的呢。”
第123章 第 123 章 汗阿玛可给了期限?……
大约是酒劲没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完美耿贵妃》 120-130(第6/25页)
耿文华比平日里更胆大了些。胤禛也颇有些无奈:“像什么样子!快些坐好了。”
耿文华也不坐,拉着胤禛要去看她的新院子:“工作室是更大了些,窗户上也换了玻璃,因着窗户更大些, 屋子里也就更明亮些。”
这是正事儿, 胤禛倒是听的仔细。
耿文华又说起来地面:“想做水磨石地面, 回头让人将青砖给撬掉。”
皇宫大殿里的“金砖”, 确实是光滑可鉴, 平整无缝隙, 但那是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才造成的, 且宫里也不是处处能做成那样的, 更不要说这雍亲王府了, 所以这府里的地面呢, 最好的就是青石了,青石打磨, 整块成形, 屋子里自然平整。
但是这边院子呢,因着大,一开始也没想着让人住, 屋子里也就只简单的是青砖铺地。青砖和青石相比较起来, 也不算相差太大, 但砖头嘛, 肯定是有缝隙的。
耿文华那小螺丝钉,掉在地上若是卡在了缝隙了, 那保准就找不见了。
她想换成水磨石,一来是因为水磨石确实是漂亮,二来呢, 这平整上,就比青砖好出来不少。
胤禛点头:“回头我吩咐了工匠来,你只按照你的心意来弄就是了。”他也不问水磨石是什么,反正到时候做出
来,工匠自然就明白了。
耿文华趁机提要求,要玻璃,有颜色的,长条的,还要一些漂亮的雨花石。
胤禛全都应了下来,工匠都是要的内务府将作监的人,因着屋子里要动工,耿文华白天索性就带着小格格在花园里玩儿。
水磨石这东西呢,说起来简单,就是用玻璃长条摆放出来形状,常见的是菱形的,随后在这些形状里面填充水泥,趁着水泥湿润,将雨花石放进去。
等水泥略干一些,就开始打磨地点,不光是打磨凸出来的石头,还有玻璃长条。
在现代是用机器来打磨的,三五遍下来,地面平整光滑。但现在嘛,只能是人工打磨,坐在地上,用锉刀一点点儿的弄。
机器当然省心省力,但人工要比起来,其实不比机器差。
也就是三天时间,整个屋子的地面就弄好了。
府里人人都知道耿文华这边在弄屋子地面,等弄好了,就一个个来围观——主要也是闲的,大冬天,也不爱出门,能有什么事儿做呢?府里但凡有点儿稀奇事儿,谁都想围观一下,打发时间嘛。
这一看,顿时惊讶,那地面光滑的,扔一个小珍珠,都滴溜溜的在屋子里滚动,绝不会卡在某个地方。
“这石头也好看,不便宜吧?”李氏笑着问道。
“也不算贵,大些的才贵,这种小的,十两银子能买一大袋子。”耿文华一整个屋子,也才用了三五捧,那一袋子看着就像是没少一样。
世人有喜欢收集奇石的,所以石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