龄的孩子,回头照旧在上书房读书。”
他顿了顿补充道:“朕请了张廷玉来教导,你觉得如何?”
“这种事情,皇上做主就是了,妾身连大学士都不认识,怎么也不可能比皇上挑选的更好。”耿文华笑着说到,大孙子小儿子,小七是胤禛幼子,胤禛自然是百般疼爱的,她可不担心胤禛会亏待了小七。
胤禛又为塔纳的婚事发愁,宫里前段时间又嫁出去一个格格。
眼看呢,就快轮到塔纳了,但塔纳的额驸人选都没定下来。这定下来,再需得一两年来准备婚事,到时候塔纳怕是要拖成老姑娘了。
耿文华笑道:“老姑娘就老姑娘,她是公主,只要没超过二十岁,谁还敢嫌弃她不成?”
她可没教导过塔纳不想成亲就不成亲的话,塔纳虽然是公主,但胤禛又不能护着她一辈子。你现在教导她成亲是拖累,不成亲自由自在一辈子最好,那她若是当真,这一辈子,岂不是都要活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以及被世人议论斥责的负面舆论中?
耿文华觉得自己尚且不一定能承受得住,她自然也不愿意塔纳来承受。
所以,该成亲还是要成亲的,顶多是过的不好了,和离就是。和离之后,那可就是再嫁由自己了。
当然,这种不太好的想法,她是半点儿不能和胤禛分享的。
胤禛发愁塔纳的婚事,她还得安慰胤禛:“好饭不怕晚,说不定缘分在后面?再者,皇上挑选的时间长了,那不就能最大限度的,将不好的人选给剔除出来了吗?回头咱们塔纳,必然能找一个,八角俱全的婚事。”
十全十美就不说了,这种的,估计也没人能找到。
顿了顿,她问到:“皇上,若是塔纳出京……”
胤禛顿时皱眉:“去哪儿?什么时候去?”
“若是皇上答应,什么时候都可以。去广州那边,要建立第五纺织厂。”耿文华立即回道:“现如今连锁边机也做出来了,纺织厂能做的东西更多了,衣服,四件套,布艺,鞋袜……京城和江南的纺织厂,都很赚钱,我就想将纺织厂给再分出去一间。而且,不光是建立纺织厂,还有纺织村,也要一并建立起来。”
江南那边的纺织厂,当初是弘昼去的,并没有附带建立纺织村。所以这个第五纺织厂,她打算让塔纳去。
第244章 第 244 章 额娘!您醒一醒啊!……
胤禛并未立即答应下来, 耿文华也早有心理准备。先不说胤禛,就是她自己,也不是那么舍得塔纳出京的。塔纳长这么大,去过……算了, 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蒙古, 她并非是没出过门的小姑娘。
耿文华这样一提醒胤禛, 胤禛也就叹气了:“她自己也想去, 你……”
顿了顿, 到底是没再反对, 不过因着是塔纳第一次一个人出门, 还是出远门, 胤禛到底是不放心, 转头就给调拨了许多侍卫, 再加上女学那边的人,队伍虽说不是庞大吧, 但也不算小了。
塔纳出了京城没多久, 京城这边纺织厂就出了事儿。还是大事儿,因着纺织村和纺织厂在那一片是相当有名的,在纺织村里生活, 只要你遵守纺织村的规章制度, 就算生活不是大富大贵, 但也必然是小富安康。
外面不知道多少人想住到纺织村去, 然而纺织村这边接纳却是有条件的,并不是说谁想来就能来的。
一个是家中有人需得在纺织厂工作, 而且必得有多长的工作年限。二来呢,需得在纺织村有房产,这个房产呢, 你可以自己全部掏钱买下来,也可以用家眷多少年的工钱来抵,反正不是免费白送的。第三呢,需得经过村子里的人同意,也并非是所有人,而是全村开会,投票决定,有半数人同意,就能进。
这越是住进来的条件严苛,也越是吸引人想往这里挤。
毕竟生活在纺织村,那简直就是,生老病死,都有了寄托,哪怕是没有子嗣后代呢,也绝不用担心自己死后没地方安葬。
前段时间呢,有个纺织厂女工的哥哥,就想住进纺织厂。然而没能住进去,因为这个人好赌,性子又十分野蛮粗鲁,他这妹妹,若非是进了纺织厂做女工,怕是也要被他给卖掉的。
所以不光是纺织村不让他进,他妹妹本身也是没同意这事儿的。
然后这人发了狠心,偷偷藏在了送货的马车里进了纺织村,砍杀了纺织村好些个人,死了四个,伤了六个。他进村那会儿,因着正好是上工时间,青壮年要么是在厂子里,要么是在外面地里,留在村子里的多是老者,所以才一下子被他得手。
