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完美耿贵妃》 200-210(第1/25页)
第201章 第 201 章 能有什么转机?
弘时被过继给允裪之后, 胤禛就下令让他搬去允裪府上读书,命允裪管教弘时。但弘时的福晋,董鄂氏,以及弘时的长子, 则是不用搬去允裪府上, 而是照旧留在雍亲王府。
胤禛并不是个狠心绝情之人, 当然, 耿文华在说这话的时候也是略有些心虚的。但并不妨碍她拍胤禛马屁:“弘时被皇上责罚, 外面那些个人, 难免对弘时福晋母子两个落井下石, 若是还住在雍亲王府, 倒也能庇佑他们几分。”
外人一看皇上并未追究弘时福晋, 董鄂氏母子两个还能住在雍亲王府, 就知道胤禛还是愿意护着孙子的。就算是不再给董鄂氏脸面,但也不会将她脸面撕下来。
不过, 就是钮祜禄氏……要心思落空了。
没等钮祜禄氏来找耿文华抱怨这事儿, 宫里就又出了事儿,太后病重。
太后本来身体就不是很好,年轻时候生了好几个, 虽说到现在活着的也就两个, 但生孩子哪儿有不亏损身体的?就算是她在宫里得宠, 吃得好养得好, 但有些损伤那是不
可逆的。
再加上做了太后呢,反而是没有以前做德妃时候心情畅快了。
做德妃时候, 十四就算是闯出来再大的祸,德妃也知道皇上是不会杀掉十四的。可现在,她也不敢保证胤禛就真的不会对十四下杀手。
一边是大儿子的抱怨不理解, 一边是小儿子的不懂事儿闹心。
前段时间,十四被圈禁,太后心里就憋着一股气呢。现如今弘时被过继——亲儿子都能如此,十四还能有活路吗?一时想不开,再加上确实是身体不好,于是这顿时间,就病下来了。
是那种肚子疼,便血的病症,这种病,女眷是很少留意的,尤其是德妃,一开始也并不是很在意。但这段时间心情不好,病情就越发的重,以前疼起来还能忍一忍,现在是疼的只想晕死过去,连在床上打滚的力气都没有了。
那拉氏照看了两天,眼看疼的越来越厉害,瞒不住了,就赶紧找了胤禛说这事儿。
原本太后是不愿意见胤禛,命那拉氏不许告诉胤禛的。
太医来一把脉,话都说不出来,就只剩下摇头了。
胤禛立马就知道不好,他连折子都搬到了慈宁宫,就守在太后身边。知道太后心里惦记着十四,干脆先将十四给放了出来,命他和十四福晋进宫来伺候。
生死面前,兄弟俩就是有再大的仇怨,都必得要忍着。十四也确实是略有些长进了,上次胡说八道被圈禁,还害得额娘担心——虽说生病这事儿是拦不住的,但你若是心情好,延迟发病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有些人得了重病,人家想得开,就能活的长久。
有的人同样是得了重病,想不开,担惊受怕,从发病到死亡,也就几天而已。
所以,谁也不敢说,太后这病,就真的和情绪没有半分关系。十四心里怨恨胤禛,觉得是胤禛没照顾好太后,胤禛心里也怨恨十四,若非十四不懂事儿,太后能为他操心成这样吗?
但谁也不说,在太后面前哪怕是不说话呢,也绝不争吵一句。
可饶是如此,也没留住太后性命。人死之前,自己都是能感觉到的,太后难得的精神好,叫了胤禛和十四到跟前,嘴角带着笑意说他们年幼时候的事情:“胤禛得了皇上赏赐,自己都舍不得用,拿回来给我看,十四一眼就看中了,胤禛就送给了十四……”
其实十四已经有些想不起来了,他那会儿年幼,现如今都快四十的人了,怎么可能还想得起来三四岁时候的事情?他连连点头:“是,四哥那会儿对我好,我是知道的,后来四哥总夸赞十三,我心里就不高兴,我就和四哥对着干。”
做兄长的,其实是很有责任感的,因着十三也是长在永和宫,胤禛一开始回永和宫呢,就总说十四:“你看人家十三,字儿写得好,功夫练得好,你看你自己,整日里只知道招猫逗狗……”
十四那是永和宫主殿出生的小阿哥,十三是谁啊?侧殿贵人所出。他原本是有些瞧不上十三的,结果亲哥哥整日里夸赞十三,那能愿意吗?
胤禛越是说他该做什么,他就越是不做什么。
然而,人家十三聪明啊,在这后宫里,有个哥哥照看和没有人帮衬那能一样吗?
