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态度,倒不好轻举妄动,以免惹祸上身。
幸好她身边还有一个米嬷嬷,皇后立刻让人把米嬷嬷请过来说话。
米嬷嬷实话实说,“娘娘,我并不清楚这件事,我被调到太后身边服侍的时候皇上已经出生了。”
皇后皱眉:“宗人府难道就没有档案记载皇上到底是在哪里出生的吗?”
米嬷嬷笑道:“宗室们把子嗣情况报给宗人府,宗人府才会记载,这其中想作假很容易,包括皇上的乳娘这些可能都未必知道。”
皇后:“嬷嬷服侍太后这么多年,依你看,这事是真是假?”
米嬷嬷想了想,道:“我只能告诉娘娘,假设这事是真的,但如果没有先帝的首肯,太后当时是万万做不到的。”
皇后来回踱步,最后问道:“那,本宫该怎么办?”
米嬷嬷再没有那一刻如此后悔跟了皇后。
无论如何,太后对皇后也有提携之恩,就算此时干系甚大,她担心
被连累,但米嬷嬷刚才已经说了很明白了。
太后的能力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就把别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60-180(第3/27页)
的孩子抢给自己了,就算有,先帝占主导,太后最多只是被动的服从者。
她索性把话说得更明白些,“就算太后不是皇上的亲生母亲,但她是先帝认可的储君之母。皇上是不可能真把太后怎么样的。”
然而皇后自己有了孩子,所以她并不认同米嬷嬷说的话。
“十月怀胎,母子血脉相连,这是任何事情都取代不了的。太后如果不是皇上生母,那她这个太后当着就没意思了。”
米嬷嬷无力道:“太后还不一定不是皇上的生母呢。”
皇后道:“这种涉及阴私的事,大多都是真的,皇上已经命那傅恒在查了,皇上若是相信太后,他根本就不应该查。”
米嬷嬷:“您预备怎么办?”
皇后突然摸了一下肚子,“嬷嬷,本宫这个月癸水未至,我有预感,应该是有喜了,与上回怀十二阿哥时的感觉一模一样。我正好借身子不适,把后宫事务都交由令妃去管,真出了什么问题,也与我无关。等事情了结,届时我再说出遇喜之事……”
理由正当,谁都没法说什么,而且皇上还会为她再次怀孕的事情高兴。
米嬷嬷最终道:“既然您已经决定了,就按您的来吧。”
……
两人正说着话,皇后身边的太监张朝让进来道:“皇后娘娘,庆妃求见。”
皇后惊讶道:“她来做什么?”
以前她与庆妃共同侍奉太后,还有的话说,自从她当了皇贵妃,直至皇后,从此就与庆妃桥归桥,路归路。她现在看庆妃就跟看一个普通嫔妃毫无区别。
皇后不想见陆薇,随口道:“你去告诉她,本宫今日不见人。”
张朝让没有离开,低着头继续道:“回娘娘,庆妃说她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求见,希望您一定要见她。”
皇后好笑,“她是谁,我为什么一定要见她?”
但她大概能猜到庆妃是为何事而来,因此道:“本宫身子不适,后宫事务暂时交由令妃协管,你让她有什么事直接去找令妃就行了。”
说完她就打了一个呵欠,最近真的很容易累,皇后伸出手,宫女连忙扶着她进卧房歇息。
陆薇来找皇后之前,心里已经想了很多很多的理由说服皇后,她唯一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连皇后一面都见不到。
张朝让态度倒挺好的,说出来的话却不是陆薇想听的。
陆薇知道多说无用,转身就走。
呵呵,皇后还是一如既往啊,有了什么棘手的事情,本能的第一反应回避,把自己撇得远远的。
她当妃子时这样也就罢了,可她现在是皇后!
陆薇是不是该庆幸,那拉氏不是皇帝……
皇后将皮球踢给令妃,陆薇却没去找令妃。
正牌皇后都躲事了,令妃在宫里的影响力还没那么大。
她去了松鹤斋。
彩霞彩茵见到她,摇摇头,指着紧闭的卧房们,小声说:“老佛爷里面,谁也不见。”
陆薇问道:“皇上有过来吗?”
