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时间作对,太后是真的老了,头发已经至少白了一半了,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一年不如一年了。
弘历无语,继而安抚太后道:“朕让御医给您看过了,您的身子健康得很,再活十年二十年不是问题,你说对不对,薇薇?”
陆薇紧接着说:“当然对啦,老佛爷的父母都是长寿老人,一个活了八十一岁,一个活了九十岁,我听说父母长寿的人,子女通常会继承父母的长寿,您这才七十岁,怎么着也还有十年好活吧。”
往常他们一唱一和通常能劝住太后,但今日太后却道:“我知道一个人的福气是有限的,我的福气已经好别人太多太多了,所以不敢再向老天爷奢求什么,我自己也想通了,我这一辈子算过得值,即使老天爷让我明日就离开,我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陆薇听得不禁点头,在生死之事上意念通达,这对太后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她对皇帝道:“您就听老佛爷的吧。”
弘历无奈道:“好。”
太后笑眯眯地看着他俩,陆薇问她:“老佛爷,您笑什么?”
太后笑道:“我看以后有什么事也不用去找皇上了,直接让你去说岂不是省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200-220(第3/23页)
陆薇在心里呜呼一声,她自己可不省事了!
最难过的人是皇帝,到目前为止,他肯定不能豁达看待生死。
从太后的长春仙馆出来,他反而成了那个郁郁寡欢的人。
他回九州清晏,陆薇回映水兰香,两人本应该分道扬镳了,皇帝非要像拉着她一起走。
皇帝难得心情很低落,“老佛爷自己想通了,朕却想不通,朕一直以为时间过很慢很慢,因为老佛爷从来都陪伴在朕身边,好像只要额娘尚在,朕就会觉得自己还很年轻。”
陆薇稍稍后退一些,打量皇帝,初见时英气勃勃的年轻皇帝仿如紫禁城头牌;年轻有年轻的好,人到中年的皇帝却也不差,掌天下大权,还能克制自己,养身现加健身,现在魅力值依然很高。
虽然他因为太后的事情绪有些不好,但陆薇觉得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他太闲了。
今年计划的南巡没成,朝堂上相安无事,没事做就容易想东想西。
陆薇就拿他的圣祖爷爷激励他,“圣祖皇帝在位六十年,您这才二十多年,还有很多很多的事要做呢。您得注意俄罗斯,俄罗斯最坏了,他们的女皇时时刻刻想从大清占好处;再就是缅甸,一直都不安分;还有小大金川,您以前说过日后一定会再有一场硬仗;还有藏地,屡屡生事……”
弘历这会儿没工夫悲春伤秋了,“听你这么一说,朕可真是天生的劳碌命啊。”
陆薇冲他拱拱手,“辛苦您了。”
弘历很有皇帝的自觉,“朕身为大清皇帝,自然有护佑大清子民的义务。”
仔细想想,他真的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南巡不成,西巡也可,五台山有几年没有去了;再就是新疆,目前仍不安稳,他很有多的治理策略要写密诏给阿桂;再就是治河之事……
皇帝得回去加班了,同时他也给陆薇安排了一个好玩的地方。
他让人带陆薇去造办处参观。
造办处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可以满足皇帝的各种业余手工爱好,玻璃厂、如意馆、玉作、木作、绣作等等工坊六十余座,实乃解闷的最好去处。
……
三日后,太后的私产已经盘点清楚。
陆薇在看到那厚厚一摞账簿子时很是震惊,整个清廷最有钱的女人非太后莫属。
太后只是随意翻了翻账簿子,然后道:“我年纪大了,要这些个身外之物也无用,早点散出去好。”
说得好淡然的,不知道皇帝同意不?
太后才不管皇帝儿子同不同意,她说分就分。
头一个被分到的人肯定是皇帝,皇帝最不差钱,因此他得到了太后最带在身边的三件喜爱之物,一串迦南佛珠,两个鼻烟壶。
再就是从皇后往下的嫔妃们,人人有份,都是些玉器、如意、宫扇、佛香之
类的。
除此之外,还有她的孙儿孙女们,其中以已故大阿哥永璜的两个儿子以及和敬公主所得最为丰厚,实打实给银子了。其他的皇子公主们只分得几件器物作为纪念罢了。
最后就是服侍太后的宫女太监们,赏赐给他们银钱布匹。
太后的私产太过丰厚,以至于散出去这么些,只堪堪花去她私产的三成。
她再命人挑出不合适赏赐的物件,以及一小部分自己留存的,剩下的五成私产都留给庆贵妃。
陆薇完全没想到会天降横财!
