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20-23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明白,但有个账本能看明白,每年这时候,商家缴纳的税银,也都会比往日里多。

    于是,百姓高兴,商家高兴,朝廷也高兴。

    一举三得的事情,不过是需得有人费功夫来做而已,这么划算的生意,白费些人力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反正胤禛最不缺的就是人力了。

    耿文华也赞成办,那这运动会,就得再办下去了。

    很快胤禛就定下了负责之人,总揽的是宗室里面的一个王爷,然后胤禛又挑选了几个侄子给人家送过去,名义上说是帮忙,实际上就是两边搞平衡。

    事情这样定下来之后,耿文华也就没多少发呆时间了,因为那拉氏过世,对于运动会最熟悉的也就是她了,那些个少年们没事儿就来请安,和她请教一些运动会的章程。

    这忙起来了,耿文华反而是慢慢的开始适应了。

    到了四月,塔纳找了礼部,她已经做好了自己院长的礼服,拿去让礼部审批的。礼部也很是为难,皇上当日里只说要给个名号身份,没说这是按照朝廷官员制度来啊。

    于是礼部又上折子问胤禛,看这事儿到底怎么搞。

    胤禛很直接,塔纳又不上朝,那给个品阶方便她在外面办事儿怎么了?她一个小孩子家家,又是女孩儿,在外面行走难免会被人看不起,甚至被人刁难。现在给个品级,她既不会上朝,又不会插手朝事,就算是要给月俸,那一年才能给多少?

    反正胤禛立马就将折子给批复下来了,还夸赞了一番塔纳的眼光,觉得她这礼服做的很好。

    塔纳穿回来给耿文华看了,和朝堂上的官服几乎没差别,也就是颜色上有了区分。大清的官服,多是黑色,品阶的不同,区别在于胸口的补子。塔纳做的礼服,则是做成了红色,补子也是有的,就按照官员的品级来的。

    另外就是帽子的区别了,塔纳做的并非是顶戴花翎,而是取了诰命礼服的东珠。

    第224章 第 224 章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运动会在京城召开, 京城里又是一片热闹。

    弘昼虽说是没有参加运动会,也并不用监管运动会,但京城人一多,他就需得跟着九门提督在京城里到处转悠, 巡逻, 以防街上有什么事情发生。

    运动会期间呢, 还有另外一件喜事儿, 那就是慧敏公主的婚事。弘昼和弘历需得为那拉氏守孝三年, 但其他人是不用的, 塔纳也要守孝三年, 六阿哥也是三年。但慧敏自有自己的亲生父母, 她住进宫里来, 也并不是就更改了玉牒, 不过是方便嫁人的时候得一个公主封号,所以她守孝一年足矣。

    这嫁妆的事儿, 也有一部分是耿文华负责的。总之, 十里红妆,从宫里出来绕着京城一圈,再跟着蒙古那边的人走——蒙古今年也是有人来参加运动会的, 慧敏的夫婿是随着一起来的, 正好这运动会结束, 也是能一起走的。

    又嫁出去一个公主, 宫里一时也有些安静起来。虽说这些公主平日里也就十分安静,但来请安的时候少那么一个人, 还是很明显的。

    不过耿文华很顾不上这个,因为她要生了。

    这个孩子从怀上到现在,她除了食欲不好, 别的也就没有太大的反应了。现如今要生,也是安安静静的,早上吃过早饭,打发了跟着塔纳一起来请安的公主们,正要往御花园里去走一走,散散步,消消食儿的耿文华就觉得肚子一痛,她是有经验的人,一察觉到裤子冰凉,就立马喊了知春:“是要生了,需得尽快叫了稳婆来,还有太医。再者,准备热水,剪刀,砂布……”

    知春有些慌,但也知道不能耽误,转身就去叫人。

    稳婆这段时间就是住在宫里的,明知道耿文华生产在即,也不敢轻易出宫,就随着嬷嬷们住在后面那一排屋子里。这边知春一喊,不到一盏茶时间,嬷嬷就过来了。

    先是伸手摸一摸耿文华的肚子,然后请了她到内室去看,片刻才出来:“娘娘才开始发动,估计还早,先让御膳房准备一些红糖鸡蛋,再有就是人参片。”

    人参片不是立马吃的,而是要等,万一耿文华生的时候,中途有个什么玩意,力有不逮,那这人参片就要派上用场了。

    红糖鸡蛋则是现在吃的,红糖是能尽快补充体力的,鸡蛋虽说有些噎人,但吃下去也是能最快饱腹的。

    这片刻功夫,耿文华的肚子已经开始有些疼的频繁起来。

    她忍着疼痛吩咐知春:“守好了永寿宫这边,不管是年贵妃还是熹妃,若是有人来,就说不用她们在这里守着。”