彩霞回道:“皇上没有过来。”
陆薇:“烦你去禀告一声,就说我来见太后。”
彩霞轻轻摆手,“太后已经说了这会儿谁都不见,您等一下吧。”
陆薇道:“好。”
松鹤斋的人心惶惶,彩霞与彩茵两个人同样如此,焦虑害怕,坐立不安。
陆薇静静地坐在太后的起居室等。
直到夜色降临,太后才从卧房出来,见到陆薇,她脸上的表情很奇怪,像失望,又像是安慰。
陆薇故作轻松笑道:“老佛爷,我肚子饿了,咱们用晚膳吧。”
太后颔首,“是该用膳了。”
能吃饭就好,彩霞彩茵两人脸上露出喜色,连忙安排人布置膳食。
吃饭的时候,太后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该吃吃该喝喝,胃口似乎还不错。
陆薇瞬间觉得自己跟太后比起来,她还是太年轻了。
太后瞧了她一眼,“我活到现在,多少大风大浪走过来,最怕的是自己心里想不开,想开了自然就能吃下饭。你要记住折腾什么都不能折腾自己的身子。”
陆薇无声地点头。
太后又道:“我没事的,吃过饭你就回去吧。”
陆薇摇头,“我在这里陪您。”
太后定定地看着她,“你倒是个诚心的,但你陪着我也没用啊。”
陆薇有点委屈,“我想请皇后过来您这里坐镇,可是皇后不肯见我。”
太后讥笑一声,“不止皇后吧,我自问待人不算差的,你问问彩霞她们,今日还有谁过来,连裕贵太妃都没来。不过说起来也不怪她们,连皇帝都不来安抚我这个当额娘的,她们当然不会来。”
第163章 第 163 章 太后最看重的是皇帝的……
太后最看重的是皇帝的态度。
不管是裕贵太妃, 还是皇后,此刻在她眼里都无足挂齿,她只在意皇帝。
四十年的母子情,他在怀疑自己的额娘!
太后冷冷道:“皇上, 他总会来见我的。”
在说完这句话后, 太后接着吃饭, 一点都没少吃。
陆薇非常认可她现在的态度, 多吃饭才有力气跟乾小四吵架。
乾小四的态度就不对,哪有一上来就怀疑自己亲妈的,而且他竟然还让傅恒去调查这件事,换个人不行吗?
太后与傅恒之间可是有旧怨的!
当时年方二十岁的傅恒在皇帝的庇护下,当上了总管内务府大臣,后来出了内务府盗卖莲花白的事件,傅恒位置还没坐热, 就被免了职, 而之后接替傅恒总管内务府大臣位置的人正是太后的亲侄子……
所以, 乾小四你到底想干嘛!
他可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非常标准的一个皇帝的, 玩政治玩得溜溜的, 不可能听风就是雨。
傅恒从始至终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皇帝让富察去查, 而不是交给宗人府的王公大臣, 难道他是在怀疑宗室中有人搞事吗?
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皇帝初登基的那几年, 圣祖康熙爷的废太子胤礽之子弘晰身边集结了很多有权有势的宗室。
从阴谋论角角度,陆薇只能想到这些了。
于是,她试着劝说太后:“也许皇上他是有别的考量。”
太后不是爱纠结的人, 当即道:“他有别的考量,他可以告诉我,我不会不体谅他。他现在任由我处于这桩风波的漩涡中心,我早就明白的,他始终是个皇帝,跟他的皇阿玛一模一样。”
都是冷酷无情至极的人。
从太后这么纠结皇帝的态度来看,她这个亲妈应该是板上钉钉的。
陆薇心里舒了老大一口气,然而这口气还没有舒完,就听得太后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60-180(第4/27页)
:“难道你就一点都不好奇那位钱氏的事情吗?”
