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60-18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于陆薇呢,暂时还没体会到皇帝的真情厚意。

    她觉得自己能干活。

    以前太后掌管宫务时,具体的活儿都是当时的娴贵妃与她管的,娴贵妃当时负责祭祀礼仪宴饮;陆薇负责人事,她做得还不错,受到到先皇后的表扬与赏赐。

    乾小四这是拿她当能干活的人用。

    所以,当见到皇帝,她谢恩过后,便表示一定不会辜负皇帝的厚望,努力干活。

    看着她非常郑重其事的样子,弘历道:“你别有太大的压力,如果有什么棘手的事,直接来告诉朕就行。”

    陆薇觉得他小看自己的能力,“多谢您关心,我以前也协管过宫务,应当没什么太大的压力。”

    这心态挺好的,弘历点点头,又道:“那你也别太累到自己,很多事情不必亲力亲为,吩咐下面的人去做就行了,还是就是事归事,千万不要太过心,操心过甚伤身。”

    他一直都在絮絮叨叨地叮嘱,比太后的话还多。

    陆薇只有点头答应得份。

    弘历也觉得自己今日的话有点密,男人话太密就显得唠叨,没气质,他及时止住了这个话题。

    皇帝刚才还那许多话,现在开始寡言少语,陆薇从来不觉得奇怪,他可是高深莫测的乾小四。

    既然皇帝不说话了,陆薇就开始说了。

    她提起避暑山庄新建的一处还未完成的景,问皇帝,“这处景很有些眼熟,好像以前在哪里见过?”

    弘历再一次觉得人与人之间有是缘分的,有的人在一起就是没有话可说;有的人在一起,三天三夜也不会觉得烦闷。

    他越与陆薇相处,就越觉得是这样的。

    现在听陆薇问他新建景点的事情,他早把刚才决定少说话的念头给抛开了,笑道:“你自己先猜猜看。”

    陆薇想了想,说:“皇上让我猜,必定是我以前见过的景。这避暑山庄的景多仿江南名景而建,所以这新景一定出自江南。”

    弘历含笑道:“你说的都对,然后呢?”

    陆薇回想南巡见过的名园名景,外人走马观花看江南景,看多了就觉得差不多,但她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每一处景在她眼里都是不用的,各有特色。

    新景,主打的不是园林,而是那条大瀑布,它是中心,其他所有的设置都是围绕瀑布来的。

    苏州是一处这样的地方的,本是晚明士人所建的一所别业,以千尺雪闻名于苏州,千尺雪,并不是指真正的雪,而是指瀑布飞流而下溅起的浪花似白雪。

    陆薇心里大概确定了,说道:“寒山千尺雪。”

    弘历笑起来,“对。”

    他兴致勃勃找出图纸给陆薇看,告诉她,这里那里怎么布景,如何如何的。

    真看不出他还有当园林建筑师的潜质。

    ……

    总体评价,这趟的避暑山庄之行大体算得上不愉快。随着日子的悄然过去,再不愉快的旅行也进入了尾声。

    九月底,就该启程返京了。

    谁都没有想到太后突然说她暂时不回京。

    她的理由是想留在避暑山庄清修。

    避暑山庄周围共有十几座寺庙,其中有八座庙由清廷直管,称之为“外八庙”,这算是皇家寺庙,太后执意留此清修倒也说得过去。

    皇帝是劝不动的,皇后更是连太后的人都没有见到,帝后二人无功而返。

    这母子之间隔阂太深,倒不如分开一段时间,各自想想清楚,太后也没说不回京城啊。

    可能是担心陆薇也留在避暑山庄,太后指着她,对皇帝道:“我已经决定了,你不用为难庆妃,带她一起回京,她是南方人,生性怕冷,关外的严寒她受不住。”

    弘历无奈道:“朕不会为难庆妃,只是皇额娘,您为何要为难儿子?”

    太后冷冷道:“你若是认为我在为难你,那便是吧。”

    她一意孤行,当晚辈都劝不了。

    弘历只得让太后几十年的好姐妹裕贵太妃出面劝说。

    接到皇帝命令时,裕贵太妃深深犯愁。

    皇帝大概还不知道太后对她有了心结的事情吧,这本是好事,可此刻却真的为难到她了。

    事实上,她现在连松鹤斋的院门都进不去。

    她认为自己劝除了自取其辱,是完全没用的,但又必要要表现出一个态度是皇帝看。

    裕贵太妃万般无奈之下,只能让自己的儿子和亲王弘昼先去太后那里说亲,若是太后愿意见她,她就让太后骂一顿出出气吧。

    弘昼见到他额娘的第一句话就是埋怨她:“您到底是在想什么啊,您往常不是与太后关系最好吗?”