这事儿呢,其实在律法上来说是一件儿很好判决的事情,恶意杀人嘛,该处斩就处斩。
但是朝堂上是立马就有了折子,参奏耿文华——理由就是纺织村这样的存在是很不合理的,若是没有纺织村,也就天下太平。不然平日里大家都是如此生活,偏有一个纺织村硬生生的勾起别人的嫉妒,以至犯下如此大错,那就很是不应该了。
这折子还不是一两个,几乎半个御史台,都觉得纺织村的存在不合适。
当然,像是上面那种混账想法,是只有一两个。剩下的,则是看出了规章制度上的不同,以及这样的纺织村,对大清会造成的影响。
若是天下百姓都知道纺织村有这样好的规章制度,那他们是不是会觉得朝廷也该有这样的规章制度呢?但纺织厂总归来说,还是一个以纺织为盈利的场地,朝廷是什么?朝廷可不是做生意的场合。纺织厂能养得起一个纺织村,朝廷能养得起几百个几千个纺织村吗?
但天下百姓分不清这些,他们只会知道,皇贵妃都能弄这样一个纺织村,为什么皇上对天下百姓,还不如皇贵妃呢?
真要说,其实那混账想法,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同为天下百姓,大清子民,凭什么有些人就能享受到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完美耿贵妃》 240-250(第9/26页)
样优渥的生活,而有些人,甚至连活都活不起呢?
所以,就只能是朝廷有错了。
朝廷若是错了,会有什么后果?民间起义,可是从来都没有停过的。康熙在的时候,平均一年就会有一起民间起义,胤禛登基之后虽说是略好了些,但两三年也会有一次。
纺织村是没有大错,但纺织村也有错,若说民间起义是一头恶兽,那纺织村就是被人特意放在恶兽面前的一块儿肉,这块儿肉太香,将恶兽从睡梦中给叫醒了。
这些折子,胤禛自然不会告诉耿文华。
但耿文华也能知晓,她虽然并不过问朝堂上的事情,但是——纺织村也是有人中举的,就算是目前并不能站在朝堂上,但只要有人接触衙门,这些消息也并不难打听。
这就是御史台要参奏纺织村的另外一个罪状了——虽说纺织村并没有明确的说党争,但从纺织村出来的有功名之人,会自成一派。
这一派系的主要理念,就是将纺织村的规章制度,推广到整个大清。当然,他们明面上不会说,但他们做事儿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带出这种理念。
这种事情是很奇妙的,一个人站在那里什么也不说,但他的言行举止,就会主动带出他的想法。
就比如同样一个案件,其他人是如何看,而纺织村出来的官员,又会是另外一种看法。
纺织村出来的这些小官员,都是将耿文华看做自己的头领的,所以宫里的耿文华,也被悄悄询问了,这事儿可怎么办呢?
现如今的纺织村,就像是个新生的小狗,被人踢一脚,说不定就会死掉。若是半个朝堂都要参奏纺织村,那最大的可能就是纺织村会被解散遣散,只留下纺织厂。
毕竟,赚钱是没什么错的。错的是名义上依附着纺织厂而生,实际上却是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生存知道的纺织村。
耿文华坐在书房沉思了半天,让人请了胤禛来。
胤禛进门瞧见耿文华那神情,顿了顿才问道:“你知道朝堂上的事情了?”
耿文华笑了笑:“我若说不知道,皇上信吗?不过,皇上放心,我并未让人去养心殿打听,而是这事儿……整个京城都知道,我还知道有许多人都在追问纺织村的规章制度是不是真的呢。”
胤禛点点头:“事情闹得有些大,有许多人觉得,纺织村是一个……妖魔之地,朝廷该出面荡平妖魔鬼怪。”
耿文华有些好奇:“皇上也觉得纺织村是一个妖魔之地吗?”
胤禛叹气:“朕虽然并不觉得它是一个妖魔之地,但朕也知道,若是任由纺织村发展,日后大清若是出现十个二十个三十个,甚至一百个这样的纺织村,那皇权,就岌岌可危。”
纺织村对朝廷最大的威胁是什么?并非是纺织村对村民生老病死的负责,而是纺织村但凡做决定,都要投票的制度。
胤禛为什么建立军机处?