陆薇:……
说不好奇是不可能的,陆薇当然很好奇啊,但眼下解决危机最重要。
太后突然这么问,她可怎么回答呀。
看着她可怜的小模样,太后拍了拍她的肩膀,“把心放回肚子,不要瞎操心。先帝在立皇帝为储君时,我就已经是皇帝的母亲,我是先帝认可的储君之母,皇帝他不可能不认我这个母亲。”
正因为皇帝是雍正帝的儿子,他才可能继承皇位;如果太后不是他的母亲,那他的生母是谁?他会不会甚至有可能连雍正帝的儿子都不是呢?皇帝的正统性都快保不住了。
由此引发的身份危机,对于皇帝来说,比太后面临的危机更严重吧。
真要追根溯源查下去,指不定得动摇国本,皇帝他自己心里也应该有一本账。
可是,太后这么一说,陆薇更担心了。
太后到底也没有明确的说她是不是皇帝的生母……
算了,她暂时强迫自己不要胡思乱想,给太后斟了一杯茶,“您润润嗓子吧。”
太后喝了一口茶,然后再次道:“你回去吧,这些事扯不到你身上,也不是你该掺和的。”
陆薇看着太后的眼睛,索性直接说出了自己心里的话,“我知道您是怕连累我,但我不怕被连累,我本来就是个一无所有的人,当初是因为受您提携,所以才有今日的地位,大不了就回到最初的位置上去。”
太后却
道:“就算我于你有恩,但你这些年勤谨侍奉我,也算是报答我了,不必如此。如果你怕被人说忘恩负义,我可以向后宫表明态度,是我要撇开你的。”
陆薇急忙摇头,“不,您相信我,这是我的真心话,您若是不信,我可以去佛祖面前发誓。”
太后不相信她,总该相信佛祖吧。
“不必发誓,我不是不相信你,”太后看着她,慈爱拍拍她的手,道,“真是个傻姑娘,我现在身上也没什么好让人图谋的利益了。”
太后只是一层身份,过得好不好完全看皇帝。她可以是尊贵的太后,同样也可能是一个空有太后之名的后宫隐形人。
无论如何,现在能有一个人陪在自己身边,太后心里也有一丝安慰。
她对陆薇道:“天色晚了,你总该回去歇息吧,等明日早上再来看我,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这回陆薇听她的话离开了。
太后在后宫历经三朝,一路走到现在,绝不会温室的花朵,她自有抵抗风雨的能力。
……
有时候的宫廷阴谋真的让人匪夷所思。
陆薇回去后都脑补了很多的惊天大阴谋,太后不掌权,别人对付太后没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肯定是冲着皇帝来的。有无数人盯着他的皇位,各种阴谋诡计,巴拉巴拉……
没想到事实完全相反。
傅恒的办事效率很高,各种调查、审查,抓了一大批人,最后查出了谦太妃、弘曕母子与这件事有关。
先帝过世时,弘曕才两岁,他可以说是就由皇帝这个兄长充当父亲的角色教养长大。
谦太妃出身内务府包衣,家族没什么底蕴,弘曕更是在皇帝手下讨生活,要说这对母子俩“倒反天罡”,想把皇帝搞下去,自己上位,那是怎么都不可能的。
最后查来查去,弘曕果亲王王府的一众长史、侍卫,已经谦太妃娘家全部都被押入大牢严审。
这件事的性质早已变化,从皇帝的生母之谜,转向宗室谋逆案。
但,从众多的物证以及口供中,还真没有找到这对母子真真切切的谋反的证据。
反倒是谦太妃把所有的罪名都扛下去,她说她是因嫉恨太后,所以才有这次行径,与弘曕无关。
弘曕当然也不能完全被撇清,他过往的言语中对皇帝不敬是事实,而且他在宗室中名声一直都不大好,行为放纵不忌,以前是皇帝宠爱这个幼弟,不予计较,但真要计较,弘曕全身都是小辫子让他抓。
因现在避暑山庄,皇帝暂时没有处置这对母子,而是把他们关了幽禁,等回京后再处置。
皇帝快刀斩乱麻,迅速结案,并且严令外人再提此事。
这件事就怎么轻易结案吗?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