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30-40(第1/15页)

    第31章 第 31 章(捉虫) 怡嫔父亲柏士彩……

    怡嫔父亲柏士彩与胡道士最开始的争执点就在这六百两银子上, 现在皇帝给他们断案,这钱的事怎么办?

    弘历没好气道:“一并充公归顺天府衙。”

    他肯定不会把这六百两银子判归柏家的。

    他的后妃怀孕,请一个江湖骗子卜卦算男女,宫外流言蜚语不知道在怎么嘲笑皇室, 弘历只要一想到这个就恨不得连柏士彩也照样打五十板子。

    他自问不小气吧, 给柏家人抬旗, 银钱、房舍、田亩, 赏赐给得足足的,竟还不知足,贪婪至此。

    他已经看怡嫔的面子,轻饶了柏家。

    富察皇后轻轻地抚摸皇帝的脊背,柔声说:“柏家受天子大恩,当竭尽全力报答您,他们辜负了您, 说句罪该万死都不为过。您想怎么处置柏家都行, 但千万别为这样的蠢人生气, 实在不值当。”

    弘历长长地吁气,“朕以诚心待人, 只盼望人亦以诚心待朕, 勿使朕失望。皇后,你们富察家世代对我大清忠诚无比, 希望你永远不会让朕失望。”

    富察皇后依旧温柔笑道:“您可以相信我。但是傅恒这小子太年轻, 您又太过重用他, 我担心他有冲动鲁莽的时候, 您得时时给他紧紧弦。”

    傅恒是弘历重点培养的富察家下一代的领头人,他对自己的眼光很有信心,“这个你放心, 傅恒虽然年少,但性子沉稳,交给他办的事朕都是极放心的,唯有一件事,朕这个做姐夫的实在没辙。”

    皇后连忙问:“什么事?”

    弘历便把前几日召见傅恒的事告诉了皇后。

    当时弘历在书斋赏画,画都是些流传下来的千古名画,最有名的便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若不是他极其喜爱的人,他根本就不会拿出来同赏。刚好傅恒有事求见,弘历就特特批准了小舅子一同赏玩。

    这事放在别人身上可不得诚惶诚恐,傅恒倒好,大喇喇说,这东西吧,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服穿,要来何用?

    富察皇后听完笑道:“这确实像傅恒能说出来的话。”

    弘历摇摇头,“大清建国日久,早已不是刚入关的时候了。皇祖康熙爷曾教导朕,想要当好汉人们的皇帝,必须精通汉人的语言、文化,用汉人的法子去管理汉人,如此才会国泰民安,大清万世流长。朕看重傅恒,多次劝他研习汉学,他却从来不上心,须知朕想要的从来不只是一个会打仗的武夫将军,更要一个能辅助朕治理国家的良相啊。”

    皇后肃然,“是傅恒没有体会您的一片苦心。待他下次来给我请安时,我一定会说他的。”

    弘历这会儿却担心富察皇后这个长姐对弟弟太过严厉,连忙道:“他年纪轻,慢慢教也不急。说起来不能全怪傅恒,你的两位伯父都识不得几个汉字,傅恒可能是受伯父们的影响吧。”

    这两位伯父分别是马齐马武,在康雍两朝很有权势的大臣,富察皇后的父亲李荣保就不如这两位哥哥会做官。

    皇后也无话可说。

    皇帝还是说客气了,富察家是典型的老满洲武将家族,自视甚高,不喜读书就算了,还从心底根本瞧不上汉人的东西,如此又怎么会学习呢?

    富察家对傅恒的教育如此,对皇后的教育同样如此。皇后是在与弘历成婚后,发现丈夫很喜欢汉学,才开始悉心学习,耗时不少,进步却小,于文墨上始终不能通达。

    皇后至今引为遗憾,但却无可奈何。

    她拉着皇帝的手,半开玩笑道:“可能我家就没有读书的天赋呢,傅恒只愿做武将,为您护佑大清边境,他有一颗对您的忠心就好了。哪能都像明相(纳兰明珠)家,代代出文人,宫里还有一个才女舒嫔呢!”

