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8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卧自如。太后毫不怀疑自己还能再活三十年。

    陆薇与太后说话,落到娴贵妃眼里,就是陆薇又在哄骗老人家了,而太后竟然也肯让她骗。

    娴贵妃对于出巡这种事是不太热络的。

    天气热,路途遥远,马车颠簸,一路上坐卧起居非常不方便。她不觉得塞外有什么好的,气候干旱,缺少水源,风沙又大,不然为什么满洲人要入关?

    京城千好万好,皇上东巡有其政治任务,向蒙古诸部落展示皇家威仪,巩固满蒙关系,他自己去就好了,每次都拖家带口的。

    娴贵妃还不能不去,一则服侍太后,二则,留在宫里的嫔妃都是那些不受宠的,娴贵妃是不想去也得去。

    陆薇与太后两人说得热闹,却见娴贵妃

    皱眉深思,一言不发,于是笑道:“娴贵妃姐姐可是不愿意去吗?”

    不等她说话,太后就道:“她素来是比较闷的性子,这次东巡路途远,耗时长,至少得在外待两三个月。你若是觉得不便,留在京城即可。”

    娴贵妃被这话吓了一跳,赶紧说:“我愿意去,只是您年纪大了,我担心您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60-80(第3/28页)

    子受不了长途奔波。”

    额,大家都沉默了,此刻屋子里变得非常安静。

    每个人都有年纪危机,哪怕是太后也不例外,刚才陆薇费心哄老太太,结果这娴贵妃哪壶不开提哪壶呀。

    太后脸上的笑容肉眼可见消失了,淡淡道:“这个不必你费心。”

    娴贵妃这才发现自己失言了,惴惴道:“老佛爷,我没别的意思,就是关心你。”

    太后微笑:“我知道。”

    好不容易这尴尬的会面结束,陆薇与娴贵妃两人告辞离开寿康宫。

    娴贵妃脸色很不好看,没再与陆薇说话,自个儿上轿就离开了。

    说到轿子,陆薇现在终于也有轿子了,但她坐得时候不多。天气舒服的日子里更愿意走走路,就当是散步锻炼身体。

    杏子陪着她慢慢地走回咸福宫。

    杏子忍不住八卦一句:“娘娘,我觉得娴贵妃变了。”

    陆薇也觉得娴贵妃变了,要是放在以前她绝不会犯今日这种低级错误。

    人家能在太后身边十来年,是有真本事的,肯定不止靠着她满族人的身份。

    杏子又道:“我觉得她现在一门心思都想着怎么生皇子。”

    陆薇笑,“好像是啊。”

    人生重心转移了呗。以前的娴贵妃常年无宠,除了太后这一条路,她也没别的路走,但现在不同了,她虽然达不到盛宠的状态,但也算是固定有宠了,为了以后的前途,她的重心自然而然转向皇帝,转向要生一个属于自己的皇子。

    在太后那里用心少了,可不容易出岔子么!

    ……

    四月里,朝堂上出了一件事,先帝留下的顾命大臣兼内阁大学士鄂尔泰去世,另一位顾命大臣兼兵部尚书讷亲被提拔魏首席军机大臣。正是这一年富察皇后的胞弟傅恒正式进入军机处,成为清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军机大臣,前途不可限量。

    傅恒带着侄子明瑞进宫给皇帝请安,明瑞今年十二岁,模样俊秀,举止谈吐落落大方。

    弘历很喜欢这孩子,拍拍他的肩膀,鼓励道:“用心读书,练好骑射,长大后像你叔叔一样来给朕当差。”

    明瑞像个小大人一样拱手,朗声道:“臣谨遵皇上之命!”

