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2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下去,喂了两口奶水才没把冯草饿死,后来天灾人祸不断,赋税越来越重,冯家带着襁褓中的四郎逃难,谁都没想起挖野菜的冯草。

    冯草小小一个,问了家里人的方向,就顺着车印一路走,可惜一路都没追上,好在她有几分聪慧,白天厚着脸皮跟在比较大的队伍附近,晚上就悄悄躲到角落里。

    路上饿了跟在家里一样到处找草和虫子吃,因为走的比较早,加上几分运气,居然也跌跌撞撞到了长安,可惜被关在长安城外,连个乞儿都做不了,也就是妖精都在攒功德,她被一只田鼠精认领了才没饿死。

    “你爹娘呢?”

    这天,冯草跟往常一样蹲在地上,就听到一个声音。

    “他们不要我了。”

    冯草被抛弃的时候也哭了好久,现在说起来已经没有眼泪了。

    “为什么?”

    女郎似乎很有兴趣的低下了头,听了她的故事,又问了她几个问题,给了她一块饼子,问她愿不愿意跟自己走。

    冯草答应了,然后被送到了一个院子里,里面有个剃了光头,比她大些的小女郎,女郎说她叫阿夜,是自己起的名字,冯草想了想,决定也要给自己改名。

    冯家人不要她,她也不要冯家人了。

    第106章 辣子鸡

    养猪场和青娥院渐渐走上正轨,天气也入了秋,徐墨阳早在知道满金鳞真实身份的时候,就拜托温娇找了它,让它帮着发一条招聘通知,主要招收擅长速度的妖精灵怪,最低要求是能扛着两百斤日行三千里;若是可以日行万里,负重可以五斤起步,越大报酬越高。

    没办法,唐僧从长安到五指山至少花了半年左右,当时他被册封御弟,马匹至少也是日行百里的好货色,再按照他一路跟着商队到长安的时间算距离,长安到五指山至少也是万里之遥,没准打头的数字还不是一。

    即使按照万里来算,想要从长安到五指山也要三天多的时间,一个来回就差不多是一个星期,放在其他人眼中这点时间或许不算什么,甚至已经是难以想象的迅速,但徐墨阳记得很清楚,贞观十三年,唐僧西行。

    只有十年的时间了,时间紧任务重等徐墨阳这边多耽搁一天,美猴王就要多受一天的罪,更何况他肩上扛着的远不止给大圣改善生活一条任务,还有另一项重要的事情……

    徐墨阳揉揉额角,有些疲惫的放下毛笔,满金鳞那边虽然接下了他的招聘,却也明说传信需要时间,暂时可能没员工来的现状,当时徐墨阳琢磨着再久能有多久,没想到一等就等到现在,连个外卖都送不了,更别说把自己快递过去了。

    虽然后面两年的光景都不好,就算找到了合适的人手也只能给大圣送送东西,修桥铺路这种大动作根本动不了,但人类的本质就是未雨绸缪,他的粮食还算充裕,先养着这些妖精灵怪几年也没问题,就当千金买马骨了。

    毕竟在他的计划中,这些擅长速度的物种只是一部分员工,最大的作用是保障物流,等到贞观五年以后,还需要更多不同种类的员工。

    建桥开路可是个大工程。

    “叩叩叩——”

    房门被轻轻敲了几下,徐墨阳耳朵动了动,熟练的走到门口,拉门拿盒子关门一气呵成,跟在现代开门取外卖的动作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无差别。

    确定热浪没进来多少,徐墨阳才把木盒提起来放到桌子上,因为天气依旧炎热,他现在除非必要,一日三餐连带做事都是在有冰块的房间里的,盒子是徐家邸店和食肆给大户人家送外卖的专用食盒,样式简单大气容量足,秦娘子要了两个给徐墨阳装吃食。

    “唐朝怎么也有秋老虎啊。”

    徐墨阳一边不高兴的嘀嘀咕咕,一边把食盒里面的杯盘碗碟都拿出来放到桌上,最近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辣椒终于成熟了,他时常能吃上一口辣菜。

    比如今天就有一盘辣子鸡。

    这道菜做起来并不复杂,唯一的难点就在于辣椒必须比肉多,也就是最近辣椒开始陆陆续续的收获,他才敢这么奢侈一把。

    鸡腿肉剔骨后切小块腌制,准备好用干辣椒,油热把鸡腿肉下锅油炸到金黄后捞出,调大火后将鸡肉复炸捞出,油倒出重新热锅后,将干辣椒放入炒香后倒入鸡腿肉翻炒,加调料出锅。

    “好吃。”

