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40-16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老佛爷今日早膳用鳝糊面怎么样?”

    太后问:“会不会很油腻?”

    陆薇说:“不会啊,只是会有点甜。”

    老人家年纪大了就爱吃点甜甜软软的,太后很有兴趣,立刻就道:“行,那就尝一尝。”

    陆薇此刻真想把米嬷嬷刚才压她的话全部说给太后听,但刚才只有她和米嬷嬷两人在场,米嬷嬷完全可以一口否定自己说过的话。

    陆薇不能自找没趣,米嬷嬷只是皇后的马前卒,重点还是皇后。

    她不好直接跟太后说什么,但是后来的几天,只要皇后过来给太后请安时,陆薇面对皇后都变得非常有礼且拘束,一副胆小怯弱的模样。

    她的一反常态,太后很快就看出来了。

    太后不同于皇帝,她自己就是残酷的后宫生存战中的幸存者,嫔妃是最懂嫔妃的。

    她直接把皇后唤过来,问道:“前几日,庆妃侍奉皇上与我出巡,你是否为此事责备于她?”

    皇后连忙笑道:“皇额娘您误会了,我从来没有责备过庆妃。”

    太后颔首,“那就好,你身为皇后,对待后宫应该宽和些,有些事情不当计较就别计较了。”

    皇后小心翼翼道:“皇额娘,只是这后宫自有规矩礼仪,我身为皇后——”

    太后打断她的话,“你说得没错,可是规矩礼仪也有例外。上次微服出巡没有提前告诉你,但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你也该把它放心,别太扫兴。”

    皇后神情有几分委屈。

    太后看她这样子真是替她着急,“庆妃于你没有任何威胁,你同她计较什么?再者她年纪比你小,你让着她些也没什么,这反而更显出你得宽和大度。”

    原来的富察皇后御下非常宽松,致使当时盛宠的怡嫔在后宫闹翻了天,当时太后并不太喜欢她的这种做派;现在的那拉氏,却又处处讲规矩,抓小节,这也让太后觉得心累。

    太后在想,可能她天生就没有媳妇缘分吧。

    皇后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了,“皇额娘,庆妃出身微贱,她实则同织造府里的歌姬没什么不同,她这样的身份哪里配服侍您?”

    太后没想到她竟然说的是这个,不可思议道:“你以为织造府里的歌姬是什么人?她们也是普福从民间选出来的良家女子,特意献给皇帝的。皇上若是看中了谁,谁就能当嫔妃,仅此而已。”

    太后以前觉得皇后不蠢的,怎么当了皇后之后,整个人就变了,规矩、礼仪、出身,除了这些,她脑子里想不到别的了吗。

    太后都不再想说她了,“你自己多想想吧,不要再纠结小事,好好侍奉皇上才是正经事。”

    皇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40-160(第5/28页)

    只能低声道:“是。”

    太后又唤来米嬷嬷,“你以后就去服侍皇后吧。”

    皇后连忙推辞,“皇额娘,米嬷嬷跟在您身边几十年,您用惯了她的。”

    太后不容置疑道:“米嬷嬷是镶蓝旗佐领包衣,与你家关系匪浅,以后让她服侍你,你若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问问她,就这样吧。”

    太后已经快六十岁了,她老了,只想剩下的日子畅快轻松得活过,谁不给她带来麻烦,她就最喜欢谁。

    皇后,她的事儿太多了。

    第144章 第 144 章 二更

    皇帝在苏州足足待了七日, 临行的前一天特意问陆薇要不要见见父母亲人?

    陆薇想了想,还是拒绝了他的好意。

    陆家人现在祖籍常熟县生活,虽然受到一定的监管,但他们生活富裕, 衣食无忧, 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她与他们见面并不能改变什么, 有的只是尴尬、生疏, 甚至怨恨。

    就这样吧。

    弘历道:“那就算了。常熟县令禀告给朕,你父母身体健康,过得很好,你又多了几个弟弟妹妹。”

    陆薇闷闷道:“嗯。”

    弘历轻轻捏了一下她的脸,“开心点,笑一笑吧。”

    陆薇扯扯嘴角。

    说真的,不太开心得起来。

    下江南之前, 她一直处于超兴奋状态;在船上待了那么长时间, 她也觉得很开心;反倒是真正进了苏州的地界, 烦人的事开始来了,好歹皇后的事暂时算解决了, 陆父陆母始终是陆薇心里的一道坎。

    她问皇帝, “皇上,我进宫给您当妃子, 对我父母来说算是好事, 还是不好的事?”