    裕贵太妃对儿子道:“额娘当时是鬼迷了心眼。”

    弘昼瞥了她一眼,“儿子看您是嫉妒太后吧?”

    知子莫若母,反过来一样成立,弘昼这句话一下子就击中了裕贵太妃最隐蔽的

    心事。

    裕贵太妃与太后差不多同时进潜邸,前后脚生下儿子,她的儿子弘昼只比弘历小几个月。

    在潜邸时,她们的关系非常要好,互相看对方的儿子都如亲生儿子一样。

    两个小孩子一起长大,一起学习,弘历确实不错,但她的弘昼也不差啊,从小就是个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孩子。

    圣祖爷当年驾临圆明园时,若不是弘历一味地想要出风头,抢占了弟弟在圣祖爷面前的表现机会,弘昼不一定是今天这个样子。

    她最心爱的孩子为了彻底让皇帝兄长放心,变成了一个肆意妄为的纨绔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60-180(第9/27页)

    弟,他当朝打大臣,给自己办丧礼,做出种种荒诞的行为,成为世人眼中的荒唐王爷。

    那对母子却过得好好的。

    以前的姐妹深情是真的,现在的嫉妒延误也是真的,只是裕贵太妃一直掩饰得很好。

    唯有这一次,她破功了,她是受够了仰人鼻息,处处逢迎别人的滋味了。

    真可惜啊,皇帝竟然没有继续查下去。

    钮祜禄氏那么一个愚钝之际的人运气是真的好,连老天爷都站在她身边。

    现在裕贵太妃还是继续去逢迎她。

    她对弘昼道:“太后素来待你还不错,她应该会见你,你帮额娘带句话给太后。”

    弘昼收起了往日的嬉皮笑脸,正色道:“儿子听着,额娘说吧。”

    第167章 第 167 章 裕贵太妃让弘昼传给太……

    裕贵太妃让弘昼传给太后的话很简单。

    她让弘昼代问太后:“还记得当年雍亲王府邸许过的承诺吗?”

    弘昼摸摸头, “额娘,什么承诺?”

    裕贵太妃道:“不必多问,转告给太后知道就行了。”

    弘昼也挺愁的,他都不知道他额娘心里积累了这么多怨气, 他自己是无所谓的。能者多劳, 皇帝四哥从小就比他勤奋, 比他好学, 比他更会琢磨别人的心思,合该四哥当皇帝,为大清操一辈子心。

    躺在四哥这棵大树底下舒舒服服地乘凉,弘昼觉得没什么不好。人生不过百年,一眨眼就过完了,当皇帝的,不当皇帝的, 最后都是黄土一抔。

    重点是他四哥对他还真不错, 弘昼干着轻松的活儿, 拿着丰厚的赏赐与俸禄,小日子过得逍遥。

    想想皇帝操心准噶尔, 操心大小金川, 操心藏地……有操不完的心。

    关键他操这么多心,伪奏稿案里大臣欺瞒他, 底层老百姓把他骂成昏君, 这个皇帝当得真累。

    弘昼自问是吃不了这些苦, 也不愿大清的命运背负在自己的肩膀上。

    早前因和婉抚蒙的事情, 他心里有些怨恨皇帝,但后来也想通了,他跟着皇帝四哥享福, 总不能一点都不付出,更何况,皇帝后来也仿照和敬的例子,给和婉同样在京城修建了公主府,和婉虽然远嫁,但许她每隔一两年就能回京住几个月,弘昼很知足。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的额娘不知足。

    他劝裕贵太妃:“额娘以前是最通透的一个人,为什么现在想不开?皇上与太后对我们母子已经很好了。我可以帮您去传话,但您要给太后认个错,太后一定会原谅您的。”

    裕贵太妃看了这儿子一眼,“你帮我传话就行了,别的不用多说。”