    之前有那拉氏在的时候她是不用操心这些的,反正那拉氏是不会让她生产的时候出事儿的。但现在,她需得自己上心一些了,一个年氏是和她有大仇的,一个钮祜禄氏……她也不确定这人什么时候回抽冷子发疯一下。

    两个都算是不稳定因素,自然是要隔离开来了。就算她永寿宫里的人都是自己的人手,但什么事情都怕个万一对不对?她活得好好的,她也想肚子里的孩子平平安安出生,所以一定得将事情给考虑周全了。

    知春忙应了下来:“娘娘放心,奴婢就亲自守在外面,谁也不许进来。”

    耿文华点点头,艰难的在地上走动,稳婆说,这样走动是更利于生产的。

    胤禛还在太和殿,今儿不凑巧,赶上了大朝会。胤禛这样勤勉的帝王,每次的大朝会,都必然是要拖到快中午才会散的。而且就算是散了,说不定还要在太和殿那边匆忙吃个工作餐,然后再往养心殿继续一个小朝会的。

    所以这会儿指望胤禛回来,那还不如指望厚耿家老太太进宫来照看呢。

    知夏是已经出宫去请耿家老太太了,清朝的后宫规矩是比较有点儿人性的,后妃生子,是可以请娘家女眷提前进宫来陪着的。但耿文华嘛,毕竟情况特殊,所以之前也就没在意这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完美耿贵妃》 220-230(第9/25页)

    可现在要生,就不得不请人来了。

    总要有个能做主的人才行。

    耿家老太太匆忙进宫,但也没能进屋来,只能随着知春几个在外面守着。

    耿文华疼一阵,就吃点儿东西略补充一下体力。再疼一阵,就略躺片刻缓一缓。

    这样一直持续到快中午,稳婆总算是说可以了。于是人躺在床上,就开始按照稳婆说的用力。哪怕是有点儿经验,但耿文华这会儿依然觉得这生孩子,简直就是世上最可怕的刑罚,太疼了。

    简直就像是将身体给劈开了,劈开了还不算,还像是有个绞肉机,将五脏六腑,放在里面搅拌,疼的人眼前发黑,活像是看见了地府。

    若不是有那么一口气撑着,生怕自己死掉了,或者孩子出事儿,耿文华简直想一闭眼什么也不管了。

    她觉得时间过的十分的缓慢,好不容易等熬过去,她都怀疑外面是要天黑了,稳婆倒是高兴呢:“恭喜娘娘,娘娘生了个小阿哥,娘娘身体底子好,这一胎只用了一个时辰就生下来了呢。”

    耿文华诧异了一下,才一个时辰?

    但很快心神就被转移了:“小阿哥还好?怎么没有哭声?”

    稳婆将小阿哥倒过来,轻轻一拍,小阿哥立马发出哭声。新生儿的哭声不算大,但是对于刚做母亲的人来说,十分有效,效果就体现在身体上,耿文华立马就觉得腹部一收缩,胸口开始发胀,心里也有些焦灼起来。

    她知道这是激素问题,强忍着让自己平静下来:“让太医看看……我实在是累……”

    知夏赶紧过来:“娘娘累了就休息片刻,这里有奴婢几个呢,您且放心,而且,皇上就在外面。”

    耿文华有些惊讶,想问问胤禛什么时候来的,但实在是累,眼前一阵一阵的发黑,小阿哥也已经不哭了,估摸是被抱到暖阁那边去了,她张张嘴,也没力气说话,索性就连眼睛也闭上了。

    这一闭上眼睛,整个人立马就昏沉起来,再也听不见外面声音了。

    胤禛是半晌的时候来的,他原本确实是在太和殿那边,但因着今儿有些心神不宁,太医也说看耿文华的肚子,就是这两天了。所以今儿这大早朝,是能快就快。

    等大早朝结束,先叫了几个官员去养心殿等,他自己则是先到永寿宫看看情况。若是没事儿,他自然是要回养心殿的。但正巧,赶上了,索性就丢下养心殿那边,只在这里等着了。

    七月底的中午,今儿天气好,太阳照着暖融融的,孩子被包裹严实,也是能抱到门口去看一看的。

    胤禛瞧着那新生儿红色的,皱巴巴的脸蛋,竟是一点儿不嫌弃,反而是觉得,这眉眼,和耿文华一模一样,果然是讨喜的很,让人一看见就忍不住心生欢喜。

    胤禛没忍住,用手指轻轻的在小孩儿脸颊上摸了一下,他收着力气呢,但小孩儿还是皱眉不高兴,咧着嘴想哭。

    胤禛赶紧招呼太医,还生怕吓着了小阿哥,小小声的招手:“来给七阿哥把脉看一看。”