    徐墨阳被辣的哈呲哈呲,却停不下筷子,这几年的伙食不能说不好,但没有辣椒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谁能想到他一个在炒青菜都放辣椒的地方长大的娃子,这几年硬是被改了饮食习惯呢。

    徐墨阳吃着外酥里嫩的鸡肉,莫名其妙就陷入了emo中,连眼圈都开始渐渐变红,直到他夹了一个鲜红的辣椒进嘴巴,熟悉而尖锐的辣味,或者说是痛感,硬生生把他的悲伤春秋给撅回去了。

    矫情个啥呢,现在每天有人给做三菜一汤还不知足,现代加班到吐血也只能吃料包的日子忘了?虽然唐朝的吃食种类少了些,养猪场也在建了,花生米和辣椒也能放肆食用了,一天天过下去,只要不作死,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那截同样被炒到酥脆的辣椒像是学生时代的试卷,工作时候傻X老板下达的任务,甲方给的“又圆又方的帽子”思路,冲走了徐墨阳所有的emo,在最初的自我谴责和鼓励后,只留下满脑子的辣辣辣和吃吃吃。

    再说一遍,他真的已经好久好久好久没有酣畅淋漓的吃过辣椒了。

    一盘子辣子鸡连肉带辣椒的全了个干净,徐墨阳在空调房里出了一头一脸的汗,嘴巴被辣的肿了两个度,他却只觉得畅快。

    放下第二个碗,摸摸微鼓的肚子,徐墨阳非常有自知之明的选择缓一会儿再战,毕竟辣子鸡加米饭和水差不多三大碗,再强撑下去他八成得请大夫。

    这个时候就很羡慕猪石头了,一顿能吃十斤左右,根本不知道吃撑的滋味。

    徐墨阳把碗碟重新放回食盒送到门口,叮嘱秦娘子半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铲平西游路》 100-120(第9/28页)

    时辰以后帮他热热,便准备回去偷得浮生半日闲,俗称睡午觉。

    “我下午准备炸红糖糍粑,你要吃吗?”

    在徐墨阳打算关门的时候,秦娘子突然问道。

    “吃!”

    徐墨阳回答的斩钉截铁,这个时代是有老红糖的,只是卖的很贵,糖价的下降要等李世民的遣使回归,从印度带来相对更好用的熬糖技术。

    当然这跟徐家关系不大,徐墨阳去年在长安周边种植的除了绿豆花生米辣椒等作物,还种了一些甘蔗,虽然长势不好甜度不高,但做红糖还是绰绰有余的。

    秦叶两位娘子在甘蔗成熟以后,跟徐墨阳找了个可靠的偏僻地方,熬了几个日夜,做出了不少红糖,把糖当饭吃当然数量不够,但寻常做菜,没事泡点红糖水还是可以承担的。

    别问徐墨阳是怎么知道红糖制作方法的,问就是一个小说作者真的什么资料都要查。

    “今天怎么有心情做糍粑?”

    糍粑是糯米蒸熟捣烂后的产物,这么热的天气稍微动动就是一身汗,谁会愿意做这种费力气的食物?

    “昨天不是挺凉快的吗,叶娘子想着今天估计也不会太热,就泡了些糯米。”

    秦娘子说起来也有些无奈,谁知道这天色说变就变呢,一大早温度就开始升高,泡好的糯米又不能晾干了倒回去,荷叶竹筒更是没准备,只能蒸了一部分糯米饭,剩下的咬着牙做了糍粑,好在人多,轮换着也不算特别辛苦。

    “……那生意怎么样?”

    徐墨阳没想到会是这么简单的由,不过想想也的确有道,糯米价贵,穷人家舍不得,富人家自己有,一天也卖不出去多少,横竖算下来还真的只能打糍粑。

    “挺不错的,往锅中一煎香味一飘,基本都被邸店那边分光了。”

    秦娘子的声音中带了点笑意,最近因为忙着盖养猪场和收拾青娥院,现金流有些紧张,不然叶娘子也不会折腾着做新品,好在销售完了,不然可能还真有些小麻烦。

    不过这被唤做糍粑的吃食当真奇妙,只是在锅中煎成两面金黄的模样,再薄薄的撒上一层五香粉,就让人根本管不住嘴,吃了一口又一口,要了一碟又一叠。

    “红糖糍粑做两种,一种是红糖浆单独放,用糍粑沾着吃;另一种是红糖裹在糍粑里面,煎好以后咬下去就是滚烫的红糖水。”

    徐墨阳被热浪冲的有些心烦意乱,难得娇气的提要求,说完自己先红了耳朵,觉得这么热的天让人在厨房做事已经很不人道了,结果还这么多事,未免有些矫情的过分了。

    “我……”开玩笑的。

    “好。”

    徐墨阳还没来得及把话吞回去,秦娘子已经一口答应下来,顺便利落的把食盒拎走,又点了一支长香计时,徐墨阳试图张嘴解释什么,但秦娘子已经出了院门,消失在他的视线中。

    动作也太快了叭?