    弘历没有直接回答她, 而是道:“朕六岁时被圣祖康熙爷带入宫中抚养, 从此与额娘分开,但朕认为这对朕来说是一件好事。

    好不好的,不是让别人来评价的, 而是你自己怎么认为。那么,你觉得好,还是不好?”

    呃,陆薇竟然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皇帝还等得一个答案呢,她回道:“进宫好啊,老佛爷把我当女儿爱护,这可是我求之不得的福气。”

    弘历笑着摇了摇头,“你心里只有一个老佛爷。”

    陆薇赶紧道:“肯定还有皇上呀!”

    废话,打工人心里怎么可能没有老板啊,他是天,是地,是永远的神啊。

    弘历失笑,他觉得自己如果再多问一句,在她心里老佛爷与朕的分量谁都重一点,无疑是自讨没趣。

    他牵陆薇的手在庭院里慢慢的散步。

    这座行宫是典型的江南庭院,粉墙黛瓦,青石板铺的小道,庭中有池塘,还有有太湖石堆的假山,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燕子则在忙碌地在梁间筑巢。

    弘历不知道为何有一种“只道是寻常”的感觉。

    就像他与陆薇相处,也很寻常,但生活中处处都是这种不可忽视的寻常。

    他忽然道:“那两个女伶人,朕不打算带回京城了。”

    这话题转得猝不及防啊。

    陆薇愣了一下,“为什么?”

    弘历低头去看水里的金鱼,同时回答她,“不为什么,突然就不想带回去了。”

    啊,他这不是始乱终弃吗?

    陆薇此刻都觉得自己有点圣母心了,但她就是不见得漂亮的姑娘受罪。

    回宫的话还能捞一个答应常在的名分,好歹算是正式的嫔妃了,现在把人无端端留在行宫,没名没分的,她们不知道要被别人怎么欺负啊。

    渣男。

    她想起了那个那手帕裹着桔子扔给她的姑娘,终于还是问道:“那两个姑娘会怎么样呢?”

    弘历不解,“不怎么啊,朕不需要她们了,倘若她们愿意回家的话,就让普福送她们回自己家,再给一笔银子就可以了。”

    陆薇睁大了眼睛,“她们还可以回家啊?”

    不是都说,被皇帝宠信过的女子,如果不

    能进宫,要么就是在行宫当了一辈子宫女嬷嬷,要么就是青灯古佛了此一生吗。

    弘历算是明白了,“朕并没有宠幸她们,她们为什么不能回家?”

    如果一个皇帝急色的话,他就会轻易被臣子拿捏。弘历自问他就算真喜欢那两个姑娘,也会先带回京城再说,绝不会在行宫就迫不及待宠幸她们。

    更何况,她们除了有一把好嗓子,其他并无突出的地方。

    江南的姑娘很美,但不仅仅是千篇一律的美人,纯贵妃的清冷脱俗;柏贵人的炽热多情;还有庆妃的聪明灵巧,她们每一个都是不同的。

    当然,以弘历现在的心思来看,他目前喜欢陆薇,其他的苏州女子就显得面目模糊,如此,也就没必要带回京城了。

    可以留在行宫或者回家,而且还有一笔银子拿,这个处理已经很妥当了。

    陆薇恭维了他一句:“皇上圣明!”

    弘历脸色却有些认真,道:“你别太操人家的心,想太多费心费神,于身体并无益处。”

    陆薇解释道:“我不是多管闲事的人,是您先提起来的呀。”

    弘历无奈道:“好,是朕先提起来的,但朕告诉你,这世上从来没有尽善尽美的事情,她们选择留在行宫,或者回家,可能以后都会后悔,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所以不要多想。”

    先皇后就是一个事事求全的人,最后的结果就是耗尽了她的心血。

    陆薇当然不知道他想起了富察皇后,但她自己也确实不是像他说的那样,她不操心,也没法操心,只是刚巧遇上,就问了,幸好结果没有太坏。

    ……

    陆薇没有见父母,后来听说纯贵妃也没见她父母。

    唉!

