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150-160(第1/29页)
第151章 第 151 章 永安十六年就在这暂时……
“灵霄, 辛苦你帮我跑这一趟好不好,我实在想快点去信给外祖父,想得知凉州的情况……”
姜从珚半蹲在灵霄身前, 掌心一下又一下地抚摸它光滑的脑袋和脖子, 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话。
灵霄或许听不懂, 却感受到她担忧的情绪,乖乖地依偎在她身边, 主动用脑袋蹭她,“哟哟”地应了两声, 好像在安慰她。
她跟凉州一直在联系, 大约三四月一次, 距离上次通信刚好一个多月, 算上路上的时间, 那时凉州还没遭到乌达鞮侯的攻击, 信里便什么也没提。
虽然拓跋骁说乌达鞮侯应该不会全力进军,她大约也觉得如此, 可军情上的事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她还是想早点知道凉州具体的情况。
派灵霄送信能节约一半时间,只是现在天气太冷, 它要多辛苦些了。
给灵霄喂了一大包肉干, 又说了许多好话,姜从珚终于下了指令。
看它白色翅影飞向天空, 渐渐消失在西边的天际处, 她慢慢收回视线。
已是十月,天气滴水成冰,应该有零下好几度了, 但今年的雪很正常,没有去年大,算是难得的安稳天气。
趁着还没到隆冬,拓跋骁又带上人外出了巡视去了,这次巡视的范围是前几月参与了叛乱的部族。
他这一露面,既是巡视各处情况、清点各部物资、收缴赋税,也是震慑。
只要他还在王位上一天,底下的人就别想翻出风浪。
姜从珚则一边担心凉州的情况,一边在前院烧上暖烘烘的炭火,忙着听若澜、甘萝、张岭等人汇报今年各项事宜。
摊子铺得大了,加上距离遥远,许多事她并不能亲力亲为,全靠若澜和手下其他人帮自己看顾巡查,但具体发展成什么样,每个项目今年产出如何,明年预算要支出多少、要扩招多少人手扩建多少场地,前后关节是否顺畅等,她都要知晓并提前作好计划。
除了种田和教育,最大的两个项目就是铁矿和煤矿,大半年过去,几处铁厂已经建好,铁矿也在陆续开采出来,付铁生已经在小炼炉中试过了,正带着手下的工匠进行大规模实验,看能不能成功开发出灌钢法;煤炭也在陆续运抵鲜卑,这东西比木柴耐烧,一出现在王庭就广受贵族欢迎,很是给王庭财政积累了一笔钱。
鲜卑人虽然也用钱,但他们铸造技艺不如中原,只有大宗交易或是十分贵重的东西才会用到金银,平日多用牛羊浆酪皮革等交易。
姜从珚来了后,用牛羊交易的同时也在推广钱币,钱币能促进商业发展,不然我想买鞋,只有牛羊,但你需要药材,没有钱币的话就还得找第三人进行交换。
因她信用极佳,牧民们收到的钱币在她这里确实能换回粮食,众人便渐渐开始接受了。
除了这些产业民生上的事,她还特意叫张铮过来说了许久的话。
张铮现在在鲜卑军中的职位并不低,但他负责的多是鲜卑内部的军械部队,边境上的消息他沾不上手。
何舟负责王庭平日的治安巡逻工作,就更接触不到外面的消息了。
前两日的事算是给她提了个醒,她现在知道的外部消息大多是从拓跋骁那儿得知的,他本意或许也没有要瞒她,但他认为保卫家小是男人该干的事,除了十分重要的,其余的也不会事无巨细地跟她说。
现在的局势越来越紧张,她该要想想安排自己的人手,这样才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凉州。
乌达鞮侯的大军已经兵临张掖城下,凉州侯张维从凉都来到前线亲自督战。
他飞快召集大将布防,“张乾、魏辽
,你们各领一万前锋军去试探匈奴,张定,你带着人手通知城外百姓撤离,张延,你带着哨马继续盯着匈奴动静,有什么情况立即来报,张徇,你负责后勤。”
凉州上下飞快行动起来,但匈奴大军来得太快了,从收到探马消息到大军压境不过三日时间,哪怕张定紧锣密鼓地通知百姓,依旧有许多人来不及撤离,更别说带上牲畜家财。
所有人都在痛骂匈奴人,今年才收的粮食,许多百姓自己都舍不得吃攒着过冬,匈奴人来得这么快,他们只能匆匆忙忙地带上一包逃进城中,剩下的恐怕都要被匈奴人糟蹋了,一想到这些他们就心痛得不行。
但也实在没办法,保命要紧。
城外没有坚固的城墙,匈奴铁骑的屠刀轻而易举就能落到众人头顶上。
乌达鞮侯的匈奴大军抵达凉州时遇到的便是这样的情况,野外的村庄空无一人。
“这些汉人就是胆小,跑得比兔子还快。”
匈奴人气势大增,都在嘲笑汉人的软弱,难怪只能被他们当成两脚羊。
人跑了就跑了,房子还在,粮食肯定也不能全带走,匈奴军不急着攻城了,打算先在四周搜刮一圈。
正当他们四处劫掠仿入无人之境时,村庄外突然传来马蹄声,一开始他们并没太过在意,四处都是骑着马跑动的匈奴人,直到马蹄声越来越重,他们猛然意识到是敌军。
他们忙带着搜刮到的粮食走出来,正要上马迎敌,迎面一阵箭雨,许多没来得及防御的匈奴人就这么丢了性命。
“兄弟们,匈奴人劫掠我们的粮食,残害我们的百姓,给我杀!”张乾带着前锋军冲杀气腾腾地冲过来。
“杀!”