你看老八在和老九老十交好之前过的是什么日子,吃穿倒是不用发愁,但也就是份例而已。惠妃没有亏待他,惠妃却也不会额外照顾他。
胤禛多好啊,虽然总冷着一长脸,但那话里话外的,不是在关怀你催促你上进吗?
十四不要那正好,十三立马就围着胤禛转了,四哥长四哥短,人心都不是石头做的,胤禛尤其是个内热外冷的。于是,亲兄弟反而是不如这不是亲兄弟的了。
太后将兄弟两个的手抓起来放在一起:“你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日后额娘走了,你们就需得好好照顾对方。胤禛年长些,你对十四,就多些耐心好不好?你知道他这性子,自来是嘴上没个把门的,你别和他计较。”
胤禛本来皱眉呢,对上太后那眼神,顿了顿,就点头:“我听额娘的,不过额娘也知道我性子比较急躁,额娘还需得时时提醒我才好。”
太后笑眯眯的,又说十四:“你也知道你四哥性子急躁,既如此,你就少招惹他。你四哥最是心善,你听话些,懂事儿些,他自然也就多疼你几分,你若是不知道该如何做,你就看看十三,学学人家,知道吗?”
十四撇嘴就要反驳,凭什么就不是老四多让让他呢?做哥哥的让着弟弟,天经地义是不是?
可瞧见太后那脸色,心里一酸,眼眶一红,就只剩下点头了:“我听额娘的,我自来是最听额娘的话了,您说让我怎么样我就怎么样,日后四哥让我打狗我不去捉猫,四哥让我往东我绝不会往西,不过也是得额娘提醒我,不然我这记性不好,就怕自己忘记了。”
太后刚才还笑盈盈呢,现在那精神就像是被抽走了一样,脸色都迅速灰败下去了,她连摆手的力气都没有了:“额娘哪儿能提醒你们一辈子呢?额娘要走了啊。”
十四那眼泪瞬间就下来了:“额娘您别走啊,我听话,以后您说什么就是什么,我绝不再和您拌嘴,您别走行不行?”
胤禛也跟着掉眼泪,他握着太后的手哽咽:“额娘,您别走,儿子以后也听话……”
可不管他们如何挽留,该走的人是留不住的。太后纵然也千万般不舍,过了片刻,这眼皮子也是再也撑不开了。搭在兄弟俩手背上的手滑落下来,胤禛惊了一下,赶紧喊御医:“快给太后诊脉,该扎针扎针,必得保住太后……”
御医连滚带爬的上前来,扫一眼胸口,心里已经是冰凉了。再一摸脉象,拿了羽毛放在太后鼻子下面,片刻之后,颤声回到:“回皇上,太后……薨了……”
十四抬脚就是一下:“胡说八道!”
胤禛怔愣一下,却是摆手:“换人把脉。”
那御医退下,再还另一个,不管换几个,人死了就是死了。
片刻之后,痛哭之声从床边传出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完美耿贵妃》 200-210(第2/25页)
那拉氏和耿文华等人本来是在外面等着呢,这会儿听见哭声,也就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那拉氏缓缓起身,顿了片刻,叫了十三和十四福晋:“随本宫到里面给皇额娘更衣吧。”
胤禛带着十四从里面出来,十三也急匆匆赶过来了,他本来是在养心殿那边办差呢,听见消息就立马过来了,到底是没赶上。
十四太过于悲痛,看见十三就冷笑道:“亏得额娘临死之前还惦记着你呢,你怕是心里就只惦记你那顶戴花翎吧?连片刻也不敢耽误,一心只为你那好四哥奔腾是不是?”
十三皱了皱眉,却是没打理十四,只关心胤禛:“四哥节哀,娘娘之前就已经生病,病痛折磨,现如今也算是解脱了。”
十四就不爱听这话,病痛怎么了?人活着就好啊,凭什么说我亲娘死了就是解脱了呢?
二话不说,奔着十三的面庞就来了。十三前些年被圈禁,身体受损,这两年又来回奔波,本就懈怠习武,十四却是三年前才从战场上回来的,一个带着全身力气,一个没有提防,那一瞬间,十三就被打退了好几步——没打着脸,十三躲避一点儿的本事还是有的。
打在了肩膀上,十三伸手揉着肩膀,怕是脱臼了,十四可是一点儿力气没省着。
“来人,将十四贝勒拿下。”胤禛冷冰冰吩咐,十四一边挣扎一边喊:“老四你有没有点儿良心?皇额娘尸骨未寒,人还在里面,你刚才是如何和皇额娘保证的?你说的话就是放屁是不是?”