因为他要确保自己的权利,要将整个朝堂
抓在自己手里。朝廷大事儿,都是军机处商议,但军机处只有商量的权利,并没有做决定的权利。
若是有朝一日,朝堂上有人提议,政务也该投票决定……这岂不是和前朝的内阁有些相似了吗?
前朝的灭亡,胤禛始终觉得,臣强主弱就是一部分原因,甚至有皇上十多年不上朝……内阁几乎是把持了朝堂上八成的权利。
再者,大清本就和前朝不同。大清是满人入关,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若是满人也用内阁制度,怕是早就被汉人把持了朝堂。
耿文华沉默片刻,问道:“那皇上,是要将纺织村取缔取消吗?”
胤禛也沉默,好一会儿才问道:“朕知道,你素来不做无用之事,这纺织村,对你来说,是什么用处呢?”
他是真的疑惑,纺织厂确实是赚钱,但纺织厂赚的钱,有八成都是投入到纺织村里面去了。剩下两成,才是耿文华自己的收入。
耿文华并不喜欢锦衣华服,衣服有的穿,她就不挑剔。吃饭也是,好的她能吃,不好的她也能吃。首饰呢,她更是欣赏居多,有做工十分精致的,她顶多就是看看,夸几句。
头上时常带着的,也就是那几件东西,多还是轻巧的,而非是贵重的。
她不讲究吃穿,也没有攒着金银珠宝,那纺织厂赚的钱,她都用来做什么呢?用来开新的纺织厂,建立新的纺织村了吧?
可为什么呢?
纺织村又不能给她带来钱财,她为什么要建造纺织村?
耿文华抿抿唇没说话,胤禛又说道:“你信不过朕?”
“我若是信不过皇上,这天底下,我也就没有可信之人了。”耿文华笑了笑说到,她看着胤禛,微微摇头:“我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总说,皇上别小瞧了西洋那些国家……我总说,虽说格物不能科举,但皇上也不能疏忽,因为格物能制造出来许多利民利国的东西……”
胤禛点头,耿文华说这些的时候,也总会带出些别的。
胤禛并并不是蠢笨之人,从耿文华的只言片语中,他是能推断出来一些事情的。比如说,西洋国家在格物这方面十分重视,所以他们的火器可能是发展的更快速,甚至会远远超过大清。
若是有了十分便利好用的火器,若是再用了更好的大船……他们会不会远渡重洋,来到大清呢?
以前他没将西洋国家放在眼里,但若是西洋对大清有觊觎之心呢?
他和法国皇上,还有英国女王都写过信,他们对于大清,都是有很大的好奇心,以及,羡慕。
耿文华没再说话,胤禛停顿了片刻问道:“还没想好怎么说吗?”
耿文华叹口气:“这种事情,怕是我说了,皇上也不会信。说不定我说了,皇上还要以为我是胡言乱语,危言耸听,妖言惑众……”
胤禛忍不住笑:”朕许你一个承诺?”
耿文华停顿了一下,连连点头:“好,皇上若是愿意给我个承诺,那我就愿意对皇上坦诚。”
“无论你说什么,朕都不会说你是胡言乱语,危言耸听,妖言惑众。”胤禛记性好,将耿文华刚才的话又给重复了一下:“朕也保证,绝不会将你如何了,说与不说,你都还是朕的皇贵妃,朕保你性命无忧,安稳一辈子。”
就算耿文华说的话会让他生气恼怒,但耿文华毕竟还是他喜欢的人。
耿文华也抓住了胤禛话里的漏洞:“皇上并未保证不动纺织村。”
胤禛沉吟片刻,老实摇头:“这个保证,朕并不能给你。实话和你说,若是你接下来的话并不能说服朕,今儿朕从永寿宫出来,纺织村就可能……不复存在了。”
他来,本就是要提前告诉耿文华这事儿,免得她在后面忽然得知圣旨,心里生了怨恨。
耿文华怔愣了一下,赶紧抓住胤禛胳膊:“纺织村是我的心血……”若是当真被胤禛给取缔取消,那她怕是拦不住。
真要拦不住的话,那也就没办法了,说明现下这火种,并不适合在这片土地胜仗,也只能是暂且将这火种给埋起来,静等日后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