    徐墨阳缓慢的收回了自己的尔康手,看看驱蚊的艾蒿香,看看房间里已经不大的冰块,默默关上了门。

    “叩叩叩——”

    徐墨阳是被有节奏的敲门声惊醒的,他最近都睡的很沉,所以除非秦娘子确定他是醒着的,不然送饭的时候一定在门口敲到他开门。

    “来了。”

    徐墨阳随手披上外袍,睁着还没完全清醒的眼睛打开门,都没来的及打招呼,就被秦娘子用门板轻轻推到一边,在他彻底清醒过来之前完成了换冰块放食盒等一系列动作,连筷子都摆在了碗碟边才出去,从头到尾跟徐墨阳保持着一掌多的距离。

    “糍粑是刚炸出来的,趁热吃。”

    “啪。”

    关门声和叮嘱同时响起,徐墨阳用冷水简单漱了口,用筷子夹起一个金黄的糍粑,往旁边放着的黄豆粉上一滚,又到红糖浆中一蘸,才一口咬了下去。

    “嘶!”

    徐墨阳夹起来的糍粑是里面有红糖浆的,所以毫不意外的被烫到了,但就算是这样,他也没舍得把糍粑吐出来,而是毫无形象的张大嘴喘气,等到糍粑稍凉的时候才嚼了嚼吞下去。

    接下来他吃的时候就很小心了,只享受到了美味而没有受罪。

    秦娘子送来的糍粑足有三叠子,两碟红糖一叠五香,徐墨阳在满足了最初的食欲后动作便慢了下来,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热过的饭菜上,只是时不时夹一根糍粑换换口味。

    【但凡招到一个合适的快递员,大圣都能尝到一口。】

    徐墨阳一边想着,一边咬了一口五香味的糍粑,他不确定大圣能不能辟谷,但有东西送到了用不了,和有东西没法送过去是两个概念。

    第107章 叶娘子受伤

    在跟满金鳞提高了三次福利待遇以后,徐墨阳终于认识到自己一时半会儿是招收不到员工的悲惨事实,好在计划也都做的差不多了,他索性将大半的心思都放在徐家食肆和邸店上,铆足了劲提高利润。

    自从知道了这是西游世界以后,徐墨阳原本对钱可有可无的态度一下子就变了,他嘴上说是明白了钱的重要性,其实心里知道,现在存钱是因为有盼头了。

    铺桥开路要钱,开连锁客栈要钱,给大圣好条件要钱,十万八千里更是要花上一大笔钱……钱可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绝对是万万不能的。

    以前总想着按照现在挣钱的速度,日后买上千亩良田加几座山头不是难事,按照唐朝的以农为本的政策,他就算到老都吃穿不愁,至于死后有没有人记得……旧时王谢堂前燕,都飞入寻常百姓家呢。

    徐墨阳在上历史课的时候学到过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大多已经忘却,唯有一句话记得清楚——“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换到唐朝,我的后代的后代,也不是我的后代。毕竟还有过继之类的操作,以及各种强拉关系的亲戚,比如刘备一直称自己是中山王的后代,其实可能双方的共同点就是都信刘罢了。

    就算真的有地府,那些烧掉的纸钱东西也都能传到鬼魂手中,但后代烧的纸钱有限,人数越多分到的越少,可能到最后,分到的钱已经薄到扔地上都没人捡。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老王有三个儿子,他死了以后三个儿子每年都会买一百文钱的祭品,于是老王每年能收到三百文钱,然后老王的儿子在天灾人祸中死了两个,剩下的一个又生了三个儿子,等到老王的最后一个儿子死后,每个孙子每年也会烧一百文钱的祭品。

    可是这个时候,这三百文钱不是老王一个人用,按照家庭划分,老王这边一共有四个家庭,每个家庭只能分到七十五文钱,随着到了地下的人越来越多,钱还会越来越少。

    可能有人会说鬼会投胎,这样就减少了分钱的人数,可这又引发了一个问题,鬼投胎以后就成了别家的孩子,这些祭品会被其他的后代亲戚瓜分,那么他要这些祭品又有什么用呢?

    其他人可能还因为祭品会留给亲戚后代觉得没什么,但徐墨阳不一样,他是不准备结婚生子的,顶多以后老的快不能动了,花些银钱找人帮着办丧事,存了那么多钱,生带不来死带不去也没什么意义。

    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