    某种意义上,她与纯贵妃这会儿算是心灵相通的,见不如不见。

    总算是离开苏州了,下一站:杭州。

    去到杭州,御驾驻跸孤山行宫,皇帝直接扎根西湖了。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乾小四是个诗意的皇帝,苏杭两地完全满足了他对江南的诗意想象。

    从苏州到杭州,短短十来天,他的写诗数量蹭蹭蹭往上涨!

    每天至少两首诗打底,等他回了京城,一定能再刻一本厚厚的诗集。

    皇帝超爱杭州,他带着老妈和老婆们将西湖大大小小的景点,题字写诗不亦乐乎,而且他在西湖又封了一个天下第一。

    他把西湖龙井给封为天下第一茶了。

    陆薇仿佛记得,在苏州时听说圣祖皇帝当年南南巡时,特别喜欢苏州的碧螺春,于是给碧螺春封了一个天下第一茶。

    好吧,这爷孙俩各有各的天下第一。

    中国之大,美景数不胜数,苏杭为什么特别有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40-160(第6/28页)

    ,其独特的人文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一千多年前的西晋衣冠南渡到现在,数不清的文人墨客为苏杭留下了浓墨重彩诗词歌赋,作为文化人的皇帝爱得不行,在他的幻想中,自己已经来过无数次江南了。

    三月,正是一年中西湖春景最盛的时候,皇帝陶醉其中,他不止写诗,他还画画,势必要留住西湖的美。

    人家不但自己亲自画,还带了一个人数众多的画师团。

    这么多美景,工作量可谓是巨大,但皇帝这个甲方肯给时间,让他们回京城后慢慢画,一定要画好。

    穿越之前,陆薇去过杭州,对于杭州的美景并不算太稀奇,让她稀奇的是,她吃到了一道被皇帝大赞美味的菜!

    从外表上看这是一道普通的油煎豆腐菠菜,但吃到嘴里,滋味却很不错,陆薇以自己的感受来评价:特别鲜,比味精还鲜。

    古代可是没有味精的,不知道这道简单的菜,厨子们花了多少只鸡啊鸭啊火腿啊吊高汤,跟传说中的清水白菜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这道菜它还有个特别有诗意的名字,叫做: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

    啊啊啊,这里还差一个紫薇!

    陆薇记得当时候看电视剧时,那大白豆腐与连须带尾的整根菠菜,让人看着可是一点胃口都没有呀,而且一大群人围着在那里尬夸,哈哈。

    但显然,御厨做得油煎豆腐菠菜,卖相好,味道也好,皇帝挺爱的,连着吃了三顿。

    乾小四评价曰:“费省而可口,无逾此者。”

    陆薇就笑笑不说话。

    远庖厨的皇帝大人哪里知道真正的菜是怎么做出来的啊,当然也没必要让他知道的,人家做御厨的也不容易。

    在杭州除了玩,皇帝也不是没干正事,他在观潮楼阅兵啦。

    杭州之后的下一站就是海宁盐官了,这回倒真是为了正事而来,他亲自检阅钱塘江水利修缮,同时亦督促当地官员重视河工。

    皇帝在外办公,陆薇等人入住行宫。

    但这次的行宫,严格来说,并不算是真正的行宫,而是私人花园,别名“陈园”,园子的主人乃是已故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家族私产。

    野史中传言乾隆实际上是海宁陈阁老的儿子,现在还有一本以此为背景写的武侠小说。

    但这肯定是无稽之谈啊,雍正又不是没儿子,非得要人家的儿子啊。

    陆薇觉得乾小四住陈家,那完全是因为陈家是海宁最大的望族,他家的园子最漂亮。

    陈园占地几百亩,而且连着烟波浩渺的太湖,仿如人间仙境。

    连太后都叹道:“也只有江南才有这样的园子,圆明园、畅春园仿江南景再多,实际上还是远远不如。我都有些舍不得回京城了!”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