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对女性的约束比现代大得多,但女郎的身上穿金戴银,明显出身富贵人家,就是家中规矩古板守旧,真的要送青灯剃度了却一生,也比被卖到那平康坊自此堕入深渊,或者去了深山老林要好。
他妹妹之前就遭遇过这种事情,那个人贩子抓着她说她是自己逃跑的媳妇,然后被师从陈鹤皋的妹妹直接捅了个对穿,到警察局里还被判定无罪,当年妹妹去学陈老师的招式的时候,徐墨阳只觉得手段有些低端,直到那次事情发生,他也开始看起了陈老师的视频。
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年妹妹做完笔录回来,还不知道会不会负刑事责任,扑到母亲怀里哭完,一字一句的对他说:
“哥,我怕,但我不后悔,比起躺在骨灰盒里对方判刑,我宁可站到被告台上,那样至少代表我还活着。”
“大家围拢一些,不要让人贩子跑了!”
徐墨阳的又一声吼让人贩子脸色一黑,开溜的速度更快了,可惜几十斤的女郎扛着就像个水泥袋子,大大延缓了逃跑速度,徐墨阳又把速度提了提,丝毫不顾及形象的冲着人贩子扑过去,再怎么清瘦,一米八多的大骨架子对人来说还是个沉重的负担,人贩子直接被压倒下去。
徐墨阳也没耽搁,膝盖死力往上一顶,人贩子哀嚎一声,抱着女郎的手总算是松开了一些,徐墨阳赶紧把手掰的更开一些,毫不怜香惜玉的把女郎推到一边,把书翻开遮挡住女郎的面部,才飞快的站起来,冲着人贩子跳起来踩下去。
“啊——”
人贩子又发出一声惨叫,徐墨阳自认为见不得这种残酷的场景,所以他刚刚是避着眼睛踩的,刚好踩到了大腿上,看这不停抽搐的架势,应该是断了。
看上去真可怜,不是吗。
徐墨阳勾起嘴角,扯下男子的幞头,这个人贩子还扎了个麻花辫,倒是方便了他下手。
“我让你当人贩子!”
“砰!”
“我让你拐小女郎!”
“砰!”
“我让你披着人皮做畜生!”
“砰!”
“我让你……”
“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砰砰!”
也不知这男子究竟有多久没洗头了,手上油腻腻的奇怪触感让徐墨阳皱紧了眉头,后面让男子磕头的速度越来越快,几乎成了爆豆的趋势。
“衙役要来了,抓到当街斗殴者要判刑——”
旁边传来一个不算大声的提醒,看着有些贼眉鼠眼的男子冲着自己挤眉弄眼的模样,徐墨阳估算了一下衙役和自己的距离,心领神会的点点头。
“啪!”
“啪!”
“啪!”
“啪!”
徐墨阳拿出以前全校大跳绳的劲头,冲着人贩子的四肢踩了下去,又狠狠对着下半身来上一脚后,也不恋战,随手把人贩子的幞头胡乱的绑在女郎的脸上,一咬牙把女郎跟扛麻袋一样扛了起来,书往怀里随手一塞,飞快的跑了。
衙役见徐墨阳消失在巷子里,才慢悠悠的迈着四方步走过来,“不经意”踩到了人贩子的手指,持续了好几秒,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不对,往旁边挪了一下,又‘不小心’踩到了小腿上,衙役长得人高马大膘肥体壮,只听到一声似曾相识的脆响,人贩子抽了抽身子。
“把脸捂好,我去买些遮挡的东西,把你送县衙找父母。”
能多帮一把就多帮一把,女郎前世也就是上初中的年纪,碰到这种事情应该吓得不轻,虽然不明白这种富贵人家的女郎怎么会孤身一人到大街上,但人贩子人人得而诛之。
清醒过来的女郎默不作声的照做,唐朝对女性的约束相对较少,但遭了人贩子依旧是一件大事,她只恨自己手无缚鸡之力,不然一定会亲自废了人贩子,果然父亲说的女儿应当温柔娴静都是狗屁,关键时候还是只能靠拳头。
徐墨阳不确定有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铲平西游路》 50-60(第7/14页)
少人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切,索性带着女郎三拐两拐的,走到了一户正在缝补衣物的人家,老人家还没来得及出声,就被徐墨阳抓住了手。
“姑婆,我终于找到您了。”
徐墨阳不太喜欢人际交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擅长,当需要他这个技能的时候,分分钟徐小郎君就会变成社牛版本的。
“姑母,您现在还帮着人做衣服吗?”