    太医忙上前来,略一把脉,就笑道 :“皇上,小阿哥身体健壮的很。”

    至于五官和四肢,也是要仔细检查一番的。这个就不能在室外了,需得到暖阁那边去。

    胤禛也跟着去,孩子检查好了再用襁褓给裹起来,暂且是不能清洗的,需得等洗三之后才能略擦洗一下。

    塔纳和弘昼都好奇,随着耿老太太一起来围观这刚出生的小弟弟。

    兄妹两个十分好奇:“都说和汗阿玛长得像,我也没看出来哪儿像啊。”

    耿家老太太笑眯眯的:“倒是和你们额娘小时候一模一样,你们额娘刚出生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眉眼,还有这鼻子,还有这嘴巴,简直是一模一样。”

    顿了顿,又说弘昼和塔纳:“五阿哥的眉毛和你们额娘一样,公主的鼻子,下半张脸,和你们额娘一样。”

    弘昼十分好奇:“我额娘小时候,是不是十分好学?”

    耿家老太太顿了顿才说道:“你额娘小时候,和塔纳一样聪慧,什么书本到她手里,看一遍就能背会。”

    这是独属于父母对孩子的滤镜,尤其是已经过去了的,小时候的事情。你若是有出息,小时候撕书都是喜欢读书。你若是没出息,小时候撕书就是从小不爱看书。

    耿文华在老太太心里,算是最有出息的了。

    小时候那一分好,在她心里已经是变成了十分。

    小孩子对于父母的童年总会十分好奇,塔纳也追着老太太问,祖孙三个守着小阿哥,压着声音时不时的说几句,笑一笑。正在热闹时候,外面就传,说是熹妃来了。

    耿老太太忙起身去迎接,熹妃来的匆忙,耿文华自打怀孕,就很少又和她凑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也都有事情忙,熹妃也不愿意被耿文华说教,明显躲着耿文华。所以,今儿耿文华生产,她一开始还真是没得到消息。

    等得到消息,她又有些倨傲,耿文华要生孩子,那必得有人坐镇的,这满后宫,她不请自己去,难道还找年氏或者齐妃去吗?于是她就等着,等耿文华派人来请。

    却不料,等啊等的,等到胤禛都来了,永寿宫那边也没人来请。

    钮祜禄氏顿时气虚,这会儿来吧,若是正碰上胤禛,岂不是让皇上心里落下什么不好的印象来?

    这犹犹豫豫的,也就磨蹭到现在了。

    耿老太太人老成精,也不问钮祜禄氏怎么现在才来,若是人来得早了,他们还要费心拦着,何必呢?人这会儿来就最好了,她笑眯眯的说道:“劳烦熹妃娘娘惦记,不过我们娘娘这会儿刚生完,身子虚弱,人也还在沉睡中,并不能见熹妃娘娘。至于孩子,太医和稳婆都说不好见风,也不能惊动,最好是身边别总有人来人往的。”

    新生儿嘛,不能受惊吓,身边最好是固定奶娘伺候就行了,不能总换人,也不能总有陌生气息环绕,不然对孩子不好。

    既不能见产妇,也不能见新生儿,熹妃也就只好先走了。

    耿文华再次醒过来都已经是晚上了,不是她自己醒过来的,而是耿老太太将她叫起来的,刚生完孩子,需得揉一揉肚子,排一排恶露,最好是再吃些东西,恢复一下体力。

    耿文华没多少胃口,但还是吃了一大碗鸡汤面,没放盐,也没有别的调味,不过只鸡汤就很鲜美了,所以也不算难以下咽。

    吃完之后,她略有些精神了,就让人抱了小阿哥来,她看了看,也忍不住伸手摸一下,心里满是怜爱和喜欢:“长的真好看,太医是怎么说的?”

    确定孩子身体好,就叫了奶娘来:“将屏风挪开,抬一个小床放在这边,我一侧头就能看见孩子。平日里就将孩子安置在这里,若是孩子哭闹,你们再给抱出去喂养。”

    奶娘忙应了下来,让人搬了个小床放在耿文华的床边。

    耿文华侧头看孩子,越看越喜欢,一直看到自己眼睛睁不开,实在是想睡觉,这才闭上了眼睛。她刚生完,身体也疲惫,所以晚上孩子哭闹,奶娘只要立马抱走,半点儿是不惊动她的。

    这样一连三天,过了洗三,耿文华这边也能起床略走动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