胤禛以前还愿意和十四吵几句,现在却是连搭理他都不愿意了,一个眼神都不屑于给他,只问十三:“怎么样了?可要紧?正好太医都在,让他们给你把把脉。”
十三是他的左膀右臂,没了十三,这军机处就腾挪不开,眼下这功夫,十三是决不能出事儿的。
十四在一边破口大骂,十三看他一眼,摆摆手笑道:“皇上不用担心,臣弟没事儿,十四手里有分寸。”
胤禛冷笑:“有个狗屁的分寸,他若是有分寸,也不会额娘前脚走,他后脚就闹事儿。你不用为他开脱,他是什么样的人,朕心里难道不清楚?”
十三劝道:“到底是在慈宁宫呢,再者,娘娘刚走,这丧事也该办,总不能将十四关起来不让他来,那娘娘就是闭眼也不安心……”
胤禛面无表情,里面那拉氏很快出来:“已经换好了衣服 ,皇上,该报丧了。”
这报丧,就是敲响丧钟,宗室,朝堂,民间,还有宫里,都得知道太后薨了的消息。
然后,该准备就得准备起了,新鲜的摆设换掉,艳丽的衣服换掉,浓稠的妆容换掉,民间喜乐之事,也需得推迟一个月—
—若是皇帝驾崩,就需得推迟三个月。
内务府那边,也需得尽快将灵堂给准备起来。
棺材是早已经准备好的,现在拿出来用就是了。另外就是派人往皇陵,得立马将康熙旁边的陵墓给收拾出来。
这些事儿忙起来,那真是一点儿伤心的时间都没有。
那拉氏是个好面子的人,宫里那些不起眼的事情她能吩咐给耿文华几个。但这种丧事,她作为儿媳,那是半点儿不能让别人沾手的,里里外外都需得她自己露面来处置。
短短几天时间,本就不太好的脸色,更像是涂抹了一层螺子黛,显得有些青黑起来。
十四也不知道是因为被胤禛的漠视给吓着了,还是也想让太后这最后一程走的安心些,这整个丧礼竟是一点儿没闹腾,老老实实的,该跪就跪,该哭就哭,该上香就上香。
然后,等他护送着太后的棺材到了皇陵,安葬了太后之后,胤禛就一道圣旨将他留在了皇陵——让他为太后守孝去了。
你孝顺嘛,总说别人不孝顺,那你干脆就结庐守孝三年吧。
至于三年之后……若是乖顺了,那就能回来。若还是不乖顺,那不还有汗阿玛的陵墓在吗?继续为汗阿玛守灵去吧。
十四接到圣旨之后就震惊了,简直是……像是被雷劈了,完全没想到胤禛竟是这么翻脸不认人的。距离皇额娘说让他们兄弟好好相处也才过去七八天吧?这就将皇额娘的遗言不当回事儿了?
可惜,现在是再没有个太后能给他做主了。
他若是不想被扣个谋反的罪名,也就只能是老老实实留在皇陵了。
太后这丧事办完,那拉氏紧跟着就是重病一场,她这一病,宫里的事情就越发难管了,索性就全交给了耿文华和钮祜禄氏。
耿文华是无所谓的,反正凡事有先例,按照先例来就是了。
但很快就有个没县里的出现了——齐妃李氏要出家。
是的,在宫里闹着要剃度出家。简直就是……闻所未闻,哪怕是当年的惠妃呢,因为大阿哥被圈禁,人家也没说出家啊,人家就是闲着在钟粹宫念经,有需要照常出门,不过是等闲不见人而已。
你堂堂一个后妃,说想出家就能出家了吗?开玩笑呢。
李氏身边的宫女来请的时候,耿文华还正在和弘昼说话呢,弘昼因着想出海,胤禛不许,已经是折腾了好几天了。现在终于是认输了——太后过世,胤禛心情不好,弘昼也不敢拿这事儿来打扰胤禛。再者,现在这季节,船队正好启航,也没法子再继续等他了。
他没能出海,就来找耿文华抱怨两句。
然后,齐妃那边的人就跌跌撞撞进来了:“贵妃娘娘,还请您快些去劝劝我们娘娘,齐妃娘娘要剃度啊。”
齐妃一旦出家,她们这些跟着伺候的人是别想活了。宫里现如今管事儿的是耿文华和钮祜禄氏,钮祜禄氏一个熹嫔,肯定是没法子拦着齐妃的。
耿文华赶紧起身:“真的?本宫立马就去。弘昼,你先回阿哥所吧。”
打发了弘昼,耿文华赶紧跟着宫女一起去齐妃那边。
齐妃正穿着一身缁衣,也不知道她哪儿弄来的,散着一身头发,手里抓着一个剪刀,正在念念叨叨:“别拦着本宫,都不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