    因皇后身子不适,弘历便让傅恒去看看她,明瑞要一同前去。

    弘历笑道:“明瑞留下,朕带你去给太后请安。”

    太后心里对他重用富察家一直存有不满,尤其是对皇后、傅恒偏见极深,正好这次让她见见明瑞,让她自己看看富察家的人到底是怎么样的。

    等去了寿康宫才知道太后去了瀛台游玩。

    瀛台是一座人工小岛,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所建,最早称之为南台,后来被顺治帝改名为瀛台,“瀛”字取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东海仙山瀛洲。

    不得不说,顺治帝是热爱汉文化的。

    瀛台对标的就是人间仙境,四面环水,岛上建亭台楼阁,远远望去就是一座海上仙境。

    最重要的是它离紫禁城非常近啊,只有不到半公里的路程,出了神武门,一会儿就到了。

    暮春时分,瀛台花树盛放,美不胜收。

    众人游玩累了歇在镜光亭,太后饮茶,陆薇趴在栏杆边给锦鲤喂山药糕。

    远远得看着一队人走过来,为首的那个昂首阔步,气势凌人,不是皇帝又是谁?

    陆薇回头对太后道:“老佛爷,皇上来了!”

    那就准备接驾吧,太后是亲妈,可以稳坐泰山,其他人纷纷起身,迎接皇帝。

    私下场合,礼仪不必繁琐,弘历道免礼,然后将身边的一位小少年介绍给太后。

    小少年明瑞大大方方地给太后请安。

    太后以前没见过他,以为是哪位宗亲家的孩子,拉着他,和蔼地说着话。

    陆薇也在打量他,她看人最先看的是眼睛,这少年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坦荡荡地望着人,仿佛心里没有任何尘埃,干干净净的。

    更何况他长相非常不错,身姿挺拔,宛若戈壁滩上的小白杨。实话说,论卖相与气质,这位远远胜于皇帝的大阿哥。

    明瑞口齿伶俐地回答太后的问话,对答如流。

    他的外貌气质都没说话,好读书,勤于骑射,看起来就是那种非常上进有礼的少年,对比着宫里文弱的皇子们,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太后越看越喜欢,赐给他一块玉佩做见面礼。

    明瑞毫不扭捏地收下,谢恩。

    最后,太后拉着他的手,慈爱地问:“你是哪家的孩子呀?”

    第63章 第 63 章 未及明瑞回答,皇帝摸摸……

    未及明瑞回答, 皇帝摸摸他的头,笑道:“老佛爷,明瑞是皇后的嫡亲内侄,他的祖父是李荣保。”

    天呐!

    阿龙这是在闹哪出啊, 他确定自己不是在故意作弄他老娘吗。

    陆薇屏住呼吸, 紧张地看着太后。

    事实是她太年轻太简单了, 大家都是体面人, 人家太后面色如常,依旧笑赞道:“原来是富察家的孩子,你的伯父马齐大人乃是圣祖、先帝两朝的肱骨大臣,想不到后代亦有你这么出色的好孩子,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少年谦逊道:“明瑞未立寸功,当不起太后您如此夸赞。”

    太后勉励他:“‘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你虽年少, 但本宫相信你日后定能大展宏图, 为我大清国效力。”

    来自太后的鼓励让少年很是激动,大声道:“明瑞必不会辜负太后厚望!”

    慈爱温柔的长辈鼓励还未出道的少年, 这一幅画面非常美好。

    这一刻陆薇觉得自己以前没有真正看懂太后。诚然太后偶尔会跟皇帝闹脾气, 但她似乎也就真正只跟他一个人闹过。在其他方面,不管是对内, 还是对外, 太后的言行几乎是无可指摘的。

    皇帝非常满意太后与明瑞的这次见面, 他让人送明瑞回宫去探望皇后, 自己则留下来侍奉太后。

    “皇额娘怎么突然有了闲情过来瀛台赏玩?该叫上朕陪您一块来的。”

    太后抿了一口茶水,才道:“皇上日理万机,怎敢打扰?”

    弘历笑道:“额娘何必跟自家亲儿子见外?”

    太后搁下手里的茶碗, 微笑道:“额娘不跟儿子见外,儿子却是要跟额娘见外的。”

    陆薇大叫糟糕!

    明瑞这个外人离开了,太后也不用再演了,空气中的火药味浓度迅速上升。

    陆薇在心里呐喊,我也是个外人呀,可不可以等我走了,你们这对冤种母子再吵架呢。

    人这种生物对父母的感情其实是很奇怪的。年幼的时候非常依赖;成年后却开始变得质疑、嫌弃(?);只有人到中年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开始理解父母,心疼父母。

    活到目前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60-80(第4/28页)

    止,顺风顺水的乾小四目前处于第二阶段,所以母子俩的矛盾避免不了。

    果然听到太后这么说,弘历说话也开始有点冲了。

    “额娘可是不喜欢明瑞?”