    这话就有那么一点含酸的味道了。

    弘历想,为长辈讳,他刚才就不应该提皇后的两位伯父没文化,多多少

    少有点伤害到皇后了。

    是以他说:“朕不要才女,只要贤妻,皇后你现在就很好。”

    富察皇后道:“民间有句俗语,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您总是这样夸我,真叫人难为情。”

    弘历笑道:“朕说实话而已。”

    皇后轻轻倚靠在他肩膀上,“夫贤,然后妻贤。正因为您是英明的君王,我才能做您的贤后。”

    今日之后,帝后夫妻俩的感情更甚往昔。

    ……

    不用提皇帝夫妻俩你侬我侬,恩恩爱爱,只说受怡嫔爹妈的不良影响,连带着苏家、陆家都成了官府重点监管对象,隔三差五要被苏州织造请去做思想教育,但凡出个门还必须得报备,就跟在家服刑似的。

    陆薇真的在心里骂了柏家一千遍,害人不浅啊。

    这事儿是皇帝派李玉亲自来给陆薇说的,陆薇非常想向皇帝申辩,但李玉劝诫她,“现在皇上正恼恨柏家给皇室丢脸蒙羞,为免其他嫔妃家人同样倚持生事,不得已出此下策。”

    他把话还是说客气了,什么“其他嫔妃家人”,不就是特指“汉妃家人”么!

    狗仗人势的人哪里都有,怡嫔父母仗着嫔妃女儿生事,难道其他嫔妃家人没有吗?

    绝对不可能。

    乾小四妥妥的民族歧视,以后别不承认了。

    但李玉说得很对,现在去皇上面前申辩,无疑是正好撞在他的枪口,敌强我弱,只能等他消气了再说吧。

    杏子送李玉出门。

    陆薇心中暴躁不已,干脆让人拿出小木鱼,敲得咚咚作响。

    宁心静神的木鱼,硬是被她拿来当大鼓敲击。

    柏家好歹是得了好处,陆家完全是被殃及的池鱼。

    一荣不会俱荣,但一损肯定俱损。

    陆薇越敲越恼,越恼越敲。

    杏子给她倒了一杯温水,劝道:“您歇一下吧,再敲木鱼就敲破了。”

    陆薇泄气,扔了木鱼槌,猛地起身,“给我梳洗打扮。”

    杏子吓了一跳,“您要去做什么,不会是去见皇上吧?”

    陆薇:“去长春仙馆。”

    见皇帝他娘去,陪着太后打打马吊舒缓一下心情,顺便挣点银子花。

    自从陆薇上回在众人面前当众喊出“老佛爷”后,从此“老佛爷”三个字就称为了太后的另一个别称,太后爱得不得了,因此对陆薇的喜爱又多了些。

    长春仙馆特别欢迎陆贵人到来,太后更是道:“来的正是时候,过来喝冰糖炖燕窝。”

    陆薇心态还算撑得住,能调节自己的情绪;纯妃可就惨了,郁气积累在胸腔,继而引发了肺疾,脸颊苍白,咳嗽不止,御医往来碧桐书院十分频繁。

    嘉妃犹豫了两日,还是去看望了纯妃。

    纯妃性子清高,装作无事人一般,问她来做什么?

    嘉妃开门见山道:“可能我说出来你不相信,但我真的只是来探病,不是来看你笑话的。”

    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30-40(第2/15页)

    妃叹了口气,“我一个无用之人,谁都可以欺负,你就是看我笑话,我也没法子。”

    嘉妃道:“我虽时时说些玩笑话,可是咱们相处十几年,我有真正害过你吗?你别把我想得同怡嫔一样,我还没她那么可恶!”

    纯妃仿佛心灰意冷,“是与不是,又怎么样?我对你没法子,同样对怡嫔也没法子。”

    嘉妃提高声音,“怎么没有办法?皇上与你有旧人之谊,而且还有三阿哥在,她怡嫔比不上!苏家是三阿哥的外祖家,就是为了三阿哥的颜面,皇上也不会真拿苏家怎么样,苏家没犯事,他现在只是迁怒,等他消气了,你再求求情就没事了。”

    纯妃:“真的?”

    嘉妃道:“咱们皇上是什么性格?爱屋及乌,一定没问题的。”

    ……

    嘉妃的话有没有说动纯妃没人不知道,但她却说到了陆薇的心里。没错,陆薇现在就看准了纯妃。

    她陪伴皇帝十几年,有宠爱有儿子有底气,皇帝随随便便就把人家的爹妈看犯人看管了,怎么样也要跟纯妃解释解释的。

    等纯妃搞定了皇帝,然后陆薇再想办法吧。

    纯妃的效率很高,不过半个来月,就让皇帝下令解除了对她父母家人的监管。

    陆薇见时机成熟,开始天天去长春仙馆,很快她就碰到了皇帝。

    太后在的场合,没机会说话,好不容易等太后去内室休息了,两人可以好好说话了。

    陆薇沏了一杯茶奉给弘历,弘历接在手里没喝,而是问道:“好多天了,朕来给老佛爷请安都没见到你,在家做什么呢?”