匈奴人一时不备,阵型散乱,被凉州军偷袭,造成了不小伤亡,但没多久他们反应过来,重新气势汹汹地杀回来。
凉州军悍勇,但这些匈奴骑兵同样悍不畏死。
他们没有足够的物资过冬,抢劫不到粮食依旧要死,还不如豁出性命拼上一把。
凉州军一开始占据上风,打到后面双方各有损伤,张乾见好就收,收兵回城。
这一战只是初步交锋,匈奴骑兵并未受到致命打击,却挫了他们的锋芒,乌达鞮侯没想到凉州军竟敢主动出城开战,战力还不弱,狠狠沉下了脸。
另一边,张乾回到城中,心情也没好到哪儿去。
他们确实没败,可若只守在城中,外面的村镇就只能任由匈奴人劫掠,除了粮食牲畜,他们还拆了百姓的房子烧火取暖,继续下去,就算保住城池,百姓们还是要遭受巨大的损失。
胡人最可恨的就是这点,一到秋冬就来劫掠,分散成小股队伍,来得快去得也快,等报到凉州侯这里时,马尾巴都看不到了。
也就这几年,他们也常派出小股队伍巡逻,驻扎在村镇里,想抢劫的胡匪来一个杀一个,对方终于得到教训才没敢那么猖狂了。
“父亲,我看我们还是要主动出击,不然城外那些村镇都要毁了。”张乾道。
“我认为不妥,我们的优势在于坚固的城墙,据城而守才能减少将士们的伤亡,要是正面迎敌,恐怕会损失惨重,别忘了,除了匈奴,周边还有羌人在虎视眈眈呢。”张定反驳。
张乾一听也沉默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150-160(第2/29页)
凉州虽号称十万强兵,可周边全是胡人,根本没办法集中所有兵力去对付匈奴,他们现在能抽出五万人马已经十分不错了。
最终,凉州侯还是选择了固守的策略,但他也不想匈奴人得意,仍命张乾领兵时不时出城偷袭,很是叫匈奴人恼火,去搜刮粮食都不敢耽搁太久,匆匆翻找一番就离开了,也来不及拆房。
匈奴人将周边粮食抢夺一空后仍不满足,太少了,根本不够他们过冬,他们知道汉人肯定不止这点粮食,大头都在城池里面,乌达鞮侯的下属们迫不及待想要攻下城池,尽情掠夺里面的金银、粮食、女人……
在群情激奋的声音中,乌达鞮侯最终领着大军来到了张掖城下,开启了最大规模的攻城之战。
凉州内早有准备,无数巨石、火油、箭矢、滚木被搬上城墙,匈奴人攻势虽猛,一时半刻也奈何不了他们。
攻城战僵持了几日,匈奴人忽然将抓到的汉人拎到城墙下。
城外大部分人都及时撤离了,可总有因各种原因落下的,或是生病,或是腿脚不便,或是不幸错过了消息……
匈奴人抓到这些汉民,特意找了会说汉话的匈奴人朝城楼上的守军喊话,“你们汉人都是孬种,就知道缩在龟壳里,他们的命就在你们手上,你们要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吗?你们敢出城一战的话,我就放了这些人。”
城墙上的将士不出声。
匈奴人继续挑衅,“行,你们不出来,那我喊一句话就杀一个人,直到将这些人杀光。”
其余人也讥讽这些汉人俘虏,“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守护神,他们在城池里面吃香喝辣,可不管你们的性命哈哈哈……”
被俘虏的百姓目露绝望。
匈奴人用各种残忍的手段杀害了俘虏,除此之外,他们甚至还架起了锅,把这些人当两脚羊活烹了,各种凄厉惨叫不绝于耳。
“肉真香啊,你们要不要来一块哈哈哈。”
城上的将士双目赤红,青筋臌胀,只恨不能冲下去跟这些匈奴人拼了。
“君侯,我们杀出去吧!”大将魏辽红着眼,猛地转过身单膝跪地向凉州侯请战。
凉州侯还没开口,他身边的谋士公孙卯先开口劝道:“这是匈奴人的激将法,他们攻城不利,特意用这法子激将军出城对战,将军万不可中了他们的奸计。”
“我也知道,可我们就眼睁睁看着他们这么残杀凉州百姓?”