    太后现在是做祖母的年纪,以这种心态看明瑞,实际上是真的挺喜欢他本人的,唯一不喜欢的就是他的姓氏。

    皇帝儿子这一问,她顿时恼了,“明瑞这孩子很好,我也很喜欢他。”

    弘历:“那皇额娘因何生气?”

    太后:“我没有生气。”

    封建社会特产直男皇帝完全无法理解女人细腻丰富的心思,哪怕这个女人是他的亲妈。

    太后起身,“我累了,去歇一会儿,皇上请自便吧。”

    李昌盛连忙扶着她,“不远处就是待月轩,奴才扶您过去。”

    彩玉、彩娟跟在后面。

    陆薇也连忙跟上,

    彩娟轻声道:“皇上还在这里呢,您得留下来陪皇上。”

    佛祖上帝,救救她!

    太后没有喊她一起走,陆薇只能无可奈何地留下来。

    ……

    皇帝脸色不好,负手而立,望着湖面,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陆薇叹气,斟了一杯茶送过去,“皇上,您喝杯茶吧。”

    弘历倒没对她摆脸色,接了她的茶,随口问道:“你怎么没跟太后一起离开?”

    陆薇回道:“太后让我留下陪您说说话。”

    彩娟说让她留下时,太后没表示反对,那就代表默许了,可见她并不是真心想跟皇帝儿子闹翻,还留了缓和的余地。

    陆薇深感任务艰巨啊。

    她该陪皇帝说什么呢,就从瀛台说起吧。

    “皇上,这是我第一次过来瀛台,瀛台虽然比不上神话故事里的瀛洲仙境,但依然很美。”

    弘历反问道:“你没有去过瀛洲仙境,怎么知道瀛台不如它?”

    好家伙,她留下来陪他解闷,居然还抬起杠来。

    “东海有岛,名瀛洲者,方圆四千里,岛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

    陆薇望着他,“如此仙人之地,凡间哪有这样的地方,瀛台怕是比不了吧?”

    弘历颔首,“你说得对。”

    行,陆薇见好就收。

    她道:“瀛洲有玉膏山,出泉如酒,味甘,饮之能长生不老也。皇上可令人在瀛台酿酒,取名为‘玉膏酒’,日后在瀛台设宴时赏赐臣子们玉膏酒,取其长寿之意,岂不更好?”

    弘历意气满满道:“很好。圣祖康熙爷在世时,曾在瀛台听政,设瀛台凯旋宴以犒劳平定三藩有功的将士们。待朕扫平准噶尔部后,朕会效仿圣祖在瀛台设凯旋宴。”

    不愧是雄心壮志的乾隆,仗还没开始打呢,就自信一定能完成他祖父他爹都未竟的事业!

    虽然这个皇帝后期风评不太好,但陆薇读历史,他绝对算得上是康熙事实上的真正继承人。在开疆拓土,稳定中国边境上,这两位是一脉相承的。他的武功还是值得世人承认的,只可惜东南亚气候太诡异了,不然拿下缅甸也不是问题。

    陆薇就问他:“那玉膏酒酿不酿呢?”

    弘历道:“当然酿,不然朕拿什么来酒款待功臣?”

    陆薇笑起来,转而去看波光粼粼的碧蓝湖面。

    微风徐来,水光潋滟,风景依然很美。

    弘历此刻的心情很平静,再想想刚才与太后的那点小矛盾,实在不算什么,他是胸怀天下的一国之君,无论如何,没有跟自己亲额娘置气的道理。

    他看看身边的女子,年岁虽小,她不会撒娇,也不会劝人,更不会说那种令人厌烦的大道理,但跟她说话让人很舒服,很放松。

    清风吹乱了她额前的刘海,同样吹动弘历的心。

    汉人的文化令人着迷,汉人的女子聪慧、可爱、漂亮。

    弘历在心里承认自己就是偏爱汉人女子。

    他拿手去拨陆薇的刘海,陆薇侧身,警觉道:“皇上做什么?”

    弘历连忙道:“无事,你为什么不像其他人一样戴护甲?”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