徐墨阳一边说着,一边从荷包里掏出小半吊钱,又掏出几个铜板塞到老妇的手中。
“你……就是我的大侄子啊,真的好久没见过了。”
老妇到嘴边的疑问硬生生拐了个弯,眉开眼笑的把徐墨阳带到椅子上坐下,还顺便给刚刚放下来的小娘子一把椅子。
“姑母,我姐姐要成婚了,想买一块大些的布做被子,可这边的布庄价钱太贵了……”
徐墨阳故作苦恼的开口,又拿出一吊钱放在桌子上,老妇是多么精明的人物,看着两人的打扮就明白了七八分,只是笑呵呵的说道。
“是给她小姑子的,还是小侄子的?”
小姑子是女孩,要找鲜亮的颜色,侄子年纪小皮肤嫩,要手感细腻。
“我姐姐您还不知道啊,她一人能比得上两个,都不好意思见人。”
看了眼旁边的小女郎,徐墨阳又拿出一吊钱,布料的价钱相当昂贵,好在徐墨阳之前碰到过没钱的窘境,秦娘子特意把荷包往结实了做。
“要不要在我这吃了晚饭?”
不好意思见人,就是要做遮面的,一人比两个,就是要遮住全身,老妇看看桌上的铜钱,微微点点头。
“我们赶着回去呢。”
徐墨阳赶着把小麻烦脱手,当然是越快越好,女孩失踪的时间跟闲言碎语的等级成正比。
半小时后。
徐墨阳拉着全身都被遮住的女郎都老妇家里出来,顺着巷子往县衙走,两人一前一后,手上抓着同一根棍子。
“我就不送你进去了。”
到了县衙门口,徐墨阳毫不犹豫的跟小女郎告别,虽然不喜欢做好事不留名,但要是碰上那种心胸狭窄的人家,反倒是一场祸事。
“多谢,我叫温娇。”
第56章 煎饼果子
“所以你就这么让她走了?”
秦娘子有些无奈的看着徐墨阳,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出门的时候带着好几贯钱,回来的时候就剩一本书和一个空荷包,身上衣服也脏了头发也乱了,要不是看上去没受什么惊吓,秦娘子都觉得徐墨阳是被人打劫了。
“小娘子的名声挺重要的。”
徐墨阳也有些无奈,这种事情是报答还是报复只在一念之间,他现在冷静下来也觉得自己有些冲动了,可如果重来一次,他依旧会这么做。
“先吃饭吧。”
秦娘子也没有多说什么,徐墨阳终归是一片好心。
“嗯。”
徐墨阳乖巧坐下等吃,琢磨着回头要把这边的大街小巷都走上一遍,最好是能把地形图画出来,这次是人家放水他才跑了,要是动真格的他根本没辙。
话说回来,他也该好好研究一下唐代律法了,好歹是给陈鹤皋老师交过学费的正经弟子,以后打架束手束脚可不行。
日子平静的过了两天,徐墨阳也没有听到有哪户人家丢了女儿,县衙那边也没动静,不知是悄悄把姑娘家接了回去,还是出了什么事情。
秦娘子已经带着徐墨阳跟附近的人家都打了个照面,见面礼是统一的一个鸡蛋,本来拜访邻居应该是徐墨阳这个主家的事情,奈何主家无新妇,叶娘子又忙着店铺开张,秦娘子只能硬着头皮扮演这个交际角色,从最开始的紧张到后面的收放自如,徐墨阳总觉得自己亲眼见证了社牛的进化。
叶娘子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店面,位置有些偏僻,地方也不算大,但胜在不需要比拼关系,上一任店家也没留下什么麻烦,正适合徐家这种初来乍到根基不深的人家。
叶娘子主要打算卖的还是卤肉茶叶蛋,搭配着卖些用米面做的食物,他们来长安的时候还算迅速,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应对灾荒的到来。
屯粮,而且是在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屯够至少四年的粮食,是她们这段时期的目标。
跟着商队的时候,叶娘子她们在村镇中休息的时候,也会尽可能的多买些粮食,但车上要带的东西实在太多,商队也不会放慢脚步,所以现在也只有千把斤的稻麦,离目标还差得远。
叶娘子一边想着,一边用扇子把从卤水中冒出来的白烟往外扇了扇,争取让它能飘得更远一些,卤味不怕巷子深,香味自然会勾人,要不是买来的两辆板车实在不方便,叶娘子都想带着热气腾腾的卤水走街串巷的来一遭,就不信小孩忍得住诱惑。
卤味的香气飘散出去,因为范围和距离已经有些淡了,但也足够勾魂,本来打算去吃胡饼的郑家郎君脚步一转,直接循着香味来到叶娘子面前。
“这是什么?”