公孙卯叹了口气,“大局当前,总要有所取舍。”
“可城外的百姓……”
“坚守城池,以强弩射之。”最后,凉州侯一锤定音。
强弩是凉州近几年新研发出来的武器,一直在保密中,还没正式上过战场,比起一般军弩威力更大,射程是普通弓弩的一倍半。
此弩原还在改进中,因其威力虽大,精度却不够,且体积庞大、质量沉重,不能随身携带,在战场的作用并不算大,此刻用来对付这些匈奴人却正好。
底下凉州军士很快搬来数架强弩,架好弩箭,魏辽声音铿锵:“放!”
泛着寒光的箭簇离弦而出,在空中划过一个漂亮的弧度,流星般落到了城下匈奴军中,直直扎穿了两个人,将他们糖葫芦一样串了起来,最后深深钉在了泥土中。
他们猝不及防,现在的距离避开了寻常箭矢的射程,根本没想到凉州能有威力这般强大的弩箭,霎时引起轩然大波。
“怎么回事?”
“这些汉人怎么有这么厉害的弩?”
“往后退!后退!”
弩箭不停射过来,尽管精度不足,匈奴大军太密集,却也几乎有一小半射中。
弩箭数量不多,乌达鞮侯猜这样的弩凉州军也不多,只是汉人耍的把戏而已,可威力确实强悍,普通骑兵就算了,死几个也不碍事,万一射中他的大将更甚者射中了他,损失就大了。
再者凉州侯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他不会为了这些俘虏就开城迎战,继续挑衅下去也没作用了。
他恨恨地朝城楼上看了一眼,下令往后撤军。
离得远了,肉眼几乎看不清人影,声音也传不了这么远,凉州军士总算不用受心理上的折磨了。
乌达鞮侯攻不下张掖城,终于带着大军离开。
凉州上下刚松了口气,第二日,凉州侯却收到中卫那边却传来求救信。
原来,匈奴大军兵分两路,一路来攻凉州,一路去攻梁国,凉州顶住了,中卫那边却失守了。
凉州侯听到这个消息,气得忍不住骂了句“他娘的”。
“梁国这些酒囊饭袋,占着城池都能丢,皇帝居然派这狗屁玩意儿去守边,他怎么不把梁国江山拱手让给匈奴人呢,果然不是太-祖一脉的,要是昭文太子还在……”他骂得简直停不下来。
梁国当年的国力何其强盛,这些年都被先帝和当今这父子俩败完了。
张徇比祖父平静许多,仔细看了信,信上说他们没料到匈奴大军突然来攻,不巧上天不开眼,这段时日黄河正好结了冰,才叫匈奴大军顺利渡河,如今城池已失,匈奴随时可能深入腹地,梁国危在旦夕,恳求凉州侯派兵支援。
张徇知道,祖父骂得凶归凶,他最终还是会派兵的。
爱之深,责之切。
果然,第二日,凉州侯便命张乾和魏辽领了四万兵马前去救中卫,与此同时,他们发现乌达鞮侯也在往中卫而去。
他们恐怕是想集中兵力打开梁国缺口。
这下就算再不情愿也必须得救了,凉州侯连忙传信回凉都命大将张长荣领两万兵马沿路伏击匈奴大军。
虽做了布置,可乌达鞮侯的骑兵实在不容小觑,最终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拦住。
灵霄就是在这时抵达凉州的,它直接落到了张府,凉州侯这时还没回来,是崔老夫人拆的信。
之前一见面崔老夫人就抓着拐杖要打它,灵霄到现在都还记得,现在见到崔老夫人,只缩着脖子躲着她走,看得人都笑了。
信上主要问凉州战况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