然而不等她推拒,太后就道:“你十几岁到我身边来,咱们相伴二十年,什么都不必说,我的东西你收下就是。”
她不是私下里对陆薇说这话,而是当着帝后与嫔妃们的面说的。
她看向皇帝,说:“皇上是否同意?”
这只是客套性的问一下,皇帝当然是没意见的,“皇额娘自己的东西,愿意给谁就给谁。”
他对陆薇道:“不要辜负老佛爷的心意,收下吧。”
她都不敢想象在场的嫔妃们,尤其是皇后的脸色了,但既然太后给她了,那么也说明她有资格得到,不必扭捏,更别觉得自己不配。
陆薇高高兴兴道:“谢老佛爷疼爱我!”
前几天她还在感叹老佛爷是整个清廷的女首富,想不到今日她就成了女首富。
有钱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唯有皇帝稍稍有点挫败,现在陆薇什么都不缺了,他想要让她开心时,都不知道赏赐她什么东西了。
太后则是真心为陆薇好的,花无百日红,当嫔妃总有失宠的时候,日后就是她失宠,有钱在手,在这宫里的日子就不会太难过。
普通的嫔妃们对陆薇少不了羡慕,但羡慕之外也没有了,毕竟太后对庆贵妃的疼爱这些年大家有目共瞩。
在这件事里最受伤的就是皇后了。
太后并没有对她另眼相待,赏赐她的东西没比别的嫔妃好多少。人情淡薄,在庆贵妃出现之前的许多年里,也是她在陪伴太后,太后竟然完全不念旧情。
还有就是十二阿哥,这个嫡孙同样没被太后特殊对待,只怕他在太后眼里的分量还不如大阿哥留下的两个皇孙吧。
皇后只觉得这日子越过越不顺心,似乎人人都在看她的笑话。
第203章 第 203 章 日益冷淡的夫妻感情,……
日益冷淡的夫妻感情, 以及派不上用场的娘家人,都让皇后心里很不舒服,但这些她都能忍受。
毕竟她的娘家人没出息不是一天两天了,而皇上, 本就是世间最薄情寡义的男子, 皇后也得承认她对皇帝也没多少感情。
现在她所有的希望都压在十二阿哥身上。
每回十二阿哥来给她请安, 她都会重点问他的学业, 督促他用心读书,练好骑射。
不到十岁的十二阿哥肃着一张小脸,认真地回答皇额娘的问话。
问过了儿子之后,皇后再问五阿哥与十一阿哥的情况。
十二阿哥不耐道:“皇额娘问他们做什么,左不过大家同在上书房读书罢了。”
皇后皱眉道:“额娘听说五阿哥博学多才常常得到皇上的夸奖,十一阿哥也聪明伶俐,学东西很快, 你一定不能比他们差。”
十二阿哥再是听话的孩子, 回回听这些话也都听腻烦了, 他忍不住反驳道:“五哥的额娘愉妃与十一哥的额娘淑嘉皇贵妃都是内务府包衣出身,论其祖籍, 连旗人都不是, 这是额娘亲口对我说过的话,我都记得呢, 就算他们学得再好, 那也没法跟我这个嫡子相提并论。”
皇后哽住了, 好一会儿才道:“话是这么一个道理, 但你就更不能比他们差了。额娘最初由先帝指给皇上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侧福晋,可是额娘凭自己的努力与能力一步步坐到了皇后的位置, 额娘给了你嫡子的身份,剩下的要靠你自己努力呀。”
十二阿哥面无表情道:“我知道了。”
皇后揽着他的肩膀,饱含深情道:“额娘都是为你好啊,快快长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200-220(第4/23页)
吧,等你长大了就能理解额娘的一片苦心了。”
从万方安和出来的十二阿哥沉着脸,不说话。
额娘希望他快快长大,长大就能好了吗?