    陆薇特别真诚地回答说:“我在家反省自己。”

    弘历:“什么?”

    陆薇:“反省我自己应该多多规劝父母家人,要循规蹈矩,不可惹是生非,更不可触犯大清律令。”

    这话说得没错,但听起来怪怪的。

    弘历拉她坐到身边,问道:“你在生气?”

    陆薇摇头,“我只是难过。我父母只是平民老百姓,大半辈子老实巴交,安分守己,过着最普通平凡的日子,他们没享过我的福,却受我这个做女儿的拖累,担惊受怕,夙夜不安,我为他们难过。

    第32章 第 32 章 陆薇没有替父母求情,而……

    陆薇没有替父母求情, 而是在反省自身,弘历是吃软不吃硬的性格,一时之间心里不免有点愧疚。

    “朕让江苏布政使等人看管你的父母,并非是担心他倚持生事, 实则是形势所迫。他们乃嫔妃的戚属, 阴险狡诈之人极有可能引诱他们犯事, 朕其实是在保护他们。”

    陆薇真是惊呆了, 也服气了!

    黑的能说成白的,睁着眼净说大瞎话,不愧是能当皇帝的人。

    她叹为观止,简直不知道说啥了,只能道:“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人,见到县令都害怕,再见布政使大人恐怕要被吓死了, 他们无权无势也没什么钱, 不比旁人, 就是想做坏人都难。”

    拜皇帝所赐,纯妃、怡嫔的父母现在是正经的上三旗包衣, 富豪大地主, 背后还有一个皇宫主位娘娘的女儿做靠山,她陆薇的父母又算什么, 何德何能居然敢跟这两家相提并论?

    弘历笑道:“朕体谅你做女儿的心情, 既然你这么说, 那朕就下令布政使等人不必再派人监管你父母了。”

    陆薇口不对心, “谢主隆恩。”

    弘历拉她起身,“送朕出去吧。”

    两人牵着手,慢慢地走出长春仙馆, 弘历恍如体贴的情人一样在她耳边说甜言蜜语。

    “朕是很喜欢你的,爱屋及乌,也很愿意为你父母亲人抬旗,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但朕答应你一切只是时机问题。”

    大清建国至今,八旗人口日益孳孽,国家财政负担太重,几乎无力再供养了,因此弘历圣谕汉军旗人可出旗为民,自谋生路。

    这边厢他却因自己的私心,为汉籍宠妃家人抬旗,不免惹人非议。尤其是今年已经有一个怡嫔家人抬旗了,所以陆家人抬旗的事至少得往后推迟几年再说。

    陆薇不知道这层关系,以为他又在画大饼,胡乱敷衍他,脑子却在想,只怕纯妃那边他也没少画饼吧。

    但,好歹事情是解决了。

    苏、陆两家被皇帝解除禁令的消息很快传到怡嫔耳朵里,怡嫔气得又摔烂了鸣琴轩不少花瓶瓷器。

    她是最会撒娇的人,但皇帝根本不想见她,找不到人撒娇啊,只能等待机会再说了。

    ……

    此事过后,圆明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陆薇每天都过得很有规律,上午去长春仙馆陪伴太后,下午太后午睡,她自由活动,最常做的事就是与舒嫔搭伴游玩圆明园的各处景点,与魏常在一起玩得机会反而少了很多。

    难得不用去皇后身边服侍了,魏常在却又做起了针线活儿,还不是做一件两件,而是没完没了地做。

    花色鲜亮,针脚细密,显见是用了十分的心力。

    陆薇很不解:“宫里自有针线班子,集聚全国各地手艺高强的绣工,术业有专攻,咱们再怎么做也比不上人家做得好呀。”

    魏常在手里的活计举起来给她看,“外衣那些我确实做不来,我做的是里衣,袜子之类的,都是给皇后娘娘的,娘娘不爱用外面人做的东西。”

    皇后身边有十个大宫女服侍,怎么也不会没人给她做针线活啊。

    陆薇劝道:“少做点就行了,别把眼睛熬坏了。”

    她们是当妃子的,又不是当绣娘。

    魏常在抬头笑道:“娘娘喜爱我仔细,夸我的针线活儿比宫女的好呢,她没要求我做过,是我自己想给她多做些吧,闲着也是闲着。”

    她的针线活儿穿在皇后娘娘身上,时日久了,说不定能入了皇上的眼,以后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