    她与太后严格来说,只是私怨,她也没有惹怒过皇帝,不至于会牵连到弘昼。

    康熙爷有裕亲王福全;先帝有怡亲王胤祥;皇帝还需要一个弘昼与他在天下人面前表演兄友弟恭呢。

    弘昼去了松鹤斋求见太后。

    太后没有将他拒之门外,她看着弘昼长大,弘历六岁时被圣祖带进宫中抚养,她太思念儿子时,弘昼的陪伴给了她慰藉。

    弘昼性子开朗,嘴又甜,称呼太后从来都是“额娘”,或者是“皇额娘”。

    他是太后心里的第二个儿子,就算是太后对裕贵太妃失望至极,却不忍心迁怒弘昼。

    弘昼进屋后,利落地跪在太后膝下,给她嗑了一个头,然后道:“皇额娘,儿子真不知道我额娘会有那样的心思,她脑子糊涂了,您千万别与她一般见识。”

    太后让他起来,“这是我与你额娘之间的事,不关你小孩子的事!”

    在前段时间,她最艰难的时候,弘昼作为外臣也递了折子要来给太后请安,只是太后没有见他。太后无意让弘昼夹在两个额娘之间为难。

    已经四十岁的“小孩子”弘昼:“……额娘托我带一句话给您。”

    太后听了之后久久不语。

    在很长好多年里,她与耿氏的地位都是一样的,自从弘历得了圣祖的亲眼后,地位逐渐开始有了差距。耿氏确实有在主动逢迎她,太后自问从没在耿氏面前拿过架子,可能在耿氏眼里又不同吧。

    先帝登基前夕,那时候嫔妃们还在王府,弘历已经是先帝最看重的皇子,谁都能看出他的前途大好,念及多年的潜邸姐妹情,再加上耿氏的请求,太后承诺以后会照拂她们母子。

    太后记得这份承诺,但她也只会兑现这一次了。

    她道:“让你的额娘明日来见我吧。”

    次日,裕贵太妃顺利地见到了太后。

    高处不胜寒,身处的位置越高,利益权衡就越大,相应的能得到的真心就越少,太后早该明白这个道理。

    她平静地对裕贵太妃说:“你不用再对我说些怨怼之词,说这些没用,我从不觉得自己亏待过你,我问心无愧。喝完这杯茶你就离开,我这里不再欢迎你。”

    太后就奇怪了,她是不是脾气太好了,怎么一个个都冲着她来,真有本事去找皇帝啊。

    她现在都已经不生裕贵太妃的气了。

    生气就说明还在乎这个人,她不生气,生气伤肝,太后绝不伤害她自己。

    裕贵太妃在太后这里半句话没说上,其实她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是卑微地请求太后的原谅,亦或是控诉她这些年受过的委屈。

    好了,现在都不必说了。

    裕贵太妃默默地喝完茶,然后就离开了。

    彩霞与彩茵两人像以前一样送她出去,回来时,彩霞小声说:“以后裕贵太妃应该不会再来了吧?”

    “她也没颜面再来,”彩茵狠狠道,“她现在觉得自己受了千般委屈,等她日后只待住狭窄拥挤的寿康宫,吃那些太妃们的份例菜时,就知道咱们老佛爷待她有多好了!”

    ……

    裕贵太妃当然没有劝动太后,太后决定的事情,十匹马都拉不回来,说了不回宫,就不回宫。

    皇帝无法,留了两个宗室的王公在热河照应太后,就带着大部队回京了。

    他也有气,气太后太过固执任性。

    但仔细想想,其实太后暂时留在避暑山庄,避免了母子之间的尴尬相处,弘历自己也需要花时间去好好想想未来他与太后该如何相处。

    和敬公主与额驸这次跟随皇帝一起回京城,她也知道了这桩谣言。

    她是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兼有富察皇后的情分在,皇帝对她无限宠溺,别人不敢说的话,她是敢说的。

    她对皇帝道:“关外那么冷,实在不该把皇祖母留在避暑山庄。”

    弘历摊手,“朕劝不动,你不也没劝动吗?”

    和敬公主又道:“皇阿玛,我常常会想起我额娘,想起她生前对我多么好,我却总是惹她生气,每次一想到这个我就是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皇阿玛找夫子来给我启蒙,我刚识字时就会读‘子欲养而亲不待’,可我真正明白这句话时,皇额娘已经不在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