他的这些个兄弟们,大阿哥与三阿哥过世,四阿哥与六阿哥出继,最大的就是五阿哥了,要说五阿哥过得好吗,也不算好吧。
五阿哥今年都二十岁了,还在同他这个不到十岁的弟弟一同读书,皇阿玛目前一点都看不出来要给他封爵安排差事的样子,只怕这书还得继续读下去。
至于嫡子继承皇位,对于十二阿哥来说是非常遥远的事情,皇阿玛的身子那么好,就去年他还有一个小弟弟诞生,目前为止,十二阿哥对储君之位没有任何想法。
十二阿哥不甚积极的态度,皇后是看在眼里的。她不知道多少次对儿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效果似乎越来越差。
不得已,她又把米嬷嬷喊来想办法。
目前皇后的心结就是十二阿哥还没当上太子的事情,可是等十二阿哥当上太子之后,皇后估计又会渐渐生出不满。
毕竟太子只是预备的储君,只要一天没当上皇帝,那么太子就什么都不是。
但皇上活得好好的,一时半会儿应该不会给后人腾位置。
米嬷嬷再是能说会道,面对这样的皇后,也无话可说。
但她不能得罪皇后,不然她自己的日子难过,于是道:“您不如选两个温柔漂亮的宫女去伺候皇上?”
皇后本来就有“进贤”的义务,不管大选还是小选的八旗女子,只要进了宫,那都算是皇帝的女人。帝后关系平平,皇后主动献美,或许能改善同皇帝的关系,这样不管对她还是对十二阿哥都有好处。
皇后以前没给皇帝献过美人,她自己能生儿子何用别人?再说了这世上多的是忘恩负义的人,她把别人推上去了,别人未必会十分的回报她。
她不肯,“没这个必要。”
那米嬷嬷就真没话可说了。
见她没有继续劝说,皇后心里反而犹豫了,“当真有用?”
米嬷嬷道:“就是向皇上表明您一个软和的态度。您主动些,皇上一定不会不给您这个皇后的面子。”
皇后又问:“选谁呢?”
米嬷嬷心累,“就照着庆贵妃与令妃她们的样子选就行了。”
皇后脸上露出了不屑的表情,但到底没再说什么。
米嬷嬷趁着这个机会向皇后请求出宫养老,“奴婢今年都六十多岁了,年纪大了,腿脚不便,精力不济,奴婢在宫外还有一个侄儿,可以去投奔他……”
皇后蹙眉,“嬷嬷,你怎么又提这件事?本宫说过了,你就安安心心在这宫里住着,我替你养老,再不济还有十二阿哥,你若是腿脚不便,我派个宫女服侍你。”
米嬷嬷欲哭无泪。
……
皇后这边寻思着“进贤”,圆明园与紫禁城两处地方已经在热热闹闹准备太后过七十大寿的事情了。
也许是抛开了身外之物,以及彻底想通了,太后再没往日那般纠结,真正心平气和迎接晚年。
陆薇还记得太后过六十岁生日时,皇帝送贺礼的情形,那是提前十天就开始送礼,每天送九九八十一
样礼物,简直让人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
所以嘛,太后永远不缺身外之物,这一次她提前阻止皇帝,让他不要再像上回那么送礼,送她一副自己亲手做的画就可以了。
说到画,这又不得不提太后六十岁生日时那幅事无巨细的万寿庆典图卷了,足足占了几大箱子,如意馆的画师们画了五年才算完工。
这次的七十大寿,太后屡次说要一切从简,但再简也有限,办出来依旧隆重热闹非凡。
而且皇帝还有创意,他专门从王公大臣中选出九位超过七十岁的老人亲自来为太后祝寿,称之为“九老作朋”。
陆薇心道,宫廷礼仪繁琐,年逾七十的老人们来祝寿是真不容易,指不定回去后就会有人累病,这大概就是皇帝后来搞出的千叟宴的最初灵感来源吧。
总之,皇帝对他自己安排的花甲老人祝寿的创意非常自得。
太后的万寿庆典足足持续了十天。
等到第十天的大宴结束后,底下的人累得人仰马翻。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