郑郎君有些好奇的打量着深色的卤水,他家中条件还是不错的,却没有闻过这种霸道的复合型香味。
“这是乞巧蛋,今天新开张,买两个送一个。”
见有客人来了,叶娘子顿时眼睛一亮,赶紧开口介绍。
“这里面是下水,这边是猪肉和羊肉,加了不少药材做的,味道极好。”
为了把这些卤味分开,叶娘子咬着牙买了好几个陶釜,加上铁板铁锅和其他杂物的开销,让她心都在滴血。
“这边是做煎饼的,都是从外地学来的手艺,滋味很不错。”
见郑郎君还在思索,叶娘子也没急着推销,上赶着的不是买卖,这长安城里的好吃嘴儿也不少,若不是她急着买粮,慢慢打出名声才是最好的选择。
“郎君若是一时下不了决定,可以先坐下慢慢想。”
郑家郎君听到面前女郎和气的说了一句,便再也没会他,而是自顾自的从旁边的大桶里舀出一勺面糊,往那个似乎是铁制的大圆盘子上一放,用一个带着把手长木块(木条?)一抹,面糊立刻变成了薄薄的一张,再打上一个鸡蛋同样摊匀,撒上一层芝麻。
然后利落的翻面刷酱,加各种郑家郎君认识或者不认识的配料,对折几次后切成两半,用干净的大叶子包了,也不怕烫,直接就咬了一大口,咀嚼的时候还能听到清脆的咔嚓声,让郑家郎君咽了咽口水。
“我要一个这个……”
郑郎君说到一半的时候愣住了,刚刚叶娘子介绍的太利索,他已经把这些都忘光了。
“煎饼?”
叶娘子好心的给了提示。
“对。”
郑郎君红了红脸,仔细看着可以加进去的材料。
“放一个鸡蛋,一个……这是什么?”
郑郎君指着一个坑坑洼洼的黄色物体问道。
“这是薄脆,刚刚我吃煎饼的时候,它就是咔嚓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铲平西游路》 50-60(第8/14页)
响的那个。”
叶娘子耐心的解释道,在她发愁要做什么面食才能从众多摊位中脱颖而出的时候,徐墨阳想到了现代风靡大江南北的鸡蛋灌饼烤冷面等食物,最后被选中的是煎饼果子,因为它可以在面粉的消耗上充分混淆耳目。
首先,它的饼皮可以用纯绿豆面制作,但徐墨阳等人可以对外面宣称加了白面,至于加了多少则是独门秘方,这部分白面就可以悄无声息的消失。
其次,薄脆的制作可不简单,要白面加鸡蛋和油揉成面絮,再加水揉成光滑的面团,醒完用擀面杖擀成薄片,切成方块状,几片叠在一起,用刀划开再下锅油炸到金黄酥脆才算合格。
下油锅的时候是最关键的,时间长了短了都不算合格品,这也就意味着有大量白面消耗的空间,徐墨阳家有石磨,从谷子到白面全程靠自己完成,到底磨了多少面还不是自家说了算?
不过这些就不必跟面前的顾客解释了。
“这是白面做出来,然后用油炸过的,有些贵,但的确好吃。”
叶娘子细心的解释道,她这边的配料除了葱和香菜,就是鸡蛋薄脆,香肠卤味,顶多加上几样能生吃的时令菜蔬,但大饼卷万物似乎有什么神奇的buff,不管加了什么味道都相当不错,徐墨阳甚至在现代看到有人吃螺蛳粉臭豆腐煎饼的,只能说人类果然具有物种多样性。
“加一份薄脆,再加一份羊肉,你们这豆芽多少钱?”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